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意义】后喻文化时代大学生呈现出的新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了新的挑战,亟待提出有效对策予以应对。【设计/方法】通过梳理后喻文化时代大学生呈现出的新特点,分析其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权威、价值权威、教师权威等带来的挑战,并结合当前的时代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结论/发现】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
后喻文化时代即前辈人需要向年轻人学习,社会才能进步,以创新和反从众为价值取向的时代。后喻文化时代,大学生影视媒介素养培养的教育环境发生本质化的改变,教师要用新的教育理念制订出大学生影视媒介素养的培养策略,即教师要成为大学生影视媒介素养的导航者,要与时俱进、兼容并包地选择适应当代影视文化新特点的教学内容,解除"师—生"的固有身份界定,进入"师—生—友"的全新角色,加强校园网络数据库建设,用主流影视文化占领大学生收视"高地"。  相似文献   

3.
在文化传递过程中,当今中国已经进入青年一辈占主导地位、父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的后喻文化时代。在后喻文化时代中的大学生具有个性张扬、价值标准多元化、对父辈认知偏离和思想叛逆等特点,这导致大学生网络社团存在社团不稳定、活动盲目单一以及管理难度大等问题。鉴于此,首先以重视社团文化的内涵建设、实现管理多元、实施"会员制"管理等措施来稳定社团成员;其次通过核心价值观引领社团方向、实施"导师指导与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和完善自主互相监督体制等途径来加强社团活动的引导;最后,针对网络社团和实体社团的特点,各取所长,整合社团资源,优化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4.
5.
为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信仰的内在关系,运用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90后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调查发现,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兴趣、人生信仰缺失;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无帮助、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无积极影响及大学生性别、信仰等变量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受欢迎与否的关键因素;而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阅读思想政治理论著作等变量是影响信仰状况的主要因素。对此,应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整合各类教育资源,营造健康校园文化氛围,构建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位一体的信仰教育模式,促进大学生形成科学崇高的人生信仰。  相似文献   

6.
手机文化的精彩纷呈发展,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生活质量的提高、情感交流的方便和娱乐内容的丰富多彩,而且也正在悄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大学生是手机文化的重要受众之一,手机文化的传播和影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深入地分析研究并正确地对待手机文化,是做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中都能找到渊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进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文化现代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化现代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只有抢抓机遇克服挑战才能创造出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和新背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10.
调查表明,"90后"大学生的典型特点是: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自主意识,平均智商超过了以前的同龄人;自我个性张扬,极力希望自己的表现与众不同;对网络十分依赖,内心有时候会显得较为空虚。准确、及时地去研究和把握住"90后"大学生的特点,对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文化的多种特征,决定其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产生着复杂的影响。在此背景下,高校要加强理论研究、建设专门的网络思政队伍加以应对。同时,全社会必须形成合力,通过打造先进的网络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全国高校必须结成高校联盟,打造优良校园网络文化,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文化也存在于精神、物质和制度三个层面,大学网络文化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j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现代网络文化中大学爱国主义教育面临机遇与挑战。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主体性地位缺失、僵化的教育模式广受质疑以及传统的认识误区等主要问题,在网络文化语境中爱国主义教育又存在国家主权意识观念淡化、中华民族认同感弱化、社会主义意识模糊和文化大国心态缺失等主要问题。现代网络文化中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现路径:在大学网络精神文化视角下,构建以国家主权意识与安全教育,落实优秀民族传统历史文化教育,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教育等新型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大学网络制度文化视角下,建立健全大学规范的网络管理制度,建立网络科学管理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监控,组织人才加强网络文化宣传和舆论引导;在大学网络物质文化视角下,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强化校园网络平台建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文化主题网站建设,打造一支过硬的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者队伍。  相似文献   

13.
针对开放的网络文化给大学生生活带来持续不断的影响,论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文化的开放性特点,在对其有清醒认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它的开放性优势,如开放的网络文化所形成的“教育能量”不会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阻断,在主体互动过程中可以木断扩大彼此互动的振幅与震频,有利于互动主体之间的相互启发和提高。这些优势必将有利于引导当代大学生最大限度地吸纳思想政治教育为其提供的各种教育信息。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高校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贯注和落实到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方式和体系,不断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隐性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的补充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具有教育过程的超时空性、教育资源的多样性、教育内容的内隐性、教育方式的自主性的特点,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目前还存在认识不足、载体不多、保障制度欠缺、教师素养不高的现状,可通过课程教育的诱导渗透、校园环境的规划建设、网络文化的引导熏陶、学生心理需求的适度满足、社会实践的扎实开展等途径,促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环境。网络文化已成为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本文着重解析了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影响;详尽阐述了互联网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深入探求了网络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新途径,为构建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献上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高等教育对象新变化带来的挑战,对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观念创新,树立"以人为本"观念、服务观念和效益观念;内容创新,弘扬民族精神,丰富校园文化和加强自我教育;方法创新,善于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加强心理疏导,注重人文关怀,由单纯说教向多种载体传播转变;机制创新,在管理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育制度,规范教育者的示范制度,规范思想政治教育课外教育形式制度。  相似文献   

18.
网络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严峻挑战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顺应网络时代的要求,面对机遇和挑战,从教育观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注重工作创新,推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频出,对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针对大学生的法纪教育创新教育方法。高校校园法律文化建设即为一种良好的教育措施,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在校园中形成和谐的法律氛围以及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从而有效扭转这一态势,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