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工作实践,发现当前公诉工作中存在着案件质量、诉讼监督及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尤其对于基层检察院,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只有不断的公诉工作的改革、完善和创新,才能尽快建立适应公诉工作的新机制,促进公诉工作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摘要】为了体现刑事诉讼法中的公平正义原则和保证诉讼民主.在强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障的同时,对于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障应当予以重视,虽然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在保障刑事被害人权利方面的规定更加完善,但在关乎被害人最密切经济赔偿权却在法律中是一个空白和滞后的状态。本文旨在探索建立国家补偿制度,对被害人以救助,给以经济补偿,防止给其造成二次伤害,从而真正地实现保障人权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3.
刑事犯罪被害人,是指由于犯罪行为而使其合法权益及其精神等方面遭受到损害的个人、单位以及因为犯罪而受到严重危害的国家和整个社会,文中综合论述了被害人的概念与主要特征.系统分析了被害人法定权利.论证了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诉讼权益保护制度的必要性,针对加强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保护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刑事诉讼当中,被害人希望能够通过提起诉讼请求来保障自己的权益得到公平对待.现如今人们也越发的重视对被害人尊严和权利的追求.既然我们要通过诉讼的方式来保障自己的权益得到公平对待,那么对于精神利益的保护则同样应该引起司法制度的重视.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当中将精神损害赔偿排除在外,背离了这样一种司法制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马德良 《现代妇女》2014,(9):128-128
刑事赔偿程序作为实现国家赔偿的程序性规定,保障者公民能够便捷、高效、全面的行使自己的权利,并使公民受损害的权益得到及时的救济。刑事诉讼赔偿程序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需要完善。刑事赔偿在程序上的不足希望能够通过诉讼化使其得到一个根本性的改观,以诉讼方式为基础进而完善刑事赔偿程序其他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民事公诉制度在很多国家都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验证,学界和实务部门一直致力于民事公诉制度的探索和研究,2012年,《民事诉讼法》作出修改之际,规定了公益诉讼的原则性条款,但是其实际使用仍遭遇到了许多尴尬.要突破现有法律框架,设计与完善民事公诉制度,必须首先对相关理论深层分析,解决检察机关的法律定位问题,并从基本原则、受案范围、检察管辖、诉讼权利、审判程序等方面提出具体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7.
救助金额偏低是当前检察环节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以支持赔偿诉讼作为检察机关刑事被害人救助的前置程序,支持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强化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注重事后追偿,既可充分维护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民事权益,也能缓解救助经费不足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钟佩霖 《职业时空》2008,4(10):243-243
被害人是指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因犯罪行为使被害人背负身体上、物质上和精神上等多方面的额外负担,理所应当受到完全的权益保护。与日益完备的被告人自我防御权相比较,法律赋予被害人的自我救济权是否足以与被告人的防御权相均衡?这涉及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和权利问题。  相似文献   

9.
韩璀珺 《现代妇女》2014,(5):130-13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社会中出现了一些影响公共利益的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都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为了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我国民事诉讼法新增了有关公益诉讼的规定,这对于我国的法制健全、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民事诉讼法对公益诉讼的规定并不完善,例如其对诉讼主体的规定。本文就民事诉讼法中对公益诉讼的诉讼主体的规定展开进一步的探讨,以期帮助公益诉讼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新《刑事诉讼法》设立专章规定了公诉案件刑事和解程序,为公诉机关对符合条件的刑事和解案件作出建议法院从轻处理或者不起诉决定奠定了法律基础。本文从肥城市检察机关对刑事和解政策的探索运用出发,结合新《刑事诉讼法》对刑事和解制度的创新性规定,探讨刑事和解中检察机关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1.
明辉 《老年人》2007,(3):53-53
问:对于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被害人如果不服,该怎么办? 肖虹 答: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  相似文献   

12.
2012年修改的我国《刑事诉讼法》实施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可能存在“合适成年人”无法作为民事诉讼法定代理人以维护有关未成年人民事权益、适用“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时将被告人赔偿与否作为量刑情节而造成对被告人不公、适用“简易程序”时法官施压调解而干预阻碍被告人行使民事诉讼权利、审判人员能否兼备审理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的专业素养等问题。为了在发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优点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控制其缺陷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司法解释应规定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不适用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民事部分标的金额较大的情形、被告人可能被判处较重刑罚的情形、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刑事部分与民事部分审级不一致的情形、案件审理时间较长的情形。  相似文献   

