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孙犁同志在一九四五年写于延安的短篇小说《荷花淀》是篇文情并茂、脍炙人口的佳作,它以深刻的思想内容、感人的艺术形式,给读者以深刻的教育和强烈的感染。 作者在谈到他如何看待生活、如何进行艺术构思的体会时说,作家必须“要看一个事物的最重要的部分,最特殊的部分,和整个故事内容、故事发展最有关的部分,强调它,突出  相似文献   

2.
《现代》作为1932—1935年上海文坛最有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文学期刊,在坚持"非同人"立场的同时,又总体向左倾斜,故不看好自由主义和右翼作家的长篇小说。在传播接受左翼文学创作时,《现代》的传播接受者们着眼于作品的题材意义、阶级立场和创作思想,放逐对小说艺术的构思、审美价值的探讨,显示了很强的现实功利性;对于自由主义作家的作品,也以作者在文本中所展现出的立场、态度、方法作为评判的标准,以"阶级论"作为审视的标尺,认为作家的作品并不合乎时宜,接受呈现错位;对于民族主义作家及其作品,则演绎为文艺上的相互责难与攻讦,文本的政治视角被放大,主题与艺术价值被曲解,误读也就在所难免。这一传播接受生态反映出左翼接受者们在小说传播接受的过程中为争夺文学话语权所表现出的功利性与现实性,而非文学审美意义上的传播接受。  相似文献   

3.
作家的思想力是指作家在创作中渗透在艺术构思中、饱含在艺术形象里的一种思想力量。那么,作家的思想力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本文认为,作家的思想力主要表现为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力、对历史的穿透力、对国民性中负面因素的针砭力、对作品中人物灵魂的拷问力、对“普世价值”的理解力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4.
论艺术技巧     
在各个艺术部类中,无论是再现性艺术、表现性艺术,叙事类文学、抒情类文学,它们在取得物化的形态以前,都有个从现实美转化为艺术美,从主观感受转化为客观信息的过程,这也就是从生活体验、审美构思到艺术传达的过程。艺术传达的关键则是艺术技巧。艺术技巧是作家、艺术家把生活的本质真实和诗意的思想通过完美的形象表现,出来的能力或才能。它直接关系到作家、艺术家能否创作出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艺术高度统一的作品来。  相似文献   

5.
简论海明威的“冰山”风格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海明威的“冰山”风格,是作家的一种艺术追求,一种艺术境界。它力图实现作品更大的思想容量,使作品具有底蕴和充满力度。“冰山”风格的形成,得力于海明威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思想储蓄,得力于严谨的创作态度,得力于作家对文字简约的刻意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真实表现,并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叙述方式。  相似文献   

6.
谈《创业史》的艺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方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旣是作家的思想武器,又是作家的艺术武器,它是思想的方法和艺术的方法的统一体,它是指导作家使作品达到革命的政治内容与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的创作方法。所以它不能不贯彻在艺术创作的整体之中,体现在作品的艺术表现的整体之中,表现在作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欧·亨利曾被评论界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因其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而在我国广为传读。但以现代的观点对其作品《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人物细节描写进行审视,可以发现虽然其巧妙构思为其作品增添了可读性,但他的意外的结局常常得依赖于某种偶然性,加上他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小资情调的欣赏这一审美情趣上的缺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8.
茅盾在提倡文艺批评的战斗性的同时,提倡文艺批评的科学性。他主张进行文艺批评时,要把马列主义的真理性和反映生活的真实性统一起来:“至于评论家,拿辩证唯物主义当做一支标尺,以此衡量作品,这是最拙劣的做法。评论家即使已经成熟到能把唯物辩证法成为自己的思想方法,但也不可自信他对作品的评论百无一失。理由很简单,作家是就其生活经验来写作品,评论家如果没有同样的生活经验或相似的生活经验,如何能判定作品中所表现的生活是否真实?”①他主张进行文艺批评时,要把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一篇文艺作品必须思想也好,技术也好,然后能够说它一句‘艺术的完成’。”②他十分鄙弃那种庸俗的“两分法”:“我们尤其觉得现在流行的  相似文献   

9.
古代文学,包括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理论、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学作品。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是主要方面,应以学作品为主。而学习古代文学作品,需要广泛阅读,正确理解。就是说,既要博览,又要精研。这就需要有分析。 下面谈谈古代文学作品分析的一些问题。 一、观点 古代文学作品,产生于封建时代各个历史时期,受时代的局限和作家世界观的影响,作品的思想内容,往往是有精华,也有糟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继承,艺术借鉴,古为今用,这是我们今天学习古代文学的态度和目的。建国后有段时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英国文学最伟大的作家劳伦斯小说的主题始终特别关注现代社会中的两性关系,并在长篇小说《恋爱中的女人》中试图通过建立自然和谐的"平衡星体"模式来解决这一难题。但是他对女性态度的变化在随后的作品中表现明显,并流露出日益明显的男权主义思想。文章从人物原型的角度追寻劳伦斯"平衡星体"模式中的失衡,探析劳伦斯女性主义思想的...  相似文献   

