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云南省大沐浴民族文化生态村为例,分析了该村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提出大沐浴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是特色不突出,缺乏整体开发意识;村寨的旅游收入低,村民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最后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建议,提出村寨旅游在开发中要注重保护,以实现生态民族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族村寨旅游品牌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村寨旅游竞争日益加剧,旅游品牌建设已经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民族村寨的资源特性和产品优势,为其最终发展到旅游品牌阶段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基于民族村寨品牌旅游建设的条件,要以“依托特色资源,培育名牌产品,突出品牌主题,营造品牌文化,注重质量建设。维护区域形象,加强全面管理、完善组织模式”为思路,共同建设民族村寨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3.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并于民族村寨旅游行为意向的研究日益增多。文章基于民族村寨旅游特点,以西南地区桃坪羌寨、甲居藏寨、泸沽湖作为案例调查地,以"目的地形象"为中介变量,从求真体验、旅游怀旧、外界信息刺激、目的地信任4个方面,研究其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及影响机理。通过问卷调查与人员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然后运用SPSS20.0和AMOS20.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民族村寨旅游行为意向的4个前因变量均以目的地形象为中介变量,影响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意向;旅游怀旧和求真体验对行为意向的影响效应最强,其他2个变量影响程度依次减弱;目的地信任直接正向影响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意向,目的地信任感越强,越能提升旅游者的旅游意向。  相似文献   

4.
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自治州的可邑村作为案例地,对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利益分配机制的影响运用居民感知评价指标假设,并分析利益分配机制对当地居民的感知影响,得出了居民对社会文化、社区公共环境建设和社区参与的影响感知最强烈。此外,社区居民对民族村寨旅游利益分配机制的影响感知基本上也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凝视"是分析社会再生产中权力作用和权力关系的重要理论视角,从1990年厄里提出"游客凝视"至今的30年里,学者们在旅游凝视的主体多元性、过程多向性、对象多层性、结果动态性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讨。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发展中,多主体的权力关系及其权力叙事过程,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体现着多元主体在特定时期与场域当中的对抗、协商、合作,以及其权力叙事的流动性。本文通过对贵州铜仁江口县寨沙侗寨十年旅游发展历程的梳理,重点关注村寨旅游再生产中的主体及其权力叙事,阐释了多元的交互凝视特征,特别点明"流动性"系交互凝视的基本属性。同时,文章发现了在政府、村民、游客、规划者、媒体等显性直接主体之外,还有政策、周边项目、发展环境等构成的"周边凝视",对旅游再生产发生着间接但同样重要的影响。如何在旅游再生产中构建一个良性的主体权力共同体,将是促进旅游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我国台湾地区太鲁阁“可乐部落”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对传统实行产业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民族村寨保护和发展的案例进行解读,得出以下结论:在民族村寨和民族文化保护发展过程中,需要有效对传统文化加以合理的利用。在运用过程中,改变不适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成份,保留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内涵,更好地为文化主体自身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7.
反贫困一直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要议题。在边远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进程中,归纳旅游扶贫社区的冲突应对模型,以期促进中国旅游扶贫工作的持续发展与精准化管理。文章以田野调查和访谈数据为基础,深入剖析内蒙古中俄边界室韦村在旅游扶贫进程中的个体应对与冲突演进,从"精英式"和"大众式"的不同应对过程,归纳旅游扶贫社区的冲突问题。研究发现旅游扶贫村寨社区参与过程中,社会冲突从探索期的群体内升级为参与期的群体间冲突;参与期出现了村民收入增加与生活满意度相背离或双低谷现象,这严重地威胁着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冲突的破解和应对要充分认识社区生态的"非理性",通过授权把握发展节奏,发挥主体能动性,并注重多元化发展和差异化管理,才能真正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传统文化对现代学校教育的影响是深刻的。云南民族村寨教育至今仍呈现民族传统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并存的局面。要对传统教育文化与现代教育文化进行整合 ,必须更新传统教育观念 ,排除宗教教育的消极作用 ,提高现代学校教育的民族地区适应性 ,以消除和化解传统文化对学校教育的制约因素 ,促进民族村寨教育的策略现代整合。  相似文献   

