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孟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6):115-119
天、地、神、人“四重整体”之思表达了海德格尔对“人之栖居”的诗意吁求,“万物一体”观念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追求人与自然、社会整体和谐的理想。尽管在思想取向、达乎本真处境的途径和对人的定位等方面存有差异,但两者都是对人在世界中所处地位和境域的深刻反省,两者都体认到,只有达乎与自然万物本然的相融相契、一体存在,才是人之在世的本真处境。 相似文献
2.
金惠敏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6):86-90
如今麦克卢汉已经成为我们理解媒介社会的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具体说就是对媒介技术的感性视角。文章以麦克卢汉对海德格尔的一次援引为研究对象,并延及维科的"复归"思想,其主线是展示麦克卢汉对感性视角的运用,这个视角的特点是对整体性的寻找。文章在对维科"复归"思想的讨论中,区别了两种整体性:感性整体和反思整体。麦克卢汉追求的是前者,而非后者,因而其价值取向是人文主义,但这是被电子媒介所更新了的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3.
赵玉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0(6):15-17
原载于《汕头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 0 0 3年第 6期的寇鹏程先生的文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三重困境》 (另见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 2 0 0 4年第 2期 )指出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存在着三重内在的困境。笔者认为 ,“三重困境”的提法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这里一一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4.
柯小刚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1):74-79
海德格尔的时间-空间思想是一种形而上学上的虚无主义,但是这种虚无主义却可能有助于为伦理道德提供一个“无基础的基础”,从而为克服道德虚无主义做出积极的贡献。但是,海德格尔思想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这一维度的伦理之思并未得到应有的展开。因此,在借鉴其时间-空间思想的基础上,致力于儒家仁学思想的伦理现象学-解释学工作也许将会是富有启发的。 相似文献
5.
指出整个社会的深刻变革是建构整体育人体系的直接动因,而大学生思想发展的新特点是其根本动因.从积极开掘高校自身的育人资源、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的育人资源、网络育人资源以及大学生自身丰富的育人资源四个维度建构高校育人体系是新形势下保证育人目标实现的必由之径.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可助推四维育人体系走向实践. 相似文献
6.
四重证据法是叶舒宪先生提出的主要针对古史研究的重要理论.方法自提出以来,在学界引起较大反响.文章认为四重证据法是在伴随古史研究从“信古”到“立体释古”之发展趋势上产生的.在此基础上厘清四重证据法之材料性质:即传世文献、出土文献、人类学民族志材料或跨文化比较材料、实物及图像;并探究其方法论基础,即证据所构建出的事件与事实之间的同一与相似关系. 相似文献
7.
黄芳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对于社会人而言,社会责任是其基本的认知基础。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振兴祖国、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其社会责任感强弱对社会影响深远。但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现象严重。从四重维度这一全新视角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构建,力图以一个更为全面的方式去研究、思考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构建问题,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关于冠礼举行时间,历来是礼学研究中关键而聚讼难已的问题。文章以再生神话的知识、视野和四重证据法,在世界范围成年礼举行时节、象征意义与庆祝宇宙重生的庆春仪式的象征性认同关系的通观下,结合中国以庆春仪式实践报本反始的再生神话,和新出《日书》文献,重新考察了《夏小正》二月冠子取妇的记载,尝试对中国冠礼原初行礼日期及其仪式象征进行新的探讨,试图提供一种化解纷争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陈宝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3):29-33
时间问题是贯穿于西方哲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时间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描述世界的基本方法和角度。人们总是从他们各自不同的角度、认识对象来领会时间的。在传统流俗时间观那里,发问者似乎都处于超然于时间的位置。而在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时间观看来,存在的意义只有在特定的存在者即此在那里才能得以领悟和展开,而时间是阐释此在组建的基本环节。海德格尔的时间观,不仅修正了人们对世界的整个看法,而且修正了人类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0.
张丽红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0,(6):18-20
叶舒宪先生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同国学传统相结合,以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研究实绩,使中国文学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在文学人类学方面的探讨和"四重证据法"方面的巨大贡献,极大地扩展了文学研究的空间,极大地推动了文学研究的深入展开,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研究的成果。他以自己的理论探讨和研究实绩,引领了一种新的文学研究潮流。 相似文献
11.
寇鹏程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9(6):19-24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实际上存在着三重内在的困境:第一是“此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普遍有效性问题;第二是“本真”生存的先行设置和“此在”中心主义的嫌疑;第三是不关心存在者而带来的在现实面前的无能为力。这些困境是其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与其反传统的动机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2.
