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得知翟隽的大名是在1年前。当时,第五届光华新年论坛正在举行,中央电视台对此次盛会作了全面的报道。我的一位同学,也曾在北大读书,指着屏幕上一位戴着眼睛、文质彬彬的年轻人说:“这位我认识,是我的校友,在学校时就非常有名。现在是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董事、副总裁、投资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很能干的。更主要的是,他是山西人,正是你们杂志要宣传的对象,你何不去北京采访他?”可惜的是,之后,因诸事缠身,一直不能成行,直到今年春天,才在北京国贸大厦翟隽的办公室里见到这位仰慕已久的投资银行家。循着他快节奏的叙述,透过他真诚的目光,我…  相似文献   

2.
轻松一刻     
《社区》2004,(17):64-64
车经过时,她的床就会摇动。“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建筑师回答说,“我去看看。”建筑师到达后,夫人建议他躺在床上,体会一下火车经过时的感觉。建筑师刚上床躺下,夫人的丈夫就回来了。他见此情形,便厉声喝问:“你躺在我妻子的床上干什么?”建筑师战战兢兢地回答:“我说是在等火车,你会相信吗?”施密特先生看报时,吃惊地发现报上竟刊登了一篇有关他的悼文,便怒气冲冲地打电话给一个朋友:“真见鬼,这是谁搞的恶作剧,你读到那篇悼文了吗?”“读过了,是……”朋友的声音有些发抖,“您,您是从什么地方打来的电话?”一位妇产科的护士问一位医生:“…  相似文献   

3.
幽默小品     
《今日南国》2006,(17):79-80
英国文豪萧伯纳是个瘦子,这是尽人皆知的。一天,他遇到一个有钱的胖资本家,资本家讥笑着对萧伯纳说:“萧伯纳先生,看到您,我确实知道世界还存在闹饥荒的现象。”萧伯纳也笑着回答:“而我一见到您,便知道世界闹饥荒的原因。”在一次制定美国宪法的会议上,有位议员说:“在宪法里要规定一条:常规部队任何时候都不得超过5000人。”华盛顿平静地说:“这位先生的建议的确很好。但我认为还要加上一条:侵略美国的外国军队,任何时候都不得超过3000人。”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揭露斯大林的暴行时,台下有人递条子上去。赫鲁晓夫当场宣读了条子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一位来过北京的朋友告诉我,他对北京印象最深的不光是故宫、天坛、长城、香山、颐和园,不光是全聚德的烤鸭、东来顺的涮羊肉,不光是北京人的包容厚德,还有一点就是北京人独有的京腔京韵和极有特质的儿话音。他说,尤其儿话音听着亲切,听多了,还会油然滋生出一种亲情。他的话,我非常赞同。因为我在北京城已经生活了30多年,要说感到亲切,我已亲切得一塌糊涂。譬如帽儿、雨儿、菊儿、鸦儿这几条胡同的名字,就已经在心里滋润了十几年。  相似文献   

5.
时下有的人动不动就要向对方发问:“你知道我是谁吗?”说这种话的人肯定有点来头,决非寻常百姓,更非等闲之辈,他自认为他的尊姓大名一亮相,肯定让人吓得魂飞天外,大跌眼镜。 河南灵宝市有位威镇一方的地税局稽查分局局长卫建设,此人横行霸道,做生意的没有不对他畏之如虎。一个体户在朋友的办公室里碰到了这位,因为翘起的二郎腿没有放下,更没有给局长大人倒茶、让座。于是卫建设大声问道:“你知道我是谁吗?”那人回答说不认识。卫建设大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胡鞍钢连续在海内外发表了许多看起来与众不同的观点,却从没受到过任何责难,许多人认为他与中国高层有“个人关系”,是圈内人。其实,他是一位——  相似文献   

7.
我曾听一位青年朋友聊及一件网络上的小事。这位青年朋友足高1.82米,有次在论坛讨论身高,他实话实说,结果不少人阴阳怪气跟帖:网上就没有低于1.8米的。那意思自然是不信,说他是吹牛大王。  相似文献   

8.
贝聿铭1917年出生于中国广州,是著名的美籍华人建筑师,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生活中的贝聿铭生性乐观,每当遇到问题时,他便用自创的一套"减压法",轻轻松松就能减去烦恼。了解这方面的人都知道,建筑师从事的是一项极度复杂的工作,需要与各方面打交道,尤其是公用建筑设计,更容易受到媒体批评和公众指责。  相似文献   

9.
1998年1月21日星期三一清早,比尔就唤醒了我。他坐到床边对我说:“报纸上刊登了一些东西,想来应该让你知道。”报上说的是他与白宫一位前实习生有暧昧关系,并说他要求这位年轻女士在被问及此事时不要说真话。 比尔向我解释说,他在两年前结识了一位名叫莫尼卡·莱文斯基的白宫志愿者。他与她闲聊过几次,她在工作上也帮过他几次忙。这种情形我业已经历过十多回了,因为这完全符合比尔的天性。我对这种情况并不陌生,所以我不难断  相似文献   

10.
正曾听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相国,微服出访时,看见一位农夫驾着两头牛在家田里耕地,便问他:"这两头牛,哪头更优秀些呢?"农夫看着这位相国,一言不发。等耕完地,牛到一旁吃草时,农夫轻言轻语的对这位相国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这位相国很奇怪,问:"你干嘛用这么小的声音跟我说话?"农夫回答:"牛虽然是畜类,  相似文献   