9.
国际旅游形象是检验和衡量民族地区创建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依据。以黔东南州为例,利用Tripadvisor网站的英文评论数据为样本,通过KHCoder软件对入境游客的民族村寨旅游形象感知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旅游认知形象感知主要表现在旅游目的地、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服务和旅游环境氛围四个方面;入境游客对适度开发的原生态民族村寨评价较高,对过度商业化以及旅游供给不足的民族村寨评价较低;民族村寨国际旅游形象感知曲线呈现出幂函数的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长尾"分布。据此,要树立包容性发展理念,实施保护性旅游开发。同时,要挖掘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提升旅游管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民族村寨旅游项目不断落地,开发过程中各利益主体出现的冲突与矛盾也在不断增加,而这些矛盾主要是因为各利益主体存在利己性、政府角色定位不当、社区参与不足以及相关机制不健全。今后,应该通过做好利益协调监控工作、调整政府角色定位、帮助社区深入参与旅游发展、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等方式,保障民族村寨旅游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产业生态系统理论为以绿色减贫助推民族村寨产业振兴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与逻辑起点:绿色减贫既有助于促进民族村寨产业优化升级,又能推动民族村寨产业可持续发展。当下,打赢生态治理和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紧迫任务,绿色减贫正好构成了这两大攻坚战的链接点。实施绿色减贫不仅有助于促进生态环境改善,而且还能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民族村寨是一个由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的组织严密的社会文化有机体。为有效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民族民俗文化和文化空间,坚持原真性原则和“文化自觉”,并通过新农村建设、历史保护、产权管理等制度设计和政策措施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13.
创业者的创业韧性对于民族村寨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但是目前对于创业韧性是如何形成的仍然缺乏深入研究。文章基于网络管理能力视角探讨了民族村寨旅游目的地创业者创业韧性的形成机制。具体而言,文章构建了一个描述网络管理能力、网络嵌入、关系导向、创业韧性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利用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江苗寨和肇兴侗寨两个旅游目的地收集的调查数据,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网络管理能力通过结构性嵌入间接影响创业韧性,关系导向调节网络管理能力对结构性嵌入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调节网络管理能力对创业韧性的影响。这些发现的理论意义在于:把创业韧性理解为创业者网络管理能力作用于其创业网络的结果,揭示了创业韧性的产生过程,从而构建一个新的解释框架。这些发现的管理启示在于:提高旅游创业者的网络管理能力,培养旅游创业者关系导向意识,引导旅游创业者建立更广泛的社会网络和商业网络,最终提升民族村寨旅游目的地的发展韧性。  相似文献   

14.
此文以扎根理论为研究工具,以旅游博文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民族村寨传统饮酒仪节的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体验的场域、动因、类型、强度等内容,并围绕"寻找和体验民族旅游的返璞归真"这一核心范畴,构建了现代旅游体验模式。研究发现:游客对民族旅游传统文化的现代体验动机在于"返璞归真",通过民族旅游活动中"意外惊喜"的设计,逐渐让游客进入到"忘我状态"的存在性真实,并在回归日常生活世界后,升华自我感悟和丰富人生经历;游客对民族旅游传统文化的现代体验具有自适应性,民族旅游的开发应通过强化民族村寨的"文化符号",做出特色,从而在特定场域中营造旅游体验的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5.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乡村振兴的契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是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有效措施。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大力进行第二产业的发展会面临较大的生态环境压力,在民族村寨对民族文化进行深度旅游开发,可以为当地少数民族居民创造就业机会,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能提升当地民众的收入。近年来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推动了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但民族村寨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也凸显出了一些问题,如当地的文化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的破坏,在利益分配上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们既要让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齐头并进,又要防止旅游开发过程中贫富差距的拉大,实现“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如今生态问题已经变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也面临严峻形势。本文以贵州省江口县龙眉村土家族村民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龙眉村村民生存的生态环境进行简要介绍,随后对龙眉村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了阐述,并针对龙眉村存在的生态问题找出其成因。在最后一部分里,针对生态保护提出对策,强调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以解决民族地区生态问题和促进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民族传统文化在旅游利用与保护传承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从民族村寨传统文化利用与保护预警的角度进行研究是防止传统文化在旅游利用中偏离科学发展轨道和进行优化调控的重要途径。考虑到民族村寨所处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旅游发展的重要性等因素,构建了预警指标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民族村寨传统文化利用与保护的预警系统,通过选择典型的民族村寨,对其旅游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的实际进行深入调研,得到样本数据进行验证,从而得出民族村寨传统文化利用与保护预警系统的具体应用效果,力求为民族村寨传统文化科学利用与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民族旅游实质上是以民族文化为主要载体的旅游,其原真性是民族旅游研究的核心问题.从构建民族文化旅游符号体系入手,对皇都侗寨民族文化旅游客体原真性进行分析.以调查问卷统计分析为基础,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旅游者的动机、旅游者对皇都侗寨旅游符号的原真性评价、旅游体验真实性与实际情形的差异、真实性和满意度的相关性等方面分析民族旅游符号解读对旅游体验的影响,并以此探讨原真性对民族文化保护和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指引下,四川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取得显著建设成效。旅游业的发展打破了民族村寨原有的第一产业完全主导的生产模式,同时也面临诸多限制因素。采用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实地调研四川省14个民族村寨后发现:四川民族村寨旅游振兴中仍存在资源禀赋、经济效益、收益分配与环境保护四大现实瓶颈。针对当前发展痛点,应选择加大基础资源投资、打造特色旅游项目、拓展旅游产品销路、健全收益分配机制以及加强生态文化环境保护等促进民族村寨旅游振兴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0.
如何激发当地社区居民自觉维系民族村寨的整体旅游氛围,促进民族村寨文化资源的可持续保护和利用,已成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一个重要而又迫切的课题.本文引入人力资本产权理论,剖析了民族村寨居民人力资本与一般企业人力资本的特殊性,并系统地分析了民族村寨居民人力资本产权特性.与此同时.笔者展开对<合作开发桃坪羌寨旅游协议>的微观解剖,认为对居民人力资本价值及产权特性认知缺失,忽视村寨居民人力资本产权价值实现机制设计,存在合约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