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时代的先知--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克卢汉是20世纪最伟大的媒介理论家之一。他提出的“地球村”、“媒介即讯息”、“冷、热媒介”、“媒介是人的延伸”等思想无不给人以震撼。随着时代的前进,赛博空间的到来,麦克卢汉的预言一个个成了现实。他的非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终于得到了认可。  相似文献   

2.
传统技术观认为,技术只是一种运载物质或信息的工具,它并不能决定或改变它所运载的东西。麦克卢汉认为,这种技术观遮蔽了技术的本质特征。他提出了“媒介即信息”的思想,认为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和对人的存在方式的改变远远大于技术所负载、传递给人们的具体信息内容;认为媒介即人的延伸,任何发明或技术都是人类躯体的延伸或自我截除;并最早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即电子技术将被拼音字母和印刷术所分割的世界“重新部落化”,使世界成为了一个“地球村”。麦克卢汉从全新的角度揭示了人与技术的真实关系,拓展了技术研究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3.
媒介:讯息还是权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肯定了媒介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然而它过分强调了媒介技术对社会的压倒性影响,忽视了社会历史因素对媒介技术的塑造作用,从而陷入了强技术决定论的泥沼。同时,麦克卢汉将媒介的影响片面地归结为媒介对人的行为和思维的影响,特别是对心理和感官的塑造和延伸,而忽视了其所包含的更为广阔的社会内涵。文章试图以"权力"的概念为中心,建构一种更为全面的分析框架,从权力的媒介和媒介的权力两个方面来对媒介与社会的关系进行解释与评价。  相似文献   

4.
麦克卢汉通过对媒介与个体感知、空间与时间、内爆、地球村等问题的分析,表明了传播媒介在现代性的发展中所发挥的中心作用。从某种角度说,他对媒介发展与个体感知的嬗变之间所存在的历史性关系的说明,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信息方式对现代主体构成的参与。麦克卢汉的有关思想阐述了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对个体感官审美体验所产生的影响,从而使不同的媒介方式会对个体的感知以及审美体验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肯定了媒介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然而它过分强调了媒介技术对社会的压倒性影响,忽视了社会历史因素对媒介技术的塑造作用,从而陷入了强技术决定论的泥沼。同时,麦克卢汉将媒介的影响片面地归结为媒介对人的行为和思维的影响,特别是对心理和感官的塑造和延伸.而忽视了其所包含的更为广阔的社会内涵。文章试图以“权力”的概念为中心,建构一种更为全面的分析框架,从权力的媒介和媒介的权力两个方面来对媒介与社会的关系进行解释与评价。  相似文献   

6.
麦克卢汉的媒介定义包括人体和人脑的一切延伸.他的媒介定律四位一体,不可分割.它们是新媒介提升和强化人的官能,新媒介使用或取代旧媒介,媒介能推陈出新,媒介能够逆转.人类历史上爆发过3次伟大的媒介革命拼音文字、机器印刷和电子媒介.他暗示了第四次媒介革命的来临.  相似文献   

7.
从传播技术的视角对马克思和麦克卢汉的技术思想进行梳理,将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观点结合起来加以探讨。具体而言,从马克思和麦克卢汉所处不同时代的不同技术媒介背景着手,比较了二者对技术、媒介的不同考察角度,分析了二者对"技术或媒介是什么"这一问题的不同探讨,从而发现了二者之间存在的微妙的一致之处,也对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进行了另一种阐释。  相似文献   

8.
北宋至明中叶,"主一"概念受到了较多关注,程颐、朱熹主要阐明了这一概念所具有的修养工夫论意义。阳明则将"主一"释为心"专主于天理",使得这一概念具有了本体工夫合一的意义。湛若水综合程朱与阳明观点,提出"随处体认天理"说,但其说在本质上表现出二元倾向。王栋对"意"的阐发则推动心学往更为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基于各自的思想背景对"主一"概念展开种种诠释,从而极大丰富了这一概念的意涵。  相似文献   

9.
作为20世纪著名文化思想家,麦克卢汉十分重视技术给社会历史带来的深刻影响.在麦克卢汉看来,(1)技术的实质乃是媒介,是人的延伸;(2)技术的变革带来文化的变迁;(3)技术变迁最重要的影响还包括:导致人们感知的变化和创造“环境”.和雅斯贝斯一样,他们都十分关注技术的社会文化意义,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麦克卢汉的深刻之处在于,他将技术视为社会的存在方式,超越了雅斯贝斯单纯的技术“工具论”范畴.  相似文献   

10.
鲍德里亚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代表性人物,他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与符号学相结合,提出符号政治经济学理论,符号分析贯穿其媒介批判思想之中.在他看来:特别是在电子媒介时代,符号作为媒介权力的支配手段,通过符号的垄断形成传播的单向;媒介运用符号运作,通过"仿真"到"超真实"直至"内爆"来实现媒介权力的运作;这种符号运作的结果必然导致真实的消亡和受众的迷失.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世界日益成为了一个“地球村”。麦克卢汉的预言在互联网崛起的今天,终于变成了现实。他奇特的媒介理论如:“冷、热媒介”、“媒介即是讯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等都给人以震撼。但也因此使他成为学术界最具有争议的人物。  相似文献   

