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经济基础结构,是指为农村的物质生产和居民生活创造共同条件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和设施。基础结构的现代化,是农村经济商品化和农民生活现代化的条件与基础。缺乏现代化的基础结构,要建成现代化的农村经济是不可想象的。目前我国农村的基础结构仍然十分落后,基本上没有摆脱自给半自给的封闭格局,与农村经济的深层发展极不适应。本文提出了实现我国农村基础结构现代化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
雷兴长 《社科纵横》2006,21(4):12-14
农村公共道路是公路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沟通着社会经济中心和农产品集散地、生产基地,是直接服务于农民生活和农村经济的主要基础设施。本文对甘肃省农村公共道路发展的特点及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一、实践的启示近几年来,随着对内搞活经济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多种经济成份和多种经营方式互相并存,国营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逐步扩大;农村商品生产,特别是乡镇工业迅速发展,对外经济技术联系和国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协作关系日益加强。这就使目前偏重于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的计划管理体制同新形势越来越不相适应。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矛盾: 一是计划内和计划外的矛盾。目前,纳入计划的主要是国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没有纳入计划的部分,缺乏全社会的预测和总体平衡。然而,无论计划内还是计划外,社会经济活动是有着客观的内在联系的。许多不纳入计划的小型企业、集体企业,它们生产需用的  相似文献   

4.
在转型时期,农村经济虽然有了快速发展,但工业化对自然资源的负外部性和体制供给不足,导致了农村自然资本的持续供给能力不足、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缺乏、就业不充分、保障不健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受到制约、农村贫困现象依然严重。要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必须建立合理的体制结构,消除负外部性,矫正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市场失灵。转型时期反农村贫困的体制框架为:完善市场体制,保护农村资源和环境;建立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完善就业体制,促进社会公平;建立健全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农民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生活和享受需求。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农村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发展多种经营,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农民生活有了很大提高。在生、老、病、死的问题上,日常“生”活有了很大提高,“病”的问题通过举办合作医疗也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是“老、死”的问题还是农村中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农村老人退休以后,缺乏工人文化宫、公园等设施供老人娱乐、休息,因此感到晚年生活乏味,同时,农村老人的“死”的问题也还是一个较严重的现实问题。现在农村多数地区还没有火葬的条件,还以土葬为主。由于风俗习惯等各种原因,农村老人逝世之后的丧葬费用仍是一笔较大的开支,这笔丧葬费用往往  相似文献   

6.
农村家庭信贷资金的满足程度直接影响农户的生产与生活福利,进而对农业生产与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如何为农户提供充足的信用供给渠道成为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和研究部门的共同课题.通过对中国农村金融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首先,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渠道在中国农村地区并存,并没有证据显示两者存在可以相互替代的关系;其次,从需求的角度看,农户是否借贷以及从哪种类型的金融渠道进行借贷的决策取决于农户的生产规模和借贷成本;最后,中国的农村金融市场,无论是正规金融市场还是非正规金融市场都没有完全发挥其潜在的功效,存在较大的金融抑制现象.  相似文献   

7.
清王朝(1840年以前)时期中国落后于西方尤其是英国,主要原因并非清代出现阻滞社会发展的因素,而是表现为西方英国经济的加速度式发展,清代在经济上比唐宋明王朝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其速度选不如英国,因而拉大了发展的差距.中国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主要在于传统的影响,具有广阔市场的社会性盈利产品及生产技术不能得到较快的发展尤其值得注意.而清代政治对社会的影响是积极、消极并存.同时,清代在边疆版图、对外关系、文化思想等方面较前王朝都有显著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消费将是我国未来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来源,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污染、高排放难题,单靠转变城市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在农村实行低碳消费必不可少。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方式的现状不利于低碳消费方式的开展,实现低碳消费面临的主要障碍有:农户收入水平不高;农户低碳消费观念薄弱;农村低碳消费领域资金支持不足,缺乏制度保障与引导。就此,农村居民实行低碳消费方式的主要路径包括: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加大新能源、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生活用能效率;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监管与治理,提高农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广泛宣传低碳消费观念,提高村民的低碳意识。针对农村低碳消费属于新兴的理念,需要政府相关的制度创新与政策引导,建议可实行以下政策措施:加大对农村发展沼气、太阳能等新型环保能源的资金与技术投入;大力倡导并扶持农村低碳生活;建立健全低碳消费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度;逐步开展鼓励低碳消费的农村消费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9.
农村最大的难题莫过于控制人口增长,在这个难题中包藏着许多不安定因素。怎样有效地克服这个难题,开创90年代农村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协渊发展的新局面?这就需要在计划生育国策的指引下,创立一种控制我国农村人口增长的新机制。这种新机制就是农村人口生育、生产、生活、生态综合社会化服务体系。何为农村人口综合社会服务体系?为什么要建立这种综合社会化服务体系?它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功能是什么?怎样建立健全并充分发挥这种体系的作用?这就是我们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如何发挥供销社主渠道作用,是经济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渠道是借用词,用于经济概念,是指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途径或路线。主渠道,既有量的限度,又有质的要求。也就是在经营范围中的主要商品或品种占流通量的相当比重。具体表现是否完成了国家委托购销计划,对农民生产生活主要购销需要是否承担起来,通过购销和系列化服务活动是否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同时,在经营服务活动中是否认真贯彻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和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是否起到了调节供求和稳定市场物价作用,在遵守社会主义商业道德、文明经商中对其它商业是否起到了示范或促进、疏导、诱导、制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树标  邓环 《创新》2014,(2):91-95
城市化是推进农村社会发展成为现代化城镇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逐渐改变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农民的思维与行动。深入研究和探索失地农民所面临的生计、就业、发展等保障问题,并通过立法和统一管理,利用经济和市场的手段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好服务和较高的社会保障是地方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积极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制,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巩固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继承以往合作化的积极成果,促进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本文着重论述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制的主要途径。一、建立以合作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多样化合作经济体系。胡耀邦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在农村,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经济是主要经济形式”,又说:“只有多种经济形式的合理配置和发展,才能繁荣城乡经济,方便人民生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  相似文献   

