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南齐人谢赫(479~502)创设"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历经1500年,塑造了数代文人画家。深研先人技法,认真实践探求,晏本立老师又提出"气象灵动、适意造形、酌情用笔、黄金定位、随心赋彩、继往开来"新六法,将谢赫"气韵生动"升华为"气象灵动",即心出意造,气在笔力,象在纸上,点  相似文献   

2.
正天地之神妙,造化之壮观,历来被山水画家以浓墨重彩描绘。作为秉承传统的当代画家李景,对古代山水画论、画史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学习与研究。他的作品远师董源、巨然、王蒙等先贤诸家,近崇黄宾虹、黄秋园、李可染等近现代大师。多年来,他潜心水墨,酌古斟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特别是近年多次赴太行山、陇西、桂林、  相似文献   

3.
正我一向特别欣赏咬紧牙关、勤奋自学、舍命拼搏,终于浮出水面并进而攀登一个个高峰的学者、作家与画家以及各领域卓有成就的专家。天长市刘恒昌就是这样一位典型的画家。恒昌与我外甥丁晓文在合肥相聚,当我认真观看了他的作品和出版画集时,令我不胜感佩:恒昌同志不是科班出身,但正因为他不是科班出身,也就不受科班种种规矩的束缚,而能大胆挥洒,灵悟超俗,勇于创新。许多作品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这些都是一般科班出身的画家所不敢做,甚至想也想不到这样去创作的。恒昌是个有福泽的人,他的作品颇有风情,颇有韵致,也正体现了他的福泽。  相似文献   

4.
正邵震山先生对传统的尊崇和理解有别于常人,对其继承、发扬的执着和坚毅让他注定会成为21世纪初中国画坛传统派不可多见的优秀画家。邵震山先生早期画作很少,主要专研书法诗词,40至50岁期间作品比较集中,出了不少精  相似文献   

5.
王朔 《东西南北》2014,(12):34-35
我跟朱新建其实不熟,大部分印象也是通过朋友聊天听来的。早先是南方一些作家朋友认识他,说有一个南京画家叫朱新建的,很能聊,话头起来都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一聊能聊好几顿饭。老朱的画有泼皮气,粗鲁生动,这大概是新世纪的新气象吧。这评价有点高,我也心虚,不多聊了,尊重画家也是一个行当,外人多插嘴也招人不待见。  相似文献   

6.
守望     
王成的肖像创作,更多地融入了安塞姆·基弗(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画家之一)创作的元素与手法,他笔下的人物肖像,扭曲、失落、令人窒息。近年来,王成画了很多写实的狗,笔触极尽优美。此画中的三只狗,沉静中不失机敏,灵性中尽显忠诚,活泼可爱,生动传神。  相似文献   

7.
《青岛画报》2011,(1):78-79
中国当代画家冯杰几十年执着中国画的墨色创新,力主作品赢人,他独创的星象画法,令人刮目,一系列风格强烈、技巧独特的星象画作扑面而来。他结合了光与宇宙的万千变化,在色光迷离中展现着一种"象外之象",呈现出气润生动的流畅美感和物我两忘的审美意趣。  相似文献   

8.
正整个老油画领域虽然"精尖",但可以关注的人物当然不止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这三位。另一群同样书写了中国早期油画史的艺术前辈们,一直被忽略。他们中的大部分虽然各自拥有传奇人生,但大都经历浩劫年代隐没于村野不为大众所知,而晚年被平反后虽然重拾画笔潜心创作,但几乎仍处于被遗忘的状态。诸如早年颇负盛名的前卫艺术家赵兽,在自己居住的地区竟以"捕鼠能手"而被人熟知;而传奇画家沙耆更只是村民眼中只会乱涂裸体女  相似文献   

9.
<正>五代石恪以狂草的笔意,画出深具禅意的《二祖调心图》;南宋的减笔人物画家梁楷创造了泼墨法,运用豪放而简洁的笔墨,生动表现人物的神韵,创作了《泼墨仙人图》《李太白行吟图》等杰出的写意人物画作品;明清时期也不乏优秀的水墨写意人物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中国近代绘画史上,傅抱石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他的绘画以及他的史论,都在中国绘画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和地位。早在民国时期,傅抱石就已经是极有声望的大画家。他1904年出生于江西南昌的一个修伞匠人家,1921年以第一名免试的成绩升入省立第一师范。从那时起,他就开始了对中国画与画论的深度研究。1925年,年仅22岁的学生傅抱石就完成了他的第一部著作——《国画源流述概》。  相似文献   

11.
正坊间很多人知道,戴顺智先生有个"追牛教授"的雅号。一个"追"字,形象生动。画家以画牛名世,画架上,画案上,墙壁上,都有栩栩如生的水牛图。田间野外,常有画家画牛的身影。就这样,十几年时间,戴顺智围着牛追着牛画,无意之中,给自己的作品贴上了鲜明的标识:那可是戴先生的水牛图!对牛,想必没有人不喜欢。牛,勤劳有耐力,倔强又温顺,与人的关系,尤其在农耕文明时代,是极为亲近密切的。戴顺智笔下的牛确是戴家的。江岸袅娜的垂柳下,或桃花嫣红里,几头牛,或俯或仰,  相似文献   

