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7 毫秒
1.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成就的文学家之一,同时,陶渊明又是这个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其所倡导的无君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文章试图从陶渊明生活的时代背景来研究其无君思想.  相似文献   

2.
屈指算来 ,我倾心于陶渊明已经有十五个年头了。一九八五年夏参加江西九江陶渊明研究座谈会 ,写出了第一篇有关陶渊明的论文。会议期间 ,眺望云蒸霞蔚的庐山 ,寻访诗人故里 ,拜谒渊明之墓 ,那五柳先生任真自得、超凡脱俗的形象 ,似乎就在眼前 ,让人感到特别亲切。从此 ,陶渊明成为我最亲切朋友 ,他的诗文似清洌芳香的醇酒 ,让我含英咀华 ,沉潜其中。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 ,我花了七八年时间 ,撰写《陶渊明集校笺》。一九九六年 ,该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在这本书里 ,对《陶渊明集》中的异文、注释 ,以及陶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对陶渊明研究的著作极其繁富 ,其中也有一些接受影响方面的研究。如 ,萧望卿《陶渊明批评·陶渊明历史的影像》首先粗略考察了历代对陶渊明的接受情况。其后 ,钱钟书《谈艺录》以较为翔实、新鲜的资料梳理了陶渊明在历代声名的显晦。 196 1年中华书局结集出版《陶渊明讨论集·历代对陶渊明的一些探索》。新时期以后 ,陆续零星出现了一些与陶渊明接受史有关的单篇论文或论著章节。论文如袁行霈《辛词与陶诗》 ,论著章节如戴建业《澄明之境·陶渊明接受史片论》等。这些研究成果或者考察了某一读者对陶的接受情况 ,…  相似文献   

4.
在世纪之交 ,有机会参加第二届中日陶渊明学术研讨会 ,能够跟中日的陶学专家一起探讨陶渊明的诗歌 ,我作为一个陶渊明研究的新兵感到非常荣幸。我在一本书的自序中写道 :“我最喜欢的诗人是陶渊明 ,所以我翻译他的诗。”前两年学陶、译陶和研陶的一点微薄收获 ,是奉献给各位专家的两本小书 :《英译陶诗》和《陶渊明诗歌英译比较研究》 ,希望各位专家提出宝贵的意见 ,以便进一步修订和提高 ,努力使国内第一部陶诗英文全译成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译本。陶渊明是汉字文化圈中深受喜爱的诗人陶渊明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世界级的大师是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5.
1997年夏 ,由于面临世纪之交 ,众多学科都在忙于对 2 0世纪的学术研究进行总结。北京出版社选定《2 0世纪文学研究概论》的题目 ,全部丛书为 12册 ,魏晋南北朝占一册。笔者负责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分卷 ,并承担撰写陶渊明研究部分。我用近四年多的时光 ,将近百年来出版的陶学专著、中国文学史、有关陶学的专著和重要论文 ,较为认真地读了一遍。对有关陶渊明研究的著作和论文 ,则反复研读。结果发现百年陶渊明研究呈现出“工夫在陶外”的特点。这里的“工夫在陶外” ,是借用陆游诗句“工夫在诗外”改造而成。此外所说的“工夫在陶外” ,…  相似文献   

6.
今天,在中国陶渊明故乡九江市,隆重举行“日中学者首届陶渊明学术研讨会”,我感到非常高兴.我代表日方主办单位“六朝学术学会”在这里致词.首先,对中国方面的接待单位——中国九江师范专科学校表示衷心的谢意,感谢你们给予了热情的指示和多方面的协助.  相似文献   

7.
去年(1990年)9月起,我在中国的北京大学留学了一年。由于早就想去陶渊明的故乡看看,就利用了这个机会访问了江西九江。这里,我报告一下在考察旅行中,通过与当地陶渊明研究者交流而了解的一些情况。虽然是简单的报告,但如果能对我国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将不胜荣幸。 在一年的留学中,我两次访问了九江。第一次是1990年11月,在为期10天的访问中,我参观了陶渊明纪念馆、栗里陶村、醉石、东林寺、湖口县石钟山等地。第二次是1991年8月,停留了两个星期,参观的地点有陶渊明纪念馆、荆林街、斜川、玉京山、面阳山陶渊明墓、赛城湖等。  相似文献   

8.
五六十年代,中国学界出现了两次空前规模的陶渊明问题大讨论。曹道衡针对当时恣意歪曲陶渊明的不正学风,深入而全面地论析了陶渊明其人其作,提出了许多令人注目的新观点,再次捍卫和发展了本世纪的陶学理论。  相似文献   

