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张民 《社会福利》2013,(5):27-28
天津市儿童福利院始建于1882年,前身系天津广仁堂幼儿慈善堂所。作为天津市唯一一家收容收养孤残儿童的社会福利机构,承担着600余名儿童的医疗、养护、康复、教育的责任。多年来,天津市儿童福利院围绕"三个一切"的办院宗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儿童福利院2000年出台了《天津市儿童福利院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及工作流程汇编》、《天津市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考核实施细则》、《天津市儿童福利院义工考核工作细则》;2002年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6年重新修订了各项管理制度,汇集一册正式印刷出版,实现了规范化建设三次跨越。  相似文献   

3.
本着让能够上学的儿童入学的原则,天津市儿童福利院积极开展学前教育,保障义务教育,重视高等教育,出台了《天津市儿童福利院关于鼓励适龄儿童就学意见》,筹建了儿童福利院  相似文献   

4.
《社会福利》2010,(2):F0002-F0002
本着让能够上学的儿童入学的原则,天津市儿童福利院积极开展学前教育,保障义务教育,重视高等教育,出台了《天津市儿童福利院关于鼓励适龄儿童就学意见》,筹建了儿童福利院助学基金,精心为孩子们构筑了一个个成长与发展平台,使他们拥有了美好的未来:2009年,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那里的灾情深深牵动着天津市儿童福利院里孤残儿童们幼小的心灵。5月19日晚,天津市儿童福利院的求知会堂灯火通明,气氛沉静肃穆却温暖人心,100多名孤残儿童齐聚一堂,在冯立伟院长的主持和老师们的组织下,举行了“我们与灾区小朋友心手相连”——天津市儿童福利院儿童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活动,  相似文献   

6.
由天津市儿童福利院主办的首届全国儿童福利院院长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是来自全国各地儿童福利院院长们一次思想、理论和情感交流的大聚会,兴奋写在他们的脸上,收获印在他们的心中。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解析天津市儿童福利院近两年来对在院儿童的多种养育方式与机构照料模式  相似文献   

8.
《社会福利》2007,(2):F0002-F0002
天津市儿童福利院是天津市唯一一家收养弃婴,孤儿的国办儿童福利机构。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与社会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下,天津市儿童福利院始终坚持“儿童利益最优”的原则,充分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着力于儿童的养育,教育,康复与医疗,使最需要孤残儿童沐浴着爱的阳光,滋润着爱的雨露,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在我记忆深处有这样一件事久久不能忘怀。2003年的9月11日,天津市儿童福利院收进一个患膀胱横纹肌肉瘤的孩子,给他取名叫江宇涛。小涛涛是在2003年9月10日被发现遗弃在天津市红桥区铁道宾馆的一个房间里的,当地公安部门多方查找,都没有找到他父母和亲属的下落,抱送到我们儿童福利院收养。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民政部等十五部委出台《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北京市儿童福利院提出的重要指示,为儿童福利事业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特别是民政部启动了"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蓝天计划",为建设和完善儿童福利机构,为孤残儿童提供体现特点和需要的优质服务带来了新的契机,也给人们提出了更多的思考.本文以天津市儿童福利院为背景资料,依据天津市儿童福利院的现行状况、院舍建设功能构筑存在的拓展空间进行论述和探讨,以及为国内儿童福利机构的规范化建设提供前瞻性研究,搭建贴切、简捷的学习交流空间.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0月,天津市儿童福利院与半边天基金会经友好协商,就"新和家园"院内小户型寄养、小姐妹教育、大姐妹计划、婴幼儿抚育(即"祖母计划")等项目达成合作意向,新的替代性养护模式和更完善的教育、康复体系在全院启动,为更多的孩子创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0月,天津市儿童福利院经过与半边天基金会的友好协商,就"新和家园"院内小户型寄养、小姐妹教育、大姐妹计划、婴幼儿抚育(即"祖母计划")等项目达成合作意向,新的替代性养护模式和更完善的教育、康复体系在院内启动,为更多的孩子创造了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13.
《社会福利》2010,(2):F0003-F0003
秉承“让躺着的孩子坐起来、坐着的孩子站起来、站着的孩子走起来、走着的孩子跑起来”康复宗旨的天津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与天津市儿童福利院系同一机构。多年来本着早发现、  相似文献   

14.
《社会福利》2005,(4):F002-F002
自2004年6月“明天计划”启动至2005年3月,天津市儿童福利院共完成手术救治42例,涉及疾病10余种,经过手术,大多数残疾孤儿摆脱了病痛,恢复了健康,像正常儿童一样幸福生活。为了保证残疾孤儿手术救治康复的效果,天津市儿童福利院筛选了医疗水平高,具有专科特长的天津儿童医院、天津眼科医院、天津口腔医院、天津胸科医院等10家医院作为“明天计划”手术定点医院,这些医院全部为“明天计划”开辟了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5.
率先垂范敢为人先秉承"一切为了孩子"的服务宗旨,天津市儿童福利院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无论是规范管理,还是文化建设、业务拓展等等,在中国儿童福利领域,率先垂范,敢为人先。从全国第一家的儿童福利机构通过ISO国际质量认证到近700条30万宇规章制度的出版,再到现在的偏差管理、走动式管理,管理水平在  相似文献   

16.
冯立伟 《社会福利》2008,(11):13-14
背景资料: 天津市儿童福利院始建于1882年(清光绪八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960年正式定名为天津市儿童福利院.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病残弃婴收养数量逐年增加.尤其近三年,年均新接收弃婴170~180名左右,新入院儿童大多数为婴幼儿,目前共收养孤儿、弃婴700多名.其中病残儿童多年来始终占儿童总数的96%以上.由于儿童年龄跨度大、来源背景复杂、残疾病种多样,使养护、教育、康复、治疗的工作难度大幅度上升,对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对于规范管理、提高效率、优化程序、机构建设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2004年9月14日,河南省民政厅"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启动仪式在河南洛阳市儿童福利院举行,标志着河南省"明天计划"已正式启动。河南省民政厅刘保仓副厅长、洛阳市陈海勤副市长参加启动仪式并讲话。新华社、《河南日报》、《大河报》、《东方今报》、河南电视台、河南电台对"明天计划"启动仪式作了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18.
社会福利社会化带来儿童福利机构新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2月13日,民政部等部门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中指出"儿童福利机构在今后一段时间仍以政府管理为主,也可吸纳社会资金合办,同时通过收养、寄养、助养和接收社会捐赠等多种形式走社会化发展的路子"。天津市儿童福利院抓住时机,积极开展社会福利社会化,机构的服务随着社会福利社会化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促进了机构的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19.
何苏君 《社会福利》2012,(10):38-39
在孤残幼儿的特教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作为与孤残幼儿的成长密切相关的儿童福利院,影响孤残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部条件,即儿童福利院的教育环境.这些条件主要包括物化形态和观念形态的两种,亦即儿童福利院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在儿童福利院自身环境的创设方面,应不断追求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相结合的教育取向,即"环境的设计倾向于所有与教育相关的事物相结合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社会福利》2008,(2):F0002-F0002
天津市儿童福利院始终坚持“人为本、院似家、爱如海”的文化理念,秉承儿童利益最大化、儿童利益优先的原则,把适龄儿童送到社会主流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并常年聘请辅导老师帮助孩子提高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