11.
一位在国内较有名气的“海归”对我说:“你一定要采访胡力中,他做得很好啊!”胡力中,北京英智眼科医院——一家民营医院的院长。胡力中很忙,但他还是在两个大手术的间隙接受了我的采访,他个子很高,不到50岁,头发已经花白,胡子茬也挺长,一副沧桑的样子。胡力中不愿意讲他的故事,更愿意讲他的理念,无论你如何引导,他总会回到他的思路上,显示出有话要对人们说的一种愿望。他说医生是有思想的匠人印象中我对好医生的评价标准,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毛泽东对白求恩的评价,说他这位战地医生具有国际主义精神,是一个高尚的人,一…  相似文献   

12.
正1.华裔建筑师贝聿铭:不发愁贝聿铭(1917年-)是享誉全球的著名华裔建筑师,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曾有媒体问其健康长寿"秘笈",他笑答:"不发愁,快乐。"贝聿铭一生精力充沛,九旬高龄时,仍旧不知疲倦地工作,设计了苏州博物馆。工作对于他来说,大约也是一种快乐。他笑称自己是"劳碌命",人到苏州,就每天埋头工地,有时忙碌至凌晨,待在  相似文献   

13.
有一个富翁,其实是一个没有知识的人。一天,他到另一个富翁家里去,看见了三层楼的大屋宇,巍(wēi)峨(é)壮丽,非常阔气,心里十分羡慕,自己想道“:我的钱,并不比他少,为什么不造一座和他一样的三层楼呢!”回家之后,他马上去叫了建筑师来,问他说:像他家那样的三层楼,你造得来吗?”建筑师回答说:造得来的,那座三层楼就是我造的。”富翁就说:“好,你马上给我造,要和他家的那座一模一样的。”建筑师就动手平地基,垫(diàn)础(chǔ)石,打墙脚,忙个不停。但富翁在旁边看着,一点不明白他在做些什么,就问道:“你现在这是做什么?”建筑师说:我给你造三…  相似文献   

14.
刘明钢 《中华魂》2013,(16):6-9
洪学智,这位从大别山走出来的将军,戎马一生,功勋卓著,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非常称职的父亲。洪学智有3儿5女,他是那样深沉地爱着自己的孩子,他说,我最大的财富,就是这8个子女。  相似文献   

15.
《可乐》2006,(1)
一位朋友几年前进了监狱。有一次我到监狱探视他,临别时递给他一张字条,上面写了一句话:"你现在终于获得了学好一门外语的上好机会。"几年后,我接到一个电话:"嘿,我出来了!"我一听是他,便问:"外语学好了吗?"他说:"我带出来一部60万字的译稿,准备出版。"他是刑满释放的,但我相信他为自己大大地减了刑。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里写:一个被囚禁的人无所事事时度日如年,但获得一本棋谱后日子过得飞快。外语就是我这位朋友的棋谱,紧张充实几乎把他的牢狱之灾全然赦免。  相似文献   

16.
今年62岁的王老师是一位退休教师,他精神好、身体好,朋友们都说他是一位精明的老人。然而,就是这位精明的王老师,却连续两次在上街时上当受骗,损失钱财1.2万余元。去年国庆节期间,王老师和老伴来到火车站购买火车票,准备到北京去游玩,并顺便看望在北京读大学的孙儿。来到火  相似文献   

17.
现任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因纽扣门事件遭受中外媒体抨击后,这位因放荡不羁、不拘一格而饱受多方面争议的市长大人再次引起各方关注。不过,了解鲍里斯成长经历与性格特征的人不会对此感到奇怪,这位集政客、媒体人、社交名流、诗人、画家、橄榄球运动员、自行车爱好者等等身份于一身的市长,早就被英国人戏称为英国活宝。今年6月,记者曾经问他,有美国媒体担心他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接受奥运旗帜的时候会说错话,对此他是否考虑过会说些什么。鲍里斯回答说:那会给你们一个很大的惊喜。无论我说什么,都会保证是合适的,绝对不会出格。结果怎样呢?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鲍里斯东张西望,手还插在口袋里。上台接受旗帜的时候,他的西装扣子居然没扣上。这一纽扣门事件激怒了为奥运会激动了16天的人们,还有人认为他丢了伦敦人的脸。回到伦敦,鲍里斯立刻在曾任总编辑的《旁观者》杂志上撰写了《北京笔记》。我很难过地看到一些中国博客作者攻击我‘缺乏尊重’。我心底没有任何的不敬,我只是觉得有时你必须有一个立场。  相似文献   

18.
一次,深入到一位离休于企业的老干部家中,询问“两费”落实情况时,这位老同志从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倒出一堆长达三年未报的一万多元的药条子。我不由愣住,问道:“厂里没报销,咋不向上反映。”老同志讲明情况后说:“饿死不告状。”听后,感慨万端。 老干部是何等高尚。他不是不懂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也并非不懂生活待遇没有落实。因他深知,近两年所在企业不景气,保离休费单位 已尽了努力,在企业  相似文献   

19.
在某一个场合下,怀特海教授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他在一次课堂讲演中说,简单的人类反应时间是两秒钟长。一个细心的学生责难他:“怀特海教授,你一定说错了;一次正常的反应时间大约是十分之二秒。”怀特海眨了眨眼,道歉地回答说:“哦,我很抱歉;你知道,我不大研究心理学,我并不认为一个哲学家应当研究心理学。他应当只批判它”。不象他著名的前辈,彼德·柏托西(Peter A.Bertocci)确实研究心理学(实际上他教心理学),但是他象怀特海一样,也批判心理学  相似文献   

20.
张兵 《北京纪事》2011,(12):62-64
提起张瞳,圈儿里人知道他,观众却对不上号儿,他是“脸儿熟又陌生”的演员。一次,我帮他报销医药费,社保所的工作人员端详着医保卡上的照片说,这位老先生是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里的老刘吧?其实,刘书友是他最不喜欢的角色,却阴错阳差地接了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