13.
白逸民  于倩 《现代妇女》2013,(11):65-65
在线交易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传统消费者权益保护相比较有其新的内涵,也出现了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经营者的真实身份难以确定、消费者举证难度大、小额诉讼问题难解决。为了加强保护在线交易中消费者的权益,立法上要规定经营者信息披露义务。司法救济上要建立健全对经营者的身份的认证,处理在线交易中消费者举证困难问题,完善小额诉讼制度的解决机制。在监督管理上加强政府的监管,建立社会监督并建立经营者自律规范,同时完善在线交易中经营者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4.
2012年修改的我国《刑事诉讼法》实施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可能存在“合适成年人”无法作为民事诉讼法定代理人以维护有关未成年人民事权益、适用“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时将被告人赔偿与否作为量刑情节而造成对被告人不公、适用“简易程序”时法官施压调解而干预阻碍被告人行使民事诉讼权利、审判人员能否兼备审理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的专业素养等问题。为了在发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优点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控制其缺陷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司法解释应规定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不适用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民事部分标的金额较大的情形、被告人可能被判处较重刑罚的情形、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刑事部分与民事部分审级不一致的情形、案件审理时间较长的情形。  相似文献   

15.
近年,我国刑事司法领域的冤错案件层出不穷。究其原因,侦查阶段辩护律师的诉讼职能缺失是一大因素。强化侦查阶段律师权利之保障,对于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建设法治国家大有裨益。侦查阶段律师权利强化的意义重大,具有实现权利制约权力、保障诉讼人权、贯彻无罪推定、落实证据裁判主义、体现证据合法原则等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6.
告讼是唐代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包括告发和诉讼两方面的规定。告的内容有其他人告发、官司的纠举、匿名告状和告状称疑的禁止规定;讼的内容有被害人及其家属的告诉、禁止越诉和上表直诉。关于诉讼的意义经过了漫长的探讨,不同时期人们赋予诉讼不同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张慧楠 《现代妇女》2014,(4):99-100
律师辨护权在刑事诉讼案件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体现了司法体系对人权的维护和法律的公平正义。而刑讼案件中的庭前审查程序有效保障了刑事诉讼的顺利开展,对整个案件的审理进程和结果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律师辩护应自庭前审查开始介入,使控诉方的不正当指控和偏离事实的决断及时地加以纠止,为被告方争取更多的合法权益,和避免遭受不该经历的强制措施。同时,刑事诉讼庭前审查律师辩护权制度能够使司法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提高诉讼效率,避免公诉权滥用。  相似文献   

18.
正最高人民法院3月19日召开新闻通气会,公布人民法院保障民生第二批典型案例及有关情况。案例共11个,涉及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领域,内容涵盖土地纠纷、金融诈骗、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保护等,对保障民生司法审判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在王淑荣与何福云、王喜胜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中,吉林省三级法院作出4个裁判结果。这体现出部分法院对相关问题认识不一。最高法公布此案,明确了法院在审理类似案件时,应当比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之规定,在认  相似文献   

19.
吴喜梅 《现代交际》2011,(10):24-27
为了正确处理刑民交叉案件,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该规定对于正确区分民事和刑事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依法保护当事人的民事权益,确保民商事审判的有序进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近几年来,审判实践中处理刑民交叉案件时仍存在一些尚不明确的程序与实体问题,将"先刑后民"视为刑民交叉案件司法原则的做法存在一些弊端。文章试图在考察并借鉴国外司法中对刑民交叉案件处理经验的基础上,从法律规定的细化与立法的创新两方面提出完善我国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和谐法治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已经有了诸如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对象的全面化、政府为主保障儿童权利等方面的发展,但也仍然存在少年司法依附成人模式、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律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等不足.未来应当完善适合审理未成年人案件的实体法、程序法,健全少年司法的法律体系,补充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规定,明确未成年人权利主体地位,构筑全社会对未成年人权利的法律信仰,以确保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