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间童谣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神秘,作为瓯越文化的温州童谣既是当地社会生活的镜像,又是当地人情感化与人格化的乡土文本载体之一.本文通过对温州童谣中展现的温州地方民俗风情、文化历史的探究,不仅展示了温州童谣厚重的地域文化特色,也体现了温州童谣独特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包头民间童谣,是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体。真实地记录了包头地区的方言俗语、生活民俗、事物名称等,直观具体地反映了本地区人民的表达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是地域文化研究的极好佐证资料,在语言学、民俗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亟待抢救整理。  相似文献   

3.
读《中国民间童话精华》翁希胡宁锐先生编的《中国民间童话精华》一书(未来出版社出版)同我们见面了。这部童话收集了:布依族、满族、侗族、回族、蒙古族、哈尼族、土族、哈萨克族、汉族、瑶族、壮族、达斡尔族、羌族、赫哲族、维吾尔族、黎族、藏族、傣族、高山族、朝...  相似文献   

4.
一  王瑶 (1914一 1989)是以他的《中古文学史论》一书走进中国文学史研究领域的。这部专著 ,以研究视野的全面、开阔与丰富 ,论述问题见解的新颖和精深 ,几乎是“竭泽而渔”的史料搜集的功力和气概 ,成为本世纪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中的一部奇书。程千帆说 :“通过此书 ,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文学思想、文人生活以及文学风貌的确大体上浮现在我的眼前了。这也许并不能完全代替那些断代分体的文学史 ,但它是一种独特的构思和编排 ,它能使这一时期文学上的若干重要问题从不同的侧面凸现出来 ,从而显示了整个中古文学的全貌” ,“这部书不仅本身具…  相似文献   

5.
王利器先生主编的《史记注译》现在由三秦出版社出版了,这是整理古籍的一项大工程。四十多位注译者经过多年的协作努力,终于完成了此一工程,这不但为广大研读《史记》的知识青年提供了阅读方便,而且也为专门研究人员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所以送部书的出版,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意义。其初版发行量就超过了一万部,可见这部书的出版是颇受学术界欢迎的。我作为这部书的编辑加工者,在编完这部书之后,感到收获不小,并有如下几点看法和评介。  相似文献   

6.
这部描述非正常死亡的书,从人文角度,可视为一部烈士悲风史;就工具理性而言,却是一部刑术大全。作为一部出色还原历史现场的书,《刀俎之间》是颇具侵略性的,虽然我在精神上充满了激动,但我的肉体却分明在敌视它、排斥它……尽管艺术笔法和灵动的文饰,给刑场的气氛涂上了一抹飘逸,尽管作者的英雄想象和文学惯性,总试图给烈士镀上一层豪迈的表情,但由于死亡现场的极度逼真,更由于高清晰度的皮肉细节,巨大的磐重和窒息还是成吨地压来,除了猎猎悲风的吹拂,我更感到的是咝咝冒烟的焦肉之腥和白骨的狰寒……  相似文献   

7.
坠子书是由三弦书发展而来的民间说唱艺术,它在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莺歌柳书和道情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书种.坠子书作为民间艺术的瑰宝,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民族文化传承价值及教化价值.但随着群众娱乐方式的多元化和审美观念的转变以及还愿习俗的变迁和说书市场的低迷,民间坠子书渐渐步入衰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实施,坠子书也得到了相应的保护,但从其目前的状况分析,激活民间说书市场已成为发展和继承民间坠子书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昭明文选》是南北朝时期梁朝太子萧统编选的、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文学总集。共收录了周代至梁代七、八百年间一百三十位知名作者的七百余篇作品。这部总集内容宏富,风格多样,文体完备,辞采绚丽,是一部文学的选萃,曾被誉为“总集之弁冕”、“文章之渊薮”,为后世保存了先秦至齐梁时期具有重要文学价值的各类作品。这部总集为历代文人所重视,有过多种注本和  相似文献   

9.
《理论界》2015,(10)
食物在童谣文本中呈现出鲜活立体的情状,发挥不同的表达功能。本文在借鉴外域饮食文化学和儿童文学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以吉林等五省市的童谣为文本依据,通过文本分析,认为在童谣中食物既是无实在意义的语音符号,又是重要的文学表达媒介。食物作为童谣文本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线索,增强了文本的表现力;也被用作符号来衡量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并被赋予了一定的伦理内涵、象征人的德行。  相似文献   

10.
童谣本质上是一种传播现象。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显性传播者的儿童被作为隐性传播者的成人利用成为童谣传播的主体与受众,而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决定了此阶段童谣多是对黑暗社会的揭露和对统治阶级的批判而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亦决定了该时期的隐性传播者为保全自我和达致预期效果而刻意采用双关语、比兴、谐音、拆字等诸多传播语言与技巧。  相似文献   

