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蚀》的思想和艺术王太顺茅盾的长篇小说《蚀》三部曲,作于1927年8月至1928年6月,包括三个系列中篇:《幻灭》、《动摇》、《追求》描写了大革命前后一群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经历和心灵历程。《幻灭》描写章静女士的幻灭。章静是个有热情、爱幻想、憎恨...  相似文献   

2.
初试锋芒即犀利——读茅盾的处女作《蚀》三部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茅盾是初次提笔写作就已相当成熟了的少数大作家之一。他的处女作《蚀》是由三个连缀性的中篇小说组成的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和《追求》,初次发表就一鸣惊人,震动了中国文坛。作家的精湛眼光和艺术才华很快取得了公认。但在茅盾说来,其成功并非偶然。茅盾在商务印书馆历时十年(通称“商务十年”)的辛勤积累和  相似文献   

3.
茅盾的创作生涯开始于《蚀》(包括《幻灭》、《动搖》、《追求》三个连续性中篇小说)的写作。从一九二七年九月动笔写《蚀》三部曲之第一部——《幻灭》,到一九二九年四月至七月写《虹》(未完成旧长篇),这是他创作道路的初期阶段。在这一时期中,除了若干篇抒发个人感情、“充溢着‘俗’的议论”的速写随笔和一个涉及农民对红军的态度的短篇小说《泥泞》而外,其余长、中、短篇小说差不多全部是以青年知识分子或青年女性为描写对象的。这时期茅盾创作的总倾向是对黑暗社会现实丑恶的  相似文献   

4.
茅盾在创作《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蚀》的时候,由于受大革命失败后一度混乱的形势影响,创作情绪很不稳定。他在《创作生涯的开始——回忆录(十)》中说:当时“我的思想在片刻之间会有好几次往复的冲突,我的情绪忽而高亢灼热,忽而跌下去,冰一般冷。”作品所反映出来的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幻灭》的思想基调就比较高亢,《动摇》的基调就比较抵沉,在《动摇》之后所写的短篇《创造》又比较高亢,在《创造》之后所写  相似文献   

5.
1927年茅盾被动的由政治工作者的心理身份向文学创作者的身份转换后,以《蚀》三部曲宣泄了他的颓废苦闷心理,展示了“时代新青年”的世纪末颓废。《蚀》与欧美式的现代主义颓废派有着显著的差异,属于“现实主义颓废小说”,具有现代性的意义。《蚀》中“时代新青年”的颓废表现在:幻灭虚无的人生体验和疯狂报复的心理机制;歇斯底里的精神气质;寻求强烈的感官刺激,在刺激中略感生存的意味;对时间的恐惧。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郭沫若是以诗人和剧作家著称的,因此,过去对郭沫若的研究,往往侧重于诗歌和戏剧方面,而对他的小说的研究,相对来说,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其实,郭沫若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他的小说,数量相当可观,从一九一九年写作《牧羊哀话》开始,到一九四七年的最后一篇小说《地下的笑声》止,其间近三十年,他创作了中短篇小说三十八篇,约四十万字,诚然,郭沫若小说的成就和影响不及的诗歌和戏剧,也不能与鲁迅茅盾等人相比,但较之同是创造社的郁达夫,则各有短长,在艺术性上,郭沫若不如郁达夫的严谨洗炼,细腻纤美,而思想方面的成就,则要在郁达夫之上,他的小说具有郭沫若浪漫主义抒情诗人的独特风格——潇洒豪迈,自由奔放,如《牧羊哀话》、《漂流三部曲》、《行路难》、《地下的笑声》等作品,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形成和发展,曾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五十一岁抗战胜利后,茅盾积极致力于民主革命事业。六月,国民党反动派撕毁政协决议,在美帝国主义指使下,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革命内战,茅盾更加积极地从事和平民主革命斗争。一月,《中国作家致美国作家书》(郭沫若茅盾等十七人),《重庆文艺界慰唁昆明教授学生电》(郭沫若、茅盾等二十六人)同时发表于《中原、文艺杂志、希  相似文献   

8.
政治与茅盾有不解之缘,但政治并不等于文学。本文试图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去探讨茅盾《蚀》三部曲的艺术价值,以及到《虹》中作者的转向,以拓宽视角,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茅盾和他的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是伟大的诗人,优秀的剧作家,与其诗歌、历史剧相比,他的小说并不那么突出,正因如此,几十年前沈从文在《论郭沫若》中曾这样发问:“在所谓小说一个名词下,(郭沫若)为我们描下了几张有价值的时代缩图没有?”郭沫若的小说、特别是前期的小说,确实没有注意描绘“时代缩图”,但他的小说也自有其存在的意义,其价值在于真实地袒露情感世界。郭沫若受芥川龙之介、志贺直哉、葛西善藏等日本私小说作家的影响,从1919年至1926年创作了《漂流三部曲》、《行路难》、《落叶》、《残春》、《月蚀》、《圣者》等二十  相似文献   

