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迅作品中的幽默概念因语境的变化而具有不同内涵。他反对幽默的温厚说、超脱论以及低俗化倾向,提倡运用幽默批判现实,促进工作,调剂生活.鲁迅幽默观的基本精神就是在追求社会功利的基础上达成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王蒙不但是个风格独到的作家,而且也是个具有独立见解的批评家。他的批评具有真诚、开放、包容的批评姿态,历史与审美相结合的批评标准和个性、幽默、直观的批评风格。王蒙的文学批评很典型地体现了新时期这一后革命时代话语经验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鲁迅曾经说过:“幽默既非国产,中国人也不是长于幽默的人民,而现在又实在是难以幽默的时候,于是虽幽默也就免不了改样子,非倾于对社会的讽刺,即堕入传统的说笑话和讨便宜。”而且还认为,“目前在中国,笑是失掉了的”,“幽默在中国是不会有的。”这不过是鲁迅的愤激之词。实际上,中国并不是缺乏幽默的国度,鲁迅本人就是闻名世界的幽默大师,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幽默作家,而且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其中钱钟书可谓是集中西幽默精华之大成者,把  相似文献   

4.
与任何一位伟大的世界性作家一样,鲁迅在以其丰富的文学创作贡献于世界文学宝库的同时,也以其独特的理论性阐述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理论体系。对于鲁迅文艺思想的研究,人们常常止于用一种现成的文艺理论体例或某一美学体例去加以套论,这多少忽略了鲁迅从自身创作实践中提炼出的文艺创作论的独特性。冯雪峰曾经指出,“鲁迅不是象一个理论家似的常常注意到逻辑的完整性,而是更多地注意实际的用处和更多地受  相似文献   

5.
地域人文历史和民俗文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取决于作家对它们的认同和汲取。对越地人文历史和民俗文化独特的认同与汲取,给鲁迅创作以深刻的影响,形成了鲁迅作品中强烈的复仇意识、独特的英雄情结、诙谐幽默色彩等独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叶辛论     
对叶辛的知青题材创作进行全面评析。认为作家敢于直面人生,直面现实。贯穿在叶辛作品中的思想是反对虚夸作伪、瞒上欺下,是反对不正常的徒走形式的社会政治生活,是反对不顾现状、光唱颂歌的反现实主义的创作路子。文章对《孽债》的作品主题与爱情描写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评价与批评。  相似文献   

7.
三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论要求作家在体验生活和反映生活的过程中,具有一种热烈的感情,“燃烧似的精神状态”,具有一种感情上的“冲动力”,要用自己的血肉去“拥抱生活”。他反对对生活的那种“公平无私”的“冷淡态度”,反对“不明不暗的立场”,反对在创作中“贫血的想象”,反对那种“去了势的文学”,反对创作中的“一般性”的原则。他对作家感受作用的重视和感情在文学创作中作用的这些思考是从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8.
语用推理是交际者以构成语言的词语的字面意义为依据,运用一定的知识和策略,推导出语言与语境的关联,并解读由此产生的语境含义的思维过程。幽默是一种从不和谐到和谐,最终产生特殊语境效果的表达形式。幽默分为情景幽默和言语幽默。情景幽默是由于场景本身或人们对场景的理解而产生的幽默,言语幽默是由于人们对特定语境中语言的字面或语用意义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幽默表达形式包括某种不和谐、不合逻辑、荒谬、出乎意外、可笑的关系,听众或读者必须首先理解这种关系,觉察出这种不和谐因素中的意义,然后再去发现不和谐中的和谐,并理解发话者通过幽默所表达的真正意图。作者揭示了幽默话语是借助语用推理来表达和理解话语本意之外的各种含义的基本原理,并结合语境和合作原则分析了幽默话语生成和阐释的语用推理机制。并讨论了幽默话语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进行成功交际所具有的意义以及在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改善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等方面所具有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9.
鲁迅对我国无产阶级美学的奠基作用之二,就是扭转艺术“超功利”的错误方向(同时也反对“纯功利主义”),确立了无产阶级审美批评的另一重要标准:“进步的圈子”,即“功利律”.当然,鲁迅对艺术功利律的认识,也经历了艰辛的探索过程.早年,鲁迅曾反对“梁启超学派”把文学夸大成“政治之神”的“纯功利说”.同时,却在自己的美学思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沙汀是一位擅长于讽刺小说创作、成就卓著的“风格”作家。早在三十年代,鲁迅先生就一再把他归入自新文学运动以来“最好的作家”。和“最优秀的左翼作家”之列。沙汀的讽刺小说创作继承了以鲁迅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讽刺文学传统,既不消极地展览社会的丑恶面去吓唬读者,也不以调笑作幌子去引入逃避严酷的现实——如鲁迅所说的“将屠夫的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的修辞思想,可以概括为:重视形式锤炼,反对卖弄技巧,主张简练畅达,反对繁冗晦涩;倡导平实朴质,厌恶装腔作势;主张平实朴质,反对朦胧做作;主张通俗幽默,反对简古庸俗;主张先“信”后“达”,反对削足适履  相似文献   

