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人文社会科学共同体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 将“范式”和“科学共同体”的思想观点引申至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具有重大的理论和方法论意义。为此,作者提出“人文社会科学共同体”概念与“科学共同体”概念相对应, 并初步探讨了人文社会科学共同体的基本特征:共同的学科观和方法论观念;共同的基本理论假设、基本理论原理和基本理论观点; 共同的研究方向、研究领域和理论主题;共同的基本政策主张; 共同体内部专业交流比较充分; 共同体具较强的韧性或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非理性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或能力,不仅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紧密相关,而且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很大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民族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必须主动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结合自身特点,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大胆尝试与革新,走有民院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非理性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或能力,不仅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紧密相关,而且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很大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文社会科学是关于人类自身的修养教化与社会环境的发展改善的学科 ,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在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当今时代 ,人文社会科学担负着端正世风、宏扬人本、捍卫理想、培育新人的艰巨任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在工科院校中显得特别重要 ,其文学艺术、哲学、社会学等尤应得到重视 ,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必须进行改革 ,其立足点是明确当代教育思想 ,结合素质教育和创造性教育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本文剖析了目前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创新力测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创新力测度的基本内容、基本原则。基于大数据环境角度提出了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创新力具体的测度方法和研究框架,基于学术创新能力、学术创新力度以及学术创新活力三个角度构建出我国人文社科科学学术创新力的三层测度模型体系EPN,并给出了具体实施框架和细节。为决策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时提供依据,促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从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出发,讨论了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并围绕人文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初步设计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并从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大投入、鼓励创新,结合理工、形成特色,分类管理、提高效率四个方面讨论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就如何提高西安交大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技术创新的基础。要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必须有注重思想自由及思维原创性的社会环境;教育要把创新潜力挖掘与创新能力培养看作是自己的重要任务;要重视创新的人文传统。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世纪之初,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显露出新的趋势。首先,由于所有社会问题都具有复杂的、复合的性质,为了全面地研究这些问题,复合的、跨学科的或综合学科的研究方法得到广泛采用。其次,各门学科中对人的问题的关注日益加强。最后,只要马克思主义能够深入思考新的生活现实和科学成就从而不断发展,它就能够保持自己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人文社会科学精品课的建设,有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有利于实现教育形式的个性化、教育内容的综合化、教育手段的多样化等。我们的规划与建设研究,以2003年已经被评为辽宁省首批百门精品课程之一的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为基础,从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规划、程序、评价指标体系、管理、监督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要处理好专业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处理好人文社会科学精品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人文社会科学精品课程的认定与评选、形成与发展、宏观与微观、合作与竞争、规范和创新、内容和方法、基础和专业、教学与科研等诸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之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问题纷繁复杂,理论上尚不成熟,实践中问题较多.事实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以多种形相存在,如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是"对评价的评价"等等,其评价规范之间存在着学术标准与非学术标准等多种冲突.在评价实践过程中,也大量存在评价主体问题与评价程序问题等诸多矛盾.因此,迫切需要深入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的复杂性,建立与完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机制、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趋势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诸多学科形成了独立形态,新兴学科大量产生,众多领域的研究获得了突破性进展.总的趋势是走向综合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具体表现为中西文化学术交融不断深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互相渗透日益深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进一步强化,现实性、应用性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研究手段、方法呈现现代化、多元化等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13.
跨学科研究成果的评价是颇具挑战性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成果评价在某些方面形成了初步的共识,但是总体上相关探讨尚在起步阶段。文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就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成果评价的总体原则、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进行探讨,以期为科研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探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前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尚缺乏系统的理论概括,普遍存在着定性、定量等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而形式评价、内容评价和效用评价的三位一体新概念组合的提出可以合理解释评价的历史、现状及预测未来。合理的评价体系应由评价主体、客体、目的、标准及指标、方法和制度六大要素组成。对任何一项评价,都应形成根据评价目的来确定评价标准、指标、方法的运作模式。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对澄清评价领域的模糊认识、明确评价理论与实践的方向和路径、提供评价研究的思想和方法论基础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复苏与勃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走过了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1978年中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从“文化大革命”后期凋零的状态中开始复苏,至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讲话,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开始勃兴,其主要标志为:人文社会科学学者能够更为自由地从事研究;研究更为理性和规范;人文社会科学出版物繁荣昌盛;哲学研究由“贫困”趋于繁荣;学术争鸣异常活跃.  相似文献   

16.
研究模式对于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使研究者的研究呈现出不同的风格,而且对于学术创新具有重要的影响;人文社科研究的两种模式(文本模式与创新模式)各具特点,对于学术研究分别具有不同的作用。文本模式主要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创新模式则是学术创新不可缺少的,它们之间的互动是实现学术创新的必要条件;我国学术研究偏重文本模式,轻视甚至忽视了创新模式,这可以说是造成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要实现两种研究模式之间的互动,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转变思维习惯,二是正确处理好"博"与"专"的关系,三是将研究对象由文本转向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前,评价高校人文社科教师的科研水平采取了“一刀切”的方式,主要是看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的数量,获得科研经费的数量,获奖项目的级别和数量。这样的科研绩效评价标准使高校教师陷入到论文和科研经费“GDP崇拜”的旋涡之中。改革目前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绩效评价标准和方式的对策是:强化质量指标,淡化数量指标;建立独立的学术组织,推进学术自评自律;取消期刊等级制,建立文章同行评价机制;学校每年召开各种类型的学术交流会,让教师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环节.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前评价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促进公平竞争,鼓励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前评价的特点、评价指标体系和主要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前评价可以将同行专家评审与比较评价法相结合,从而对申请项目进行择优立项.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