13.
近代以前的华北和西北地区,经济上仍然处于自给自足的相对落后状态。1860年天津开埠,从根本上逐步改变了北方原有的经济面貌。一方面,在腹地的支撑下,天津日益发展成为北方经济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中心城市;另一方面,包括华北和西北在内的广大腹地,农、牧、工、交业的现代化水平也在天津的辐射与带动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事实证明,没有沿海港口的开埠,就没有内陆现代经济的起步;而缺少了内陆经济的支撑,沿海现代经济的发展,也会变得暗淡无光。从沿海港口到内陆腹地的华北西北现代经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北方地区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意义相当重大。  相似文献   

14.
民间借贷行为在农村一直普遍存在,山西田村作为经济欠发达与社会低度分化地区的代表,其民间借贷行为除了发生在强关系的亲戚朋友之间,以第三方主体为中间人的弱关系的村民间借贷也占据一定地位。不同于市场经济下陌生人间的理性行为,弱关系的民间借贷行为遵循着互惠与道义的运行逻辑,而互惠与道义的实现依托于村庄公共信用体系。村民间互助即仪式性互助与日常生产生活互助奠定了村庄公共信用体系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政府承担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责任。我国政府以国家干预、政府主导为特征的农业农村政策,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都已取得较大进展,但现有农业政策在提高农业生产率方面的限度日益显现。有鉴于此,急需构建一个政府调控和引导农业农村发展的新的分析框架,在其中,政府需要界分与市场、农村社会组织之间的行为边界,在充分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尊重农村社会自主管理的基础上,体现政府职能的"兜底"特征;而且,政府在构建市场/社会运行的基本制度、匡正和补充市场/社会失灵、培育市场/社会主体等职能中需要进行逻辑先后排序。应用这一新分析框架,加强和改善政府对农业农村发展的调控和引导,就需要基于农业市场化取向改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注重对农业生产市场主体的培育;需要以政府为主体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事务治理;需要基于城乡一体化要求重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确保农业农村发展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16.
培育和发展中国农村市场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育和发展中国农村市场体系徐柏园农村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必须培育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村市场体系。回顾中国农村改革17年的历程,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从1985年开...  相似文献   

17.
温州农村市场体系的建立,为发展我国的商品经济,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发展商品经济,要高度重视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要有一个完整的、协调配套的市场体系,特别是生产要素必须市场化;搞活商品流通离不开中间商,其作用是单个企业的供销员代替不了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要破除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范畴的旧观念。  相似文献   

18.
温州区域性规模特色经济的特点、成因、效应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注重从本地实际出发,大力培育和发展区域性规模特色经济,形成了区域性规模市场体系、规模生产基地、规模企业群体和规模品牌效应。这种经济模式促进了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工业化进程,对浙江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和区域性规模经济,发挥中小企业的群体优势,培育新的增长点,具有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19.
一、供销合作社具备建立农村商品生产服务体系的优势和条件供销社建立农村商品生产服务体系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从农村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内在规律出发的。在农村经济格局中,供销社具有其他经济组织难以取代的独特作用。它具备成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依托,成为农户联结市场的桥梁和纽带。这是因为: 1.供销社建立农村商品生产服务体系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和发展方向是要摆脱传统的自给自足的产品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经济发展。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的商品量将大幅度增加,迫切需要有一个比较完善的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供销社是农村商品流通的主要渠道,是国家与农民进行经济联系的纽带,对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反作用,它的工作和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农业的发达程度。特别是供销在过去发展农村商品生产过程中,已经为农民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并具有较强的服务功能。理应建立起农村商品生产的服务体系,成为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依托。以促进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  相似文献   

20.
一、当前农村市场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1.市场建设落后影响了城乡商品交换。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市场的初步发育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的流通体制尚不完善,农村的市场体系还很不健全,产销之间的联系不够畅通,周而复始出现“买难”和“卖难”问题,网点建设多为农贸市场类的初级市场,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不适应。因此,时常出现虽然农业丰收、农民利益受到损害的现象。市场容量受到限制,反过来又限制农业的稳定增长,地区封锁、封闭以及产品流通受阻等现象在各地仍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更高形式的农副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