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馬克思列宁主义教导我們說,每一种生产方式都有它特有的基本經济規律,而这个規律是决定于各該生产方式的主要方面和本质。 斯大林同志发現了社会主义基本經济規律,并予以科学的論証。这个規律的主要特  相似文献   

2.
1958年,人民公社这种新的社会組織象初升的太阳一样,出現在我国辽闊的土地上。它的出現不是偶然的,它是我国經济和政治发展的产物,是党的社会主义整风运动、社会主义建設总路綫和1958年建設大跃进的产物。它的产生完全符合社会发展的两个客观規律,卽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适应的規律、上层建筑和經济基础相适应的規律。人民公社是毛澤东同志領导全党和广大人民利用这些客观規律的伟大創造。  相似文献   

3.
九月中旬,著名的經济学家許滌新同志应吉林大学和吉林省經济学会的邀請,对本省的一些經济理論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作了“关于社会主义时期的几个經济規律問題”的学术講演。在講演中,許滌新同志就一些重大的理論問題,作了精辟的論述,对本省的經济理論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有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規律的作用問題,是政治經济学中一个重大的理論問題。中國新經济学研究会上海分会在去年九、十月里,組織上海部分經济研究者和經济工作者,开了三次座談会來討論这个問題。座談会原定的討論題目是“价值規律在我國过渡时期的作用”,并指出应着重討論价值規律在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在我國現階段的作用。随着討論的進行,把間題轉到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規律的作用方面。除了正面討論价值規律的作用外,座談会还提出应討論价值規律和其他經济規律的关系問題。座談所涉及的問題很廣,意見很分歧,甚至沒有完全相同的意見。所談的問題的范圍和角度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在討論中,許多同志都認为:党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經济的总方針,不是与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的理論相独立的,而是再生产理論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設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它反映了农业是国民經济的基础和工业是国民經济的主导这两个客观經济規律的要求,是以这两个客观經济规律为依据的。  相似文献   

6.
(一) 波浪式前进,是事物发展的規律。自然現象是这样,社会现象也是这样;革命是这样,建設也是这样。社会主义国家經济建設的实踐証明:波浪式发展,是社会主义国民經济高速度发展的規律。社会主义国民經济的发展之所以是波浪式,是由許多因素决定的。从总的說,是由于国民经济发展平衡与不平衡的矛盾所引起的。象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社会主义国民經济的发展的这种不平衡是絕对的。但国民經济  相似文献   

7.
近来我国报刊上,展开了对杨坚白、何建章等同志提出的“生产价格”和“平均利潤”問題的討論。这一个問題的爭論是社会主义和資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爭在經济学上的反映,是一个大是大非的問題,不仅經济学界有重視的必要,經济工作人員,亦应該充分重視。我想从以下几点来談一談。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存在“生产价格”和“平均利潤”的經济范畴生产价格和平均利潤是資本主义的經济范畴,而不是什么社会化大規模經济共有的經济范畴。因为在資本主义的条件下,价值規律和剩余价值規律在起着調节生产,調节流通的作用,那一部門投資少,生产少,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利潤  相似文献   

8.
学术动态     
武汉地区研究經济史的部分同志,最近举行了一次座談会,就国民经济史研究的对象、中国近代国民經济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分期等問題交換了意見。一、关于国民經济史的研究对象問题对于这个問题,有两种意見。一种意見認为,国民經济史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是个別国家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过程;它的任务在于揭示个別国家的生产关系发展的規律;它是按严格的历史順序  相似文献   

9.
一、价值規律对我国当前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不起調節作用,对于人民公社經济也不起調节作用 我們認为,在我国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以后,价值规律无論在生产领域中或在流通領域中(生产和流通是統一不可分的),基本上都不起調节作用(人民公社社員們的家庭副业除外);起調节作用的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經济規律要求的国民經济有計划、按比  相似文献   

10.
杨坚白同志和何建章、张玲同志都力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应直接以生产价格作为价格形成的基础。杨坚白同志說:“以生产价格为依据的价格形成,是内在于社会主义經济本身的客观要求。”何、张二同志則說:“社会主义經济中存在生产价格的必然性。”按他們說来,这是由社会主义經济的属于社会化大生产或“社会化大規模經济”所規定了的。杨坚白同志把資本主义制度下生产价格的形成,解释成是由于“社会生产已不再是簡单的商品生产,而是社会化的大規模生产”,同时认为,社会主义經济同样  相似文献   

11.
一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經济問題”中提出了价值規律的“影响”这个概念,借以和价值規律的調節作用相区別。但他并沒有对“調節”和“影响”这兩个概念加以明确的解釋。目前我國学術界在討論价值規律的作用問題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这兩个概念的含义;而若干論点的不一致和这兩个概念的不明确是有关的。研究价值規律在我國國民經济中的作用,必須从实际出發,对实际的經济生活作全面深入的考察,然后才能对价值規律的作用做出比較全面的結論。在自由市場的方針的貫徹还剛开始,对价值規律的作用做深入具体的分析还有困难。  相似文献   

