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城市是集知识创新、技术转移和产业集聚的重要社会组织形式,是国家创新能力孕育和发展的基本环境,科技创新能力正逐渐成为衡量城市经济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关键性因素。运用因子分析方法,通过提取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影响较大、具有较高识别信息的定量指标,设计与构建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11个区域中心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以确定城市创新能力的相对地位,分析城市间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以期为我国制定城市创新发展战略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分析城市创新效率有助于提升山东省城市创新能力。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等相关网站中的跨地区合作数据,构建知识创新合作网络,对山东省城市之间的论文和专利合作情况分别进行特征分析;从投入产出的视角,采用SE-DEA模型对山东省各城市的创新效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济南市和青岛市在论文、专利方面合作紧密,同时也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明显的辐射效应,处于核心位置;各城市的创新效率在2011—2020年呈增长趋势,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具有较高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发展相对缓慢的城市的创新效率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科技竞争力已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苏州的科技竞争力与其经济实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相比明显滞后.提升苏州市科技竞争力,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的经验,建设国际新兴科技城市;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力度,为科技实力和自主科技创新提供财力支撑;积极引进国内外科技资源,提高科技总体实力;以构建产业集群创新体系为载体,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吸引外资企业R&D中心进驻苏州.  相似文献   

4.
常州城市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经济全球化为全球竞争构筑了平台,城市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中心和载体,国家间、区域间的竞争突出表现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江苏省常州市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城市的排名相对稳定并不断呈上升趋势;常州市要从提高政府管理能力,聚焦体制机制创新;增加城市经济总量,提高城市经济实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集聚;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科技创新水平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对盐城市“十三五”期间公开及授权的专利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出盐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创新活动特点。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差距,提出了在“十四五”时期要强化科技创新、壮大龙头企业、推动专利运用、加强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是推动医学发展的重要力量.专利已成为卫生系统科技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也是体现医疗卫生单位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卫生系统专利也是医疗卫生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专利加强保护和规范管理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的重要职责.文章通过调查江苏省卫生系统部分医院专利工作现况,分析卫生系统专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推动江苏省卫生系统专利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7.
青岛科技大学1985—2007年专利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收录青岛科技大学1985-2007年申请的256件职务发明专利为依据,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专利申请与授权量、专利发明人、专利IPC分类、专利有效状况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显示,发明专利占申请总量的76.6%,发明专利授权占发明申请总量的26.5%.专利申请量最多的是C类"化学、冶金",占申请量的45.5%.发明专利授权的有效率为61.5%,有效期不足5年的专利占有效专利的78.4%.结果表明,学校近年来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呈现大幅度增长势头,2005-2007年专利申请量占全部申请量的40.6%;2007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发明专利授权量的40.4%.反映了学校在知识产权工作上已取得明显成效,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竞争实力在迅速提升.通过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对郑州与中部省会城市竞争力的比较分析,认为郑州的城市竞争力仍然相对较弱,尤其在城市规模、基础设施、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相对薄弱,需要通过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增强科技教育实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等发展举措,建成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加快中原崛起、促进河南振兴。  相似文献   

9.
政府在专利预警机制构建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起着主导性作用.其作用体现在:建设顸警所需要的专利信息库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在专利授权、专利纠纷解决以及国家科技、贸易、投资等日常工作中的预警;在重大经济活动前的专利审查预警等.  相似文献   