“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是冯契“智慧”学说的核心内容。“两化”理论运用于“青马工程”的铸魂教育,是增强青年思想教育的时代性、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从理论逻辑来看,“两化”理论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提供本体论指导;从认识逻辑来看,“两化”理论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提供从“无知”到“知”、转识成智的路径参照;从方法逻辑来看,“两化”理论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提供方法论指导;从价值逻辑来看,“两化”理论最终指向的自由人格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提供了终极价值遵循。 相似文献
13.
叶舒宪的文学人类学研究之所以能引风气之先并给人以学术启迪性,就在于他能不断地反省自己,超越自己.他在<熊图腾>中的自我反省与超越表现在:一是从文本研究走向田野调查,对华夏起源问题进行重新审视;二是对图腾批评的再阐释,从父权制文化的祖先神话图腾的考察走向史前"女神文明"的探究;三是明确提出"四重证据法",并尝试"四重证据法"在揭示中华祖先神话起源方面的阐释效力;四是在民族志"写文化"的批判反思语境下对写作形式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郁达夫小说的四重楼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云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6)
艺术、自然、爱情和健康的人,是郁达夫小说的四重楼台。由于缺少价值支点,四重楼台只是空中楼阁。在艺术的困惑,自然的迷失,爱情的恍惚和人的沉沦中,四重楼台倒塌,变成艺术的碎片,自然的碎片,爱情的碎片,人的碎片,成就了一个散漫得近于破碎的文本。郁达夫小说的创作过程就是四重楼台不断倒塌又不断重建的过程。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和反复,郁达夫最后建成了他心中的四重楼台,这就是《迟桂花》 相似文献
15.
文化影响力在人类世界中是一种普遍性的客观存在。从生成维度来诠释文化影响力,它在本质上是指文化要素对别人的思想与行为所产生作用的方向、大小与作用点,是由思想同化力、形象吸引力、价值渗透力、信息传播力、行为支配力等力量要素所组成的一个系统结构。从价值维度来看,人的生命需求是文化影响力生长的价值始点,从现实维度来看,思想与行为是文化影响力的双重向度,从实践维度来看,国家、社会与个体是文化影响力三重面相。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丰富内涵和内在逻辑。它以经典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华优秀传统劳动美德、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为理论逻辑;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的劳动实践昭示为历史逻辑;以推进“五位一体”实现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为现实逻辑;以新时代现实的人为价值起点,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归宿,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原则,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为价值实现方式,体现出鲜明的价值逻辑。 相似文献
17.
朱刚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5):30-40
在"诗歌中的语言"这篇讲演中,海德格尔着重探讨了特拉克尔作为一个"伟大诗人"据以进行诗意道说的那"独一之诗"的"位置"(Ort).这一"位置"被命名为"孤寂"(die Abgeschiedenheit)."孤寂"指的是"死者"、"异乡者"、"未出生者"等"离开者"的"已经离开状态"(Abgeschiedenheit).这种离开是向着更早的早先的离开,向着最初的开端的返回.这样一种离开和返回有其时机性:它发生在自己的时间.同时,这种返回也是"精神性的":它由"精神"所规定.而精神的本质又被海德格尔规定为"开辟道路".关于"开辟道路"的思考把我们引向"道"(Tao),因为海德格尔在另一个文本中曾说道:"然而,'道'或许就是为一切开辟道路的道路,由之而来,我们才能去思理性、精神、意义、逻各斯等根本上也即凭它们的本质所要道说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孙周兴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3(2):1-7
思想家海德格尔的荷尔德林阐释一直受到学界的争议。本文认为,荷尔德林诗歌对于后期海德格尔思想的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海德格尔借助于荷尔德林的诗意词语形成了天/地二重性的世界观点,后者明显区别于海氏前期在《存在与时间》中形成的此在世界理解;其次,作为海德格尔后期存在—语言思想之核心的诗—思关系问题,主要也起源于海氏与荷尔德林诗歌的对话,荷尔德林关于作为"半神"的诗人的规定,同样有力地规定了海德格尔"诗—思"理想,其哲学后果和政治含义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9.
20.
“母题”这一术语在文学界的研究现状参差不齐,分歧很大。这便给文学理论界和批评界带来很多麻烦。对“母题”概念进行新一轮追本溯源的探求,并对其阐释的流变史、接受史进行简洁的爬梳,无疑对此概念的重释是极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