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70年间,改革开放是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而伴随着各领域的改革开放,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开始了自身的变迁与转型。这种转型虽然是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身内部展开与进行,但却极具广度与深度,可以从四个维度分析:就目标定位而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高远逐步回归现实;就内在结构而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一统逐步走向多样;就价值倾向而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整体逐步指向个体;就存在样态而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封闭逐步转向开放。从以上四个维度可以较为系统地把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全景式变迁。  相似文献   

2.
徐连明  文军 《江海学刊》2007,(2):127-132
社会学对意识形态的研究有其特殊的学科旨趣。传统的意识形态概念是建立在“真—假”二元对立之上的,而社会学的意识形态研究倾向于超越这一二元对立;传统的意识形态理论具有浓厚的政治学色彩,而社会学的意识形态研究更多地转向有别于政治的文化领域与日常生活领域。另外,社会学还提出了意识形态终结论以及总体性意识形态等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学在意识形态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诸多特征和共性是与社会学的学科范式相关联的。  相似文献   

3.
意识形态研究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涉及政治学、哲学、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等学科和领域。刘英杰博士撰写的《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立足于技术霸权时代意识形态出场方式的变化,把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两个在传统哲学教科书中没有直接联系的概念建立起新的本质联系,并对科学技术何以成为意识形态,怎样成为意识形态,传统政治意识  相似文献   

4.
邓欢 《理论界》2020,(3):34-40
审美意识形态理论是意识形态理论的应用和进一步发展。阿尔都塞跳出了传统哲学的理论框架,极为重视对意识形态的话语实践和叙事过程的研究,提出了意识形态"变形"理论,开创了意识形态研究的美学转向。他认为,审美意识形态理论是意识形态研究的一大转折,是现实和社会进行批判的一种机制。伊格尔顿把审美意识形态置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进行研究,突出审美的身体话语,突破了阿尔都塞审美变形理论的局限性,对审美、艺术以及意识形态的转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西方经济思潮的意识形态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思潮尤其是西方经济思潮,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一刻也脱离不了意识形态的纠缠。每一个新的经济学说的出现,都离不开特定意识形态的推动、帮助;同样,每一种新的经济学说的普及、推广和运用,都对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意识形态的巩固、发展、变更和转向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揭开西方经济学的意识形态性面纱,剖析藏在表面自由公正的经济思潮背后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属性,有利于增强人们全面认识西方经济学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6.
关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态势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对此,应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机地统一起来,正确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当今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关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7.
意识形态理论实质与适用范围问题是当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焦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具有存在论与认识论双重内涵,是科学性、建设性、批判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些国内外学者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当代西方社会微观意识形态的分析是有积极意义的,但由于他们未能深入理解宏观意识形态与微观意识形态的关系,混同了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功能,并带有明显的扩展意识形态研究视阈的泛意识形态倾向,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兼具多种身份的学者,许明的学术经历经历了从北京到上海两个重要阶段,他的学术起步是从美学研究开始的,<美的认知结构>是从理论思辨角度展开美学研究的反思,审美风尚史的研究强化了许明美学研究兴趣的转向:从抽象的美学思辨转向实证的审美考古.在美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美学史构成了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正是延续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问题的密切关注,使得许明从90年代开始在文艺批评领域提出建设新意识形态批评.进入新世纪以来,许明的学术研究逐渐凝聚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问题,并形成"大文化史观".  相似文献   

9.
“文化”一词含义的演变记录了人类对社会、经济以及政治生活中历史变迁所产生的一系列重要而持续的反应。在文学研究领域里引进文化研究,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实际上是对“语言论转向”的一种反拨。文化研究对文学研究带来研究范围和意识形态两方面的影响,但是文化研究不能取代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符号学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是不同的理论领域。无论是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中符号学分析方法运用的揭示,还是通过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文本的分析揭示其符号学特征,都是在符号学视阈下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再审视。在这一审视中,我们看到,符号学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之间存在着相互排斥又相互佐证的张力,这种张力推动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全国经济形势分析,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小康目标的主战场之一,更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经济板块.没有县域经济的全面振兴,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的真实的小康.发展县域经济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把握开放条件下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树立新理念,实施新战略.  相似文献   

12.
为学界所知悉之吴师道乃元代人,学有根柢,著作弘富,涉及到诸多学术领域,在文学史、思想史应占一席之地,然而对这一著名人物的研究,甚是寥寥.实际上,名吴师道者于唐宋元三代有三人,均为当时著名人物,且皆涉及文学,如不辨析,易致讹误.唐之吴师道,为垂拱元年进士;宋之吴师道,乃蜀人,曾任汉州太守,元祐时挂冠归隐,为"元祐七老"之一,与李之仪友善;元之吴师道,乃婺州兰溪人,元延祐辛酉(1321)进士,为著名学者、文士.本文考证、厘清三位吴师道的事迹、出处,纠正讹误,有利于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三.三”模式:一是范文选择要“三贴近”,二是教学过程要“三注重”,三是写作训练要“三结合”。  相似文献   

14.
正如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一样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他是对毛泽东、邓小平建党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本文阐述、论证毛泽东建党思想、邓小平建党思想与“三个代表”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不断认识和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三大规律”基本要素的汇聚点 ,是我们党正确把握“三大规律”的关键点 ,自觉运用“三大规律”的着力点 ,继续探索“三大规律”的新起点 ,为增强我党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三大规律” ,是“三大规律”基本要素的汇聚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首次从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有机统…  相似文献   

16.
“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的关系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系的集中表现。概括地说,前者是后者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18.
高玉 《江苏社会科学》2006,9(3):204-210
语言具有三个维度:工具性;思想本体性;诗性。相应地,文学语言学研究也有三种路向:在语言形式上研究文学;在思想本体上研究文学的思想内涵;在诗性的层面上研究文学的“文学性”。在当今文学研究中,对语言的诗性和从语言诗性的角度来研究文学,是最为薄弱的环节。  相似文献   

19.
哲学作为理论的体系、思想的活动 ,具有不同的境界。求真、求善、求美 ,就是哲学追求的三种不同境界。求真 ,追求的是客观必然的科学认识 ;求善 ,追求的是主体自由、自足、自为的信仰世界 ;求美 ,追求的则是二者的统一 ,即立足于自由与必然的创造。美的世界就是科学实践的世界。美的哲学就是科学实践的哲学  相似文献   

20.
现象是信息世界的一部分,由于它具有由物质到自在信息再到自为信息中的感知的三阶构成的结构,所以我们事实上是隔着三道鸿沟面对我们的世界.从信息的角度考察认识活动,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到认识的三道鸿沟的客观存在.但人类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能动认识的实践活动架设跨越鸿沟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