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减贫一直是我国高度重视的工作,我国已经进入"十三五"规划实施时期,离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不到五年的时间,扶贫攻坚任务艰巨。精准扶贫的具体落实,成为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面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工作的难点,以四川省少数民族特困地区为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探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机制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方式落后,目前扶贫开发中存在教育、医疗事业发展滞后,制度性贫困显著,返贫率高等问题。应当以马克思主义贫困观为指导,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明晰产权,转变观念,建设人才队伍,提高扶贫开发成效。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我国,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往往是共生的。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在连片特困地区,因而,片区扶贫攻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分析连片特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从优化空间格局、调整产业结构、改进生产方式、完善生活方式等四个方面论述了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的战略选择,为该地区推进扶贫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1—2017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相关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测算精准扶贫效率,并使用Tobit模型对影响精准扶贫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时间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效率总体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目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空间上大别山区、西藏扶贫效率相对较好。所选取的致贫维度对精准扶贫效率的作用强度从强到低依次为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水平、生态环境水平、文化教育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在选取的致贫因素指标上,人均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污水处理厂数对精准扶贫效率影响较为显著,体育馆个数、有卫生站(室)的村比重对精准扶贫效率较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教师职业信念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至关重要,它是教师在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在教师劳动价值方面所产生的坚信不疑的态度,指引着教师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本文采用“教师职业信念问卷”对西北连片特困地区1 0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发现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不同学科、不同学校所在地的教师职业信念均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建议:发挥年龄优势,加强学校帮扶机制建设;正视学历问题,优化支教体系;正视教师职称现状,放宽晋升条件;消除学科偏见,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推行城乡教师轮岗制度,促进城乡教师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连片特困地区是中国未来十年扶贫攻坚主战场,其扶贫开发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确定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结合多维动态评价理论和灰色关联分析法设计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片区扶贫开发成效的现状和增长两方面进行评价分析后发现,四省藏区、秦巴山、燕山-太行山和滇西边境四个片区在三种评价模式下的扶贫成效排名均靠前。但是秦巴山、罗霄山、大兴安岭南麓、南疆三地州、大别山等片区的发展现状排名高于增长排名,未来综合排名可能会下降;乌蒙山、滇桂黔石漠化、武陵山、吕梁山等片区的发展现状排名低于增长排名,未来综合排名将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另外,作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的武陵山片区,其扶贫开发成效相对来说较差。  相似文献   

7.
区域发展视角下我国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及脱贫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精准扶贫战略提出以后,理论界和实践界对于精准扶贫与片区攻坚的关系应如何把握而产生了不少困顿。连片特困地区这一提法早已有之,经过一系列的政策演变,在区域发展和减贫方面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但仍需解决如何应对“经济新常态”下区域发展带动减贫效应的削弱、进一步提升片区攻坚减贫效率、多维贫困问题、消解片区的贫富分化、协调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精准脱贫精准扶贫与片区攻坚融合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以区域发展为视角、提升片区定位精准度,以多维贫困为视角、提升减贫内涵精准度,以精准扶贫为视角、提升脱贫手段精准度,构建精准扶贫与片区攻坚融合推进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我国连片特困地区农民人力资本对家庭收入的影响。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农民个体层面的受教育程度对收入具有最大的正向影响,同时农民的健康状况对收入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民家庭层面的劳动力人数对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老人数和小孩数对收入影响显著为负;从农民收入来源看,仅以种植业和"子女赡养"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收入显著低于其他来源的农民收入;同时贫困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对农民收入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
连片特困地区是中国未来十年扶贫攻坚主战场,其扶贫开发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确定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结合多维动态评价理论和灰色关联分析法设计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片区扶贫开发成效的现状和增长两方面进行评价分析后发现,四省藏区、秦巴山、燕山-太行山和滇西边境四个片区在三种评价模式下的扶贫成效排名均靠前;但是,秦巴山、罗霄山、大兴安岭南麓、南疆三地州、大别山等片区的发展现状排名高于增长排名,未来综合排名可能会下降;乌蒙山、滇桂黔石漠化、武陵山、吕梁山等片区的发展现状排名低于增长排名,未来综合排名将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另外,作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的武陵山片区,其扶贫开发成效相对来说较差。  相似文献   

