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内容广泛的经济体制改革,其中也包括对传统用工制度的改革。我国传统的用工制度,其主要特点形象地说就是“铁饭碗”。这种“铁饭碗”式的用工制度,渗透于我国就业的各个领域。实践证明,传统的用工制度存在很多弊端,必须改革。本文试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借鉴其它国家(日本和美国)的用工模式,侧重谈谈对我国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一些启示,当然对其它领域的用工制度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运用邓小平理论,分析了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对高等教育的深刻影响。从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角度,论述加快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提出以三项制度(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寻找整体推动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思路和分步实施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正> (一) 企业是社会最基本的经济细胞。企业的状况如何,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整个社会的兴衰。增强企业活力,一直是我国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课题。 怎样才能达到增强企业活力的目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见仁见智,发表了许多颇具建设性的意见。综合起来,基本上是两种观点:一种观点主张把重点放在企业内部的改革上,如扩大企业自主权,实现企业责权利统一;改革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实  相似文献   

4.
基于劳务派遣、劳务分包等非正规用工的二元用工,当前已成为国有建筑企业普遍采用的用工制度。以往研究对国有建筑企业二元用工的产生发展和实践表现有所呈现,但关于其实现机制的探讨尚显不足。文章基于国有建筑企业S集团公司的个案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后,在国家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伴随行业生产管理体制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建筑行业和国有建筑企业先后通过制造身份差异构筑边界和利用城—乡公民身份差异划定边界,使得二元用工体制得以形成;之后,通过工作场所中身份区隔的劳动管理实践,维护了二元用工的边界;而职工和劳务工基于劳动体验和社会地位差异的认同分化和身份再生产,则保证了国有建筑企业二元用工体系的维系。概言之,国有建筑企业二元用工的生成和维系,是国家、企业组织和劳动者三种力量交织作用的结果。但在其过程中,国家而非资本,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曾燕 《人力资源管理》2013,(11):230-232
一、绪论日趋完善的法律环境对企业用工管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加大了对企业用工管理的监管力度,强化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力度。企业在合法经营、规范用工的前提下,需通过对自身需求分析,采取灵活多样的劳动用工方式,制定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既能控制用工成本,又能解决员工配置矛盾,并且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和工作效益,分散用人风险,为企业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要不要健全和发展企业的民主管理,把企业的集中领导同民主管理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应该在思想上弄清楚的问题。有的同志以为,既然《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了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企业的民主管理就只是一个形式了。只要企业能不断提高工资,多发放奖金,多建住房,管理民主不民主无所谓,还有的同志认为,现在是搞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至于健全和发展企业的民主管理的事,等经济体制改革搞完了以后再说,还有的同志认为,我们已经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制,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进行,从整体上改革国家干部人事制度成为非常紧迫的任务。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因为事情要人来做。”解决“事情要人来做”的问题,就要建立一套与政治体制改革相配合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正是我国  相似文献   

8.
试论我国用工制度的改革王允武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紧迫性愈加强烈地表现出来,曾在解决就业问题方面有过辉煌历史的“铁饭碗”和“大锅饭”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其“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受到了猛烈的冲击,面临被“打烂”和“砸碎...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企业在实行厂长负责制的同时,必须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各项民主管理制度”,这是《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我们找到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社会主义企业的管理体制,应该是厂长负责制和职工民主管理这两个方面的最佳结合和统一:既要使厂长(经理)拥有生产经营活动的统一组织指挥权,又要实行职工民主管理,充分发挥职工在国家计划和政策指导下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决策权,对领导和管理干部的监督权以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的权力。职工民主管理和厂长负责制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体制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改革社会主义企业管理体制时,固然要全面实行厂长负责制,但也要重视、加强职工民主管理。本文拟就社会主义企业实行职工民主管理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要“保证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劳动力不是商品”;同时又明确指出企业“有权依照规定自行任免、聘用和选举本企业的工作人员,有权自行决定用工办法和工资奖励方式”。我们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政策,符合我国现阶段劳动力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劳动制度改革的构想高洪波一、劳动制度改革目标模式的构造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照“国家宏观调控,企业自主用工,多种形式并存...  相似文献   

12.
在学习《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过程中,有些同志对什么是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弄不清楚,因此有必要加以解释。 《决定》中所讲的经济体制,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民经济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它包括中央和地方、国家与企业、上级与下级单位之间如何划分职权范围方面的有关制度和方法、形式。这种制度、方法和形式体现了如何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关系和利益的问题。过去我们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家直接掌握企业,权力过于集中,政企不分,影响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使企业缺乏活力,因此需要改革。  相似文献   

13.
今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这一改革目标,首先要全面、深该、准确地认识和理解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把大家的认识统一到三中全会的《决定》上来。其次要在认真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稳妥地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经验和教训都告诉我们,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不能再搞单项推进,必须综合配套,协调进行。  相似文献   

14.
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十五年来的改革实践证明,我国的改革能不能进一步得到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不能真正建立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不能建立起适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我国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明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  相似文献   

15.
在《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引下,经济体制改革正朝着健康的轨道前进。这种发展趋势是任何对抗的力量都无法阻挡的。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亦应适应这一变化的情况,适应和保护改革后的经济体制,促进生产的发展。 税收法制是和经济体制改革联系最紧密的法律制度,它既是确保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的基本条件之一。又是国家筹集资金的基本方式。为此,本文就加强税收法制的有关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保障所有者资本权益的独立和完整,进而推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所谓现代企业制度,主要要具备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企业财产信托制度和以管理、监督、约束为重点的企业经营有限责任制度三大特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除新建企业要按上述特点要求组建外,目前主要是对大量的国有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造,使其转化为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特征的新型企业,途径如下: 一、建立科学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把国有资产的管理与经营区别开 要通过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权管理职能的分离,确立独立经营的国有企业所有权的法人机构,这种机构的地位与企业是平等的,没有特权的,不能干涉企业经营活动。不同的只是它是经营企业资本的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先是要解决如何选择国有股东的组织形式并端正其行为的问题。因为国有股董事、企业经理的行为最终是受国有股东的行为决定的。国有股东的组织形式不解决,国有企业的地位就不能真正独立,经营机制也不可能转换,董事和经理的行为也必然会扭曲。选择国有股东的形式和端正国有股东的行为,必须要把国有资产的管理与经营区别开。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近二十年来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方面,国有企业的改革则不尽如人意,处于相对滞后的局面。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己进入不能回避的功坚阶段。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全民所有制经济真正起到领衔各种所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建构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已成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迫切任务。本文将结合十五大报告的有关精神,着重探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涉及的几个理…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上的突破,解开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长期存在的束缚。这个重要问题的解决,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更是体制改革实践发展的结果。 我们过去对企业所以集中管理过多,从理论问题上看,根本的是由于否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不承认国营企业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商品生产者,从直接原因看,就是不能把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加  相似文献   

19.
劳动用工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美日两国企业用工制度的比较研究为基础,提出我国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新思路,并以浙江万向集团为实证模型,论证了差序结构之构想的可行性。一、美日企业用工制度的特征在世界各国现存的诸种劳动用工制度中,美国和日本的模式分别属于“两极”:长期雇佣与短期雇佣。美国企业实行自由雇佣制。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规定雇佣时间、工资标准以及有关的福利待遇水平。合同期满后,如双方愿意,则可续订合同。任何一方不愿意,雇佣关系即告中止。在这种制度下,劳动者变换工作单位和职业,…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着重指出: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本文想着重探讨一下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在生产发展中的能动作用。 回顾建国卅多年我们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一五”计划期间,我们抓了156项重点工程的建设,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