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培养健康的社会心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广义的社会意识是一个具有多层次结构的复杂系统。以反映社会存在的水平和程度(广度和深度)之高低为次序,它可以相对地区分为有明显差别的两个基本层次,即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相对于以较严密、系统的理论形式反映社会存在的高水平的社会意识形式来说,社会心理是对社会生活的直接的感性反映,是不具有理论形式的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它表现为感情、情绪、风俗习惯以及各种倾向、意愿、信念等。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社会心理是千姿百态的,但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心理本质上是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要求相符合、与时代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相一致的健康的社会心理。它主要  相似文献   

2.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流派——福利经济学是一种规范经济学.它以资产阶级道德标准来评价经济效果的好与坏,道德评价是以道德行为的善恶、好坏为标准,而道德标准是有阶级性的,福利经济学中的道德规范有公正分配、经济效率、自由、均等、民主等概念.  相似文献   

3.
角色的二重建构--个人与社会连接点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洪  刘成斌 《社会》2003,1(5):19-22
在迪尔凯姆《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一书中,贯穿着两条主线:一是对仪式的分 析;二是对思想分类的关注。迪尔凯姆指出,宗教崇拜其实是社会崇拜,通过把神圣性灌注于社会力量,达到整合社会成员关系和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的目的。这里的社会力量,指的是宗教组织通过宗教组织的功能,使社会成员参与到宗教活动中,“扮演”虔诚的宗教徒角色,进而受宗教(其实是象征和代表社会统治者的利益)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是一个有着深刻宗教情结的民族.东正教作为文化现象和意识形态,深深根植于俄罗斯民众的意识里,浓浓地融入俄罗斯民族的精神中,深刻地影响着俄国的历史与现实.为实现国家统一并加强皇权,以君权神授为宗旨的基督教作为最有力的思想武器被罗斯统治者"请入"罗斯.至此,无论是在鞑靼蒙古人入侵时期,还是在第一、二次卫国战争等俄苏历史的紧要关头,俄罗斯东正教均发挥了其社会整合与道德教化作用,并在促进国家统一、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凝聚民族精神、规范民众道德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而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5.
应当重视“道德风险”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认为 ,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公共生活选择结果对社会道德风尚与道德意识影响的不确定性 ,二是作为公共职责履行者的社会成员个人道德行为的不确定性对社会公共生活可能带来的影响。作者指出 ,道德风险问题的存在提醒人们 ,应当注意公共生活中的任何一个重大决策对社会道德可能造成的影响 ,注意广义伦理环境的存在 ,注意在社会公共生活管理中将立足点放在加强制度体制建设而不是选拔贤者仁人上  相似文献   

6.
经济学与道德--对经济学某些倾向的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近两年一种比较为人所接受的观点,即"经济学已经完全摆脱了道德判断和道德说教",本文提出了不同看法.文章认为经济学不做道德评价的说法不能成立,没有功利主义道德观,就根本不可能有称之为经济学的东西;从新制度学兴起之日起,道德问题就逐渐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经济学并不直接地或主要地研究道德规范,但它总是给社会道德规范的变化以巨大的影响;承认经济学受到道德观的制约,承认经济学有观念的倾向性,这一点也不会影响它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是化解社会矛盾,而社会矛盾的本质与根源是制度矛盾。只有从制度关系着眼才能明确把握社会矛盾的发生与演化,也只有从协调制度关系并且用制度安排来协调社会矛盾,才能从根本上形成持续稳定的社会秩序。当代中国社会理性化的正式制度同感性化的非正式制度之间的矛盾,是广泛存在且难以协调和化解的社会矛盾。中国传统社会用重亲情伦理、重仪式教化的思维方式,认同并确立了一套感性化的礼俗制度,实现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融合,维持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超常稳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和谐社会,既要重视作为文化传统存在的各种非正式制度的作用,也要借鉴中国古代社会以感性化方式实现制度协调、社会稳定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在迪尔凯姆的现代性问题解决方案中,个人人格与社会团结的关系是其解决问题的理论起点.但是迪尔凯姆时这个问题的回答并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仅仅是"个人依赖社会"那样简单,它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和"利己与利他的关系".在19世纪的法国主流思想中,"个人主义"一词所表达的意思与迪尔凯姆用"失范(anomie)"和"利己主义(egoism)"这对概念所要表达的意思几乎是完全一致的.正是基于这种具体语境,迪尔凯姆对上述问题持有的其实是一种基于利己与利他相统一基础上的坚持利他先于利己的原则立场.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6,(5):35-3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实现制度教化与德性培养的有机统一,需要在注重德性培养的同时注重制度教化,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德性素养较高且具有公共理性意识的现代公民。对此,我们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德性教育的枷锁之下突破出来,需要针对德性与制度教化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使其充分发挥自身在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实现制度教化与德性培养的良性互动,而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在制度教化过程中彰显制度的道德性、积极提升德性培养的制度化水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肖瑛 《社会》2008,28(2):39-39
功能分化和领域分离被视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也构成许多建基于启蒙理性的社会建设理论的核心观点。但分化条件下不同社会领域及功能之间如何整合的问题在启蒙理性传统中却付阙如。本文在M.莫斯的“总体的社会事实”的启发下,尝试构建一个“总体的社会组织”概念来考察涂尔干的“法人团体”想象。文章认为,涂尔干的“法人团体”想象是以在社会组织层面整合国家与个人之间,社会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以及社会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道德功能之间的人为对立为目标,“法人团体”属于中介性的“总体的社会组织”范畴。虽然涂尔干的这一想象有简单化和乌托邦化的嫌疑,但其对于洞悉和超越高度分化状态下的社会生活弊病有着很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在1956年后写的著作是关于一般伦理学的,它要解决的是维贝尔提出的属于个人态度的伦理学和从社会责任考虑的伦理学之间的矛盾。为此,必须认识到集体的社会精神比起主观道德来应居于首位。由于集体道德渐渐解体,道德规范才被分为具体的和抽象的。道德的独立性是在发生道德冲突的  相似文献   

