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解释"帖"字为:"帛书署也。木为之谓之检,帛为之则谓之帖,皆谓标题。今人所谓笺也。"凡是题写文书的封面,就是给它加个标题,称为署。如果给帛书加标题,则称之为帖。可知署是大名,帖是署的一种。"帖"的原始意义指的是题署、标题,后来经过历代的发展,逐渐把这种题署意义的"帖"字用来指代其所标签的书法墨迹,自此,"帖"就等同于古人名家书法墨迹。  相似文献   

2.
李正庚 《新华文摘》2022,(1):115-117
目前研究多认为宋太宗刊行《淳化阁帖》是出于传播书法目的,另有研究将《淳化阁帖》视为印刷物,这些观点皆有可商榷之处.《淳化阁帖》是宋以后书法学习经典范本,在当代,新媒介变革带来的复制技术的革命,对《淳化阁帖》地位、价值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帖学书法多追求名家书法的原始面貌,以"笔精墨妙"为美,倾向于遒美、风雅的美学观,"书卷气"成为帖学书法的最高审美标准。而碑学书法取法于铭刻或石刻书法,由于书法形制上的特殊性而呈现出与帖学千差万别的书法风貌,同时也开辟出一种有悖于传统美学观的全新审美标准,可以说是一种"金石气"。  相似文献   

4.
其人     
正今天,人们都知道董其昌是大书画家,但与大多数被赋予同样称呼的人截然不同,董其昌绝不是从小雅好书画、颇具艺术天赋那种人,相反,17岁之前,他从没想过自己会在艺术领域有所建树,而是一心只想着科举入仕。那时候,他的绘画尚未入门,字更是写得一塌糊涂。17岁那年,董其昌参加松江府会考,写出了一篇颇为自得的八股文。然而,他心心念念的第一名竟被自己的堂侄董原正夺去了。更加令他备受刺激的是,他之所以屈居第二,不是因为文章不如人,而是因为字写得太差,连考官都看不下去了。经此一役,董其昌开始发奋练习书法。书  相似文献   

5.
张旭草书《古诗四贴》,卷横长195.2厘米,纵高29.5厘米,以五色彩笺纸草书古诗四首,人称《古诗四帖》。前两首书写的是梁·庚信的《步虚词》,后两首是谢灵运的《王子晋赞》和《岩下一老公和四五少年赞》,卷后有董其昌等人题跋。  相似文献   

6.
其画     
正董其昌的宗师之谓,大半来自他的"南北宗论",如果没有这个总结前世画坛千年、影响后世画坛百年的理论,他应该只是若干独善其身的大艺术家中的一员。是"南北宗论"将他推上了一代宗师的地位。中国山水画传承千年,虽然每个地域都有些特色,但此前从没有人将画者的风格特点以南北归类,且断其优劣、定其价值。《画禅室随笔》是董其昌最著名的绘画理论著作,也是中国美术史影响巨大的一部著作。其中,董其昌提出了影响后世至今的"南北宗论":"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则李思训父子著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斡、赵伯驹、伯骕以至马、  相似文献   

7.
正有明一代,杰出的书画家不胜枚举,如"明四家"声名赫赫,即便置于整个中国美术史长河中也毫不逊色。然而,若论对后世的影响,明末董其昌才是最大的那个人。这一影响有正面也有负面,但无论如何,在其后300余年的美术史上,董其昌是屡被提及、无法忘却的一个人。董其昌出生于华亭,是华亭画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弟子包括王鉴、蓝瑛、袁枢等人。众所周知,王鉴是"清初四王"之一,在清代画坛影响很大。而事实上,"四王"都或多或少受到  相似文献   

8.
王男 《东西南北》2012,(10):38-41
最近,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法字帖《千遍行书干字文》。 仅仅看到这本书的书名,就挺让人震憾的,是谁能写一千遍的行书千字文?这可是前无古人的事情呀。  相似文献   

9.
<正>陪着大家跨年的,不仅有各大电视台的晚会,还有《功甫帖》的真伪风波。而这风波还要从2013年9月19日说起。真伪众说纷纭2013年9月19日,中国藏家刘益谦在纽约苏富比"中国古代书画精品"专场拍卖会上,以822.9万美元(约合5037万元人民币)拍下苏轼《功甫帖》。按理说,中国藏家花巨资买下流失海外的《功甫帖》不仅是刘益  相似文献   

10.
正尽管"功甫帖事件"的余音还未落下,却丝毫不影响收藏《功甫帖》的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于3月28日顺利开馆,并在开幕时推出了"开今?借古"开馆大展。这也是继2012年私人收藏家刘益谦、王薇夫妇创办龙美术馆浦东馆后,历经两年开办的第二家私人美术馆。  相似文献   