11.
友人:首先祝贺你的长篇小说《通天塔》在完成11年后历经艰难终于正式出版。张远山:谢谢!这应该归功于责任编辑岳建一先生和中国工人出版社。如果不是岳先生的慧眼卓识和中国工人出版社的鼎力支持,我不知道这部书还要过多久才能问世。这部小说最终没能在文学杂志发表或在文学出版社出版,也是非常合理的。因为《通天塔》在文学园地里确实是个身份不明的异类。友人:你是不是说,《通天塔》长期不能发表和出版,不完全是因为文学刊物和文学出版社缺乏胆识,也与《通天塔》在已有的文学格局中确实找不到恰当的位置有关?张远山: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2.
民间立场与民间价值作为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一个标志,先后经历了平民文学、大众文学与工农兵文学等概念转换。然而现代精英作家头脑中的民间意识,其本质上仍是一种知识精英的民间想象,而不是他们回归民间意愿的真实表达。民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被知识精英随意解读的空泛概念,它并不具有文学创作的实践意义,只是精英话语的另类言说。因此精英作家笔下的民间立场,与底层社会的民间立场,则又明显地表现出了文化心理与艺术趣味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我翻阅这部由刘无奇先生编撰的《长安当代书画名录》,不由得感到惊奇。我还没有看到一部像这样全方位反映长安书画家风采的书,而且别出心裁,图文并茂,相得益彰,读来令人兴奋而又喜悦。和共和国同龄的刘无奇,原名刘五旗,也许不奇无奇,却出奇的编撰了这部引人注目的书。原来,他自幼在父亲的蒸陶下,喜爱花卉艺术,长大后先后就读于国林花卉艺专,后又就读于中文写作大专班和书画函大研究生班。他从事园林工作ZO余年,对花卉养殖、插花艺术颇有研究。一谈起牡丹月季菜花等等如数家珍,既能迈出花卉各类品种和各自特征,又能就其生活…  相似文献   

14.
由傅璇琮、蒋寅二先生总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通论》(七卷,330余万字),是一部规模宏大、富有创意的学术著作。这部书的编写体例奠定了它的鲜明特色。此书每卷由上中下三编构成。上编是每一断代文学的基本内容,按文体述介各代文学概况,其特色是打破多数文学  相似文献   

15.
李涛  张秀琴 《学术探索》2012,(8):171-173
民间剪纸艺术在多元文化存在的今天,发挥着重要的文化载体角色,从不同角度传承着本源文化,本文从文学意境角度出发,来讨论民间剪纸艺术结构中的文学特性,诠释来自于民间朦胧的文学意识向往,探讨来自民间厚重的文化积淀,通过本文的阐述,有助于我们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并加深对其艺术形态特征的理解和整个民族美术的把握,加强理论研究的根基,从而推动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焦会生 《殷都学刊》2008,29(4):102-105
莫言小说的民间立场主要表现在抒写民间生活内容、表达民间思想倾向、运用民间语言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其与民间的血肉联系;莫言小说之所以具有民间立场,归根到底是由莫言的生活经历和艺术观念所决定的;莫言小说的民间立场对于消解“启蒙”心态和“先锋文学”那种远离百姓的弊端,对于建设和发展底层文学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皮庆生 《江汉论坛》2012,(8):104-111
"庙貌",在传统文献中通常指祠庙与神像,是民间神灵信仰的重要载体。随着神灵人格化趋势的加剧,宋代出现民间诸神大兴庙貌的局面。宋代的神灵庙貌有很高的艺术性,无论从祠宇的建筑格局,还是神像的风格,都带有强烈的世俗性,开启了明清宗教艺术世俗化的先河。但庙宇作为宗教场所,普通信众、修建者更关注的乃是神明的灵应,他们既赞成祠庙、塑像的精巧辉煌,更坚信庙貌与神明的灵应紧密相关,通常将庙貌的灵应性置于艺术性之上。庙貌的灵应取向使得其形式往往偏离正统的道德、审美标准,引起官员、士人,尤其是理学人士的不断指责,力图对民间信仰中庙貌"不正"的现象加以整肃。民间信众与官员、士人的角力与妥协,使得宋代民间神明的庙貌始终徘徊于艺术、灵应与正统之间,以求获得三者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张炜植根民间大地的文学观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一是具有拥抱大地的民间情怀;二是坚持关注民间大地的创作理念,形成了独异而鲜明的民间立场和"野地"意识;三是具有朝向民间的艺术运思。张炜以民间大地为旨归的文学观,在新时期文坛上独树一帜。他以此为立足点迸发出旺盛的创作活力。  相似文献   

19.
《含晶道人自订年谱》及其史料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偶然机会,在钱萃恒先生处发现一部抄本《含晶道人自订年谱》(以下简称抄本《年谱》),经过考察,它从未公开梓行,不见于任何目录书著录,因此鲜为人知。这部抄本《年谱》,对研究近代史的捻军、白莲教及山东人民起义等方面,都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土族民间信仰解读——地方性信仰与仪式的宗教人类学研究》一书,在充分占有文献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之上,依托大量丰富翔实的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从信仰与仪式、文化内涵、社会功能、祭祀圈与信仰圈、民间信仰与社会控制等不同角度对民间信仰问题进行了深度审视,从而超越了一般民间信仰的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