9.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作家,同时在如何评价问题上,又是一个自来争论较多、分歧意见较大的作家。究竟应当怎样评价,仍然是个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开封师院学报》一九七七年第六期刊载高文、何法周两位同志写的一篇《试论陶渊明的政治倾向》(以下简称《倾向》)对陶渊明的政治倾向作了论述。这里也想谈谈  相似文献   

10.
为纪念陶渊明诞辰1620周年,江西省文化厅以及九江市、县有关单位于1985年7月30日至8月2日,在九江市召开了全国首次陶渊明学术讨论会。十四个省市的八十多位陶学专家和陶学爱好者出席了大会,他们提交了六十多篇学术论文和研究资料。本文就大会讨论以及各自论文中所涉及的主要观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挽歌诗是中古时期挽歌诗的巅峰。本文首先从陶渊明挽歌题目和其挽歌是否为临终属纩之作进行判断 ,在此基础上分析陶渊明挽歌诗在魏晋六朝挽歌诗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力图从挽歌与挽诗的角度阐发陶渊明挽歌诗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研究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门显学,在这一领域学者众多,著述颇丰.正因为这样,在这方面研究要有所创新是非常之难的.当然,也不是不可能.吴国富先生的近著<陶渊明寻阳觅踪>就是在近年来陶学研究的一部力作.<陶渊明寻阳觅踪>一书作者吴国富,江西武宁人,为九江学院庐山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陶渊明研究,著有学术专著<论陶渊明的中和>及学术论文多篇.该书以陶渊明在寻阳的活动为线索,重点探讨了陶渊明的家世及居住地.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二十世纪陶渊明研究辉煌之作的《陶学史话》,钟优民先生以陶学史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各历史时期的陶学特点等系统论述,从而标明陶学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分支、一门独立学科的真正意义上的诞生。  相似文献   

14.
加强陶渊明接受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陶渊明接受史的轨迹进行描述和探因,极有必要提到陶渊明研究日程上来.这主要基于两点第一,现代西方解释学和接受美学为陶渊明接受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照;第二,国内文学研究现状特别是陶渊明研究现状表明,陶渊明接受史研究急待展开.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研究专栏》创办于1984年,迄今为止已经推出了71辑,发表论文319篇,约占全国各类学术期刊同期所发陶研论文的五分之一,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被学术界公认为发表陶渊明研究论文的核心阵地。1999年4月28日《中华读书报》记者万玉云的《高校学报如何冲出“围城”》写道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晋时期的田园诗宗陶渊明与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代表作家梭罗可谓世界历史上之"隐者双星",然其人其作在中美文学中的接受现象却值得关注。运用"传播研究"的方法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比对分析,可见出二位隐者及其作品在彼此文化中的接受程度,梭罗的"超验主义"与陶渊明的"自然观"中自然情结有分歧也有会通,他们不同的"隐"文化背后蕴含着对生命本身的人文关怀与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17.
自1977至1996年这20年间,陶渊明研究出现了一派喜人的景象.而今,值此世纪之交,我们对过去20年陶渊明研究发展里程进行回顾,目的是为推动陶学向着更加纵深的方向开拓前进.这无疑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为此,本文对这20年间陶渊明研究的实绩作一番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与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华兹华斯在诗歌的思想内容上都崇尚自然 ,主张回归自然 ,笔者仅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 ,通过分析两位诗人诗歌及所处的社会人文背景 ,指出二者在实质内容上的区别 ,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隆重纪念我国著名诗人和散文家陶渊明诞辰1620周年,江西省文化厅和九江市政府联合召开了全国首次“陶渊明学术讨论会”。为此,大会筹备组主要从近一、两年来九江作者撰写的论陶文章中,从《九江师专学报》发表的论陶文章中,选辑了二十四篇论文,编印了一册《陶渊明研究》共242页,16万余字。全书内容可分为五组:  相似文献   

20.
我刊自去年第一期起,已连续三次刊出“陶渊明研究”专栏,共发表了十七篇研陶文章,开始引起广大陶学研究者和教学者的浓厚兴趣。为推动陶学研究向广、深、新方向发展,本期的“陶渊明研究”专栏,特发表一组研陶译文,旨在让广大读者了解陶渊明在国外的艺术影响,了解国外学者研究陶渊明的成果及其动态。这仅是个开头.希望能得到全国陶学专家、陶学爱好者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