10.
11.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分析安徽省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绩效,判断不同环境因素对扶贫投入效率的影响,并结合具体绩效空间分布情况对12个县域2012—2016年的扶贫绩效进行时序分析。研究表明:第一,总体扶贫绩效较好,但逐渐由稳步上升状态进入转折期,部分地区遇到扶贫瓶颈;第二,不同地区间扶贫绩效存在较大差异,皖西片区扶贫绩效比皖北片区高,北部中心区域扶贫效率较低;第三,扶贫绩效综合效率值良好,纯技术效率较高,扶贫规模存在一定不合理性;第四,精准扶贫瞄准度不够,特色扶贫工作开展不到位。根据研究结论和片区实际情况,提出开展特色精准扶贫工作、加强扶贫渠道拓宽与创新、提高精准扶贫瞄准度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旅游扶贫成为解决连片特困民族地区脱贫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贵州省六盘水市补雨村的实地考察,研究发现:该村生态农业发展旅游有一定基础,但布依族村寨文化旅游开发缺失,存在资金缺乏、配套政策不完善、当地居民参与积极性低、开发层次不够深入等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从系统规划、因地制宜、人才培养、旅游宣传、保护文化、加强监管、沟通平台几个方面,促进布依族村寨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采用《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问卷》对西北连片特困地区10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1)随着教龄和职称的提升,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也在不断提高;(2)大专学历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意识最高,中专其次,本科最低;(3)女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意识略高于男教师;(4)主课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意识高于非主课教师;(5)建校历史越长,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意识越高;(6)13-24个班级规模学校的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最高;(7)城市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意识明显高于乡镇教师。  相似文献   

14.
旅游扶贫既能改变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落后面貌,也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改变连片特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在系统论和协同论的指导下,构建旅游扶贫与生态保护耦合态势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探索武隆县仙女山镇旅游扶贫与生态保护系统的演化趋势与耦合态势,结果表明2004-2013年仙女山镇旅游扶贫系统的演化速度高于生态保护系统,旅游扶贫与生态保护的交互耦合状态由低水平协调阶段(2004年)进入改善磨合阶段(2005-2013年),旅游扶贫与生态保护之间的交互胁迫约束作用日趋明显。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2月,我国启动了连片特困区扶贫开发工程,加大对连片特困区中央扶贫资金投入。但是,大量扶贫资金投入能否增强连片特困区的经济增长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文章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11个连片国家级贫困县为样本,应用CD函数回归模型和面板分析,测算了中央扶贫资金及其分项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发现中央扶贫资金对连片特困区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不显著;其分项分析中,扶贫发展资金对经济增长作用良好,以工代赈资金对经济影响不显著,贴息贷款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为负。因此,文章提出优化连片特困区中央扶贫资金结构、加大扶贫发展资金投入、改善以工代赈资金使用管理、改革贴息贷款制度、推行有利于穷人的包容式经济增长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增长成果分配公平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秦巴山陕西片区29个县(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009—2018年各贫困县(区)旅游相关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对该连片特困地区旅游扶贫效率进行了研究.从研究区域整体层面看,其旅游扶贫效率值在2009—2018年并未出现较大提升,前期甚至出现降低的趋势,虽然后期有所回升,但增势欠佳;从县域层面看,留坝县、镇坪县、佛坪县和汉滨区在旅游技术和旅游规模方面均有提升;从旅游扶贫效率分解角度看,旅游综合效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旅游规模效率的增长.据此,提出提升旅游相关技术的创新性发展和注重引进旅游高层次人才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党中央把全面推进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工作的主攻方向.连片贫困地区的发展需要增长极的带动,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内城镇体系中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应发挥其带动作用.基于此,本文以大别山河南分区的中心城市作为分析对象,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中面临的有利条件进行阐述,进而为其发展提供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面向连片特困地区差异性市场环境特征,企业采取不同方式构建包容性商业模式:(1)连片特困地区政府采购既可以促进产业群由小变大,亦可以促进产业群从无到有,面向连片特困地区政府采购所形成的政府市场,企业主要通过促进产业群发展的方式构建包容性商业模式;(2)在消费者市场中,企业主要通过重新定义产品、市场的路径构建包容性商业模式;(3)在面向外部市场时,企业既可以通过重构价值链,也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群发展的方式构建包容性商业模式,而且,在重构价值链时,企业存在重新定义采购和生产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9.
基于恩施州龙凤镇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探讨了影响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户贫困与否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在现行的划分标准下,受访地区高达27.83%的农户家庭仍处于贫困状态。第二,户主层面,性别为女、文化程度低、兼业时间短的农户家庭处于贫困的可能性更大;家庭基本特征层面,耕地面积少的农户家庭更容易陷入到贫困状态;家庭生命周期层面,拥有的未成年子女数量少、遭受过重大疾病或伤残的农户,其家庭贫困的可能性更大。第三,户主年龄、交通通达度、是否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劳动力数量、是否拥有在读大学生等5个变量均不是影响农户家庭贫困与否的关键性因素。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促进连片特困地区农户早日脱贫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受自然、历史、地理等综合影响,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落后,致贫因素复杂。贫困社区和贫困人口处于物质、人力、社会资本贫困叠加、负向影响的困境之中,缺乏自我发展能力。对扶贫对象进行贫困干预既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更需要以精细化的社区能力建设来不断增强扶贫对象与外部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这就需要农村贫困治理从线性、植入式的外源扶贫模式向内生能力培育为重点、多元参与治理的内源性扶贫转型。对波多罗村内源减贫研究表明,政府、社会组织、市场协同推进下,贫困农民生计资本提升,参与外部经济和市场竞争能力增强,生计结构向高价值优化,实现了增收和社区减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