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契丹族早期社会中,存在过一种特殊的武装团体,契丹语称“挞马”.到阿保机时代,契丹“挞马”组织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成员多以“入侍”的形式,宣誓效忠于首领,由此产生了契丹族以贵戚、大臣子弟入侍汗庭的制度,也出现了从属于阿保机个人的常备扈从武装,由此强化了阿保机的个人权力,也促进了契丹社会王权的诞生和专制政体国家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确立了契丹社会封建化的发展方向,为北疆草原的历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阿保机的个人建树,也与契丹社会文化的沉淀以及唐朝末年契丹社会发展的具体趋势等密不可分;尤其是自8世纪中期以来,以阿保机历代先祖为核心的契丹贵族统治集团所确立的政治组织形态的具体发展,更为阿保机时期的封建化进程奠定了基础。自雅里而至匀德实、释鲁、阿保机,线索式地展示了契丹社会组织程序的发展、延续与改造、调整的历史过程。契丹封建社会,也主要是通过阿保机时期的社会变革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确立了契丹社会封建化的发展方向,为北疆草原的历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阿保机的个人建树,也与契丹社会文化的沉淀以及唐朝末年契丹社会发展的具体趋势等密不可分;尤其是自8世纪中期以来,以阿保机历代先祖为核心的契丹贵族统治集团,所确立的政治组织形态的具体发展,更为阿保机时期的封建化进程奠定了基础。自雅里而至匀德实、释鲁、阿保机,线索式地展示了契丹社会组织程序的发展、延续与改造、调整的历史过程。契丹封建社会,也主要是通过阿保机时期的社会变革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辽朝是我国古代契丹族建立的王朝.它于916年由阿保机立国,于1125年在北宋和金的夹攻下灭亡.做为一个强大的政权,在我国北方存在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研究辽朝历史,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王朝的宫廷斗争.辽朝存在的二百多年里,九代皇帝有两代(世宗、穆宗)死于政变,终辽之世,政变、诬案、谋反等斗争事件连绵不断,粗略统计,达二十七次之多.比如:阿保机时代有由刺葛等人发动的三次叛乱(历史上称诸弟之乱)和阿保机本人在汉城集杀诸部大人.耶律德光时代由述律皇后策  相似文献   

5.
从契丹遥辇氏部落联盟晚期开始,由于中原局势混乱和契丹贵族的不断南下掳掠,汉人不断北迁进入契丹境内,引起契丹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在北迁汉人的帮助下,耶律阿保机取代了遥辇氏,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契丹政权,并逐渐健全和完善了各项法度,发展了经济和文化,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从而巩固了新兴的契丹政权,为日后辽朝是实行北南面官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拙作《契丹四楼及其名号考述》一文,谨就形式上对契丹四楼进行了探讨,认为“楼”之字,就是“斡鲁朵”一词在契丹语中的不同用法或汉族人士的省译式。从而得出了这样地一个结论:四楼是同于捺钵生活方式的、契丹族早期斡鲁朵习俗地沿续和发展;它是真实的历史存在。然而,对于阿保机时代契丹四楼的历史内容,仍欠发掘。现谨就此,试陈管见。  相似文献   

7.
辽朝建国的时间大体和五代与北宋相始终①,是由契丹族建立时。契丹族原游牧于今内蒙古昭乌达盟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一带,至唐代还处于部落联盟阶段,过着以游牧和渔猎为主的生活,唐廷在此设松漠都督府统辖之。契丹族在其杰出领袖耶律阿保机的领导下,于公元916年废除原来八个部落联盟的原始民主制度,建立了集权制的方土王国——契  相似文献   

8.
一、宋辽战前双方国势宋辽战争长达二十五年.双方“战争的政治目的”在于争夺燕山要区.为说明这场战争的总过程和最后结局,对战前双方国势作一简要的叙述,是十分必要的.先说契丹辽国.耶律阿保机建国后的六七十年间,契丹国势一直是兴旺的、发达的和日趋强大的.早在阿保机即位前契丹社会内部所孕育的封建依附化关系,在建国之后得到广泛的发展.建国前  相似文献   

9.
契丹国初的历史,实际是契丹族的风俗文化和各种社会制度,经历了一次新的熔铸、锻造以至成型的过程.因此,能够比较真实的揭示这一时期契丹国家的历史面貌,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和认识契丹社会的发展形态.换言之,阿保机时期契丹国家的政治经济结构如何,契丹族固有的传统习俗,对契丹族统治者们的建国思想起到了怎样的规范作用,这是本文的中心议题.  相似文献   

10.
契丹是一个英雄的民族。在中国历史上,契丹人从统治者到平民百姓都发挥了聪明才智。耶律阿保机建立的大辽帝国统治北中国达二百多年,1234年,辽被金灭后,契丹人仍活跃于历史舞台,尤其在蒙元时期,他们又对蒙古统一全国和元朝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阿保机统治时期契丹社会政治特点是:同保守派势力进行斗争,确立了世袭汗权;建立契丹政权,为契丹族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对外发动战争,拓展了疆域,提高了契丹族的声望;营建皇都,建立中央及地方统治机构,以巩固契丹政权;重用汉族地主,吸收汉族的统治经验,以维护契丹族的统治.  相似文献   

