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为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明确要求社会各界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当代在校大学生,其生活和思维方式已被"网络化",能够深刻认识到大学生创业实践网络平台的诸多优势。从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的现状、网络化创业实践平台的思索、"周先生文玩手作"网店运营反思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期能为在校大学生创业途径的探索,互联网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大学生以创业为就业,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2.
面对文科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促使其创业以带动就业具有诸多现实意义。文科大学生创业制约因素可从政府扶持政策、高校创业教育和学生创业认识与意向三个向度展开分析。以创业促进文科大学生就业,应从提供政策支持、给予资金扶助、强化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和在创业实践中扬长避短与取长补短等五个方面入手,实现政府、高校和创业学生三者的有效联动,建构完善的创业促进机制。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培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曾晓玲  吴绯 《船山学刊》2007,(2):193-196
当前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较强,但面临重重阻碍因素,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大学生自身的内在因素即创业能力与创业心理品质的不足。二是受诸如创业的风险大、机会成本高,资金缺乏,市场竞争激烈等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完善,知识经济的发展,就业形势的严峻使得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成为一种趋势。而我的调查发现,实践锻炼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4.
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是目前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调查发现,有过学生社团负责人经历的大学生,在就业与创业过程中比同年级学生有较大优势,创办社团的过程有助于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以及创业伙伴的选择。要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学生社团在服务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作用,就需要鼓励高校创业类学生社团发展、完善社团创业教育体系、传承社团创业文化。  相似文献   

5.
由于近年来我国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年年攀升,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难题。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就业创业指导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开拓就业资源、全过程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多渠道就业、深化校企合作、就业工作信息化、精准帮扶等途径,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引领作用、党支部的凝心聚力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运山  刘丽荣 《理论界》2010,(11):185-187
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科学教育观是一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教育模式。随着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实践的发展,明晰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内涵,揭示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以及探讨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探索新型的就业创业模式,有利于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促进大学生创业和就业。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高校招生规模逐渐扩大,毕业学生数量不断增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创业,在不断提升创业意识的同时,使其了解社会上各个行业中的发展趋势,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主要研究大学生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创业教育被称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和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相对于当下大学生的就业“瓶颈”,在高校推广创业教育就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创业训练,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创业素质与创业意识,为高校毕业生创业之路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0.
栾培新 《理论界》2014,(2):164-167
在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引起了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而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显著问题是创业率低,创业成功率不高。这一问题由多种因素造成,国家促进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力度不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缺失,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景气,毕业生本人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不强,都直接导致大学生创业率低下。促进大学生创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和毕业生自身四方的协同,而其中政府和高校应有更多的责任和担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