12.
张方玉 《唐都学刊》2006,22(2):36-39
道德价值是道德本质的真正体现,对于元伦理、规范伦理、美德伦理具有根本性和终极性的意义。现代伦理学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对于道德价值的忽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伦理学的发展与社会道德的进步。建构起公正与幸福的道德价值,可以生成内在的激励机制,促进个体道德的提升、增强规范伦理的有效性,可以促成元伦理、规范伦理、美德伦理的统一。人类为实现幸福的公正而制定的规范才是真正的道德规范,人类为实现公正的幸福而完善的德性才是真正的美德。  相似文献   

13.
当市场经济成为我们的社会现实存在之后,在道德实践领域里似乎存着一种反规范、反秩序、反约束的相对主义、乃至虚无主义倾向,这种倾向把道德自由作意志主义的理解,于是在实践中把个人意志的“任性”、“冲动”视为是道德自由。其实道德自由作为道德主体的意志自由是指道德主体有选择道德规范以规范自我行为的自由。道德规范的约束与限制恰恰是道德自由的真实内容。所以道德自由是自由与责任,自由与限制的内在同一。  相似文献   

14.
1 .主要特点韩国的中小学生从三年级到十年级都要上道德教育课 ,课程旨在帮助他们了解自己 ,理解作为韩国社会的一员所应承担的角色和责任 ,并学习韩国人为了过上美好的生活而应该遵守的核心的道德规范和各种规矩。因此 ,道德教育的重点是将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内化。此外 ,道德教育还强调发展价值判断能力———在当代社会生活中 ,这是理性地解决道德问题所必须具备的本领。从小学一年级到二年级 ,道德教育课的名称是“正当的生活”。三到六年级的道德教育课关注的是培养基本的道德习惯 ,了解道德准则和规范 ,并发展道德判断能力。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职职业道德教育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在教育内容上存在着抽象泛化,与企业需求、学生需要相脱节,偏重规范知识传授,疏于道德能力训练等弊端。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有利契机。顶岗实习是学生应用专业技能从事职业的模拟,是学生完善自我适应社会的演炼。高职职业道德教育应把握这个有利机会,以培养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协作素质和规则意识为主要内容,在完善学生自我人格的同时培养职业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6.
李永杰 《社科纵横》2010,25(7):127-129,139
道德可以分为显性的道德和隐性的道德,处在显性层面的道德对于道德主体来说,还只是外在的规范;处在隐性层面的道德则已经成为道德主体心灵深处的道德律令.道德内化就是从显性道德向隐性道德转化的过程.道德内化的实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道德主体对于道德规范产生道德情感,经过长时间的涵养实践,进而使得道德规范成为道德主体的道德人格.道德内化的实现是道德建设的关键,它需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的影响力,促使道德主体吸收外在的道德规范成为自己内心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伦理学的教科书出了很多本,但关于道德结构的研究仍未见深入。正是如此,所以,这次在讨论道德层次时,出现了不少混乱。因之,加强对于伦理学建设带有起点性问题的道德结构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有意义的。从宏观上分析道德体系,它包括道德活动、道德关系和道德意识什么是道德?现在大多数著作仍然沿用传统的提法,即:道德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关于这一传统定义的正确性程度如何,这里暂且不说。我觉得把广泛而复杂的社会现象——道德,概括为“社会意  相似文献   

18.
道德虽属精神范畴,是软力量,但道德良善决定着人的行为良善.任何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在确立国家基本制度(法律)的同时都要确立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特别是从政人员的政治道德.政治道德具有价值功用是毋庸置疑的.政治道德能够促进人格完善,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规范人的权力行为,同时也能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加强政治道德建设,也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举.  相似文献   

19.
三种社会整合方式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媛 《学术交流》2003,(4):107-110
社会整合方式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的社会整合方式与西方、与日本的社会整合方式一个很大的区别 ,就在于其缺乏中介意识。因此 ,我们不仅要解决好结构层面的问题 ,进行制度、规范创新 ,强化新的制度安排 ,探索社会有序运行的机制 ;还要解决好文化层面的问题 ,进行文化创新与社会心理变革 ,完成价值体系的重建 ,树立新的道德观念和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20.
论道德自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道德自我以感性生命为存在的前提 ,又包含意识与人格的综合统一 ,在总体上表现为身与心、天与人、个体性与社会性的互融 ,并内含着时间中的绵延同一。道德自我所具有的个体性与社会性规定 ,在社会历史的现实结构中进一步展开为自我之间及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文章指出 ,道德自我在道德实践中往往以自律为存在方式。就道德意识的层面而言 ,道德自律的过程展开为意志选择、理性评价、情感认同等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这里 ,意识的综合统一构成了道德自律所以可能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