12.
论辽太祖     
十世纪末在我国东北地区建立的辽皇朝,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的一个组成部分。宋、辽对峙是中世纪的中国继魏晋以后又一次出现的南北朝。辽皇朝强盛时统治着大半个北部中国,汉族封建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给予了以耶律阿保机为首的契丹贵族重大的影响。阿保机通过逃入契丹的汉族劳动人民和知识分子,大量地吸收汉族的封建文明,在较短的时期内,契丹社会由家长奴隶制跃进到封建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这是在契丹社会内部生产力增长的基础上受到外部影响的结果,但这也需要通过历史人物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来完成。而辽太祖阿保机正是顺应当时契丹社会历史发展的这样一个人物。《辽史》卷二《太祖纪》编者赞曰:“太祖受可汗之禅,遂建国。东征西讨,如折枯拉朽。东自诲,西至于流  相似文献   

13.
耶律阿保机作为契丹族一位杰出的首领,他能审时度势,创建契丹(辽)王朝;东征西讨,南攻北伐,开拓疆土;南进中原.行州县制,灭渤海国,建东丹国;崇尚儒学,以“仁义”治国;弭兵轻赋,与民休养生息;广揽汉人,尊重人才;番汉分治,强干弱支;以法治国.变易旧俗。在中国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上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契丹贵族首领耶律阿保机于唐末中原纷争时统一了契丹各部,并于公元916年建立了契丹国,公元947年将国号改为大辽。辽王朝曾是东亚的第一军事强国,其军事力量的强大曾经给北宋以极大的威胁。因此,在对辽朝进行研究时,多数都是侧重于研究它的军事方面。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在其统治的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它的经济、文化、教育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提升,从而促进了这个落后野蛮的民族走向文明时代的进程,同时也加速了民族之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一) 契丹建国,称为大辽。以后又有西辽。前后将近三百年左右。中间几度称辽。建国前,原是一个游牧民族,“其富以马,其疆以兵,纵马于野,弛兵于民”。就是这种情况。到了十世纪初,契丹族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设官立制,劝农桑,教纺织,在劳动人民的辛勤操作下,社会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自阿保机建立辽国以后,重用了许多汉  相似文献   

16.
契丹贵族首领耶律阿保机于唐末中原纷争时统一了契丹各部,并于公元916年建立了契丹国,公元947年将国号改为大辽。辽王朝曾是东亚的第一军事强国,其军事力量的强大曾经给北宋以极大的威胁。因此,在对辽朝进行研究时,多数都是侧重于研究它的军事方面。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在其统治的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它的经济、文化、教育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提升,从而促进了这个落后野蛮的民族走向文明时代的进程.同时也加速了民族之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耶律阿保机建国以前,契丹社会处于由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的过渡时期,社会经济大体上还处于游牧阶段。在契丹社会中,土地被视作公有的自然物,土地私有观念尚未确立,自然也没有出现土地买卖现象。当时虽然出现了贫富阶级分化和财产差别,但这种差别不是表现在土地的占有上,而是在于一部分部落首领拥有了较多的牲畜和奴隶。《辽史·食货志上》说:“契丹旧俗,其富以马”。耶律阿保机建国以后,原  相似文献   

18.
巫教作为契丹人早期的宗教,在契丹历史发展的个阶段中起过不同的作用。早期契丹人信奉的是自然神,并通过巫教祈禳活动,追求的是部族平安,生业发达,对契丹族的发展和壮大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契丹建国时期,巫教则与政治紧密结合,通过神道设教,为阿保机建国制造宗教舆论。契丹建国后,巫教被纳入到严肃的礼仪制度中,发挥着维护社会秩序和突出天命皇权的重要作用。在民间,萨满巫教仍然是契丹人寻求精神慰藉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9.
一、辽代经济发展概观契丹民族在早期发展阶段是一个“草居野次,靡有定所,……生生之资,仰给畜牧”的游牧民族.至唐朝末年,毗邻中原的迭刺部在汉族经济、文化影响下,社会经济结构渐渐发生变化.辽太祖阿保机祖父匀德实“始教民稼穑”,契丹社会出现了农耕.至阿保机父亲撒拉的时,“始兴铁冶,教民鼓铸”,手工业也开始发展起来.农业、手工业的出现,改变了契丹社会原来那种单一的畜牧经济类型,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辽朝的建立,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20.
西奚与古崖居陈奚族曾是生活在中国东北部地区的一个古代民族。隋朝以前称库莫奚,隋朝简称奚。唐代时奚族与契丹族并盛,时称“两蕃”。唐朝末年,契丹耶律阿保机强盛,奚族“举部役属”,①室韦、奚、等皆服属于契丹。而奚人经常为契丹守卫界土,由于契丹贵族行苛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