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于人们对《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审美教育意义的看法一直存在着分歧,一个问题便自然地被提了出来:曹雪芹为什么要在贫困之境以病弱之身奋笔抒写一部《红楼梦》?他有什么意图?他想在《红楼梦》里寄托一种什么心思?简言之,《红楼梦》的主旨何在? 对《红楼梦》的主旨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从新红学算起,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便有种种,诸如:一,“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二,“感叹自己身世”,  相似文献   

2.
试论王熙凤     
王熙凤在《红楼梦》里正式出场前,就有冷子兴介绍这位小说的重要人物:“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后来又有贾珍夸她从小儿“玩笑时就有杀伐决断”,如今“越发历练老成了”。确实,对这个“脂粉队里的英雄”,曹雪芹并没有只把她作为一般的裙钗之辈来描写。把《红楼梦》看作只写家务事、儿女情的人,说王熙凤是什么“主妇性格的高度结晶品”,这完全歪曲了《红楼梦》和王熙凤典型形象的社会意义。作为一部政治历史小说,《红楼梦》在王熙凤这个维护贵族大家庭利益的贾府当家人身上,概括了封建统治阶级反动本质的若干重要方面,通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一部写得最好的政治历史小说。然而,长期以来,它不但受到那么多反对者的攻击,而且还遭到那么多自命是它的爱好者的曲解。也许曹雪芹早就预感到这一点,所以在开卷第一回写下了这样意味深长的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事情很清楚,站在地主资产阶级立场上,用历史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方法去读《红楼梦》,怎么可能真正理解这部古典杰作的真实内容和深刻意义呢?只有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来读《红楼梦》,才能正确理解这部政治历史小说的政治内容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这种打破传统的思想和它异于传统的写法是紧密相连的。探讨一下《红楼梦》写法上的特点,对于加深对这部著作的理解以及今天文艺创作的借鉴,都是颇有意义的。研究一部优秀作品的写法,不仅要知道它写了什么,还应该分析它是怎样写的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写。对于“字字看来皆是血”的杰作《红楼梦》,尤其应该作这样的工作。本文试就薛宝钗这个形象的塑造来作一点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产生于十八世纪中叶的《红楼梦》,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部很有价值的政治历史小说。具有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曹雪芹,以惊人的艺术表现力,“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通过对四大家族衰亡过程的艺术概括,给处于没落时期的中国封建社会摄下了广阔的阶级斗争画面,对封建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红楼梦》是一部形象的“四大家族”衰亡史,封建社会没落史。  相似文献   

6.
一从一九七二年底到一九七五年这两三年的时间里,学术界曾掀起一个有工农兵参加的评论《红楼梦》的热潮。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大家肯定《红楼梦》是一部杰出的政治历史小说,至今仍有巨大的社会意义;对两百多年来地主资产阶级歪曲和诋毁这部小说进行了必要的清算,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虽然大家对某些具体问题的看法还不尽一致,对整部书作出马列主义的评价还须作更大的努力,这些都是学术研究中的正常现象,是可以通过百家争鸣,不断探讨来求得解决的。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作女皇梦的江青,恬不知耻地自称为“半个红学家”,到处散布荒唐可笑的谬论,肆意歪曲《红楼梦》的思想内容,为其反革命阴谋大造舆论。同  相似文献   

7.
鲁迅说过,《红楼梦》“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它把“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正因为如此,《红楼梦》才成为一部杰出的政治历史小说。它以高度的思想艺术,深刻地揭露了封建贵族阶级吃人的本性和腐朽的本质,表现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刘老老三进荣国府这一情节,虽然在全书中所占篇幅不多,但也充分体现出这一点。刘老老是一个“只靠两亩田度日”的农民。她所依附的女婿,祖上做过小官吏,她  相似文献   

8.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十分重视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评论《红楼梦》,古为今用,为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四人帮”反党集团却利用他们窃取的宣传工具,妄图控制和垄断对《红楼梦》的研究,为他们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阴谋服务。他们的黑笔杆常常从《红楼梦》中寻章摘句,含沙射影地恶毒攻击我们敬爱的华主席和其他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领导干部,攻击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学无术的白骨精江青还竟然冒充“红学”权威,到处做报告,发指示,侈谈《红楼梦》,无耻地自我吹捧。在一次长达几个小时的《红楼梦》谈话中,她吹嘘自己是“半个红学家”,挂着马克思主义“红学”的招牌,肆意歪曲和对抗毛主席的指示,兜售修正主义的黑货,为她篡党夺权大造反革命舆论。她的这次“红学谈话”,政治观点反动,思想感情腐朽,艺术趣味低级,是修正主义“红学”的黑标本,是一个难得的反面教材。剖折白骨精的“红学”,可以从一个侧面帮助我们认识“四人帮”修正主义的极右本质。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被地主资产阶级学者歪曲得最厉害的一部作品。正如鲁迅所指出的:“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红楼梦》究竟是一部什么作品,只有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坚持这个观点,则不但整部《红楼梦》和其中涉及的每个问题都是可以理解的,就是显得特别恍惚迷离的前五回也可弄清它的真正面目。  相似文献   