11.
张广茂: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沈阳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沈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沈阳书画院专业书画家。出版有《少年书法三百六十五天》《颜真卿多宝塔碑笔法详解》《颜真卿自书告身帖笔法详解》《董浩叔叔谈绘画》(合著)等书。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书法,有着两种既截然不同又融会贯通的美学风尚——帖学书法和碑学书法。帖学丰神俊逸,碑学沉雄大气,体现出两种书学的渊源,而二者的融合则代表着中国书法的包容与活力。  相似文献   

13.
正清中期,碑学大兴,书法艺术遂迎来崭新一页。传统文人的帖学书法与返璞归真的碑学书法相融合,造就出若干书坛大家,何绍基便是其中之一。学术界有一种说法,称何绍基为"清代书法第一人",实非过誉。无论其当时的艺术成就,还是其对后世书家的影响,都当得起这一名头。然而,在目前的艺术品市场上,与同代大家相比,何绍基却属于"后进"之人。其作品虽然被内行人们称道,收藏成交也算得活跃,但显然未能赢  相似文献   

14.
"南北宗论"的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充吕  蔡辉 《学术交流》2003,(5):139-141
董其昌提出了中国山水画的“南北宗论”。他被称为一代宗师 ,不在于他的书法风行天下 ,也不在于他改变明中期的“吴门画派”画风 ,而在于他旁通禅学 ,以禅论法。把我国唐宋以来千支百派、纷纭万绪的山水画 ,通过笔墨、皴法、构图等综合治理 ,与禅学一样 ,分为南北二宗 ,成为明清以来中国画论的主流 ,向下影响到绘画主流的发展 ,向上影响到对中国画史的把握。  相似文献   

15.
吴琪 《唐都学刊》2012,28(3):111-114
巴赫金的时空观表现在他的"时空体"理论中,他对时间与空间的看法凸显出较浓的现代特色。巴赫金在整个《希腊小说》中将自己的"时空体"观点表现得非常具体,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成为巴赫金显现自己"时空体"的载体,他的这种分析丰富了小说理论的基础,也是独立自由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小记孙熙春     
冯其庸 《今日辽宁》2014,(10):90-91
我与孙熙春弟认识,一转眼已经十六七年了。记得20世纪90年代我到沈阳,得识孙治安先生,他给我看一方印章,问我刻得怎么样,我说刻得不错.是学汉印的。他听了很高兴,就说是他儿子刻的,希望我以后多教导他。这以后,熙春就经常与我见面。但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见面,我看的却不是熙春的篆刻而是书法。他写了一批魏晋简牍风格的书法,很有书卷气,很有功力,也很洒脱。  相似文献   

17.
去拜访胡崇炜的时候恰好遇到一个书法爱好者前去讨教,旁听了他对求学者的指点,感觉受益匪浅。他对书法创作的理解是从容。作家贾平凹在一篇文章里写到了足球,他说:强者是从容的,从容得几近温柔,弱者才使强用  相似文献   

18.
资讯     
正徐悲鸿南洋时期艺术作品在长沙展出"春风得意——徐悲鸿在南洋(1939—1942)百幅原作展"近日在长沙美仑美术馆开展,展出了徐悲鸿南洋时期创作的113件作品。展出时间持续至6月15日。徐悲鸿是20世纪中国美术的奠基人与先驱者,他的艺术主张和艺术实践对现代中国美术的创作和美术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还是一位心怀报国志向、具有爱国情操的人。此次展出的《十二生肖》和花鸟、走兽、人物、书法等徐悲鸿南洋时期作品均为国内首次亮相。其中,价值超2亿元的中国近代油画扛鼎之作《愚公移山》也公开亮相。  相似文献   

19.
正他就像堂吉诃德,明知能力有限,但为了中国电影能走得更远,拼死拨动每一个可能转动的齿轮,找一条出路。2015年11月21日晚,冯小刚凭借在电影《老炮儿》里的表演,击败了众多专业演员,夺得台湾金马奖影帝。但他没有去领奖。颁奖典礼时,他正在北京工人体育馆的《老炮儿》演唱会上,唱了一首《爱的代价》。获奖感言也是导演管虎逼他写的:"我应该拿最佳新人奖,因为我还是一个  相似文献   

20.
2009年最火的演员是孙红雷。你不服也得服。电视里,今年数得上号的电视剧也就《潜伏》、《人间正道是沧桑》和《蜗居》,前两部都是他主演的。电影里,盖过了梅兰芳光彩的"邱如白"效应还未消去,他又在吴宇森监制的喜剧片《窈窕绅士》里出演了一个逐渐变时髦的土老板,在张艺谋导演的喜剧片《三枪拍案惊奇》里出演了一个冷峻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