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以来中国乡镇体制的变革与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乡镇体制改革是政治学与公共行政学界持续多年的热点话题,乡镇体制应该如何改革,乃至乡镇一级政府是否应该继续存在的问题,当今学者的看法大相径庭。既有的研究大多局限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本文从大历史的视野,运用政治学的国家政权建设理论,全面考察了晚清以来我国乡镇体制的变革历程,揭示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与地方社会发展之内在关系,通过对乡村治理和地方政府建设的本土资源的深度发掘,从历史和逻辑的整合中思考了如何推进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农业税取消后,中国农村步入了"后农业税时代",财政压力迫使乡镇体制进入强制性制度变迁轨道.现行的乡镇政权体制与当前农村发展的政治、经济形势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后农业税时代"乡镇结构与功能应进行变革.在变革路径上,"帕累托改进"是改革路径设定的理论基础,乡镇有限自治是改革路径的一种构想,同时,在乡镇有限自治模式下,必须科学定位乡镇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3.
论乡村政治变革与农村稳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划模式的乡村政治已不适应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它所滋生出的种种弊端是当前影响农村稳定的根本原因,我们必须改革这种政治体制。对此,国家在管理乡村的理念上应树立成本意识,实行村民自治与司法独立,正确处理村民自治中的宗族问题,并把乡镇政权基础转向民主法治建设,以使农村保持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4.
市场深化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市场的深化,农村集体经济及其组织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具体表现在:对于农家的农业经营,集体所能提供的服务长期以来一直局限于农业的生产过程,以至农家的小生产与需求的大市场这对矛盾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对于集体经营的乡镇企业,先天就有的制度弊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表现的越来越明显,以至乡镇集体企业一进入改制阶段,许多地方很快就选择了民营化这一比较彻底的改制方案,导致集体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已明显今不如昔。农村集体经济及其组织将走向何方,在研究者之间存在不同的观点,一方认为要把目前的农村供销合作社、农…  相似文献   

5.
乡镇政府职能变革: 目标逻辑、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乡镇政府职能变革对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政府职能变革思维单一,基本是在"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 中循环.乡镇机构改革与职能变革的核心目标应定位于组织效率的提高.分析表明,乡镇政府组织运行效率的提高受组织内部要素、人的要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对此,解决变革中本质问题的有效路径有宏观路径、中观路径与微观路径三种.  相似文献   

6.
乡镇权力结构与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政权是我国权力体系的基础。乡镇政权在促进经济发展,巩固国家政权、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行乡镇权力结构与功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权力结构失衡和功能柔弱。实行简政放权,理顺乡镇政权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是乡镇权力结构与功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乡镇与乡村社会关系中的紧张因素及其矫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后,乡镇与乡村社会间逐渐形成了一种乡镇有限主导的互动关系,该关系形态从总体上讲有助于乡村社会的现代化发展。然而在当下乡镇与乡村社会的互动关系中也存在着一些紧张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乡镇权力过度扩张与公共治理能力下降并行的悖论,不利于乡镇与乡村社会良性互动的展开,进而制约和阻碍乡村社会现代化转型的顺利实现,故而有必要对之加以矫治。  相似文献   

