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观察研究两种语言的对比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民族文化、思维方式及地域气候等方面的差异,语言差异也随之产生,研究英汉语言对比对当代语言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本中翻译的显化现象,着重从概念功能显化与语篇功能显化两个方面展开,对比翻译中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对新形势下的中央文献英译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万明莉 《职业时空》2008,4(9):122-12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语言的核心,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工具。在意义系统里,每个词都有其指称意义和涵内意义。指称意义构成了语言的最基本内容,是其他词语意义的基础。而词语的内涵意义则是指在特定的语篇中,语言符号之间形成的特定关系而传达的信息。鉴于此,本文根据词语的指称意义和涵内意义,将承载了文化内涵的英汉词语分为对等词、半缺项词和缺项词,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并提出了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词汇是语言中能自由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不同民族的词汇体现出跨语言的语义文化差异和语用文化差异,本文从认知语言学隐喻和转喻理论在词汇文化内涵教学上的应用的角度进行初探,介绍了隐喻应用于词汇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作用:隐喻认知对词汇语义范畴发展的作用;隐喻认知在词汇隐喻概念理解中的作用。指出其对词汇教学的启示:重视基本范畴词汇的教学,重视词汇隐喻意义和隐喻扩展义的教学,和重视词汇文化内涵的教学,进而指导大学英语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动物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类语言有许多跟动物有关系.事实上,动物形象在语言中隐含的深层次意思绝不是动物本身所反映出来的意义.由于东西方国家在历史、文化和生活环境方面的差异,动物背后隐含着的文化意义并不都是一致的.对于译者而言,在翻译有关动物形象的语言时,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考虑动物形象背后隐藏着的文化内涵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在汉语和英语这两种差异较大的语言之间,存在着大量概念语义相符的词语。除此之外,汉英两种语言之间还存着许多概念意义相似,联想语义和主题语义不同的词,即‘假朋友’。本文主要通过汉英词汇语义对比的方法,论述汉英词汇翻译误译的主要类型和产生的原因,以便译者能有效地识别和避免‘假朋友’现象。  相似文献   

6.
由于中法两国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的极大差异,其语言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不同程度地渗透着两民族独特的文化色彩,体现了本民族独特的思维模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汉法两种语言既博大精深又大相庭径。具体到词汇上,其词汇语义也表现为极大的不对等性,这无疑给汉法翻译带来困难,造成了交际障碍。语义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本文将对法汉的词汇及短语的语义进行对比,对这一不对等性进行比较细致的分析,目的在于使我们对法语有一个总体的理解,以便我们能更准确地理解原语信息,灵活地进行翻译,顺利地实现语际间的转换。以便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不断促进和加强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7.
翻译转换实质上是在两种语言之间实现意思"重新表达"的操作方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翻译技巧。本文选取俄联邦《国家文化政策战略》中的句子,分析了词汇层面和语法层面上应用的翻译转换技巧。  相似文献   

8.
词汇是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一个词常常有多个义项,不同的义项有不同的语义侧面,例如指物意义、概念意义、聚合意义、组合意义等。以词汇的指物意义和概念意义为着眼点,主要以名词、动词、形容词为讨论对象,探讨只有一种意义的词汇,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向另外一种意义的转化,以及有两种意义的词汇一种意义隐藏,另一种意义凸显的情况,转化前后词汇句法地位和交际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马冬艳 《现代交际》2011,(12):70-70
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是逻辑学界一直争论的一个问题。因此,弄清楚什么是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定义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为了进一步弄清这一问题,我们还要从概念外延内涵和语言环境等方面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10.
词汇是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着语音和语法,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枢纽,同时,词汇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也是一个难点。本文通过对词汇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之间关系的阐释,尝试总结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也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两种语言都不会相似到代表同一社会实体,而不同语言间的差异,并非仅仅停留在语音、语义、语法等形式层面上,其实也反映了不同社会文化间的差异。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一些词汇往往包含了特定的文化信息和文化意义,这类词汇就是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多见于文学作品之中,而《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包含了大量的汉语文化负载词。本文节选了《红楼梦》第二十八回的译文,对比了杨宪益和霍克斯的两个译本在个别文化负载词上采取的不同翻译方法,并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对译文质量进行了一定评价。  相似文献   

12.
姚圣 《现代交际》2010,(11):38-38
与汉语颜色词一样,英语颜色词也涵盖了丰富的内涵。因此,在翻译颜色词时不能仅仅流连字面意义,应从颜色词的引申意义及其内涵翻译开来。  相似文献   

13.
英语著名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在他的《semantics》一书中提出词义可以分为七种类型。本文首先从词的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角度,将英汉词汇的对比关系归纳为四种类型,然后又分别指出了适用的翻译法。  相似文献   

14.
网络流行词极大地丰富了中文词汇,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反映了中国文化.如何向更多渴望了解当代中国语言文化的外国友人有效传达网络流行语的语义特征和文化内涵,成了翻译学新的实践领域.文章从概念隐喻视角出发,结合一些当下比较流行的网络词汇,分析这些词的语义特征和文化内涵,并结合国外媒体对这些流行词的报道,分析总结网络流行词汇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5.
托辞是现代汉语中对于一类语言的概括,通常包括推脱之辞和借口,是汉语交际中经常使用的言语。对于该类言语的调查分析是应用语言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它能够促进应用语言学内涵和外延的丰富;有利于将应用语言学的知识理论充分运用到社会生活当中,以避免不必要的人际矛盾,进而促进民族语言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翻译形式上是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但实则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沟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但翻译过程中,译者经常会遇到源语言中的某些词汇或概念在目标语中找不到对应翻译的情况,即词汇空缺的现象。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而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词汇的空缺实质上是文化的空缺在词汇层面上的反映。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拟对词汇空缺及其翻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广义上说,词汇的联想意义一般包括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它是对词的词典意义的一种补足和拓展延伸,往往依赖于语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与词汇的隐喻意义相关联。在中西不同社会风俗,情感生活,地理环境,宗教文化和语言环境下,词汇的五种联想意义十分丰富。因此掌握中英词汇联想意义对英语教与学以及中英文互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明月  张宏 《现代妇女》2013,(12):I0007-I0007
本文归纳整理了近年来西方翻译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考察了它们的发展背景,理清了它们的理论脉络,认为文化学派已取代语言学派成为当今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主流;西方翻译理论从二十世纪以来,出现了四个范式(即语文学范式、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解构主义范式和综合研究范式等)的嬗变。  相似文献   

19.
杨红梅 《职业时空》2008,4(8):169-169
语义学是指对语言意义的研究,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语义不仅是客观的真实条件,更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语义的研究范围很广,包括词汇、句法、语调、语篇等。其中,词汇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不掌握大量词汇,听、说、读、写等能力的提高就无法顺利进行。传统的“发音、拼写、词性、词义”教学方法往往不能使学生透彻理解和掌握英语词汇的确切意义和文化内涵。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和运用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大大影响了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将语义研究与英语词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解决词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歧义现象是语言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将词汇歧义、语法歧义及语用歧义作为研究重点,根据自身实践经历及领悟,探讨歧义产生的根源及表现形式,并从相关翻译实例出发,深入研究歧义现象的理论与实践,为英汉翻译提供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