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是不是一定要进行系统的修辞教学 ?中学修辞教学的目的是什么 ?中学修辞教学的重点在哪里 ?怎样进行修辞教学才切合于中学生的实际 ?……这些问题是目前语文教学中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主要就以下两个方面来谈一下对中学修辞教学的浅见 :一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修辞教学的目的是什么 ?二是中学修辞教学的基本原则。一、中学语文修辞教学的目的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 ,是不是同时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修养 ,这个问题不同的人看法并不完全一致。在语言教学中 ,语…  相似文献   

2.
透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不难看到,良好的语文素质,就是使受教育者,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学的情感素质,具有运用与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素质、言语行为素质、文学审美素质和语文习惯素质。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呢?我想,对中学生而言,应该从听、说、读、写能力方面去培养:一、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在听的享受中,激起热爱祖国语言文学的情感素质。二、创设环境和话题,激起学生说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言语行为素质。三、创设各种有利条件,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3.
高师中文专业的学生是明日的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语文教学能力。 高师中文专业的学生究竟应该培养和提高哪些语文教学能力呢? 根据“四化”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局面,有效提高中学生语文能力的需要,我认为高师中文系的学生至少应培养和提高下列教学能力: (一)、把握教材、编写教案、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一次多篇”是按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材特点,组织大小不等的单元,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课堂结构与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充分发挥单篇教学无法起到的作用,这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中,十分强调“进行严格的读写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现行高中四册语文课本所选郭沫若同志《甲申三百年祭》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象吴王桂那样首鼠两端的人,在初对于自成本有归顺之心,只是尚在踌躇观望而巳.”编者注释说:“首鼠两端,也作首施两端。比喻进退无据,瞻前顾后,迟疑不决。首鼠、首施,都是首尾的意思。”这可说是无稽之谈。“首鼠两端”怎么比喻“进退无据,瞻前顾后,迟疑不决”呢?“首鼠、首施”为什么又是“首尾”的意思呢?难道“鼠”和“施”都等同于“尾”吗?其实,“首鼠”是一个联绵词。所谓“联绵词”,又叫“连语”,是由两个音节组成,  相似文献   

6.
当代圣人徐特立是我国无产阶级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那光辉的教育思想,激励着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励精图治,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新体系.一个名副其实的语文教师,就要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使他们变得聪明起来.徐老早就指出:“国文为科学之管钥,笔札之资粮,簿记之述载”(《徐特立文集》 2页).就是说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基础学科.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规定:“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由此不难看出在语文教学中,按照徐老的教育思想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已显得至关重要.特别是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意思是说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读者的学识阅历不同,对作品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现行中学新教材标准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笔者通过教学尝试,感觉收获颇多。现将做法与体会总结如下,与同行探讨。1 何为探究性学习 什么是探究?探究是“探”和“究”组成的合成词。“探”原有“摸取”之意,如“探囊取物”,所以要动“手”。探还有“试”的意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说明文的读写训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说明文的读写能力。说明文是常见常用的文体之一,如何加强说明文的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张寿康教授一九七九年秋就曾撰文希望大家研究“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包括哪些类型……”(《中学语文教学》创刊号《说明文略说》)叶苍岑教授去秋也撰文说:“说明文究竟有多少种呢?应当怎样分类呢?我们还没有讨论过。有些同志曾发表一些意见,把说明文分成若干类,许多读者却不满意。”(《语文教学通讯》1982年第8期《常见的几种说明文》)理论上讨论不够,看法不一致,难免引起教学实践上的混乱。关于说明文的概念和分类,确有讨论的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一部分在高等师范院校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法”学科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同志,正在逐步转向对“语文教育学”的研究.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一研究已经达到什么程度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这都是一些值得认真加以探讨的问题.本文就试图谈谈笔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以充分发挥艺术形象的感染力量和熏陶作用,语文教学是美的事业,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审美教育,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呢?下面结合语文教学实际,谈几点做法。 一、引导学生发现“美” 语文课本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它们在学生面前展示了一个无比广阔的美的天地。从清华园的“荷塘月色”到意大利名城威尼斯的旖旎风光,从泰山上“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境界的”“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到仙岩梅雨潭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工作者开始注重语文教学理论的研究。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特点有哪些?笔者拟以教育理论为依据,结合各地语文教学改革的新鲜经验,作如下探讨。(一)教学观点的改变,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显著特点。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中学语文教学之所以“效果很差”,存在“少、慢、差、费”的严重现象,使学生“大多数不过关”,根本的症结在于陈旧的、传统的教学观念统治着语文教学.它只是  相似文献   