8.
政社分开后,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乡镇机构改革亦不断深化。对乡镇机构改革的分析可从实践演进与理论研究两个层面进行审视。在实践中,乡镇机构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主要进路是精简乡镇政府机构和人员,同时减少乡镇数量。学界关于乡镇机构改革的研究经过了研究的兴起与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与高潮以及继续深化三个阶段。取消或弱化乡镇政府是学界影响较大的观点,但这一观点并没有对乡镇机构改革的现实走向产生太大影响。乡镇机构改革的实践演进并没有采取政府层级间的"纵向压缩",而是进行了乡镇数量和内部机构设置的"横向瘦身"。我国乡镇机构改革走了一条比较理性、科学可行的道路。目前,乡镇机构改革仍存在一定现实困境,特别是职能转变还没有真正实现,而这些困境也正是学界下一步理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乡镇司法所在全面依法治国进程里,发挥着基础却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法治建设的末端载体,乡镇司法所的职能长期以来都较为薄弱。通过纵向观察与横向比较发现,职能之弊的根本原因是体制机制不畅。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司法所的体制机制有了明显改进。乡镇司法所职能呈现出党政融合的特征,并以法治建设为核心得到强化,其职能的现实运行也围绕法治建设进行转向。但当前乡镇司法所的职能发挥仍面临诸多挑战,为夯实法治中国的末梢建设,需要实现政治引领性与行政制度性在乡镇司法所职能行使中的协调统一,推动乡镇司法所职能安排与行政效能的科学匹配,注重乡镇司法所职能发挥与社会参与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乡镇司法所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应有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前 ,乡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已基本完成。通过改制 ,乡镇集体企业打破了过去单一所有制的结构与形式 ,企业向产权主体多元化方向发展 ,形成了多元产权主体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格局。乡镇集体企业改制对集体资产的经营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对集体资产的经营和管理 ,是保护集体资产所有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巩固改制成果 ,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促进乡镇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1.
乡镇治理韧性是乡镇政府作为治理主体在治理实践中所体现的顽强生命力,具备持久性、稳定性与动态演进的发展潜力。立足乡镇调查案例,将乡镇政府置于治理场域的结构性位置予以反思,乡镇治理韧性存在以事配人、因事制宜、顺事下沉等多维表征,能够重塑乡镇治理结构、创新治理技术和拓展治理空间。基于“结构—行为”的阐释路径,结构缝隙为生成乡镇治理韧性奠定了基础,而组织动机为乡镇治理韧性的生成提供了动力。要正视乡镇治理韧性的客观存在,致力于通过系统化与规范化的流程再造,切实发挥乡镇治理韧性在治理实践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新光 《中州学刊》2007,3(1):21-25
目前学术界提出了“撤销乡镇”、“乡镇自治”、“乡公所制”、“县政乡派村治”、“削弱乡镇”或“加强乡镇”等政策主张,这不仅表明了人们对乡镇一级政府是“弱化”还是“强化”、是“自治化”还是“行政化”存在着严重分歧,也显示出了人们对乡镇的基本功能和地位认识不清。因此,从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国家的角度,从中国的国情特点出发,探索如何建设现代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使中央自上而下的行政系统与乡村治理结构实现有效对接,就成为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3.
《四川社科界》2007,(5):42-45
抓住新农村建设机遇.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必须正视当前乡镇普遍存在的负债问题。广安市社科联承担的四川省社科规划课题《广安市乡镇负债问题调查与研究》,对广安市乡镇负债的情况作了深入调查.分析了乡镇债务形成的原因和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现代国家政权建设的视角,通过考察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乡镇体制变迁并总结其经验、吸取教训,可以梳理出近代以来乡镇体制的变迁逻辑与发展规律,以期探索现代乡镇治理体制改革的方向与原则、发现未来乡镇治理体制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5.
冯凯 《南方论刊》2013,(11):13-14
本文论述了解决乡镇的诸多存在问题必须大力推进机构、事权、人权、财权、政策和责任下放,使人、财、物、事与责、权、利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乡镇活力,促进乡镇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三、转折中的不利因素值得注意的是,贵阳市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在向纵深迫近的同时,也潜藏着以下一些不利因素。(一)“以工朴农”——一种扭曲的利益分配格局。乡镇工业是农村产业结构变化的主导。贵阳市乡镇工业以采矿业和建材业为主,1984年产值达8,578万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66.5%,为郊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①1980~1984年,全市乡镇企业从税收利润中抽出1,204万元用于农业生产投资,仅花溪区1984年乡村两级企业就达415万元;②返还农民的各项收入人均达340元;③安排了一定的剩余劳力,1984年乡镇企业从业人数已占农村总劳力的26.3%。  相似文献   

17.
专业化产业区建设与农村城市化进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专业化产业区是中国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模式与农村城市化的有效载体。在中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专业化产业区不但奠定了它的经济基础,而且与乡镇结合通过产业与人口集聚以及功能转换有效地实现了乡镇向城镇的转型。  相似文献   

18.
赵若州 《学术探索》2024,(2):148-156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放牧守边是职责”,这句话道出了边境治理一个重要的价值追求,那就是让边境各族人民在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同时守护好祖国的边境,实现“家”与“国”在边境治理中的有机统一。但是要实现这一愿望需要在现实中找到一个具体的可行的治理单元。边境乡镇,一方面它是国家的边境,一方面又是边民世代生活的家园,与内地乡镇不同,边境乡镇是“国”与“家”联系最为直接的区域,虽然当前一些客观因素制约了“国”与“家”在边境乡镇的有机统一,但是可以通过边境乡镇治理的发展完善来促进上述愿望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乡镇市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劲松 《文史哲》2004,1(2):161-168
随着乡镇市场经济的发展,乡镇市民社会及其利益代表组织也快速兴起。政府主导型现代化模式在农村的终结、政府因管理失灵而从乡镇市场中淡出以及国家权力退出导致乡镇公共服务真空是其兴起的时代背景。乡镇市民社会的阶层主要有:乡镇私营企业主阶层、乡镇个体工商户阶层、乡镇农民精英阶层、乡镇外来务工人员阶层和外出务工的农民阶层,其利益组织既有体制内的非政府组织,也有体制外的组织,其兴起的特点主要有过渡性、非农性、脆弱性和连接性。乡镇市民社会对于乡镇政治和经济生活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乡镇政府对于乡镇市民社会的治理有四个方面的路径:放权又树威;推动其自治与自律;确认其利益诉求;促进其文化转型。  相似文献   

20.
我国乡镇环保机构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乡镇环保机构本应在应对农村环境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与现实状况不相适应的是,乡镇环保机构面临着受政府掣肘、立法缺位和硬件设施不足的困境。对此,本文提出了在乡镇一级设立环保派出机构、立法明确其职权和职责以及完善乡镇环保机构工作人员和硬件设施配置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