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分子"(intellectual)这个概念是近代才出现的,它与理性、知识在人们的"公共生活"中所起到的越来越突出的作用有关;或者说,人们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公共生活"实际上是被理性、知识建构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城市作为政治现象产生发展的重要场域,日益为学术界所重视。本文从"空间"与"治理"视角对城市政治研究进行了总结回顾。结合个体、社区、城市三个不同层次的研究主体,本文总结评述了市民政治参与、政治效能感、社区发展非均等化、社会资本、城市中的"邻避"现象与城市政体理论等议题。当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本文指出中国的城市政治研究应该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同时,结合中国城市特点,发展出切合中国国情的城市政治议题。  相似文献   

3.
市场化、民间组织与公共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民间组织的崛起。目前中国的民间组织可分为垄断性民间组织、垄断—自治性民间组织和自治性民间组织。从性格上看,民间组织具有依附性、等级制、参与性、次公共性、自治性和间接性。从治理功能上看,民间组织具有执行、合作、制约、置换等功能,由于民间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不同,因此其治理功能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为发挥民间组织在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政府应该在民间组织的发展、自主性、民间性等方面采取一些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社会治理结构大致可划分为四类:统治型结构、授权型结构、管理型结构、共治型结构。共治型结构作为社会治理结构演进的最后和最高阶段,体现着共和主义的价值理念。公民争取公共治理权利的斗争,构成了社会治理结构变迁的根本动力,推动着社会治理结构从统治型向共治型发展。我国社会治理结构应该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定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治理结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四位一体"结构是其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5.
正义的社会需要正义的治理,正义的治理必须是公共的治理,公共的治理则意味着公共的责任。在公共治理尤其是在中国的公共治理过程中,政府、政党、其他社会组织等等共同构成了公共治理的主体,只有在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中,转型的社会才能免于结构性断裂,公平正义才能得以充分体现。同时,社会正义的原则必须法定,即对治理的主体、治理的过程以及治理的结果的正义性予以法律保证。  相似文献   

6.
郑扬波 《社科纵横》2010,25(11):72-74,84
文章以公共行政学的视角,对公共治理的最新发展成果——网络治理理论,就其特定的学术背景、理论内涵和特征,以及网络治理理论本身存在的不足与困境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主体——主体思维方式与公共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主体的思维方式是在对主体-客体思维方式批判的基础上,伴随着主体间性哲学的兴起和发展而形成的.主体-客体思维方式在充分张扬人的主体性,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主体性问题.由于主体-客体的思维方式的极端化导致公共权力被滥用,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关系扭曲.主体问性哲学引发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主体-客体思维方式的核心地位正在被主体-主体思维方式所取代.主体-主体思维方式昭示了许多新的理念,推动了公共治理方式的演变.新的治理方式强调通过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平等交往,重塑政府和社会公众关系,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合法性.  相似文献   

8.
9.
本文研究了在30年代中国媒介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时代>画报的发展历史、办刊风格及其唯美主义审美取向,分析了它以摩登为美的特征,本文认为,<时代>作为一份得天独厚的中产阶级时尚杂志,理应对当时上海的公共空间建设有所贡献,事实上却一无建树,其原因在于,它以摩登为美,覆盖一切.并且耽于享乐,缺少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10.
李阿琳 《社会》2020,40(1):25-44
本文采用社会学干预的研究方法,在北京大栅栏的院落空间调整中讨论了公共空间的含义与公共重建的问题。与西方将公共空间作为具有政治或社会意义的公共生活不同,大栅栏的居民从所有权出发将公共空间定义为国家财产,又在使用中逐渐侵占并瓜分了这些在管理上被忽视的国家空间。这既是住房等公共服务欠缺的结果,也被历史形成的国家与个人关系所建构,公共空间因此充满了各类行动者在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中的互动。本文将介绍两个强干预的社会行动案例,它们分别以“孵育社会生活”和“划分公私边界”为思路进行院落空间调整实验,但前者失败,后者成功。结论部分对此进行反思并指出,公共重建需要调整空间中的国家与个人关系,并建立公共空间使用的规则。  相似文献   