12.
麦克卢汉是20世纪媒介理论大师,海德格尔后期对技术的论述一直被学界作为经典来引用。麦克卢汉曾多次谈论和解读海德格尔,其中一个主题是如何认识媒介与技术的本质。从格式塔心理学借来“形象”和“背景”两个概念,麦克卢汉将它们分别对应于其媒介理论中的“视觉空间”和“听觉空间”,他强调,视觉的功能乃是从“背景”中分离出“形象”。海德格尔将“现代技术”的本质作为“构架”,所谓“构架”即是“解蔽”,而“解蔽”无非是说有某物展露其自身。在展露这一意义上,麦克卢汉认为,海德格尔的“现代技术”无论作为“构架”抑或“解蔽”,其本质都是“形象”或“形象化”。以此认识为基础,麦克卢汉和海德格尔分别展开了他们对于媒介和现代技术之本质的分析和论衡。  相似文献   

13.
解读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事实"一词是法国社会学的奠基者迪尔凯姆所使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也是他为了社会学研究的需要而确定的研究对象.他对这一概念作了非常严密的界定,并对这一研究对象的特点及研究方法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认为"社会事实"具有外在于人的意识并对人的意识具有强制性等特点,要当作物来研究,为以后的社会学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是麦克卢汉的传播学经典著作。本文试图使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从讨论麦克卢汉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模式入手,对此作进行一番剖析,试图帮助读者绕过麦克卢汉设置的文字迷宫,真正理解文字背后蕴涵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当今数字化媒介技术的不断加速发展,人类开始被置于由媒介技术扩张所催生的文化情境,也即后人类语境之中。麦克卢汉的媒介对人的重构,基特勒的媒介决定我们的情境,还有斯蒂格勒关于技术的药性的相关探究,集中指向后人类语境中媒介对人的感官系统的调解问题。在一定意义上,麦克卢汉、基特勒与斯蒂格勒等人的相关思考,启发并推动着我们在一种人与物、人性与物性的亲密纠缠、同志式平等、共生共成关系图景中,去重新勾勒新世纪文艺美学的媒介范式。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 媒介的形态和种类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智能终端、 微博、 微信等新媒介的大量涌现, 使得媒介与个人生活进一步融合, 媒介真正地成为了 "人的延伸". 而自媒体的出现, 则实现了人与媒介的无缝衔接, 进一步证实了麦克卢汉的预言. 本文从若干传播学理论出发, 分析了现阶段自媒体的传播生态、 传播者、 传播渠道以及受众的特点, 并对自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空间与时间是人类立存于世的基本感知概念,而手机媒介的普遍使用正在重塑时空结构。手机媒介以其随时随地跨越时空沟通这一原始特点,一方面帮助我们形成把握世界的感觉框架,另一方面,这一"以时间消灭空间"的媒介也令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传统概念产生"内爆"。手机媒介带来空间感觉的变化、建构私人空间、便利公共空间与私秘空间的自由切换、营造虚拟空间-手机社区,本文从这四个维度探讨手机媒介是如何通过对空间结构的重塑来改变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性内容,并且又成为我们经验的一部分这一重要而持久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8.
“意见领袖”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4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传播学者保罗·拉扎斯费尔德提出了"意见领袖"的概念,他认为:对于媒介所播的信息和观点,有部分受众会积极接受,并加以再传播,这些人即为"意见领袖";而另一部分人则主要依靠与这些"意见领袖"的接触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今天重新起用"意见领袖"这一概念,旨在论析媒体能够反映、影响、组织社会舆论,以取得社会思潮与情绪的统一化,使社会公众遵循既定的社会规范与社会目标,从而真正实现新闻传播引导舆论的社会职能。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提出了他具有前瞻性的媒介观,强调媒介本身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今天,当互联网这一新媒介日益渗透于人类生活时,我们发现,新媒介的特点及带给人类的影响正好证实了麦克卢汉媒介观的预见性和合理性;同时,麦克卢汉的媒介思想也在新时代重新焕发出光彩,指导着我们更清晰地理解和认识互联网这一新媒介.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因提出"地球村"概念而享誉全球的加拿大媒介思想家马歇尔·麦克卢汉继承西方哲学、美学中的视觉-理性传统,将印刷术与视觉、理性相勾连,创造性地阐明了由印刷媒介所强化的视觉感知偏向对于人类思想和社会产生的影响。此视觉偏向作用于人类的认知模式,表现为对固定视点、可见性和线性思维的强调;作用于美学领域,表现为印刷时代美学范式——"思想的美学"的形成;具体到文学艺术领域,体现为"透视法"/"视角"(perspective)这一以理性为主导的表征方式在诗歌、绘画和小说中的贯彻与运用,以及随之而来的无韵诗、玄学派诗歌、自然主义绘画以及西方现代小说的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