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唐书·食货志》云:“唐都长安,而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粟。”东南漕运,必经运河,这就成为扬州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战国末期,秦开郑国渠,溉田四万顷;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地位在2004年逐渐成为世界关注的经济热点。在三周年后,如何解决中国“入市”问题,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简要说明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由来和内涵,分析了欧美等国一再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3.
江淮地区原始经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江淮地区地处温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地势平坦,其间河网密布,自古以来就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具有人类生息繁衍的良好条件。早在二三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和县猿人就在此生活,到旧石器时代中期有巢县人的活动遗存和巢湖市望城岗旧石器地点群,此后还有下草湾人化石的发现,这些都说明江淮地区是我国早期人类的重要生活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4.
唐代道教文学研究在"宗教与文学相互关系"方面成果最为丰硕,在吸收20世纪70年代以来道教学研究成果方面仍待加强。唐代首次形成遍布全国的道观网络,多部道经在国家制度的支持下成为全民熟读的典籍。唐代形成了一套融合所有道教传统的科仪经系以及相应的道经位阶体系,这决定了唐代道教文学独特的知识谱系。六朝时期不同经派背景的仙真被整编到唐代道教仙山地理系统之内,仙山地理的相关道教文献是唐代道教文学尚待开拓的领域。  相似文献   

5.
文人谣是指文人创作而又自称为"谣"的诗歌。唐代文人谣是文人新乐府的一部分,是文人新乐府诗歌多种体式的一种。盛唐李白的《箜篌谣》和《庐山谣》,开创了中、晚唐两种截然不同的文人谣主题和风格,这两类文人谣分别对宋元以后的诗和词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唐代教师的经济、政治、专业地位和职业声望几个方面的政策及制度,客观地总结相关唐代教师地位保障制度的历史经验,对当下我国教师地位保障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照。  相似文献   

7.
两宋江淮地区经济开发研究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到目前为止,有关该地区的研究成果斐然。这些成果按照发表的时间不同可分成3个阶段,其中20世纪40年代初到60年代中期是江淮地区研究的起步阶段,多以史学大家的个别研究为主。"文革"后到上世纪末是两宋江淮地区研究的稳步发展阶段,多以农业经济研究为主。进入21世纪后,江淮地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时期,考古资料的使用进入该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8.
政权机关是国家机器中的基本构成部分,各级官吏则直接掌握着国家机器的运转.为了提高统治效能,强化国家政权,历代统治阶级都十分重视对官吏的选拔.《通典》的编著者杜佑认为善择官吏乃是国家“施政立本”的一项大事.宋代思想家叶适也说:“夫甄别有序,黜陟不失者,朝廷之要务也.……与人以官,赋人以禄.生民之命,致治之本,由此而出矣.”选贤任能,量才授官,“劳大者其禄厚,功多者其爵尊,能治众者其官大”.  相似文献   

9.
在唐代官方视野中,会食是指官员在一起共进工作餐,同时可以商议政事。唐代官员会食有固定场所与礼节,而且有一定量的食本作为公厨运营的经费,以供官员会食所需。唐代公厨并不能直接等同于食堂,两者是发挥不同作用的独立空间。另外,唐代官员会食也带有较强的目的性。官员会食制度也可以算作盛唐政治制度的外延。  相似文献   

10.
唐代是道教发展兴盛时期,由于李唐王朝尊崇道教,全国道观林立,并形成一定规模的道观经济。唐代道观经济状况,是一值得研究而尚无人涉足的领域,笔者依据史籍和道经中有限的资料,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以现唐代道观经济概貌。  相似文献   

11.
唐代渤海国文化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渤海建立者靺鞨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善于学习并勇于创新的少数民族.靺鞨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以其聪明的才智,刻苦学习和传播着盛唐文化,同时又吸收了高句丽文化和日本文化等不同类型的文化,在此基础上,筑就了特色鲜明而又灿烂的渤海文化.但是,渤海文化的发展并不平衡,社会基础也很薄弱,这也直接导致了渤海文化随着渤海国的覆灭而迅速消亡的后果.  相似文献   

