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东欧各国的经济改革情况,以及苏联经济改革的现状,并且从中探索苏联新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外交路线的经济背景。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由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反映苏联文学历程的《苏联文学史》,最近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由西北大学中文系教授雷成德主编,长达50多万字,囊括了自俄国十月革命至80年代苏联文学的整个历程,既有对各个历史时期文学发展情况的概述,也有各期著名作家的专章介绍与分析评价。撰写者首  相似文献   

3.
五十至七十年代苏联小说创作有了新的发展,有关这方面的情况,我们国内了解较少。现根据《俄罗斯苏维埃文学史》等俄文教材及苏联文学界的有关评述,对五十至七十年代的苏联小说作简要介绍。五十年代,苏联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那以后至七十年代小说的题材和体裁更趋多样化,研究生活的艺术原则也开阔了。对新的艺术形式的追求在许多作家的作品中有明显的反映。工人、农民的生活,知识分子创造性的探索,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丰富多采的精神生活得到发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4.
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苏联社会学的发展历史及其现状,认为苏联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肯定——否定——肯定”的过程,主要阐述了早期的苏联社会学研究,如何看待苏联社会学被否定的历史,恢复后的苏联社会学及其持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苏联社会和文坛的剧变,提出了要“重评苏联文学”和“重写文学史”,俄编苏联文学史已经达到“十年三变”的地步。面对新情况,我国学界也认为以往我们所讲授的正统文学;仅为半部苏联文学史;另外半部,即被贬斥的非正统文学须要加以补写。然而应该怎么写,看法并不一致,条件尚未具备。可以先撰写《20世纪俄罗斯非主潮文学》,以介绍新资料,引起研究的深入,为重写苏联文学史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6.
尤·克·巴班斯基是继赞科夫之后介绍到我国来的又一位苏联教育家。他是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教学论专家、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教育学博士。现任苏联教育科学院副院长。他在苏联教学论发展的新时期,致力于“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研究,并通过一些学校的实验,推进“教学过程最优化”原理,使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成为苏联教学论研究  相似文献   

7.
1984年11月苏联科学经济学会中心理事会“经济教育部”在莫斯科举办了“完善国家经济教育”的学术讨论会。会议旨在介绍全国的经济教育工作情况。出席会议的有高等经济院校、大学后培训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合苏联报刊的材料,对苏联近几年来经济理论的发展情况以及由此产生的改革措施进行了评述。文章指出,苏联理论界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所有制理论与实践、经济管理机制、利益关系调整等方面提出的新观点,对传统观念有所突破,对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苏联在对经济运行方式的探索方面,还有许多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涂途 《中华魂》2008,(8):23-24
上世纪50年代我在苏联莫斯科大学念书时,就从一些介绍中国文学的俄文论著中,看到过关于诗人田间和他的创作在苏联的介绍。那时,除了毛泽东、郭沫若、萧三(俄文名为"埃弥·萧",因为他长期在苏联生活、工作,夫人又是俄罗斯人,所以一般大中学生都知道中国有位诗人"埃弥·萧"),田间和艾  相似文献   

10.
苏联解体也给苏联哲学带来了剧变。怎样评价苏联哲学的历史发展?俄罗斯哲学界的现状如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今俄罗斯的境况如何?未来将会怎样?针对我们所关心的这些问题,著名俄罗斯哲学家、俄罗斯哲学学会主席弗罗洛夫院士在1992年12月来北大外哲所访问讲学期间介绍了情况,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①历史得失。弗罗洛夫说,苏联20年代初驱逐了一批杰出哲学家和思想家,禁止了那些不同于官方意识形态的哲学流派的存在和发展;30—40年代斯大林在《联共党史》四章二节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庸俗化理解占统治地位,这些给苏联哲学和思想界造成很大损害。如果当时允许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派别的存在,允许不同学派的争论和对话,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会被如此庸俗化,简单化,而会更丰富,更有意义。从50  相似文献   

11.
阿尔泰语系包括突厥、蒙市、通古斯满三个语族。阿尔泰语系语言主要分布在中国、苏联、蒙古人民共和国以及西南亚、东南欧的一些国家。现将这些语言的使用情况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科学报告会1957年教研室共举行了三次报告会:第一次由张蓉初同志报告四十年来苏联历史家对苏联史研究的成果;第二次由潘润涵同志等报告苏联考古学和世界史方面的研究情况;第三次报告会是为庆祝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纪念,由罗荣渠同志宣读以"中国工人参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题的论文,同时听取张蓉初同志关于苏联历史家如何纪念十月革命节的报导,和潘润涵同志关于苏共二十大以来苏联历史科学新发展的介绍.会后放送前苏联专家安东诺娃同志的临别讲话录音.第四次报告会预定由马克尧同志宣读他的论文——"1926年英国总罢工中右派领袖的叛卖",因马克尧同志下放未举行,他的论文将在学报中发表.  相似文献   

