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较快,但数量的增长与特色缺失的矛盾却不断显现,面对这些制约着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加强乡村旅游品牌建设,对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积极意义,充分利用乡村的独特文化,塑造乡村旅游品牌,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珂 《现代交际》2023,(4):58-64+122-123
乡村旅游是一种以休闲度假为主要方式、富有特色的旅游业态,它能够盘活农村资源,优化农业结构,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当前,我国旅游型乡村存在景区规模偏小、品种单一、品牌效应不强、资源利用率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五个问题,可以通过推动全域旅游、创新旅游产品、树立本土旅游品牌、盘活闲置土地、改进基础设施等相应策略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周建梅 《职业时空》2008,4(9):195-195
为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确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以“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为主旋律的乡村旅游在全国各地异军突起。南昌市旅游业乘着“中国乡村游”的春风,凭借自己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开发狩猎、漂流、探险、“农家乐”等特种旅游产品。同时,各县区也将积极结合本地旅游业的发展实际推出“生态乡村游”、“人文乡村游”、“红色乡村游”等极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形态和新的活力,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和相应的扶持措施,以促进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准。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使之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实现多元化、全方位的开发。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的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新产业相结合,可以充分挖掘、整合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为贫困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新的发展途径。一、隆回县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情况分析1、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1)历史文化深厚隆回县旅游资源结构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凭借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的自身特色,逐渐成为城镇居民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的重要生活方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贵州省荔波县的乡村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本文主要梳理了荔波县城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探索适合贵州省荔波县发展的路径选择,为全国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国最美的乡村”、“中国十大踏青好去处”、“人一生50个不可不去的地方”。近年来,江西东北部的山区小镇婺源获得了各种美誉,成为都市人向往的旅游胜地。短短几年时间,“中国最美的乡村”这一品牌在中国乡村旅游中树立起来,通过适当的公关,婺源进行乡村形象的自我构建,成功地实现了在旅游市场中的自我推销,成为中国乡村旅游形象公关中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7.
王庆生  贺子轩 《城市》2020,(1):13-19
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应加大乡村旅游中文化要素挖掘力度,以旅游景观为载体,构建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共生。通过剖析天津蓟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对其优势和挑战进行详细分析,提出文旅融合助力蓟州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的路径:一是发挥政府作用,激活乡村文化活力;二是创新文化展示手段,丰富乡村旅游业态;三是依托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蓟州文化;四是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开发特色文创产品。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环境是以乡村旅游为中心的环境,是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旅游活动得以生存,进行和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本文旨在通过对乡村旅游环境保护系统的分析,探索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韩淑慧 《现代交际》2014,(5):105-106
我国乡村旅游在迅速发展中出现了如生态破坏、过度商业化而忽视利益主体的利益协调、缺少特色产品等问题,其实质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于乡村地区的旅游开发而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有更现实的意义。本文旨在深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特征,构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宋亚敏 《职业》2023,(5):61-63
在中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技工院校成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中坚力量。本文针对当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意识淡薄、专业知识不够全面的情况,通过阐述某技工院校开展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的新思路,指出乡村旅游从业者职业素养提升是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升温、提质增效的必然前提,技工院校在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中应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宋亚敏 《职业》2013,(26):184-184
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本文将从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这一角度出发.探讨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2.
<正>关中生态环境有特色,农业发展基础较好,拥有独特的风景地貌资源、文化资源、农产品资源。由于关中村镇发展相对落后,更多的民间故事、非遗文化,地方农产品未被发掘或未被更好的宣传,加快农产品生产、开拓旅游路线、加大文化宣传成为关中村镇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随着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人们对文化传播的观赏性和艺术性视觉感受日益升高,近年来媒介传播的方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新媒体,通常能将声音、影像、图片、文字等信息叠加整合,呈现最好的传媒视听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朱鲤 《交通与港航》2009,23(2):37-40
综述城郊乡村旅游兴起的原因、乡村旅游交通相关研究背帚等方面,并对城郊乡村旅游交通的交通特征、规划思路以及解决策略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我国特大城市的交通发展为研究背景,结合某城市乡村旅游的交通规划实践,构筑城乡互动的都市旅游交通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乡村旅游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密不可分。本文首先对乡村旅游规划的国内外发展历程及趋势进行概述,然后对东韩村特色发展历程进行总结,选取游客为调查对象,使用李特克多级量表问卷收集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东韩村特色产业的"画乡风情游"组分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满意度评价并结合同类乡村案例比对研究,提出可借鉴点、三项重点问题及建议,为乡村旅游规划的评价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展开,建设美丽乡村,进而建立特色田园乡村,并不断发展乡村产业变得日益迫切。网络新媒体以其操作简易、使用便捷、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等特点将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展开产生更大助力。沧州市也应运用新媒体平台不断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文化传播和乡村经济发展。本文在新媒体语境下探析沧州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沧州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寻求新出路。  相似文献   

16.
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乡村振兴国策共同推进了滇西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旅游业发展。乡村隐性旅游资源开发既迎来了重大历史机遇,也成为巩固乡村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途径之一。从旅游资源的显像层次与开发难易度视角进行分析可发现,滇西地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许多属于具有层次隐藏性、空间隐蔽性、内涵隐秘性、结构隐形化特征的隐性资源。欲充分利用乡村隐性旅游资源,需系统构建具有针对性的“显性化”开发路径框架,即“突破层次隐藏:识别多层次资源价值,赋予隐性资源表达载体”“打破空间隐蔽:借力区域化发展政策,打开镇村联动发展格局”“呈现隐秘内涵:推动互联网旅游模式,促进隐性旅游资源形象可视”“优化隐形结构:构建乡村旅游综合体,加强规划先导赋能作用”的综合策略。文章以秀山村为实践案例,探究与印证规划策略的适应性问题,以期为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振兴、文化振兴提供探索经验。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乡村旅游景区景观规划也在不断发展。视觉艺术设计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合理的空间设计、鲜明的视觉艺术效果、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是乡村旅游景区吸引游客的重要法宝。本文中,笔者主要对乡村旅游景区墙体视觉艺术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对墙体视觉艺术设计中所包含的各个要素及景区人文环境进行分析,以打造本土化品牌形象和极具乡土气息和视觉元素相融合的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18.
《中国扶贫》2016,(10):30-32
2012年4月,即将提前离岗的刘昌法主动请缨,成为山东省淄博市池上镇上小峰村的“第一书记”。三年时间里,他通过带领村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把上小峰村这个远近闻名的贫困落后村变成了年集体收入突破10万元的山东省生态文明村、省级旅游特色村。2015年6月,刘昌法再次主动请缨,成为驻石马镇西沙井村“第一书记”,继续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9.
发展乡村旅游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短途游、周末游和周边游的兴起伴随着乡村旅游目标客群的结构性调整,游客对乡村旅游的新需求与当前乡村旅游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笔者通过对天津市乡村旅游的供需匹配分析,以目的地精益服务理论为基础,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目的地精益服务体系构建的可行性路径,即以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旅游新需...  相似文献   

20.
淳安赤川口草龙作为中华龙文化中的一种,从诞生到现在,经赤川口村民不断地继承与创新,已经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但是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以来,草龙的保护与传承面临新的挑战,在此我们结合市场经济的特点,提出了草龙保护传承的新思路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即建立以草龙为主题的农家(“龙之家”农家乐)。运用现代经营理念和市场手段对草龙进行有效的发掘,整合,包装,以达到草龙的保护传承与当地经济发展齐头并进。本文重在探讨发展赤川口村文化旅游的好处,并进行优势分析,最后提出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