12.
在从資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里,由于存在着商品与貨币关系,人民群众的消費需要和滿足这种需要的消費品生产之間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商品的供应和商品的需求亲实現的。消費品供应与需求之間的关系,是以商品供应額和社会購买力表現出来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正确地处理商品供应額和社会購买力之間的比例关系,是社会主义基本經济規律、国民經济有計划、按此例发展規律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規律  相似文献   

13.
关于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經济规律,只要商品生产存在,价值规律就发生作用这一点,在学术界的討論中,看来沒有什么分歧的意見,而问題的焦点却集中在:价值規律究竟起什么样的作用?如何起作用?它与国民经济有計划按比例发展規律的关系如何?因此,我們只拟針对与此有关的若干問題,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見,希望同志們指正。  相似文献   

14.
1.社会经济形态的概念任何科学都有它特殊的研究对象,它的任务是在于发現它的对象的发展規律。同样,历史唯物主义也有它的研究对象,这对象就是社会,它的任务就在于发現社会发展的一般規律。历史唯物主义按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識这一唯物主义原理,把社会理解为“社会經济形态”(簡称社会形态)。社会經济形态这个概念,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它把社会这个概念作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国科学院經济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經济研究所等十三个单位于1958年12月在北京关于輪流在各地举行經济理论討論会的协議,决定于今年3月20日在上海举行第二次全国經济理論討論会,会議将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和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領导下进行。会議内容是討論商品生产和价值規律以及計件工資等問題,并就有关經济理論的学习和經济科学研究工作的問題交換意見。这次討論将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下,国民經济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社会再生产的各个过程之間,国民經济各部門之間、企业之間、各地区之間,都有着极密切的联系,一个环节跟下上,就会影响其他許多环节的发展。要使整个国民經济联成一气,都能根据社会主义建設的需要高速度地向前发展,就必須加强协作。“协作是生产发展的一个客观規律,違反这个規律是不行的。因为生产是社会的生产,特別是进到大工业时代,更是如此。”(簿一波:“关于經济部門整风的几个問題”)。在社会生产大跃进的現在,强调全面协作更加重要。因为国民經济中会經常出現新的矛盾,例如生产跃进和机器設备的供应之間的矛盾、生产跃进和技术力量的补充之間的矛盾、生产跃进和原材料供应之間的矛盾等等;在各部门之間、各企业之間、  相似文献   

17.
我国过渡时期經济制度的基本特点,就是全民劳动和各种财經政策都是經过統一的計划來实現的。國家的經济計划是各項財經政策的具体体现,而基本建設計划又是整个國民經济計划的主要組成部分。在編制上它的总依据是过渡时期总任务和我國發展國民經济的第一个五年計划。在內容上它規定國家在一定时期內对固定资產投資的总規模和增長速度,規定了國民經济各部門、各地区的投资此例关系,規定了国家建設的程度和工作内容。因此,它决定着社会主义工業化和社会主义建設的前途。  相似文献   

18.
關於我國過渡時期經濟規律——特別是有關某本經濟規律問題的討論,從目前全國的討論情况看來,持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就是我國過渡時期的基本經濟規律」意見的人還是相當多的,「經濟研究」第一期和第二期所發表的一些論文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經济学界在闡述农业是国民經济基础的原理时,往往引用馬克思提出的“超越于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这个論点,作为分析問題的理論依据。但是,大家对这个論点的理解却不很相同。一种流行的看法,是把它解释成为农业剩余劳动是国民經济的基础。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汪旭庄同志。他在一九六二至一九六三年期間,先后发表了《怎样理解农业是国民經济的基础》和《論社会主义制度下工业和农业相互結合的規律》两篇文章。在这些文章中,他实际上是把生产超越农业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产品的劳动視为“农业剩余劳动”,并把农业提供給共  相似文献   

20.
經济系于1962年12月27~29日举行了全系科学討論会。这次提交全系討論的論文共6篇,其中政治經济学方面有“关于《資本論》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关夢党)、“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費品分配規律的研究”(林皇杜)、“略論农、輕、重次序安排国民經济发展的方針与国民經济綜合平衡”(曹明国)等三篇;統計会計、經济思想史、中国經济史方面有“試論社会主义企业經济核算中成本核算的几个問題”(陈冠华)、“魁奈《經济表》对馬克思再生产理論形成的作用”(高貴荣)、“鴉片战爭前后东北官田旗地的經营和民佃以及民地的发展”(孔經緯)各一篇。現仅將部分问題的討論情况簡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