12.
<正>山水画家王忠雁是中国美协组织的"江山行"画家组中的主持画家之一。几年来,画家组的画家们饱游饫看,足迹遍及祖国的山山水水,创作了一批批具有影响力的作品,举办了十多次汇报作品展。他们的作品以鲜明的时代感、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个性而受到人们的关注。王忠雁的山水画多以繁密为特点,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佛教教育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寺庙教育是"丛林教育",其最重要的一点是,师徒关系是培养人才的基本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特点在于,培养的人才视野较窄,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以通一经者居多.现代式的佛学院教育,重在学堂授课,以传授知识为主,培养的人才在知识结构上明显较优于丛林教育的学僧,但在修行方面,则又不如丛林教育出来的僧人严格,所以学修关系成为当代佛学院教育的一个不好理顺与不好解决的两难问题.近年来,整个社会重视知识,强调知识,世俗学校教育以掌握知识的分数好坏作为衡量标准,这种风气必然会影响到佛教界,以才和学习成绩论人,成为佛学院的一个通行的做法,"修"虽然受到僧伽的重视,但只是一个"软指标"而已.就佛教教育的层面而言,"修"与"学"是既相对又统一的,"学"是理论,"修"是实践,"学"是要人怎样去从理论上了解人生的真谛,怎样掌握人生和社会的知识,培养教徒的宗教理性信仰,建立正信,"修"就是要人去亲自实践解脱的方法,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培养教徒的感性信仰,不走邪路."修"是目的与结果,"学"是方法和手段,两者的关系,以把握适度才最合理.掌握"度"的原则,应该是取佛教的"中道"认识.学与修关键是每个人的自己的体会,犹如饮水,冷暖自知.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要人在学与修上采取方便示法.学者看经书,读资料是"学",写文章,作结论,是"修",仅仅把学与修定位在知解与修持两个方面,未免有些过窄,没有做到使用不二法门的观照方法.对学者的学与修的关系,我们不能仅仅使用悟解的标准,应该更多地用不二的方法来理解与看待."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学者在深研藏经时,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地受到了佛法的薰闻,自觉地对佛教抱有同情的态度,学即修,修即学,两者是不二的.总之,我们对学与修的关系,应该给予一个既全面、又准确和事实求是的客观理解,尽量避免那种将学与修对立起来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正刘春明,1964年生于无锡,字龙子,号近水斋主人。1980年入无锡二泉画院从事艺术创作,1984年入江苏文艺学院美术系,1990年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高研班。荣获文化部2005年百杰画家。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北京联合大学书画研究所特聘专家、江南大学书画研究所研究员、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特聘教授、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无锡分会副秘书长、顾恺之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民革无锡中山画院副秘书长、无锡书画院特聘画师、中  相似文献   

15.
柳子谷(1901-1986),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江西省玉山县人。1924年入上海美专,师从刘海粟、黄宾虹、潘天帮。30年代,与张书旗、徐悲鸿同居南京,时有“金陵三画家”之称,曾先后受聘任上海美专教授和南京美专国画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柳子谷先生在高等学校从事国画教学20余年。柳子谷先生艺术功底深厚,广师古人,画路也很宽,早年潜心人物,后着力山水、花鸟,喜兰竹。在长达70年的艺术生涯中,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点,作品或清闲古朴,或凝重浑厚。他还主张诗与画统一,所做画常题诗以言志,表达心绪。其书法也造诣很深,把魏体…  相似文献   

16.
生意场上每一次都是第一次。有个日本商人请一位犹太画家上馆子吃饭。坐定之后,画家便取出画笔和纸张,在等上菜之际,给坐在边上谈笑风生的女主人画起速写来。不一会儿,速写画好了。画家递给日本商人看,果然不错,画得形神毕具。日本商人连声赞叹道:"太棒了,太棒了!"听到朋友的奉承,犹太画家便侧转身来,面对着他,又在纸上勾画起来,还不时向他伸出左手,竖起大拇指。通常画家在估计各部位比例时,都用这种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17.
鲍江华 《浙江学刊》2002,(2):220-223
姚最与谢赫同样以“六法”作为绘画批评的基本标准 ,之所以在品评上产生分歧 ,主要是因为谢赫囿于齐梁宫廷审美趣味 ,一味要求画家“六法”“兼善”、“该备形妙” ;而姚最在品评中则以“气韵生动”为最高美学原则 ,对“六法”的把握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姚最“心师造化”的命题以儒家的社会功能论为出发点 ,虽强调“心”与“造化”融为一体 ,但与庄子的“心斋”、“坐忘”却并无必然联系。姚最从“心师造化”出发 ,不满贵书贱画的现象 ,并对书法可能给绘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提出了警示。“心师造化”填补了“六法”作为我国绘画创作和批评理论总的纲领和体系的缺陷 ,与“气韵生动”相辅相成 ,对中国绘画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诗与画的关系是美术史上一个重要的论题。自宋兄以来,中国画家大都认为诗画相通,要求作画富有诗的意趣和情韵,从而也要求画家具有诗人的素养。现代著名中国画家潘天寿继承和发展了这一传统。本文对这位画家兼诗人的诗作,作了多层面的透视和剖析,试图揭示他的诗风和画格的相契之处和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19.
任伟娇 《东西南北》2011,(15):32-33
美联储的黄金失踪了? 种种传言四下流传,各色"佐证"慢慢浮出水面,但是真相却依然不明。那些沉睡在美国肯塔基北部诺克斯堡的闪耀的黄金,真的失踪了吗?  相似文献   

20.
<正>罗兆民,字乃稼,号稼庵。1968年生,祖籍河北黄骅。自幼嗜书画,后进修于中国国家画院高级研修班梅墨生工作室,师从梅墨生、崔兆礼,主攻山水,兼习花鸟及书法。现为职业画家。浑厚华滋,雨湿墙头影移壁,此乃宾虹老毕生所追求之境界。作品之淹留幻灭,精神之相挽处,精神专一,奋苦数十年,神将相之,鬼将告之,人将启之,物将发之。今观兆民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