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台湾文学,尤其是流亡作家白先勇先生和曾被称为"中国最卓越的作家"--台湾乡土作家陈映真先生的作品不仅构成了所谓"文化中国"的文学的一部分,也从独特的台湾视角阐述了一种中国的民族寓言.在某种意义上,台湾的民族寓言就是20世纪中国离乱的寓言,这场离乱一直延续到了21世纪.当我们回顾20世纪后期的历史,会发现这场民族寓言并不仅局限于社会底层.台湾的经历与大陆相似,但在时间上领先于大陆,因此他们的作品不仅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中国的过去,也可以帮助我们推断其未来.  相似文献   

2.
石黑一雄的作品《被埋葬的巨人》以英国中世纪不列颠人和撒克逊人之间的冲突为背景,展现了英国民族塑形时期的一段晦暗的历史图景,背后蕴含着作者独特的历史思维和文学想象方式。作品通过展现记忆与真实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历史真实性的质疑;通过时空并置的记忆书写,挖掘了历史断裂处的沉默话语;通过书写不同个体的记忆,呈现了多重历史意识和声音。正是在这种书写方式中,石黑一雄达到了对话历史、反思历史的写作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现代文学关于民国教育的文学想象与文学书写中,叶圣陶的长篇小说《倪焕之》是无法绕开的一部重要作品。叶圣陶正是通过《倪焕之》对民国政治、民国教育以及在此历史大潮裹挟下的个人命运进行的文学想象与文学书写,展现了历史蜕变的艰难历程。在《倪焕之》这部小说中,叶圣陶在民国教育视阈下对女性困惑和代际冲突的文学想象与文学书写,不仅使其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文学魅力,而且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书写的一个基本范式。无意于成为作家的叶圣陶,却开了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先河,成为中国文学史无法绕开的一个重要存在,其内在的缘由值得深入阐释。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美国殖民主义时期的作家克雷夫科尔的作品———《来自美洲大陆一位农场主的信件及美国 18世纪见闻札记》 ,分析了克雷夫科尔的乌托邦思想的形成原因 ,并探讨了克雷夫科尔在国家尚未完全形成的前提下构想的理想社会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王伦三跳》不仅是德国表现主义作家阿尔弗雷德·德布林的成名作,而且是一部著名的"中国小说"。这部作品通过"事实想象",描绘了18世纪欧洲人心目中的中国。文章运用谢阁兰的异域情调论对《王伦三跳》中塑造的中国形象进行了分析,认为该作品描绘了一幅以赞赏差异美、积极探索自我为基调,想象与真实共存的中国印象画。  相似文献   

6.
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步肇开的历史地位,而且在世界文苑中也堪称独秀群芳。屈原则是世界上最早对超现实想象进行了自觉运用的文学创作者,他的作品根植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中,一峰突起而百代不衰,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范本。作者就此从屈原的“美政”理想,楚辞的文化土壤入手,从楚辞的艺术创作出发,谈他在《楚辞》中所营造的浪漫主义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7.
当下的《20世纪中国文学》的课堂教学内容存在很大遗憾:由于两岸政治的长期对峙,致使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重要一翼的台湾文学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课程教学中严重缺失。为此,我们急切呼吁台湾文学进入《20世纪中国文学》课程教学体系——台湾文学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一脉;吸纳台湾文学是拒斥文学台独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8.
历史文学的真实性和吸烟习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 ,应在体现历史真实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地想象、艺术加工和创造 ,不违背历史常理和历史常识。从吸烟习尚在中国的形成看 ,烟草自 17世纪的万历年间才陆续传入我国 ,而长篇历史小说《红瘦》和历史话剧《关汉卿》等有关历史文学作品 ,却将其写进了所着力表现的某历史社会生活中 ,这似乎有悖于历史文学的特质和创作原理  相似文献   

