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恩格斯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里,恩格斯不仅要求人物形象是典型的,而且还要求“环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也是典型的。这也就是说,文学作品不仅要塑造典型性很高的人物形象,而且还要创造环绕这些典型人物的典型环境。如果没有典型环境,那么典型人物就无法存在与生活。由此可知,环境描写,即创造典型的环境,在文艺创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塑造典型人物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因此,本文专就小说创作中的环境描写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以就教于广大的小说作家和广大的读者。  相似文献   

2.
创作方法这个概念,自从提出以后,就产生了一系列的理论问题。这些理论问题,在迄今为止的世界文坛上和理论界,并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关于现实主义基本特征的归纳,就是其中之一。现实主义的特征,现在我国文学理论的教材中都把它归纳成两点:一是客观地描写现实,二是要反映出现实生活的本质,塑造出典型。例如《文学的基本原理》中就这样说:“现实主义的作品据以反映生活,构成形象的原则的共同特点,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再现生活”;它的另一个根本特点是“对生活进行广泛的概括,塑造出典型形象,对叙事作品来说,就是要塑造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则这样写道: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3.
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人都是在与周围人物的密切联系中存在的,由于生活内容错综复杂,丰富多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相应地表现得多种多样、各各有别。就以表现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小说而言,出于刻划人物的需要,也就不可能不去表现这种人物间的关系,并借此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恩格斯在1888年致《城市姑娘》的作者玛·哈克奈斯的信中,提出了“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指出了现实主义在刻划人物时,必须创造一个“环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典型环境”的美学要求.笔者认为,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典型环境”,其主要的方面就是指环绕着典型人物所展开的那一组特殊的社会关系——即他周围的那些人。从这一意义上说,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关  相似文献   

4.
几十年来,几乎所有的文学理论教科书、文学史教材、各种文艺刊物所发表的文章,只要一谈到现实主义定义,就引用恩格斯1888年给小说《城市姑娘》作者玛、哈克奈斯的信,在这封信中,恩格斯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有些人据此认为,似乎只有现实主义作品才存在典型的特征,浪漫主义作品是不存在典型特征的。但是,又有谁能否定《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猪八戒,《封神演义》中的《哪吒闹海》不是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又有谁能说《聊斋志异》中那些狐仙没有具备真实的细节描写和不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显然,恩格斯这一段话,不只是放在现实主义作品中是正确的,而且放在浪漫主义作品中也是合适的,广言之,这段话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中刘姥姥在贾府款待她的酒宴上所作的一番滑稽表演,引发了众多主子各具情态的狂欢滥笑。其中亦有未笑之人。看似对立的狂笑与未笑均能恰到好处地凸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曹雪芹藉此创设的典型环境刻划典型人物的艺术实践同恩格斯提出的“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文学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6.
唐诗《凉州词》首句异文久辩难决,是由于诗篇抒情人及其视点问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黄河远上”句,清人吴乔按作品中人物(抒情人)的有限视点质疑“何得为景”,而不少评论者则按诗篇作者的全知视点为之辩护。其实,《凉州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作品中前来边塞访问的旅客(作者化身),作者是以旅客的有限视点写景抒情的。因此,首句所描写的应是“黄沙远上”,而非争辩中的“黄河远上”或“黄沙直上”。而“黄河远上”论者影响较大的“征人”说和“倒望”说,以及在美感、意境和环境等问题上的一些辩词,皆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诗歌多是抒情诗,叙事诗为数很少。抒情诗主要抒发诗人主观的情感和体验,在美学中是被归入表现艺术一类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诸如“陌上谁家少年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甘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之类作决绝语而直抒胸臆的诗句只占很少一部分,绝大多数作品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间接、含蓄地抒发诗人情感的,即通过再现客观事物的手段来达到表现内心情感的目的。因此,对客观景物的描写(再现)在以抒情(表现)见长的中同古典诗词中占很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8.
四史写人能选择典型事件,写出矛盾冲突,重视语言描写,显示心灵深处,描绘生活细节,注意场面描写,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记载人物作品,力求将写人、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从而逼真地塑造了历史人物的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他们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9.
诗歌本是一种咏怀遣兴的文学样式,长于抒情而不长于对人物的描写。但一切文学作品无不以人物为表现中心,诗又何尝例外。叙事诗固不能不在叙事中描绘人物形象;抒情诗重在抒情,亦必同人物相关联,总是直接、间接地描写着人物。但不同的文学样式,描写人物的要求毕竟不尽相同。本文仅就诗歌中人物描写的特点,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观点认为,中国的古典诗歌不外乎叙事和抒情两种类型.或者是叙述某一人物、事件、场景.或者是抒发自己的志向、抱负和感情。其实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还有一类诗歌,它既不同于叙事诗,也不同于抒情诗。这类诗中叙述方法用得很多,但它并不立足于叙事,而立足于抒情。诗中有很多具体人、事、景的描绘.但它描绘人、事、景并不为了表现具体的人、事、景而是为了表现折射在其中的人物的心情。在这类诗中抒情也占相当大的比重.它表现的是人物的心情,但又不是单纯地抒发自己内心情感,不是单纯地以抒情为侧重点,叙事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因此,这种诗既象叙事诗又象抒情诗,但又既不是叙事诗又不是抒情诗,准确地说应该是叙情诗。  相似文献   