13.
曹靖华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散文家,教授。二十年代初,即开始介绍进步的俄罗斯文学和苏联文学。他是与鲁迅、瞿秋白等并肩战斗,把革命的苏联文学介绍到我国的老前辈。几十年间,他先后翻译了《铁流》《保卫察里津》《一月九日》等苏联文学名著几十种,达数百万字,对党领导的革命运动和文艺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解放后,曹靖华创作了许多优美的散文,独具风格,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14.
为了开阔视野,增加对国外学术刊物编辑和出版工作的了解,不久前,本刊编辑与苏联《哲学问题》主编列克托尔斯基教授,以“如何办好学术刊物”为题,举行了座谈。《哲学问题》是在苏联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性刊物,尤其在近年来的改革中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现在,它的读者不仅限于哲学界、学术界,也为文化界、新闻界所瞩目。在列克托尔斯基教授在我校讲学期间,本刊编辑部特邀他介绍了《哲学问题》办刊的情况。在座谈会上,列克托尔斯基教授首先介绍了他们办刊的指导思想。他说,面临改革,哲学杂志同社会遇到的问题一样,很严重,最严重的问题在于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要重新理解。哲  相似文献   

15.
1949年刘少奇率中共中央代表团秘密访问苏联 ,是毛泽东为实现新中国与苏联结盟而安排的重要外交步骤。刘少奇的苏联之行 ,取得五个实质性成果 :一是通过介绍中国革命战争形势和新中国建国构想 ,使苏联对新中国建设的大政方针有了全面了解 ,并给予充分肯定 ,从而改变了较长时期以来苏联对中共缺乏系统了解的局面 ;二是通过介绍中国革命胜利的经验 ,婉转表达对苏联曾经干扰过中国革命的不满 ,使斯大林在坦诚致歉的基础上 ,承诺率先承认新中国 ,为新中国开国后立即取得合法国际地位 ,争取到强大的国际支持 ;三是落实了苏联向新中国提供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若干个援助项目 ,为新中国的迅速崛起 ,争取到有力的外援 ;四是转达了中共关于处理中苏两党关系的原则意见 ,从而消除了斯大林对中国革命胜利会变成“铁托式胜利”的担心 ,为后来两党关系一度基本正常发展和实现中苏结盟创造了必要的大前提 ;五是就处理 1 945年中苏条约提出供苏联选择的上中下三策 ,由此了解到苏联对处理条约问题的暧昧态度 ,从而为中共中央制定毛泽东与斯大林的谈判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刘少奇与斯大林所会谈的问题 ,正是新中国与苏联结盟谈判的预备阶段所要解决的问题 ,这为实现中苏结盟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苏联从50年代开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但只是小改小革。戈尔巴乔夫上任之后,进行了许多重大的改革,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一、苏联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1.实行党政分开,完善党的领导从苏联的实际情况看,苏联社会的基层(工厂、企业、商店等)早已是党政分开,中层(州委、市委等)和上层(全联盟和各加盟共和国最高领导机关)党政不分的现象比较严重,机构重叠,干部同时兼任党政职务的也较多,经常联合发布指令。针对长期以来存存的中上层党组织以党代政、党组织包办代替苏维埃工作的情况,苏提出要改善党对苏维埃的领导、党和苏维埃及其他国家机关要有明确的分工。苏共二十七大的  相似文献   

17.
我刚参加了第四届国际蒙古学家大会,这次汇集了世界各国蒙古学家们几年来的研究成果的大会,不但使我们为之耳目一新,而且对将来的研究工作是一次很大的推动。苏联学者在大会上的发言,总的来说是集中反映了苏联的蒙古文学研究的根本方向的。列宁格勒大学蒙古语文系负责人、教授Л·К·格拉西莫维奇作了大量的培养蒙古研究人员的工作,在这次大会上,格拉西莫维奇的学生们完整地介绍了列宁格勒大学蒙古学研究的情况和成果,教授本人也做了题为《现代蒙古文学的发展倾向》的报告。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文学也发生了巨变,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本文除对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文学的变化进行详细介绍和深入、透彻的分析外,还对这一时期俄罗斯文学发展的总体特征进行了归纳式总结.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高等教育近十年来的发展情况是值得肯定的。这十年中,我们针对过去十七年一味地学习苏联和“文革”期间长期闭关锁国的教训,较多地介绍了美国、西欧、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情况,使人们看到了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的可取之处。这对改革和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无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由于这些国家的发展历史、社会制度、经济状况、文化结构、人口素质、教育现状等都与我们的国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国共合作视阈下的中苏文化协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联苏”是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主要外交政策,对苏联文化的介绍也自然成为抗战文艺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苏联与中国共产党的特殊关系,使得“和共”与“联苏”相互关联。中苏文化协会对意识形态的淡化,对苏联文化的全面介绍和研究,为国共在文艺领域的合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