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海明威早期的短篇小说《印第安营寨》(《在我们的时代里》1925)中,主人公尼克在与父亲一起出诊的过程中所体验的稚嫩的人生“历险”初步反映其对死亡的思索:生与死可以看成是一对兄弟,生死是一个圈,有生就有死,死中孕育着生。正是这一“死亡情结”之初体验贯穿了海明威文学创作的始终,蕴涵了其人生哲学:生活总是辨证统一的。生命与死亡可以比肩为邻,相互较量。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世界中,凡有知识分子的地方都知道海明威,而知道海明威的没有不知道《老人与海》的。”评论家菲浦·扬所说的这句话,一语道出了美国作家海明威及其作品《老人与海》在当今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可以说是一矢中的。确实,在人们的心目中,《老人与海》仿佛已经成了海明威的代名词,同时它也是作者本人最喜爱的一部作品。“我一拿起这本书,就仿佛觉得终于找到了我平生所追求的东西。对了,先生,这本小说是我一生中打到的最大、最美的狮子。”既然如此,把握住《老人与海》的主题意蕴,考察一下它的精神实质,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海明威“这个老头”就显得极为关键了。《老人与海》典型地体现了海明威作品主题的双重性:永恒的悲剧与昂扬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二元主角"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爵士时代”的作家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许多评论家认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角是盖茨比 ,其实小说中的主人公有两个 ,一个是盖茨比 ,一个是尼克。因此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篇有“二元主角”的短篇小说。盖茨比代表了精神荒废 ,进而说明了美国梦的贬值与破灭 ;而尼克代表人们对道德成熟和精神成熟的企盼 ,是传统道德的代言人 ,他体现了人们对美国梦残存的一丝希望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的时代里》是海明威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其表层文本结构给人混乱而无序的印象,插文之间、小说之间、插文与小说之间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就其整体文本结构而言,插文与小说形成了跳跃性极大的"现在—过去"框架结构;就其深层文本结构而言,插文和跋展现了当下时代的战争、暴力,小说则是海明威过往生活片段的变形、提炼,特别是尼克的人生故事明显映射出海明威本人生活的痕迹,相互之间具有互文性,插文与小说全面客观地揭示了"我们的时代"种种残酷、不堪的真相。因此,其表层结构的无序,实际上正是"我们的时代"混乱无序的象征和隐喻,是作家精心营造的产物,其结构艺术在海明威小说中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5.
译者的话: 当代美国著名文学家海明威于一九六一年自杀之后,其妻玛丽·海明威在出版商斯克里伯的儿子的帮助下,编辑出版了海明威的遗作《不定期的节日》。在该书前面的《按语》中,她谈了自己的《编辑原则》,其中第二条谈道:“不允许任何人,包括我本人在内,用他那该死的笔,借‘润色’之名来修改海明威的文章。除了标点符号和某些细枝末节之外,我们(查里斯·斯克里伯之子和我)愿意把海明威的散文和诗歌如实地奉献给读者,文章中有脱落之处亦保持着原封不动。文中如有重复和累赘之处,我们将予以删除,而不添加任何东西。”  相似文献   

6.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爵士时代”的作家弗·斯科特·菲茨杰拉镕的代表作。许多评论家认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角是盖茨比,其实小说中的主人公有两个,一个是盖茨比,一个是尼克。因此,《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篇有“二元主角”的短篇小说。盖茨比代表了精神荒废,进而说明了美国梦的贬值与破灭;而尼克代表人们对道德成熟和精神成熟的企盼,是传统道德的代言人,他体现了人们对美国梦残存的一丝希望。  相似文献   

7.
1954年,美国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Earnest Hemingway,1899—1961)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授奖的原因是:“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菲力普·扬说过;“在现代世界,凡有知识分子的地方都知道海明威。”而凡知道海明威的人,没有不知道《老人与海》的。《老人与海》主人公桑提亚哥成了海明威著名的“硬汉精神”的杰出代表。而桑提亚哥这一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使海明威的文学创作升华到了寓言的高度。 桑提亚哥是19世纪20年代后期海明威塑造的一系列“硬汉性格”中最杰出的代表。老人为追求远大目标和为实现他的理想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个人奋斗。“硬汉精神”既体现了美国民族热爱自由独立的精神,也体现了美国民族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勇于探索的外向型的冒险精神。而正是“这种民族冒险精神不仅造就了美国的辉煌历史,而且成为其发展的巨大威力。” “我试图塑造一位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一片真正的海,一条真正的鱼和真正的鲨鱼。如果我能将他们塑造得十分出色和真实,他们将意味着许多东西。” 独特的肖像、对话、心理描写 “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小说一开始,作者就用一句话交待了老人的一切生存  相似文献   

8.
一般认为,海明威的文学生涯是以一九二六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为转机的,因为这部作品树起了“迷惘的一代”的大旗,但是人们往往就因此而忽视了海明威于一九二五年发表的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所表现出来的迷惘思想倾向,尤其是忽视小说集小最后一篇《大二心河》的明显“迷惘”特征,这不能不说是“迷惘的一代”研究中的一个缺憾。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初浅探讨,以期拾遗补缺。 《在我们的时代里》由十五个短篇故事所组成,每个故事之间和头尾两处又各插进一  相似文献   