12.
唐朝定都长安,富饶的蜀汉是其后方基地,川陕间的“蜀道”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唐王朝自始至终,都非常重视对蜀道的开拓、修筑和维护。当时蜀道的北段,故道、褒斜、傥骆、子午四线均被先后辟为驿道。在褒斜道江口镇以南的东侧,又开辟了文川道;西侧由武休关向西北,修筑了通往凤州、散关的驿道。蜀道的南段,金牛道利州至成都间,开凿了南北并行的两道;从汉中南通巴中的米仓道,从西乡南通涪州的荔枝道,都曾成为国家驿道。由于南北两段蜀道的畅通,从首都长安通向山南、剑南各地以及吐蕃、南诏各国的驿道上,信使驿卒、车马行人来往频繁,络绎不绝。蜀道交通的开辟,对盛唐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唐代商人入仕与唐代后期官商阶层两个角度,对唐代商人的政治地位作了深入的分析。第一部分指出,唐代商人入仕途径广,人数多,促使唐政府事实上放弃了“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的禁令。同时论证了商人入仕的局限性,强调对唐代商人入仕的社会影响不能估价过高;第二部分对唐后期官商这一特殊的社会阶层进行了分析,指出官商在经济上与政府的合作性、政治上对封建官府的依附性。  相似文献   

14.
在人们印象中,唐代妇女的地位提高了,但从唐代婢女“奴婢贱人,律比畜产”的地位看,与其前代婢女的“资产”属性并没有两样。唐人的妇女观仍然是“男尊女卑”,其妇女地位不可能提高。唐代妇女生活比较开放,此当源于她们特殊的文化背景,并不意味着其地位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唐代四川蚕桑丝绸业特点刍议卢华语当今四川,在唐代分属剑南、山南、江南三道,计剑南道领益、蜀、彭、汉、绵、剑、梓、遂、普、资、简、陵、邓、眉、雅、嘉、荣、沪、戎、黎、茂、龙、扶、当、松、静、拓、翼、悉、维、等31州,山南道领夔、万、忠、集、通、开、壁、...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我国流行这样一句哲学语言:革命者的任务就是宣传事物的辩证法,促进事物的转化。不少人把“促转化”看成是一切工作的目标所在,似乎保持事物原来的质态就是保守、落后的表现,实现转化才是革命、进步的表观,不加分析地对事物的转化一律肯定,对保持事物原质态的一律贬斥。这恰恰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没有达到“宣扬事物辩证法”的目的。 诚然,马克思主义者是十分重视转化的。转化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质变,是飞跃,是由旧质转变为新质的决定环节。旧质在一定条件下会限制量的活动范围,只有通过质变,打破旧质对量的活动范围的限制,使矛盾得到解决,才能实现事物由旧质到新质的转化,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所以,否认旧质向新质的转化。就是否认质变,否认飞跃,就必然要从根本上否认发展,否认辩证法。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改变旧的生产关系的质,来一个转化,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新的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尤其是在革命转变时期,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往往特别强调质变,这是历史的必然,是完全正确的。马列著作和毛泽东著作在很多场合强凋转化的重要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讲辩证法离不开讲事物的转化。迄今以来的人类历史上  相似文献   

17.
18.
唐代商人在等级上属于平民阶层,即法律上的“良人”。抑商政策对贬低商人地位有一定影响,但称商人为“贱类”是泛指商人相对于“士”这一贵族、官僚阶层之贵而为贱,并非以商人为唐律中的贱民。与同一等级的“农”、“工”相比较,商人富且贵。  相似文献   

19.
记载唐代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史料,有如下几则: 一、《唐会要》卷85逃户条,开元十八年(730)宣州刺史裴耀卿论时政上疏:“(浮户)每户给五亩充宅……种桑枣,筑园蔬……丁别量给五十亩已上为私田,任其自营种。率其户(按:《通典·食货典》作‘十丁’)于近坊,更供给一顷,以为公田,共令营种,每丁一月,役功三日,计十丁一年,共得三百六十日,营公田一顷,不啻得计早收一年(《通典·食货典》作‘不啻得之,计平收一年’)不减一百石。”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的西藏地位刍议喜饶尼玛西藏地方是中国的一部分,尤其自13世纪元朝中央政府在西藏派官设治、清点户口,设立驿站、划分十三万户……西藏与祖国的关系更加紧密;明朝实行“多封众建”,继续元与西藏的领属关系;清朝中央政府则进一步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派出驻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