11.
<正> 鲁迅先生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①主要指《红楼梦》多层次多侧面地描写人物,极大地表现了人物的真实性。除此之外,在改变“传统的写法”方面,还应该注意到“在典型环境里再现典型人物的思想和性格”这一突破。  相似文献   

12.
《雪祭》是在现实主义备受挤压的处境下,绽出当代中国文苑的一朵色彩艳丽的奇葩。它的基本叙事形式是指向深层理性和道德的宏大叙事。其人物塑造和情节描写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元经验",带有很大的自传性成分;《雪祭》以清晰的理性洞达生活的整体性,以偶然现象显现出现实的必然性;它的宏大叙事特征还集中体现在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统一性上,体现在作者的创作主体性上。《雪祭》的灵魂和精髓是现实主义,它成功地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并使二者高度完美地统一起来,这是《雪祭》最突出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3.
“三八红旗手”是全国专项表彰妇女先进人物的最高荣誉,相关报道对女性典型人物的再现和评价,体现出社会主流价值观对女性核心品质的期望。以《人民日报》“三八红旗手”的报道为研究对象,讨论女性典型报道的叙事策略。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将生活伦理事件和性别因素作为人物道德成长轨迹的辅助性叙事要素,丰富了人物的面向,报道得以脱离泛道德化的窠臼。另一方面,性别议题结构仍显表层化,尚未充分阐释人物基于性别的个体经验,难以呈现出与男性典型的差别;静态的叙事视角弱化了人物成长的动态性和历史性。培养问题意识,重新建构道德、生活与性别话语的逻辑关系,将人物经验置于国—家—人的关系网络,寻找时代的精神诉求与人物道德世界的契合点;从个人生活事件中发现人物道德成长的动因,呈现人物在这一过程中的性别体认,是改进女性典型报道的有效逻辑。  相似文献   

14.
提起细节描写,自然会想起恩格斯的著名论断:“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致玛·哈克奈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462页)  相似文献   

15.
“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恩格斯的这句至理名言,概括和总结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经验,揭示了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然而,多年来,在关于典型问题的讨论中,对典型人物谈得多,这当然是必要的;而对典型环境这个关系典型创造的极为重要的课题,却往往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理论上研究不够,评论中也较少涉笔。这就不能不影响作品的思想、艺术质量,不能不影响文学创作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有感于此,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发表一得之见,以就教于同行和读者。  相似文献   

16.
“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新解靳义增,贾山一、问题的提出和我们的认识.“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恩格斯1888年在读了小说《城市姑娘》后,给小说作者哈克奈斯的信中提出的。恩格斯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  相似文献   

17.
典型问题是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中的重大课题.恩格斯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恩格斯给现实主义所下的这一经典定义,是对现实主义文艺的全部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我们从这一定义中不仅可以看出典型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而且可以看出典型问题的核心就是如何“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红楼梦》之所以是古典小说的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就在于《红楼梦》极其成功地、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本文主要就曹雪芹在典型创造上的卓越才能、可贵经验和重大贡献提出我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通俗短篇历史小说重在藉史写“心” ,而非纪实、传信 ,故其作品多带有鲜明的抒情、议论色彩 ,散发着浓郁的时代生活气息。它在叙事结构安排和人物形象塑造方面 ,往往能够以小见大 ,灵活自如地从一个个侧面展示历史人事的风云变幻 ,充分、细致地描写历史人物 ;并且其描写的历史人物多与市井民众的身份、地位和心理等贴近 ,即使是帝王将相 ,也在不同程度上被世俗化和平民化了  相似文献   

19.
《阿拉比》描述了一个正处于青春期的少年朦胧的情感故事。这部小说通过环境描写展示了人物的心理冲突,环境描写与人物内心相互映衬,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深化了小说"宗教虚妄"的主题;采用象征与隐喻手法,再现了人物的内在冲突,由此揭示出作品高超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20.
小说中的环境是指小说中主要人物成长、活动和故事情节发生、发展的场所。环境一般包括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指作品内容所展示的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小环境指作品中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环境描写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品中的主人公必定在这特定的环境里活动,必须与社会、时代、历史发生一定的联系。环境描写能充分展示人物的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