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代中国的乡民社会、乡规民约及其遭遇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谢晖 《东岳论丛》2004,25(4):49-56
中国在追求“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两分的过程中 ,首先面临着“城市社会”和“乡民社会”的分野。中国的乡民社会是地缘文化和血缘文化的结合体 ,传统的乡村自治使得当代中国的社会规范控制系统绝不仅仅是国家正式法律的一家独霸 ,而在广泛意义上被称之为“民间法”或“乡规民约”的规则体系更在实际地规范着乡民们的日常生活。当代中国乡民社会的乡规民约主要表现为习惯法、家族法和狭义的乡规民约。但是在中国急剧变革的社会背景下 ,乡民社会及乡规民约面临着如下的遭遇 ,即在生活方式上 ,乡民社会和乡规民约被城市化浪潮所激荡 ;在经济运作方式上 ,乡民社会和乡规民约受市场化趋向所左右 ;在价值选择上 ,乡民社会和乡规民约因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而发生转向  相似文献   

2.
王鲁彦以现代意识来审视故乡,发现乡民对现代文明充满了隔膜.这不仅表现在乡民和现代文明发生直接冲突的时候,而且表现在这方土地上的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的纠纷乃至冲突中.鲁彦探讨了其中的原因并指明了出路.  相似文献   

3.
略论废名小说的审美意蕴与艺术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名是二三十年代闻名于中国文坛的艺术个性颇为独特的小说家.他用一支得心应手的笔,平淡朴讷的文字,单纯简练的文体,叙写宁静和谐的乡土生活,在静美如画的田园风光与平凡纯朴的乡民生活中细细地寻觅“梦的真实与美”,发掘特有的诗意,营造出独具匠心的意境,显示出与同时代乡土作家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魅力.本文拟对废名小说的审美蕴含与艺术表现中的某些特性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初期,方力钧的艺术蜚声国际,然而,由于当时尚处于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东西方存在着长期的隔阂与误解,所以,国内外对于方力钧艺术一直存在着误读现象。国外评论者认为,他的艺术代表着与主流意识的对抗;国内评论者认为,他的艺术是后殖民主义的象征。这种结果导致方力钧虽然在国际重要展览中大受好评,但是艺术家真实的声音一直淹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实质上方力钧的艺术是立足于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思考,特别是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普遍存在而又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社会问题,更为真实地记录了那个年代处于体制转型时期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两汉乡民与"市"相联系,更多是为了换取交纳赋税所需要的货币,其向"市"投放产品的时间和数量,主要是取决于自身的需要以及粮食生产的丰歉程度。社会稳定时,其与"市"联系较少,社会动荡时则联系较多。经济发达地区乡民与"市"的联系较多,经济落后地区乡民与"市"联系则较少。"市"对两汉乡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他们自给自足的生活状况,交换行为的产生,仅是乡民日常生活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6.
晚清新政时期乡民毁学述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清末新政时期,全国各地不断出现毁学现象,1910年毁学活动更是发展到顶峰阶段。乡民毁学蕴涵着复杂的社会原因,一是新政的横征暴敛使乡民视学堂“如横暴之关卡”;二是学堂的现代性得不到乡民的普遍认同;三是社会转型期乡民惊慌的心理惯性;四是乡民缺少文化归属感。虽然清末乡民的毁学并非是普遍性事件,只是“民变”一部分,但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却不可低估。清末乡民毁学既有乡民对苛捐重税的反抗,具有维护基本生存权的正义性;同时也有乡民对新政举措的不满,具有反现代化的守旧与落后性,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有力支持并侧应了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20年代诗歌意象艺术的探索,经历了一个与古代诗歌的意象传统纠结,从传统意象体系中突破,重新审视回应传统的过程.30年代诗歌意象艺术,体现了对中国古代诗歌意象艺术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意象艺术的自觉兼容,体现了意象本体建构更全面、更自觉的意识.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在意象感性形态向智性形态的现代性变革、意象视域的日常性、都市化的关注、意象思维的现代性生成等方面,全面推进了意象艺术现代化的深层发展.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艺术在化用民族传统与西方现代艺术中形成了民族化的现代性特质.  相似文献   

8.
建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已成为时代命题。顺德"饮灯酒"传统节庆蕴含文化自信因素,且建构积极的生活,主要表径有:乡民参加灯酒活动热情高,活动公益竞投主旨突出,活动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探究其文化自信之因,与顺德经济发达、乡民眼界开阔、爱国爱家情怀、乡民求吉需求有关。顺德"饮灯酒"节庆,传承传统文化精华,增加乡民凝聚力,传播美好社会风尚,彰显文化自信的多方价值,对其他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解构传统的80年代女性主义诗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振亚 《文史哲》2003,2(4):162-168
女性主义诗歌在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躯体诗学”对舒婷一代的替代 ,完成了性别意识的艰难蝉蜕与确证。它从女性隐秘的生理心理经验、性行为欲望和死亡意识三个向度上进行的黑夜意识笼罩下的躯体叙述 ,在冲击传统理性文学的同时找到了自己的精神空间。它在艺术上多采用自白方式制造强烈的叙述氛围 ,使语言结构日趋情绪化和弥散化。这种创作改变了女性被书写的命运 ,扩大了女性解放的内涵 ,但也存在着高度私语化、自动迷狂等误区  相似文献   

