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董丁丁 《现代妇女》2014,(7):357-357
钢琴演奏最重要的音乐表现之一是情感的表现,其思维非常迅速,是一种闪现的意念,具有突发性、瞬间性、直觉性、抽象性和动作性等特点。钢琴演奏家的演奏情感与其生活环境、音乐氛围、内心世界紧密相关,本文尝试从钢琴与文学、环境等方面的相互作用阐述钢琴演奏中情感的思考,以期望在演奏时更好的把握作品以及多视角的分析钢琴作品创作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音乐表现力是指对音乐作品理解力、对音乐美的感受力在演奏技能上的延伸所形成的一种赋予音乐感染力的演奏技巧,通过音乐表现力,表达出作品的音乐之美,是钢琴演奏的灵魂为了不断提高钢琴学习过程中的音乐表现力,本文首先是对音乐表现力在钢琴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进行简单介绍其次,对提高音乐表现力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分析,主要从音乐文化素养、音乐理论知识、演奏技术以及心理素质方面进行探讨,从而指导我们对音乐表现力的探索与研究以及指导我们的演奏,进而更好的提高我们的音乐表现力.  相似文献   

3.
钢琴演奏艺术是由技巧、风格两方面组成。本文分析钢琴音色的特点,结合自己教学演奏实践,提出钢琴演奏技巧和弹奏方法,双手去表达优美抒情的音乐,用钢琴弹出美妙的音乐。  相似文献   

4.
从整体钢琴演奏艺术上来说,钢琴演奏技能作为演奏者掌握的基本技巧和基本功力,对钢琴的演奏效果起到了关键影响。在钢琴演奏教学过程中,双钢琴演奏作为重要的钢琴演奏形式,其也是钢琴艺术中的重要艺术表现形态。不仅蕴含了绝妙的钢琴演奏技巧,更是在两架钢琴、两位钢琴演奏者的共同演奏下形成钢琴表演的共鸣与呼应。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双钢琴演奏的基本演奏技能入手,围绕双钢琴演奏的具体教学经验进行展开探索,从而展现双钢琴演奏的艺术魅力与深厚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钢琴演奏心理是指演奏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文中从各方面探讨论了对学生进行钢琴演奏心理训练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能较好地较全面地通过表现作品、表现音乐,不断地在音乐表演中得到提高和进步。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音乐在音腔的变化、韵味上与西方乐曲有很大的不同。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是西方乐器与中国传统音乐结合的典范,其作品既带有西方音乐的美,又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因子。本文就从音色、气韵、留白、踏板几个方面对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进行初步地探讨,希望能对中国钢琴演奏事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匈牙利著名钢琴演奏家、钢琴教育家和音乐活动家弗·李斯特一生中贡献了大量钢琴音乐作品,其作品以技术难度高、表现力和感染力强著称,这一点在他所作的十二首超级技术练习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十二首超级技术练习曲》的最后一个版本中,唯一一个能追溯出具体文学源头的只有第四首d小调的Mazeppa,通过对这曲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结构的探析,对比各演奏版本,可以发现李斯特常人无法企及的钢琴演奏技术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民族音乐绚丽多彩并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民族音乐文化必然使中国音乐成为文化学习的目标,中国音乐文化对世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钢琴来源于西洋,但在我国却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钢琴因其音色独特,旋律优美,课堂伴奏丰富等特点受到了中国观众的广泛欢迎。钢琴音乐在中国有着二百余年的历史,是富有特色的音乐之一,它有着鲜明的民族特性。优秀的钢琴作品不仅是作曲家情感表达的载体,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钢琴演奏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其中的民族音乐元素,并加以合理运用。因此,如何将民族风格融进当代钢琴作品创作中,成了当前钢琴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一次优秀的钢琴演奏,不仅仅是反映演奏者的演奏能力和艺术修养,同时也是音乐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演奏者要具备一定的演奏技巧,独立分析作品的能力,良好的音乐艺术素质,实际中的灵活运用能力,丰富的创造性思维等,这些都要求演奏者拥有很好的舞台表演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钢琴演奏的基础,否则演奏者就不能将音乐作品呈现给我们。  相似文献   