12.
美国著名文化批评家苏珊.桑塔格提出的"反对阐释",对传统的文艺批评提出了根本的质疑,反对旨在挖掘深层意义的传统批评风格,反对把艺术等同于道德,反对文本批评中内容对形式、道德对审美、理性对感性的排斥与欺压,提倡艺术批评的民主化,寻求审美与道德的平衡,要求用感性去体验艺术作品。"反对阐释"的精神实质是对传统批评观的颠覆,对今天的文艺批评仍有极其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法国作家让-亨利·法布尔写的《昆虫记》显露了深刻的生态哲学思想和耐人寻味的美学趣味。与自然界动植物平视的观察角度,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反对把科学作为惟一评判标准,提倡生态整体观念以及孩童般诙谐幽默、乐观的写作风格都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家批评的代表性人物,他的文学批评是“大师的批评”的典范之作。第一是对文学的灵性把握与感知。他主要从个人的写作经验出发,去感受作品的美,去感受作家创作的甘苦。第二是随笔体式的叙述方式。那种阅读直观感受和鉴赏式批评方法,使王蒙在把握文学作品时不象一般的批评家那样注重作品的理论形态,而是比较关注文学本体,大多从文体上进入作品的艺术世界。第三是个性化的批评语言。那是一种具有层次感、力度感的语言,也是一种激情性的语言。  相似文献   

15.
作为自由主义作家的林语堂,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不依附于任何政治势力,运用自己心中的文字独抒性灵,将批判的锋芒包在幽默之中,对社会进行非正面的关心,但却遭到众多人的误解和批评,这是由众多的复杂原因所造成。  相似文献   

16.
刘勰出于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对幽默文学持的是轻视的态度 ;他过于强调文学的教化作用而忽视其娱乐价值和情绪价值 ;他对当时已初具规模的幽默文学现象的概括是不全面的 ,对纯粹逗笑的笑话幽默一味排斥 ;他对性格机智诙谐的幽默家的人格持鄙视态度 ;其幽默文学批评观助长了儒家载道文学观的声势 ,进一步把幽默创作推到俗文学和民间文学的阵营里去 ,不仅阻碍了后世正统文人参与幽默文学创作的实践 ,也妨碍了幽默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陈白尘无疑是中国现代讽刺喜剧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但他同时也创作了一批幽默喜剧.对这部分作品的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陈白尘创作的另一侧面,而且有助于我们从幽默喜剧和讽刺喜剧相互关联的角度去把握作家对于中国现代喜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王鲁彦的小说创作深受鲁迅的影响,在其乡土小说创作中,以写实笔法写出乡镇社会的冷漠与无情,以幽默讽刺的笔调叙写故事刻画人物,尤其是对乡镇人物形象的刻画塑造,都可见出其深受鲁迅的影响。在鲁迅的影响下,王鲁彦以其朴实细密的乡土写实风格小说成为享誉文坛卓有成就的乡土作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批评了几位作家、学者否定鲁迅的论点,为世纪之交的鲁迅研究摄影留念。本文坚持认为,鲁迅是20世纪中华民族的伟人之一,对他的否定与贬损,必然是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亵渎;并且否定鲁迅,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问题,而是有着鲜明与强烈的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20.
<正> 在鲁迅研究中很多人常常谈到鲁迅的讽刺理论,并据此认为,鲁迅是一个善于讽刺的作家,讽刺是鲁迅小说的一个重要特色。例如,王瑶说:“鲁迅小说的一个重要特色是讽刺;特别是对一些否定人物的形象,他是常常给以无情的狙击的。”(《论鲁迅作品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文艺报》1956年20号)何家槐说:“第三,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在鲁迅小说中,也表现了他特有的讽刺天才和幽默风趣。象《彷徨》中的《肥皂》和《高老夫子》则简直可以称为讽刺作品。”(《鲁迅作品讲话》,长江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吴中杰、高云说:“沉郁的幽默和深刻的讽刺,是鲁迅小说艺术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