10.
40年代产生了中国话剧的精品。这一时期话剧的艺术精神是历史精神的转化形式与实现。所谓艺术精神即民族意识的觉醒、高扬与民主意识的强化  相似文献   

11.
司马晓雯  陈丽 《江汉论坛》2006,5(6):108-113
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散文,表面的繁荣和内在的“苍白”共存,真正具备“思想者”品格的散文家并不多。本文试图从主题意蕴和艺术形式两方面进入周国平的散文世界,解读周国平散文的意义。与史铁生和张承志相比,周国平散文的生命意识,其中对精神灵魂的理性拷诘,自有其不可替代之意义。不过其艺术形式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  相似文献   

12.
《故事新编》与中国新历史小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故事新编》以愤世嫉俗的强烈讽喻性构成自己的美学力量。理想精神的解体、消亡与“小东西”们的鱼活伶俐 ,在作品中始终是相反相成的统一体 ,这是鲁迅关于中国古今社会史的独特发现和中心表达。其跨越时空、古今指涉的艺术意蕴 ,主要依赖于“杂文”意识的渗透 ,小说的作意和文体 ,在整体上都富于杂文意识。中国“五四”后的新历史小说在其发展进程中 ,从三四十年代的创作到“新历史主义”小说 ,与《故事新编》都有割舍不断的承传关系。它们也每每生发出可供借鉴的正反两方面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在破译温州模式的“文化基因”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流传甚广的解释图式:“永嘉之学——注重功利——经济发展”。本文对“永嘉之学”进行历史溯源,以澄清其与“温州模式”的纠缠;用文化人类学方法掘发文化“小传统”与乡民从事经济活动的关系,推断民间信仰是产生“温州模式”的关键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4.
刘明 《齐鲁学刊》2002,(4):97-100
新时期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与发展 ,呈现出较为复杂和特殊的表现形态。在融合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过程中 ,新时期作家的本土文化意识介入并影响了其艺术感知方式的转化和创作文本的哲学性超越。这里试以 80年代上半期的现代主义小说为对象 ,在与中国当代历史现实和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联系中 ,对其发展形态及其内在逻辑作一些剖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初的新时期文学在对农民日常生活的叙述中有意摆脱意识形态意味 ,农民个体和自我意识开始展现 ,但是这种意识还处于一种“盲目”和“焦躁”的状态。 80年代中期以来的“寻根文学”等试图让农民重返“家庭” ,“新历史主义小说”则让农民有了“家族”意识 ,生存或生命意识处于依附于家族或家庭的状态。 90年代后期及新世纪开端 ,农民的个体生命或生存意识在文学对家庭史、村史的叙述中被曲折地表达。  相似文献   

16.
王媖娴 《天府新论》2018,(6):137-144
在不少学者眼里,在公共事务迅速衰落、村落共同体走向瓦解的当代中国乡村,共有的民间信仰和庙会却在很多地方成了公共动员的有效力量。在学界颇具盛名的龙牌信仰个案中,追寻一己(家)之福的民间信仰通过信众的许愿—还愿行为和神明恩威并举的灵验传闻,有效促成了乡民对庙会这一村落公共生活的参与。不过,这种公共生活的动力更多在于乡民对私利的重视,而非对公共利益的关注,只能被视为涂尔干意义上“机械的公共生活”,其与政治学意义上的公共生活以及当代乡村民主自治所要求的乡村公民文化仍有很长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张承志在文坛似乎逐渐沉寂。事实上,张承志的作品尤其是散文,展示着他作为学者型作家的独特艺术魅力。他的自由精神、民族情怀、生态和谐意识以及诗人气质,都熔铸于其文化散文当中。这使得张承志虽然与大众文化疏离有别,但是,其清高坚守与精英化倾向也使得张承志在知识阶层得到了更多更深的认同与共鸣。  相似文献   

18.
李运抟 《江汉论坛》2002,4(1):87-90
本文从当代长篇小说的主题趋向层面切入,认为大体以20世纪80年代为界限,长篇小说创作出现了一种革命性的根本变化,就是从服从社会流行意识的"合唱"走向了张扬个性意识的"独奏".长篇小说在这一演变中发挥了艺术个性,实现了审美革命.  相似文献   

19.
田汉的早期剧作与新浪漫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20年代的戏剧舞台上,田汉有其同仁们发起了一场“艺术戏剧运动”,他们在社会政治功能的挤压中,执著地表面戏剧的生命象征意识。本文立足于田汉20年代早期剧作,以新浪漫主义为理论视点,重在挖掘其剧作内在的精神实质,即:同时具有物欲冲动和精神追求二重结构的本体的人,如何在这两种因素的碰撞与交锋中,体味灵的觉醒,把握宇宙的意志。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当代女诗人中出现一种"去性别化"的写作倾向,女性写作不再是"脆弱""敏感""柔弱"等固化标签的代言词。在当代女诗人中,杜涯、翟永明、冯晏的创作比较独特。杜涯的诗歌从写作初期到现在一直没有明显的性别特征,这种"无性别化"写作使她在谈论"女性写作"这个主题时鲜被提及。翟永明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创作中逐渐淡化自己早年提出的"黑夜意识",转向一种更加广阔、更加注重技术性的写作,这种"去性别化"写作方式,却因其"女性作者"的身份具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在冯晏近些年的大部分作品中看不出其女性身份,她将其女性体验极为节制地融入创作中,将其"女性意识"藏在诗歌语言之后,使其语言散发出来一种独特的气息。当代女诗人的这种"去性别化"写作,因其不再依附于情感的宣泄或身体的反应,而体现出艺术特有的思辨性和共振性,从而走向一个更广阔的艺术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