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女真族建立的金王朝,在建制方面多沿袭辽制。其东北疆域的临潢府(路),大部分位于今天内蒙古东部地区的赤峰市及其附近一带。这里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是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金三角"之一。早在金代,这里就是一个重要的农牧业经济区。特别是在金世宗时期,调整了金前期对这里经济的破坏政策,开始对临潢府(路)实行休养生息的裕民政策,使这里的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并逐渐赶上和超过辽统治时期的上京①。而金世宗开明的外交政策,又给这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加之该地区适宜的地理环境及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使这里在大定年间,出现了"其地肥沃","异于他处"的繁荣景象,临潢府(路)地区这一繁荣景象的出现与金世宗时期较为稳定的和平环境及其开明的内外施政方针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金世宗时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出发,详细剖析金世宗汉化特点,指出金世宗不仅汲取了汉族主创文化,更推动了女真民族汉化的发展。而采取的保留女真族旧俗文化措施,更多地强调了民族脊梁文化和灵魂文化,对挽救女真民族文化有积极作用。因此金世宗的汉化,我们要抛开民族成见,用辩证方法分析,这样可以更好的认识世宗时推行的汉化改革。  相似文献   

3.
试论金世宗对待汉族文化的态度──世宗“民族偏见”辨郑传斌金世宗完颜乌禄统治时期(1161~1186年)是金朝一代盛世,史家称之为“小尧舜”。金代为何到世宗朝才出现这种繁荣局面呢?这是与金朝历代统治者,特别是金世宗的“汉化”政策分不开的,所谓“汉化”实...  相似文献   

4.
金世宗是一位有作为的帝王,他在位期间注重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实行了一系列较为开明的统治政策,推动了金朝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金的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女真文化与汉文化的关系和女真汉化与金亡的关系,结合大量史料和前人对女真汉化与金亡关系的见解,对金世宗时期女真文化与汉文化冲突出现的背景、原因和表现等进行剖析。分析认为:面对女真民族传统文化的日渐丧失,金世宗在维护女真文化本位思想的基础上,积极寻求2种文化的契合点,通过兴办女真字学、创立女真进士科、翻译儒家经典为女真字文本等措施,力图改变这种现状,然而最终未能阻止女真人的汉化趋势,女真文化复兴运动宣告失败,但金世宗为保存民族文化、维护民族传统所做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6.
金代女真族科举考试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代女真科举考试是专为女真族人设置的一种入仕考试。它始于金世宗大定十三年,在世宗、章宗两代趋于极盛。这种考试具有完整的应试、选拔、录用制度,为金遴选了大量治国人才,对元、清两代的蒙、满少数民族科举考试产生过较大影响,在中国古代民族教育、科举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金世宗统治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尽力维护女真族的传统,以女真为本。金世宗推行“女真为本”政策基于如下前提:一、女真民族入主中原并不断走向汉化;二、女真人汉化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三、对海陵王汉化政策的矫枉过正;四、民族情感是推行“以女真为本”政策的主观动因。本文试图通过考察其历史前提,为恰当地评价金世宗的“以女真为本”政策提供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金世宗熟悉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原古代皇帝的统治思想和统治经验 ,重视道德建设对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在学习中原文化过程中 ,女真民族淳朴旧风的逐渐丧失促使金世宗在更紧迫的意义上来理解道德建设 ,从而形成了其特有的道德建设思想内涵。金世宗道德建设思想的付诸实践 ,有力地保障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金朝的强盛。  相似文献   

9.
雷渊评传     
<正> 雷渊,字希颜,一字季默,应州浑源(今山西省浑源县)人。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四年,卒于金哀宗正大八年(1184——1231年)。他的父亲雷思,以进士任同知北京路转运使事,有《易解》一书行世。雷渊三岁丧父,七岁被兄收养;但因他是庶出,诸兄都看不起他。十五岁时,雷渊以胄子的身份进入太学读书。  相似文献   

