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树立法律权威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社会都需要权威 ,法律的内外品性决定了现代社会需要树立的是法律的权威。要树立法律的权威 ,必须确定法律的二元划分 ,确定程序法治的地位 ,确定司法组织必要的独立性 ,并且不能误用法治的功效 ,要正确看待法律的局限性 ,要弱化任何个人的权威  相似文献   

2.
树立法律权威是任何国家建立法治社会必备的基本要求。邓小平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以及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两个方面深入地阐述了树立法律权威的重要性。这为我们党和国家走依法治国之路、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3.
许霆利用银行ATM机故障恶意取款被法院以盗窃罪判处无期徒刑,一个普通的刑事案件经过媒体的传播和放大而成为一个影响重大的公共事件,民众的质疑无疑会影响法律权威的树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树立法律权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律的良好氛围。法律权威的树立,首先需要法律规定本身公平、合理。其次,应真正建立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良好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4.
法治社会的根本特征是法律权威的至上性 ,树立法律权威是进行法治建设的决定性前提。树立法律权威须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以法治权、制约权力 ;二是以法济民 ,实现守法的自觉化  相似文献   

5.
证实树立法律信仰的命题是困难的。法治精神的内涵是确立法律权威。法律权威的构建,需要具备论证其统治“正当性”“合法性”的理论完整性;同时需要表现为被治者在没有强制力迫使其服从的情况下对法律的自愿服从。法律信任是构建法律权威的心理基础,法律信任是在法的运行过程中取信于民的得以实现的。分析实证法学无法解决法律信任问题。树立对法律的信任是当下中国法治化进程中社会心理层面应当首先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法律尚未树立极大权威:强制推进法治的根源  建构法治国家,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的生产力状况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等情况,选择自己的模式。我国尚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施“上下驱动,强制推进法治”的发展模式,主要源于民众对法律缺乏充分的信仰和遵从的社会心理基础,法律尚未树立起极大权威。法治国家最直接的标志是法律具有极大权威。这种权威应当而且必然是牢牢扎根于人们的意识之内,明显地体现于人们的意识之内,明显地体现于人们的行为之中,深刻地印证于社会的政治运行之中。人们对法律的自觉遵从是建立在一定的经…  相似文献   

7.
农民法律意识的淡薄成为中国正在进行的法治社会、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障碍,培养农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非常紧迫和必要。农民必须树立权利意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确立社会本位意识,保障社会利益;养成法治意识,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要培养农民的法律意识,就必须推进政府和社会的普法教育,在执法和司法实践中对农民进行法律教育,并且国家和社会要营造法律意识培育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 ,旧的权威类型正在逐步衰落但没有完全消亡 ,新的权威正在逐步形成 ,但又没有最后确立。因此在新旧权威交替过程中就出现了中央政令不通、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法律、法院缺乏权威等等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创造法律至上的社会氛围、树立宪法的权威、加强立法、严格执法、严肃司法、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 ,从而达到法律权威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本身应该是法治社会,法治正义精神是和谐社会的基石。要奠定、稳固和谐社会的正义基石,非实现正义规则的司法权莫属。稳固的和谐社会需要树立司法权在纠纷处理机制中的至上权威。  相似文献   

10.
如何建立和巩固法律的权威是当前的重要问题之一.自不待言,没有法律权威的社会是无法称得上法治社会的.任何统治阶级因此都力图建立法权威和法是权威的观念.法权威的建立可以说既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同时它又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其结果是法律能否被人们遵守,并影响人们对法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法制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型的人治社会走向现代型的法治社会的变革过程 ,是从人治型的价值—规范体系向法治型的价值—规范体系的转换过程。当代中国法制呈现的现代化的趋势 ,是在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发生的。要使法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 ,树立法律的权威 ,真正实现邓小平说的不因领导人的意志转变而改变 ,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及未来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也标志着法治建设揭开了新的序幕。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为了实现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未来中国的法治建设应着力思考和解决以下问题:树立法律权威和法律至上的观念,实现权力运行的法治化,加强人权保障,建设法治文化,培育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3.
论法治进程中的守法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社会的显著标志就是法律在社会中具有最高的权威以及人们对法律普遍的遵守和服从。必须树立法律的权威性和至上性,充分发挥法律对合法权益的保障作用,从而使人们形成那种发自内心对法律的信仰和崇敬,并把法律内化为自身行为的准则,形成守法的氛围。自觉自愿的守法符合法治社会的根本要求,法治社会中理想的守法状态就是在政府守法的榜样之下,民众自觉自愿地遵守法律。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提出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现实所需,是我党执政理念的重大深化和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是树立法律权威的需要,是经济建设的需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坚持教育的民本化思想,坚持并改善党的领导,警惕法治保守主义,重视法律职业群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农村,部分农民作为法律信仰的主体,在心理状态及行为方面既不能自觉信仰法律,又对法律缺乏需求感,从而产生法律信仰危机.这种危机严重制约着农村的法制建设,迟滞了依法治村的进程.必须采取措施,使法律成为农民的信仰对象,成为保护其最高利益的根据,成为社会正义的权威根据,成为农民生活中的必需.要真正营造一种法治的社会氛围,坚决惩治司法腐败,树立法律权威,克服信仰危机,以实施依法治国战略.  相似文献   

16.
法治是人治的否定,人治伴随专制,法治呼唤民主。宪法作为民主政治的产物,她同法治、民主一样受制于经济基础。我国古代人治色彩浓厚,近代法治起步较晚,宪政道路艰难曲折。宪法权威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程度的标志之一。法治需要有法可依,完备的法律体系的建立,首先得从母法———宪法做起。法治要求法律至上,首先要维护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树立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法治离不开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宪法最集中地体现了党的意志、人民的意志和国家的意志,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将党的领导法律化,实行法治是党领导和执政方式的重大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其实施却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首先,从环境因素看,我国法律缺乏足够的权威,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目前难以从现有法律体系中获得力量。其次,从主观上看,它受到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刑事法律的主要精神、社会传统价值观念的制约。其三,从客观上看,其实施会受到行政机关的影响。要从根本上解决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施问题,要实现法治,树立法律的权威,当前要做的是逐步解决上面提及的阻碍其实施的具体因素。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国的提出,将法治提升到了国家的高度。在社会管理中,法律成为法治建设的重要表现形式,如何客观全面地认识法律,直接关系到法治建设的成效。关于法律,拉兹的法律权威理念中给出了相应的阐述,法律的本质就是主张自己的合法权威,发挥其着指引行为的功能,而且满足具有权威的条件。可见,法律之所以能够得到遵守,在于法律的权威。在当前我国法治建设方面,拉兹的法律权威理念值得我们研究,以便为法治建设提供更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部分,先后三次提到了“权威”这个词,而每次提到的“权威”都与法律有关,可见法律权威的重要性。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迫切需要。在全社会树立法律权威,坚定不移地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和谐稳定,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20.
法律权威以法律认同为逻辑推演的起点,而法律认同又以法律具有权威为必要条件。法律权威与法律认同的良性互动以法在社会生活中能够产生预期的法律实效为前提。法律在社会纠纷解决机制中缺乏实践权威导致公众对法律缺乏认同感,法律规范难以转化为民众公认的生活方式;公众对法律缺乏认同感、法治观念淡漠进而又削弱了法律权威。中国法治建设的当务之急乃是强化法律实践权威,提升公众法律认同感,使两者良性共契,及时摆脱目前互相弱化的恶性循环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