9.
英国18世纪中叶杰出的作家奥利弗·高尔斯密精于各种文学样式,其作品集中体现了他的人民性,他的《旅游者》、《荒村》、《威克菲牧师传》和《世界公民》都反映了他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对人民的同情与怜悯。他非但以作品,更以实际生活体现他对劳动人民的好感。他之所以和劳动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是和他的出身和经历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0.
客家文学有着强烈的历史意识,台湾作家钟肇政的《台湾人三部曲》横跨台湾被日本占领的五十多年历史。文章从历史主题进入作品,分析了客家人在面对历史所表现出来的担当勇气与责任感,同时也指出作家对日据时期知识青年的深切悲悯情怀,从而概括出作品所表现的客家人品性:隐忍与坚韧。历史意识与人性意识是解读客家文学的一种可能的理解途径。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中心话语,"人民性"不仅是一种文学立场或观念,也是对于"人民共和国"主体的想象,并参与和支配着20世纪5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的建制与生产。从"国民性"的知识分子启蒙叙事到"人民性"的国家论述,表征着20世纪中国新文学主体想象发生了深层的衍变,也表征着作为"普遍现代性"的"民族国家"观念在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中的另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的欧洲,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以传统保守著称的英国迎来了离婚时代,英国的离婚率在西欧国家中是最高的,成为了当代英国最为突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纵观20世纪英国婚姻和家庭的社会变迁,之所以在20世纪60年代末爆发"离婚革命"风潮,其内在动因主要在于一个世纪以来英国社会性舆论和性价值观的转向导致传统婚姻价值观改变,性观念和性价值观的变化,直接导致人们婚姻、家庭和生育观的变化,从而使得传统婚姻和家庭遭遇空前的严峻挑战,理解性舆论的变迁有助于我们深层次解读英国离婚现象。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英国离婚法变迁及其发展趋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后半期以来人类社会的婚姻制度和家庭模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掀起离婚浪潮,在欧洲以英国最为典型。20世纪英国离婚法实现了从有限离婚主义到离婚自由主义的转变。然而日益增长的离婚率,离婚后时代单亲家庭队伍的不断壮大,已经成为严重困扰英国社会健康发展的社会问题。面对离婚自由主义带来的汹涌的离婚风潮,英国立法机关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离婚法为重建婚姻和家庭做出新的努力。站在婚姻家庭法的视角,对一个世纪以来的英国离婚法变革进行梳理,从中深层剖析离婚法改革对婚姻制度带来的冲击及其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婚姻和离婚现状的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埃德蒙·伯克是18世纪后期英国最著名的政治理论家。他主张宗教宽容、信仰自由,推崇英国国教制度、教会独立平等。他的宗教思想源于英国人崇尚自由的传统以及伯克对英国传统的推崇。但他不是为了传统而推崇传统,而是为了凝聚人心、维护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5.
卡夫卡的中国想象——解读《中国长城建造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卡夫卡的《中国长城建造时》的细读分析,试图解答卡夫卡为何及如何想象中国以及异域想象在其作品中发挥的叙事功能问题。指出卡夫卡的中国想象不是关于中国的想象,而是关于现代官僚体制如何自我复制、自我衍生的一则寓言,是关于自身文化身份焦虑的一种表征,也是关于此在与存在的关系的一种想象性反思。古老的中华帝国及其建造的万里长城只不过给他提供了展开这种想象的支点。借助这种想象和表述,他成功地解决了自我与他者、主体与客体、真实与虚构、逼真与仿真、叙事与反讽之间的矛盾和悖论。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英国科技人力资源的国际迁移为美国工业化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科技骨干;二战后英国实力的整体下滑使其人才流失的趋势不可逆转,而美国的人才智库则不断被充实。英国科技人力资源移民美国的历史体现了英、美两国国力的兴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技人力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已成不可阻挡的趋势。知识创新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实行自给自足的人才政策,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单凭人才引进从根本上解决人力资源问题。出台与改革相关政策、制度以提高本国科技人力资源的素质,吸引国际化高端人才并推动本国人力资源回流,必将成为关系各国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汤因比对工业革命社会变革的经济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诺德·汤因比是19世纪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通过对工业革命的研究,汤因比开创了一个历史学新领域。他对自由放任理论提出了批判,提出要想真正地促进公共利益就必须保障所有人,尤其是弱者的自由。他将圈地视为英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提,并认为个人所有权的建立是文明社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阿诺德·汤因比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历史学家。通过对英国工业革命的研究,他不仅开创了一个历史学新领域,而且更合理地诠释了工业革命的内涵。汤因比的有关经济思想主要包括三方面:对自由理论提出了修正,认为只有保证所有入的自由才能促进全社会的福利;将圈地视为英国现代农业进步的前提,并认可个人所有权的建立是文明社会发展的趋势;从理论和事实上批判了古典经济学的工资理论,同时也得出了工业革命中工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清代诗律著作和20世纪英美诗律著作在话语对象上,都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延伸性,这是二者的一个相似之处。二者的差别在于,清代的诗律著作偏重技巧规则,强调诗律的示范功能,有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相伴随;20世纪英美诗律著作偏重理论探究,强调诗律的认识功能,不但有西方传统思想相伴随,而且与20世纪多种现代学科、思想发生融合。总的来说,从诗律著作的功能上看,清代诗律著作与后者扮演的是不同的角色形象;就理论品质来看,清代的诗律著作与后者相比存在着较大的理论差距。  相似文献   

20.
在19世纪法国资产阶级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女艺术家贝尔特·莫里索的肖像画《窗前的年轻女子》作为一幅打动人心的作品,展现了当时法国忧郁的女性形象,并试图通过肖像画去透露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作为一名女性画家,她试图通过女性的肖像画来展现女性的情感和心理世界,其女性视角下的巴黎社会人物绘画作品成为19世纪印象主义中最令人惊艳的一抹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