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播电视编导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到新世纪以来,我国大众传媒业迅猛发展,作为培养大众传媒人才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科培养模式至关重要。文章从广播电视编导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定位依据与特色研究出发,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以及学生个人需求的多样化,着重提出广播电视编导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强能力、宽口径的培养方式,以便及时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广播电视行业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2.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当前我国广播电视行业人才需求与人才教育现状,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验教学应积极引入先进的后现代主义教学理念,从实验教学的模式、过程、方法、行为、评价等方面进行创新,构建具有后现代教学理论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广播电视艺术人才.  相似文献   

3.
媒介融合是媒介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对广播影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一专多能”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业界的需要,必须加强融媒时代具备多媒介融合思维和技能的融合型实用人才的培养。为此,提出了以“新三四五”课程体系为基础的应对融媒时代业界需求的人才培养对策初步设想,以期建立适应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广播影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电视编导"是一个电视业界,学界和电视观众耳熟能详的概念,但却一直没有清晰的界定.长期以来,在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中作为艺术类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与电视节目传播业务中实际存在的"编导"工作岗位之间缺乏一致性,不能很好地相互契合,学界与业界严重脱节,这也是高等教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一个典型表现.从传播学的媒介理论视角辨析"广播电视编导"与"影视编导"、"导演"、"导播"、"编剧"、"编辑"等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并提出一般意义上的"媒介编导"概念的必要性,彻底解决在新闻传播教育中的概念混乱问题,以适应传媒行业媒介分工细化和媒介融合的双向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德国高等教育理念及体制改革对我国人才培养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高等教育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灵活的教学模式对我国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德国高校注重学术与职业并重的教育理念,实行宽进严出的教育制度和灵活自由的教学模式,培养了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等人才。我国高等教育可以通过建立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和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措施,特别是通过打造应用型"211"院校和放宽学生选专业及学习的"自由"度,从而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多层次、多方位的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工程教育应加强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工程技术人才供需结构失衡,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对接新经济、新产业不够,学生新知识、新技术、新素养不足等难题。为支撑和引领地方经济发展,重庆文理学院主动对接本区域智能制造相关新兴产业,积极探索传统工科专业转型发展的模式与路径,按照新工科的特征、内涵和要求转型发展机械工程专业,确立专业人才培养新理念,将行业和企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等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了学科交叉融合的工业机器人新工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新体系,重点培养能够适应当前及未来变化需要的工业机器人相关工程技术人才,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兽医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要。为此,在兽医专业课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的改革中,必须首先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把严格的专业“对口观念”转变为“适应观念”。人才培养不论从招生和师资培 训,还是从课程结构内容、考核方法及教学管理方面都要为适应培养具备这种综合素质人才进行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8.
以宿州学院体育学院的教学改革实践为例,探讨了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策略与路径:以转变教育思想为先导,确立培养应用型人才办学理念;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优化课程体系,优化人才知识结构;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实习实训模式,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改善办学条件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9.
英国大学教育模式及对英语人才培养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趋势,过去那种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因此,英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本文拟从英国胡佛汉顿大学教育模式中寻求一些启示,探讨英语专业教学如何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分析体育教育专业原有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弊端,提出了在持续扩招形势下构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面对21世纪的契机与挑战,为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下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就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进行理论探索及实践研究,以促进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高职高专法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教育与学科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立足于岗位、立足于需求,培养的是社会急需的实践能力强、适应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然而,我国高等院校包括高职高专的法学教育模式,普遍注重向学生传授法学原理和基于现行规范的法律知识,而相对轻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构建高职高专法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法学教育改革的方向,符合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对法学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在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不利于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属于应用性本科教育,唯一的出路是探索出独树一帜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空间。本文以辽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结合CDIO教育理念,从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四个方面阐述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以期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学校为社会培养并输送人才。社会需要的人才与学校培养的人才之间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思想及心理素质、专业适应面、综合能力等方面。要消除这种差距,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拓宽专业、加强博识教育;改善师资队伍的人才观念;强化学生价值观、价值取向教育;正确处理“教”和“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对园林规划设计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片面强调学科性、系统性、脱离实际应用的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培养人才的需要。本文拟从转变教育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专业口径,调整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注重对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对园林规划设计专业理论教学体系进行研究和探索。总的思路是:强调社会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生产、教学、研究的结合,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组成公共课与基本技能,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知识拓宽与能力培养等模块式教…  相似文献   

15.
新闻教育旨在为新闻媒体培养优秀人才。作为新兴学科,我国高校新闻学专业建设仍处于摸索与调整阶段。目前新闻本科教育偏重专业技能学习,忽视人文社科知识传授和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导致新闻人才培养明显滞后于新闻事业发展。如何适应行业未来发展需求,更新教育理念,科学调整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是新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学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结合统计学本科专业建设的实践,基于大数据时代统计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调整、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探索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统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高级统计学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7.
谈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在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大纲>,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具有现实意义.日本、美国、英国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借鉴,我国应该实行知识产权专业实务性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知识产权专业辅修双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等多种培养模式,培养多层次的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为宗旨.培养目标决定了办学模式的开放性和社会性,"工教结合先导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只有校企深度合作,才能发挥专业教师的主体作用,才能按照企业人才标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因此,只有不断改革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实现高职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1+2人才培养模式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为先导,以培养"博识、专长"人才为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切实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和优化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努力实现"三个结合".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数据已经成为全球学术界的新聚焦热点,为传统科研方法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新时代和新技术背景下,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更有赖于中医药创新人才的培养,其中研究生培养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数据素养又是创新人才的必备素养之一。然而,当前部分研究生存在着创新思维缺乏,科研实践能力、数据素养不足等问题,为此,结合大数据特点并针对中西医结合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学生强化宣传和引导,培养其数据素养能力,加强学术知识的交流和积累,优化课程设置并加强对导师的培养等举措,以期提升高素质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