11.
短篇小说《姚内奇》是俄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创作高峰长期的作品。在契诃夫描写知识分子和揭露庸俗习气为题材的作品中,它完全可以与《套中人》、《醋栗》相(?)美,是颇有代表性的一篇。这篇作品无论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显示出作家成熟时期的光辉。  相似文献   

12.
《武陵山下》(张行著,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建国三十年来我省一部颇受读者欢迎的长篇小说。它有一九六五年(初版)和一九七五年(修订版)两个版本。这两个版本,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反映了作者在创作和修订这部作品时创作思想的改变,涉及一些重要的艺术原则问题。因此,比较这两个版本的异同,对研究作家的创作思想,探讨一些艺术原则问题,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死囚末日记》是青年雨果的第一部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中篇小说。它通过一个出身于小资产阶级社会阶层的囚犯在死前内心所经历的病苦与恐怖情绪,表达了作家反对死刑的思想。同时,小说还揭发某些社会罪恶,表明了作家的态度。 《死囚末日记》是法国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它的成功的心理描写艺术,丰富了批判现实主义的艺术宝库,为以后的法国作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关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刘勰说过一句很妙的话:“文附质,质待文。”他认为形式为表现内容而存在,内容也必须依靠形式来表达。在创作过程中,作品的主题往往同作品的艺术形式同时萌发,因此分析作品的时候,除了讨论它的深刻主题外,还必须从艺术形式入手,去分析作家是如何传达他的艺术构思的,这对于真正把握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意义有很大裨益。《伤逝》,作为中国“五四”时期的但丁——鲁迅先生的力作,半个多世纪来以其深沉的题旨和浓郁的诗情震撼着众多读者的心灵,也得到了众多评论家的重视。可惜的是,许多年来,对这篇小说乃至对鲁迅的其他小说的研究往往囿于主题的挖掘,而对形成小说的艺术因素分析得太少了。本文试从叙述语言的运用和特点入  相似文献   

15.
一作家完成一部作品,要付出巨大的劳动。从生活素材到作品的完成,是作家创造性劳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情节的提炼,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一工作的好坏,对作品的成败有很大影响。好的情节,不仅使作品的人物性格鮮明生动,主題思想突出,而且给读者以很大的美学享受。情节的提炼,既是个艺术技巧问題,更是个作家的思想高度和生活深度问題。作家怎样使生活素材变得“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的艺术美,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研究的课题。我这里仅就这部作品的艺术构思及其悲剧美,谈点粗浅的看法,提供参考,并请批评、指正。(一) 艺术上成熟的长篇叙事作品,都有一个完整的形象体系。这个形象体系既体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态度,也体现作者的艺术构思和美学理想。《红楼梦》里所出现的刘姥姥是一个社会地位极其卑微的小人物,但在作者的艺术构思中却占据重要的地位,并在描绘作品形象体系的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红楼梦》有没有一个“纲”?近年来,红学界曾经很热闹地议论过一阵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文心雕龙》无疑是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无论是思想上,艺术上都达到了极高峰。本文试图从它对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之一陈琳的论述中探讨其基于时代的局限性和不足。  相似文献   

18.
台湾当代文学的离散叙事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话题,其涉及的作家多,作品丰富。在离散文学中因离散而产生的时空乡愁和文化乡愁,在不同作家的笔下得到了多维度、多样态的艺术呈现。离散叙事比乡愁言说的范围更广,内涵更丰富。温情和悲情交织的美感在诗歌散文中表达得最细腻精致,最酣畅淋漓,这也是大多数乡愁作家的审美追求。文章还探讨了部分离散小说今不如昔的叙事模式形成的因素,并肯定了诗人洛夫"天涯美学"对离散叙事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9.
文学创作的前题和关键是构思。构思就是作家在孕育作品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包括选取、提炼题材,酝酿确立主题,探寻适当的表现形式和结构方式。这是文学创作的基础。《文心雕龙·神思》是全书的第二十六篇,主要探索艺术构思问题,是创作论的总纲。有不少学者认为本篇与《原道》是《文心雕龙》一书中最难理解的两篇。这不仅因  相似文献   

20.
《过客》是鲁迅《野草》里的一篇散文诗剧。它具有戏剧的要素,又兼备散文诗的风格,是一篇具有独特艺术构思和形式的作品。长期以来,这篇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吸引了许多读者和专家的注意。但是,由于作品的构思和表现形式上的独特性和深刻性,使大家的理解还不一致。本文想分析一下《过客》这篇作品的思想内容以及戏剧冲突在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方面的意义,以供读者参考。一《过客》的背景是某一天黄昏,某一处荒野,东边有几株杂树和一堆瓦砾,西边是荒凉破败的丛莽,其间一条似路非路的痕迹通向一间小土屋,屋门侧有一段枯树根。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塑造了一个“困顿倔强”、不顾饥渴、不舍昼夜地奋然前进的“过客”形象。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