10.
成都作为中西部重要的副省级城市,城市发展规模、综合经济实力、辐射力与影响力、信息交流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等方面在中西部地区具有较为突出的领先优势。在副省级城市中,成都与武汉、杭州发展水平相当,在城市发展阶段、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等多方面非常相似,近年来更是呈现齐头并进、竞相追赶的局面。为分析三座城市各自的优势和差异,找准成都在全球城市体系中参与合作竞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机遇,本文重点对三座城市的经济产业、教育科技、区位资源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成都推动城市差异化发展,加快提升城市能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统一的大市场能够使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从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高质量发展。财政分权体制改革与晋升锦标赛治理模式所引起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抑制了市场一体化发展,影响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多年来,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建设国内一体化市场,然而地区间市场分割、贸易壁垒始终存在,极大地阻碍了要素流动,影响科技创新发展。长三角区域是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始源地,是双循环的重要承载地。技术创新是推动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促进高质量发展。为此,文章以长三角城市群27个城市作为研究样本,首先利用相对价格法、绝对偏差法、变异系数法计算长三角城市群商品市场一体化指数、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指数、资本市场一体化指数与总体市场一体化指数。其次建立区域创新能力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并利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长三角城市群技术创新能力指数进行计算,最后运用面板门槛模型研究市场一体化及其细分类型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长三角城市群整体看,商品市场一体化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但其影响不存在门槛效应;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与资本市场一体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而市场一体化总体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在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省内城市群看,江苏9城市的市场一体化及商品市场一体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浙江9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安徽8城市的资本市场一体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文章创新性地将市场一体化内涵拓展为商品、劳动力和资本市场一体化,将长三角城市群三省一市间存在的区域异质性纳入研究,探究长三角城市群市场一体化对于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文章结论对于有效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市场一体化水平及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江苏区域创新能力进行综述,并以科技创新环境支撑能力、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和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为一级指标建构江苏省13个省辖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江苏省的13个省辖市,采取因子分析方法,对其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且对各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排序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因子分析定权法的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建立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定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对中国制造业中的37个行业在各指标上的值进行加权求和,从而得到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科研经费投入强度和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强度是影响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在我国制造业的37个行业中,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最强;排在第2到5位的依次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最差的5个行业依次是家具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共享投入型两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并构建多环节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长三角地区创新型城市的创新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未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相关城市不仅要考虑科技创新,还应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资金投入方面,需要构建金融创新体系,深化资本市场的建设,提升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强化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应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鼓励自主创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快推进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重点。通过分析FDI对拉美国家、我国以及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可以看出,FDI不会将关键和核心技术转移给受资国企业,对受资国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非常有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其关键和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增强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唯一途径是依靠本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16.
为合理配置各地区的科技创新资本以及提升科技资本的效率,对城市科技创新资本的投入及产出效率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选取中国11座区域中心城市作为评价对象,建立了以R&D投入经费支出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为投入指标;以国内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及有效量为产出指标的指标体系;选取DEA效率评价模型作为主要研究手段,测度了2017年各城市科技创新资本投入产出资本效率,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及投影分析,对科技创新资本效率进行了实证评价。研究认为,区域中心城市的科技投入总量是不断增长的,但城市间科技创新投入产出差距显著;成都、西安和深圳处于DEA有效状态;重庆、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南京及沈阳处于DEA严重无效的状态,无效原因包括科技创新资本投入未得到充分的利用,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低下等;应加强对先进技术和人才的引进,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增加科技创新资本的投入并优化配置,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和资本竞争力等,实现城市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双赢战略政策。  相似文献   

17.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度了2005—2009年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的城市化效率。通过对Malmquist效率指数及其分解,发现武汉城市圈各市的城市化效率处于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阶段,技术进步的无效变动是导致武汉城市圈整体城市化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运用DEA模型,进行城市化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除少数几个城市的城市化过程处于规模报酬递增外,其他的城市都处于规模报酬不变的状态。基于此,提出了改进武汉城市圈城市化效率的建议: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化发展道路;优化产业结构,走科技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双变量莫兰指数研究了长江经济带130个城市制造业集聚的空间外部性。首先,测算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指数和环境污染指数,以制造业为中心变量运用双变量莫兰指数测算了制造业与城市经济发展指数以及环境污染指数间的空间自相关性,得到了长江经济带上表现出经济外部性和环境外部性的城市;其次,从影响城市特征属性的因素出发,通过城市区位、城市发展定位与规划以及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等因素分析了城市空间外部性的产生机理;最后,在识别具体城市外部性类型与表现的基础上,从城市政策体系、资源信息、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几个方面提出了对城市制造业空间外部性的应用,实现长江经济带城市空间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19.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创新越来越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这在发达国家显得尤为明显,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哪些因素影响区域技术创新。为此,该文采用了泛海峡西岸经济区四省1998-2009的面板数据,研究影响该区域的技术创新的因素。研究结论如下:前期知识存量、专利的保护制度、研究人员素质对该地区技术创新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5-2019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5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科技支出对城市韧性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规模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具有更高的城市韧性;科技支出能够显著增强城市韧性;中介机制检验发现科技支出可以通过促进技术创新进而正向影响城市韧性;分组回归结果表明,在长三角、京津冀城市群,科技支出对城市韧性水平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为了发挥科技支出效果,应推动财政收入高质量发展、强化预算审查监督职能、鼓励创新型人才培养、推进差异化投入政策,促进技术创新,增强城市韧性,从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