10.
音色审美在钢琴演奏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莹 《现代交际》2014,(6):73-73
本文从音色审美的角度出发,探讨分析了钢琴演奏中的音色审美从虚静和情感以及神思境界三个不同层面的不同体现方式以及演奏技巧,充分说明钢琴艺术的文化内涵以及价值展现。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钢琴也不例外,这一特征决定了学习钢琴者必须具备“音乐的耳朵”。我们首先要学会聆听自己的演奏,分辨音质的优劣,并培养声音的想象力,再运用自身的演奏技术充分表现出来,这样才能达到我们预想的演奏效果。因此,演奏者具有良好的听觉是学好钢琴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2.
钢琴演奏是一门具有高度技巧型的表演艺术,也是一门临场演奏艺术。本文针对钢琴临场演奏时产生的紧张情绪,提出了有效控制紧张情绪的几点建议,使钢琴演奏者能找出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克服和消除临场演奏时产生的心理压力,以一种积极和良好的心态面对演奏,以保证演奏的成功进行。  相似文献   

13.
莫扎特是古典主义时期代表音乐家之一,莫扎特奏鸣曲作为钢琴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音乐教学有着极大的影响。k311是莫扎特在曼海姆时创作的一首钢琴奏鸣曲,此作品的演奏技巧和演奏风格充分体现了生活的和谐、乐观、明朗。从k311奏鸣曲创作背景入手,分析第一乐章乐曲,进而深入研究钢琴教学方式,为钢琴教师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钢琴与舞蹈的组合,是视觉与听觉的交汇,让欣赏者在一种表演当中体会到两种美感。如何做到巧妙的组合,对钢琴演奏的特点需要有认知,这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就是对于舞蹈和钢琴的组合要能理解;再有就是根据不同的舞蹈风格,进行用心的编排,将能体现出舞蹈特色的钢琴音乐融入到演奏当中,这样才会让整个表演过程更加地具有张力。  相似文献   

15.
音乐的内在情感是音乐作品的精华以及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所要抒发的情感主要通过演奏时舒缓与紧张的节奏氛围表现出来,音乐作品的情感层次包括人类共性的音乐情感以及个人的音乐情感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李文洁 《现代妇女》2014,(2):230-230
《威尼斯船歌》来自于门德尔松首创钢琴小品《无词歌》集,作品编号30之6,是这部作品集中三首《威尼斯船歌》中最著名的一首。本文通过论述作品的的创作背景,音乐特征和曲式结构等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自身演奏实践,探求教学方法,从而准确把握浪漫主义演奏风格。  相似文献   

17.
廖静文  周婧 《现代妇女》2014,(3):240-240
钢琴演奏是音乐的一部分,而舞蹈与音乐本身就是姊妹艺术,把舞蹈训练与钢琴培训相结合,从另一角度去探索如何做好钢琴演奏;而且两者关系相辅相成,舞蹈训练在节奏、节拍上有很严格要求,钢琴教学对节奏、节拍也要求甚严,而节奏、节拍是音乐整体的骨架。  相似文献   

18.
艾伦·科普兰(Aaron Copland,1900~1990),美国最富盛名的作曲家、钢琴家,美国音乐新风格的奠基者,系现代音乐代表人之一。其钢琴独奏曲《猫和老鼠》(The Cat and the Mouse)取材独到、构思巧妙,音乐叙述简洁明了,描绘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这首钢琴小品是一首既诙谐有趣而又展示演奏技巧的佳作。音乐旋律独特、颇具色彩,和声细腻形象,鲜明的爵士元素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本文通过对钢琴作品《猫和老鼠》演奏风格的分析诠释,从而更好地剖析科普兰的音乐语言和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9.
周晓艺 《职业时空》2008,4(4):126-127
俄罗斯伟大的钢琴家鲁宾斯坦曾有过精辟的比喻:"踏板是钢琴的灵魂",借此来形容踏板在钢琴演奏中的特殊性。在钢琴演奏中,踏板的运用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钢琴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钢琴演奏者一定要认真学习并掌握踏板的运用技巧,若能正确、合理地安排运用踏板,就能把音乐作品表现得更加丰富多彩,富有魅力。反之,则会带来消极后果,破外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20.
钢琴视奏是视谱和弹奏同时进行的一种技能,是钢琴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钢琴教学中学生视奏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良好的视奏习惯使眼、手、耳、脑的能力全面协调发展,提高钢琴学习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接触更多的钢琴作品,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自身的音乐修养,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演奏、伴奏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