11.
公共精神、公共空间与公民社会──渥太华报告之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海 《社会》2000,(12)
1998年我与李亚平先生编辑了一本讨论西方志愿运动和志愿组织的理论文选《第三域的兴起》 ,第三域是指非政府和非营利的志愿领域 ,它体现自助、互助和助人的原则 ;倡导普通民众主动参与社区发展、自主解决社会问题的精神 ;提示一种减少市场制度负面效果、克服公共机构官僚作风、增进人际和谐和社会向善的战略。我们认定 ,中国第三域的发展 ,有助于推进“小政府大社会”的政治体制改革 ,也有助于发育一个既有自主活力又健康有序的公民社会。同时我们理解第三域概念既源自西方的历史经验 ,本身又是一种理想型的分析模式 ,在中国传播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钟时  刘丹 《学术交流》2013,(2):80-84
公共治理的主体、客体、主要方式和治理目标,决定了公共治理理论在广告监管部门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它不仅适用于监管思维和监管内容,也适用于监管目标和监管手段。在公共治理理论视阈下,广告公共治理的宗旨是保护公共利益,前提是依法行政,目标是提升监管效率,关键环节是政府主导,可靠保障是不断创新监管治理机制。构建基于公共治理理论的多元广告监管治理体系,应致力打造广告活动主体—内部治理、行业协会—内/外部治理、社会监督—外部治理、政府监管—外部治理和法律法规—治理体系之基础这样五个关系链条。  相似文献   

13.
近代北京公园开放与公共空间的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城北京在规划与建设中,为后人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然而,即便在最辉煌的时代,帝都从来没有设计并提供过面向普通平民的城市公共空间。1914年,随着北京中央公园的开放,其它前清的皇家园林、坛庙相继对公众开放。皇家禁地成为公众休闲空间,完成了从御花园到大众公园的角色转换。近代公园的出现改变了北京传统的城市空间结构,是北京城市生活走向近代化的重要标识之一。  相似文献   

14.
张德明 《浙江学刊》2002,(1):213-218
本文系统地考察了当代西方文化批评的源流和社会功能 ,认为西方文化批评与近代资本主义同源共生 ,并顺应现代和后现代状况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存在形态和探索主题。其主要目标是在主流话语与非主流话语之间建立起一种对话关系 ,以使各种社会能量的流动得以通畅 ,各个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对立和紧张得以缓解或消除。本文还联系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对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批评流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王敏敏 《探求》2014,(5):84-87
公共危机影响重大,以往的应对和处理模式的有效性不能令人满意,而公共危机的协作性治理则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思路。本文在对传统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反思的基础上,介绍了协作性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间协作治理公共危机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一在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NGO备灾中心(简称NGODPC)在当地社区建设社区公共空间的构想来源于社区的现实需求。灾民间邻里关系不通畅,从  相似文献   

17.
袁良忠 《浙江学刊》2015,(1):135-139
剧场是普通民众最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为普通民众服务的剧场应该是平民化的剧场,而不是豪华的贵族化剧场。当前豪华剧场建设的贵族化倾向既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基本要求相背离,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相背离,建设和谐、公平、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要求剧场回归其公共空间的本质属性,具体而言,剧场应向小型化、社区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伟 《社会工作》2009,(17):13-15
在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NGO备灾中心(简称NGODPC)在当地社区建设社区公共空间的构想来源于社区的现实需求。灾民间邻里关系不通畅,从外地迁移过来的灾民对本地环境也不熟悉,没有交流的空间,这也才有了“自然之友”新生电影院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中期以来,发达国家普遍经历了城镇空间扩张的过程,传统城市和地域空间形态发生了巨大改变。这种城市郊区的无序扩张带来了交通堵塞、社会不公平、生态和城市文化丧失等问题,这极大地促进了针对城市空间扩张治理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本文对这些理论进行简要评介,并对这些理论提出以下思考:各种理论均强调政府对城市空间资源配置的干预性,实现对市场失灵的矫正;不仅具有理论的创新性,更具有一种政策效应和可操作性;关注人的尺度,强调场所及社区特性、区域重要性;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但替代传统的郊区化模式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0.
李义杰 《创新》2021,15(4):89-96
"两山"理念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从公共价值治理视角来看,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理念,其实质就是公共价值治理.具体可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明确发展的"绿水青山"价值取向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公共价值创造,实现发展理念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转变;二是协调不同发展理念及多元治理主体价值冲突,构建国家发展治理的伦理价值排序;三是促进多元治理主体的积极性和价值互动,激发政府等主体公共价值生产及创造能力等."两山"理念是国家治理理念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构成我国治理现代化的顶层指向,为地方治理现代化提供新的视野、路径及价值坐标.推动"两山"理念公共价值治理在地方的实践,需要确立"两山"理念作为地方治理的价值共识和公共价值创造目标;完善多元主体参与协商的治理格局,为"绿水青山"公共价值目标寻求广泛支持;建立能够推动"两山"理念公共价值创造的相关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