9.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作家,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生于芝加哥市西郊。父亲是内科大夫,喜欢打猎和钓鱼.通过他父亲,海明威接触到野外生活,后来野外生活成了他终生的爱好。高中毕业后,他没有念大学,而是去为《堪萨斯城星报》工作。不久他想去欧州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以前眼睛受过伤而未被军队招募,结果当了红十字会的一名救护车驾驶员。在19岁生日前夕,他在意大利福斯尔塔·迪·皮亚韦地区受了重伤。后来意大利政府因为他的英勇行为而给他授了勋章。他的第一部重要著作是1925年出版的《在我们的时代  相似文献   

10.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象征手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被人认为是“一部象征性的,甚至是讽谕性的作品,代表了美国社会本身”,它是“我们文学上仅有的几部真正的神话小说之一”.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作家以其丰富的象征手法,深刻地刻画了“爵士时代”美国社会的风貌,成功地展示了二十年代存在于大多数人身上的“美国梦”破灭的历史全程.本文拟就象征手法在菲茨杰拉德小说中的运用及其表现特点作一解析,并由此而对菲氏的整个文学思想作一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丧钟为谁而鸣》是美国著名小说大师海明威以西班牙内战为故事背景的一部战争题材的小说,同时也是海明威中期作品中最具有思想性的代表小说之一;主要研究了《丧钟为谁而鸣》这部小说中两名主要人物所呈现出的英雄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2.
盖茨比的悲剧与菲兹杰拉德的证明──《了不起的盖茨比》主题论刁克利一、爵士时代与美国梦美国许多现代作家都成功地树立了自己的公众形象:“硬汉”厄内斯特·海明威,南方佬儿威廉姆·福克纳等,都深深留在读者心中。而早于他们的司各特·菲兹杰拉德的名字则是与爵士时...  相似文献   

13.
尼克·亚当斯是海明威最初创作的自传性很强的形象,作者通过十几篇短篇小说描述了尼克从少年到成年的一系列成长故事。尼克作为"准则英雄"的雏形,他的预示性极强,研究尼克这一人物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海明威作品中"准则英雄"形成的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的时代里》的文本结构与主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们的时代里》是海明威的第一部主要作品。他将随笔插入短篇小说中间是精心的安排,其目的是突出整体性。虽然短篇小说的结构互不连贯,但是主题是一致的。这部短篇小说集预示海明威存在主义的基本语调和其创作的规律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的代表作品之一。人们一直把小说中“可以被毁灭,却不可以被战胜”这句话看作是小说的主题,认为这是一部英雄主义的赞歌。其实,从象征主义以及整个小说故事结局来看,海明威是在思考人类的终极命运,即人类永远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永远无法走出外部的困境。人永远只是在欲望中挣扎。这是海明威对人类命运所谱写的一曲挽歌。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海明威短篇小说集《尼克·亚当斯故事集》中的第一篇小说《印第安人营地》进行了研究,以期对其成长的主题研究进行参考性的补充,并希望对海明威短篇小说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分析了主人公尼克从天真走向成熟,从依附走向独立,实现内心成长的过程,并从失去天真—精神顿悟—内心成熟这三个阶段进一步解读其内心成长。得出了《印第安人营地》是一篇典型的成长小说,尼克正是经过失去天真—精神顿悟—内心成熟三个阶段,实现了内心的成长。  相似文献   

17.
美国《时代》杂志1978年4月3日刊载了一篇文章,名字叫《The Far Side of Friendship》,写的是著名作家海明威的故事。某日午餐桌上,海明威不无炫耀地对朋友们说:“我快要认识阔佬了。”而他的朋友、评论家玛丽·科拉姆当场就毫不留情地指出:“富人和穷人之间的惟一差别就是富人钱稍多一些。”科拉姆说的到底对不对,谁也说不好。那时候的人们,  相似文献   

18.
论拉斯蒂涅     
欧也纳·特9·拉斯蒂涅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的重要人物。这个人物,在法国十九世纪上半期社会生活中是具有深刻的典型性的。拉斯蒂涅最初出现在长篇小说《高老头》中,是这个长篇的中心人物。对于这个人物,学术界曾经有两种针锋相对的看法。其一是:认为他“聪明伶俐,头脑清醒,胸襟宽大,教育使他风度翩翩,感情细腻,尊重个人的人  相似文献   

19.
《乞里马扎罗山的雪》是海明威最为优秀的一部短篇小说 ,可以被视为集海明威艺术创作手法之大成。从此篇读者不仅可以窥见海明威的严谨、清澈、流畅的创作风格 ,欣赏海明威式的英雄 ,还可以领略海明威成功运用内心独白以及意识流表现人物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20.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最优秀的小说。关于这部小说,美国现代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在《非洲的青山》一书中写道:“这是我们所有过的最好的书。所有的美国文学作品都由它而来。在它之前什么也没有。在它之后也没有和它相媲美的作品。”这段经常被人们引用的话,一方面表达了海明威对马克·吐温这位文学前辈的崇敬之情,一方面也恰当地指出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对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