10.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红楼梦》的思想“核心”和“精华”,是曹雪芹认识和批判封建社会的重要思想武器。作者自觉不自觉地用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描述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贵族内外尖锐而复杂的重重矛盾,是其必然没落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命运。《红楼梦》是封建社会末期的“盛世危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红楼梦》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和谐统一的“融合剂”,具有一定的完整性、系统性、明确性和鲜明性。借助佛老的“语言外壳”是《红楼梦》中的辩证法思想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1.
李贽,是从我国封建社会末期,反动孔学严密统治的政治思想界里冲杀出来的一位杰出的进步思想家。《四书评》是李贽的一部重要著作,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敢于公开批“四书”的战斗作品。历代反动统治阶级都把集中宣扬孔孟之道的四部黑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奉为“圣经”,强迫人民信奉。宋代反动理学家朱熹,为了维护官僚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把这四部书汇编成套,加以注释。此后各代反动统治者就只准人们按照朱熹的调子和框框,对“四书”注、解、疏、释,而不许进行评论。李贽却一反儒家传统,与孔孟之道“作对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是反映我国封建社会末期阶级斗争的优秀小说。它的政治思想内容历来受到地主资产阶级学者最严重的歪曲。一九五四年毛主席发表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场“反对在古典文学领域毒害青年三十余年的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但由于刘少奇、周扬的修正主义文艺黑线的干扰和破坏,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流毒远未肃清。在批林批孔深入发展的今天,很有再批判之必要。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是胡适派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代表作,它除了抄袭胡适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得来的错误论断外,也有不少打上胡适派印记的“创见”。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创见”是什么货色?  相似文献   

13.
问世于十八世纪中期的长篇巨著《红楼梦》,是一部形象的政治历史小说。它通过对封建地主阶级的一个细胞——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描写,揭示了当时社会内部的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状况;对封建地主阶级的几乎全部上层建筑,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批判的锋芒自然指向了封建地主阶级维护他们反动统治的手段之一——“教子尊孔读经。”今天,我们从《红楼梦》为我们提供的丰富形象的历史材料中,认真分析封建地主阶级“教子尊孔读经”的问题,有助于我们认识孔孟之道的反动与腐朽,有助于揭穿林彪“教于尊孔读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问世二百余年来,在如何理解和评价这部小说的问题上,一直存着激烈的斗争。新旧“红学”家们居心叵测地制造出种种谬说,极力抹煞和歪曲《红楼梦》的战斗锋芒和社会意义。他们很懂得事情的要害所在,首先在什么是《红楼梦》的总纲这个关键问题上大做文章,散布种种烟幕,妄图把读者引入迷途。他们有的说第一回是“一部之总纲”;有的说第一第二两回“是读全书的关键”,因而把《红楼梦》说成是作者“感叹身世”、“情场忏悔”的作品。有的说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是全书的“大纲领”,《红楼梦十二支曲》是“《红楼梦》之点睛”,因而把《红楼梦》说成“为十二钗作本传的”。可见,究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的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楼梦》的意蕴有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红楼梦》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情世态。第二个层面是《红楼梦》的悲剧性。本文认为《红楼梦》的悲剧性在于作家曹雪芹提出了一种审美理想,而这种审美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必然要被毁灭的。曹雪芹的审美理想是肯定“情”的价值,追求“情”的解放,他的《红楼梦》就是一部“有情之天下”被吞噬的悲剧,是一部“冷月葬花魂”的悲剧。《红楼梦》的第三个层面是《红楼梦》处处渗透着作家曹雪芹对整个人生的一种哲理性的感悟和感叹:对人生(生命)的终极意义的追问,对命运的体验和感叹。这是《红楼梦》意蕴中的形而上的层面,是一个最高的层面,也是一个长期以来不被人注意的层面  相似文献   

16.
古典小说《红楼梦》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它不仅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就是在世界文学作品中,也是极为罕见的艺术瑰宝。对于这样一部文学巨著,“四人帮”处心积虑地利用它来进得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他们把对《红楼梦》的研究评论,变成为“占为帮用”的“影射红  相似文献   

17.
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了一批五四以来优秀的文学作品,巴金的《家》就是其中之一。《家》是巴金解放前的代表作,也是三十年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它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在国外,曾出现了多种的外文译本。但就是这样一部具有广泛影响的作品,也被“四人邦”打成大毒草判处死刑。“四人邦”歪曲它是“对封建制度的维护和美化”,是“三十年代的一股反动逆流”,把它划为“三十年代文艺黑线”的产物。作者巴金同志也受到“四人邦”的残酷迫害,张春桥甚至咬牙切齿痛骂,对巴金的处理,“不枪毙就算落实政策”,疯狂迫害革命作家。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历史小说,它再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种种矛盾及其必然衰亡的历史,反映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复杂的阶级关系和尖锐的阶级斗争,为我们认识封建社会提供了一部形象的百科全书。本文仅从“大观园”这一侧面来探讨作品是怎样表现压迫与反压迫的阶级斗争的。  相似文献   

19.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生活的时代,是十八世纪的上半期,与《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大体相同而略早。那时,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向末期,濒于总崩溃前夕,表面上的繁荣和稳定,已掩藏不住内里的黑暗和腐朽,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在这样的时代,产生象《红楼梦》和《儒林外史》这样深刻地揭露社会现实的批判现实主义杰作,不是偶然的。跟《红楼梦》从一个典型的贵族大家庭的衰败过程来揭示封建社会的必然灭亡不同,《儒  相似文献   

20.
当前的“红学”存在种种问题。“红学”一词可以用,但它不是学术;《红楼梦》研究应纳入到“文学评论”之中;“红学”不是显学,也不应该成为显学。《红楼梦》是中国许许多多优秀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一部,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