12.
一、对“读写结合”的再思考 在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中,“读写结合”可称得上是最老的课题之一了,然而谁又能否认这一课题至今仍有深入探讨与实践的必要呢?读与写应当结合,这做为教学原则和方法,已是毫无争议的事了。然而阅读教学通过什么途径,采用哪种方法,才能使读与写结合的更紧密、更科学、更有效果呢?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初步探讨和实践。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结晶,这已成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对“读写结合”规律性的共同认识。基于这种认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理所当然地就要从培养中学生写作能力的角度来研究与实践“读写结合“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在这几年的中  相似文献   

13.
要搞好语文教学,就要真正教会学生自学语文,变被动“听”书为主动读书,变读书无疑为掌握规律,懂得没疑,善于解疑。 有的同志很相信自己的讲解。讲解,固然是重要的。但是,讲解的目的是什么呢?仅仅是为了把一篇篇课文讲清楚吗?仅仅是为了把一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吗?从根本上说,教一篇课文,共教学任务不仅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这篇课文,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习某一类课文。语文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如何促进教学由“讲读——导读——阅读”向“模仿——转化——生成”过程优化?‘如何体现“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结构的互化?这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遇到的难题。中学语文教学要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基本设想,有赖于以上诸问题的解决。而强化《大纲》意识,全面提高能力,即全面深入地学习贯彻语文新《大纲》,是摆脱语文教学困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火花     
“阁下,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记者问一位成功人士。“两个词,正确的决定。”“您是如何作出正确的决定呢?”“一个词,经验。”“那么,您是如何得到经验的呢?”“两个词,错误的决定。”  相似文献   

16.
要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促进它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有必要先研究明白几个根本性的问题。课程性质,目的任务、读写关系就属于这样的问题。第一,中学语文的课程性质是什么?工具课,基础课,还是其它?“语文”这个课程名称指的是什么?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还是其它? 主张把语文课定为工具课的根据大约有三条。一是一九六三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阐明了“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二是现行《全日制中等学校工作条例》第二章第十一条说:“语文和数学是学习和从事工作的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 ,中学语文教学所占的课时比例最高 ,教师学生所花的精力也很多 ,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益却并不高 ,“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很不相称。那么 ,怎样才能优化语文教学呢 ?这就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大胆舍取。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效率 ,使语文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一、明确目的 ,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舍”与“取”既对立又统一 ,舍的目的是为取 ,取是在舍的基础上得到的。取是目的 ,舍是手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只有大胆舍取 ,才能提高效率。例如对《〈水浒〉的人物和结构》这篇课文 ,过去我在教学中 ,按程序组织学生学习生字、解词 ,分析结…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生要“正确的理解词语的含义”,“准确的理解其含义和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 作为教师,怎样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词义呢?可以肯定地说,方法是很多的。我认为,应该“根据语境,诠释词语”。因为语境对词义的确定有最直接的关系。所谓语境,是指语言环境。一般分为两类: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上下文语境指与本词语有关系的前后词  相似文献   

19.
谈谈“向き”“向け”“用”之异同袁静文,卜庆霞“向き”“向け”“用”这三个词,作为接尾词使用时,在意思与用法上有哪些不同点呢?例如:子供向书子供向书子供用书这三句话究竟有什么区别呢?本文拟对此作一个初步探讨。一、向,的基本意思谈到,向,的用法,我们自...  相似文献   

20.
一、撕毁去知识标签就是要反对把知识制成精致的“标签”,急功好利地向学生灌输,而要诉诸威性实践,在生动的实践中培养语文能力。这是由中学(特别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和语文学科教育的特殊属性所决定了的。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是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即使上溯到“五四”时期,这已经是共识,因而显得字句镍铬不容置疑。然而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却是一边鼓吹培养能力,~边又上演一幕幕操作日趋精密的“知识大战”,实际是想依赖知识历德穆浮想原览会获得语文能力,把知识的消化、理解、分析当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