10.
如果我们注意一下茅盾创作谈中那些关于他的作品的创作意图或构思的说明,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那就是几乎他的所有作品,都是在事先有过明确的意图或构思的情形下写作的,而且这一意图或构思,都可以用十分明确的语言来表达。 姑且让我先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关于《蚀》的创作意图,茅盾这样说:“我那时早己决定要写现代青年在革命壮潮中经过的三个时期:(1)革命前夕的亢昂兴奋和革命既到面前时的幻灭;(2)革命斗争剧烈时的初摇;(3)幻灭动摇后不甘寂寞尚思作最后之追求。”关于《春蚕》的构思,茅盾说:“《春蚕》构思过程大约是这样的:先是看到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以及国内政治的混乱造成了那时农村破产,而在这中间的浙江蚕丝业和以育蚕为主要生产的农民的贫困,  相似文献   

11.
(一)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头一个十年末期,文坛上出现了两组“时代女性”群象。一组出自茅盾笔下,这含着静女士(《幻灭》),方太太(《动摇》)等性格内在、娴静含蓄的一个系列和梅女士(《虹》)、慧女士(《幻灭》)、孙舞阳(《动摇》)、章秋柳(《追求》)等性格外向、热烈狂放的另一个系列。另一组出自茅盾的学生丁玲笔下,则以梦珂(《梦珂》)和莎菲(《莎菲女士日记》及其续篇)为代表。这两组“时代女性”群一经在文坛上出现,即以其光彩夺目、撼人心灵的性格锋芒和艺术光焰震颤着读者的心灵,鼓动了青年的激情。与此同时,也起了截然相反的评价,导致了历时几十年的争论。  相似文献   

12.
茅盾在《蚀》三部曲的深层结构中,首创了一个以北欧神话为整体性象征的隐性神话模式——构建了象征世界中,命运三女神与其他神祗,同神界安危相应的生命树的关系网络。小说的整体象征是大革命时期的中国政治危局中,中华民族的危机意识和生死理念,以及凤凰涅槃般的重生。这使茅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创者,该小说具有重要的文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13.
茅盾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和《残冬》,笔力精悍,脍炙人口,为广大读者和研究者所喜爱。可是,多少年来,对农村三部曲写作和发表的时间问题,却众说纷纭。有的说,“《春蚕》写于一九三二年十一月一日,《秋收》作于一九三三年一月,《残冬》也是一九三三年写的。”  相似文献   

14.
从阿Q到阿多     
阿 Q 是鲁迅《阿 Q 正传》的主人公,阿多(多多头)是茅盾《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的主人公。他们在中国现代文学领域都是“知名度”很高的典型人物。前者发表于二十年代初期,后者  相似文献   

15.
茅盾开端之作《蚀》三部曲并非政治与文学的简单勾联,从政治文化视角看,主要反映了作者的政治体验和个人情绪。引人注目的是,小说中刻画了深受“五四”影响而在新的政治文化语境———革命下的“颓废的一代”。茅盾在文化的层次上对“五四”精神、“五四”一代作了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也说《蚀》     
《蚀》已到“古稀”之年,它无论是在茅盾个人创作的道路上,还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都有重要的意义.正象鲁迅这个光辉的名字伴随着《狂人日记》一同出现一样,“茅盾”的出现是和《蚀》联系在一起的,从《蚀》的发表开始,驰誉文坛的理论批评家沈雁冰同时也成了更有影响的、声名更加显赫的作家茅盾.但《蚀》却没有《狂人日记》那么幸运.后者在不同时期几乎都得到人们比较一致的肯定和赞扬(虽偶有不同看法,但极个别,或带有明显的偏见或偏激情绪,在学术界没有什么影响).《蚀》却从它一面世就成为人们争议的对象.近年来,学术界对《蚀》及整个茅盾创作重新进行了考察和研究,取得了不少新的成果,但在一些观点上的分歧仍然是很明显的,因此可以说70年来关于《蚀》都未有定论.本文也就《蚀》谈谈一已之见,希望能够有助于对《蚀》进行客观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茅盾的小说《蚀》三部曲,在版本变迁中主要的一次修改,是在初版本到定本之间。这次修改,作者迎合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学规范,实现了文本的全面刷新,尤其是导致了“革命”与“性”的意义滑变。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年十二月中州书画社出版的《歧路灯》,是清人李绿园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栾星同志为整理、校注这部小说曾花了十年功夫,认为它“是清人小说《红楼梦》、《儒林外史》之外,又一巨著”。(《歧路灯·校本序》——以下简称《校本序》)姚雪垠同志为《歧路灯》作序,指出《歧路灯》的产生,“标志着长篇小说发展史上第三阶段已经成熟”,“必须在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发展史中给予应有的地位。”《歧路灯》的出版,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相似文献   

19.
革命恋爱题材小说中的疾病书写,打破了革命+恋爱的两极模式,形成革命-恋爱-疾病的三角结构,从而丰富了文本的内涵。分析由茅盾的《蚀》与蒋光慈的《冲出云围的月亮》以及巴金的《爱情的三部曲》构成的现代革命恋爱题材小说的三部曲中的疾病书写,不仅可以看到革命与爱情的相互关系,而且可以看到它们之间“为何”与“如何”产生关系,由此梳理出革命话语中疾病意义生成与价值转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20.
《蚀》三部曲构建了象征世界中命运女神与其他神及同神界安危相系的生命树的关系网络。文章从上海地域文化和语言切入 ,联系茅盾对中西神话、文学的比较研究 ,依次展开求证式解读。本系列为长幼命运女神定位 ,阐析了小说的内在结构与神话模式主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