10.
金世宗是金朝九帝中最崇尚节俭的皇帝。他在位三十年不尚奢华,崇尚节俭,对于一个封建帝王来说,实属不易。金世宗在吃、穿、住、用个人生活方面节俭如一;竭力反对铺张浪费;减少修建土木工程;减少进贡、禁止馈献;抑制佛教。对金世宗来说,崇尚节俭是他获得“小尧舜”美誉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拨乱反正后的金朝社会来说,提倡节俭也不失为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1.
雍正初年,清世宗在钱塘江海塘修筑中提出了“一劳永逸”的目标,并且为实现治水目的,在意识形态层面将海塘工程纳人到了“天人感应”理念的范畴。但是,“天神赐佑”、“非人力所能”与“一劳永逸”目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矛盾,从而对塘工修筑产生了深刻影响。意识形态与水利工程的交融,因此成为雍正朝治水政治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2.
徒单镒是金代女真士人的杰出代表.他由科举入仕,是金代女真进士科举考试首科第一名,历仕世宗、章宗、卫绍王、宣宗四朝,最后官至宰相.徒单镒对金朝中后期的政治、文化乃至军事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尤其是在金代文化建设方面,更是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由于年代久远,文献缺略,所以有关他们的传说或后世的记载,有很多失真的地方.经过考证,认为黄帝的生地应在今陕西凤翔县境,炎帝的生地应在今陕西岐山县境,或在今陕西宝鸡市境.至于黄帝的葬地,汉代的记载本来是很清楚的,就是在上郡阳周县的桥山,即今陕西子长县西北的大梁山.但随着后代阳周县名的迁徙,黄帝陵所在的桥山也不断被搬家.直到唐朝才把甘肃正宁县东、与陕西黄陵县交界处的子午山当作黄帝陵所在的桥山,并把黄帝陵建在这里.炎帝墓在历史上曾一度失传,晋代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只说是"葬长沙",并不具体.对此在宋代曾经作过一次认真的调查,终于查清炎帝陵的所在.神农氏和炎帝并非同一个氏族,现在人们往往把炎帝与神农氏合在一起,称为"炎帝神农氏",这实在是一个误解.当然这个误解也决非自今日始,至迟在东汉时就有人把神农氏与炎帝合而为一了.  相似文献   

14.
辽代文献大量散佚,从今存作品看,辽文的基本体貌与五代文、宋文相同,辽诗却显得粗粝.金代文学作品以诗文为主,早期作家大都由宋入金,到金世宗大定以后,文学大盛,出现了著名作家赵秉文、元好问和王若虚.与作为区域性王国的辽、金不同,元朝是北方蒙古族统治者建立的统一王朝,文学繁荣,诸体兼备,尤以元杂剧最为重要,它为古典戏曲的表演艺术奠定了基础,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关汉卿、王实甫和马致远等都是闻名的戏剧大家.宋代出现的南戏在元代继续流行,艺术上还有发展,元末产生的《琵琶记》成为其杰出代表.元代散曲的兴盛是继宋词以后又一次杂言体诗歌大繁荣的重要标志.上继金末和宋末的宗唐诗风,元代诗坛宗唐成风,对明清诗歌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晋元帝立国江东揭开了东晋南朝的序幕,也开启了东晋门阀政治时代。在元帝立国江东的政治地理格局中,国家空间结构有五个较为明显的区域,包括沿江核心地带、拱卫辅助区、边缘区、边境区等四个功能区和一个沦陷区。这一空间结构反映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士族政治形态,王敦兄弟通过军事和政治控制了沿江核心地带;元帝则苦心经营核心区两侧的拱卫辅助区,以与王氏宗族抗衡;边缘区则因士族风气、习尚的影响被进一步边缘化;边境区活跃的北伐或南逃的流民帅基本上为朝廷所支配,关键时成为掣肘王敦的外援;沦陷区是名义上的疆土,中原最终淡出江东政权的空间视野,江东的侨置政区安置了南渡士族,也慰藉了其对故国家园的忆念。  相似文献   

16.
论汉明帝     
汉明帝在政治上的统治是成功的,汉明帝的永平之政与光武帝的建武之政相比毫不逊色。汉明帝在经济上采取了适当的政策,社会经济发展很迅速。化事业的繁荣,也是汉明帝统治时期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7.
乾隆朝是清代最为兴盛的朝代,为巩固统治,乾隆帝强化了各方面的专制举措,在宗教方面,乾隆帝对道教的管理主要涉及道教度牒、宫观的修造、龙虎山张真人与道士娄近垣以及神乐观的改革几个方面。为限制道教势力的发展,他重新制定和实施新的道教度牒和道籍制度,颁发多条道教宫观的修造禁令,对神乐观进行 “去道教化”的改革。同时,他还对龙虎山张真人及道士娄近垣的地位和权力进行贬抑,强化清政府对道教的管控。这些举措与乾隆帝本人对道教的态度有一定关系,并最终影响到上层道教在清代中后期的衰落。  相似文献   

18.
靖康元年正月初三,刚禅位于宋钦宗十天的太上皇宋徽宗,在得知金军即将渡过黄河时,匆忙逃离开封,一路奔逃到了镇江,史称太上皇东巡。东巡期间,宋徽宗违背自己在禅位时“除教门事外,余并不管”的承诺,揽权乱政,一度使宋朝出现了开封和镇江两个权力中心。在第一次围攻开封的金军撤离后,经过宋钦宗不断派人迎奉,直到四月初六宋徽宗才勉强回銮开封。对于宋徽宗东巡镇江这一牵动北宋末年政局的重大政治事件,元朝人编纂的《宋史·徽宗本纪》却只是一笔带过。《宋史》对宋徽宗评价很差,其之所以遮蔽了宋徽宗东巡的历史,是因为《宋史》源自南宋所修的国史,而在宋高宗干预下的南宋国史刻意遮蔽了有损宋徽宗形象的真实历史。但宋朝当事人的笔记野史中保存了大量的相关记载,则为我们廓清官修正史在宋徽宗东巡事件上制造的迷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