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逻辑论争在我国现代逻辑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对我国逻辑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 ,它确立了形式逻辑独立的学科地位 ,推动了这门科学在我国的普及和推广 ;另一方面 ,它也具有许多缺陷 :受苏联逻辑论争的负面影响较重 ,过分关注与形式逻辑有关的哲学问题的探讨 ,偏离了当时世界范围内逻辑科学迅猛发展的主流 ,脱离了逻辑教学的实践。反思这场论争 ,对研究中国现代逻辑思想史 ,对推动我国逻辑现代化的进程 ,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幽默、小品文论争进行客观梳理 ,努力还现历史原貌 ,在此基础上对林语堂文学进行重新思索与评析。  相似文献   

3.
90年代 ,美国社会卷入了一场方兴未艾的多元文化论争。双方在文化观、非洲中心论、双语教育、配额制的政策与实践、政治正确等问题上的立场截然对立 ,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美国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主流文化以及教育理念的地位和评价。这场论争反映了美国深远的忧患传统 ,揭示了当今美国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揭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年代疑案的争论背后所关涉的思想分歧。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 ,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年代问题 ,表面上看是一个史实的考证 ,深层次中却透露了不同的文化理想。其间既有文化自由主义者为打破儒学独尊专制文化局面的努力 ,也有文化保守主义者为维护中国文化传统、坚守中国文化本位的主张的论争 ,还有唯物史观反对文化专制主义的斗争。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节育论争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社会学派针对中国日益凸现的人口问题,纷纷提出节育主张。社会学派的思考与身体力行,两场关于节育问题的大论争,使人们在节育问题上逐步达成共识,不仅推动了中国节育问题在理论层面的解冻,也催生了节育行为在实践层面的起步。“北平妇婴保健会”的创立及其活动,实为近代中国节育实践之滥觞。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化问题论争告诉我们,中国的现代化必须保持完全的独立性,始终致力于维护民族和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具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坚持改革,力行开放;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坚持走适合本国国情的特色之路;中国的现代化必须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中国本位文化的建设”讨论,是民族复兴运动中的一环,思想界提出恢复文化自信心、建设中国的本位文化、文化建设的计划化与组织化等问题,是战争背景下文化民族主义运动的反应,也是国民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对诧后“抗战建国”国策的提出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历史角度考察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认为它产生于"五四运动"前后激进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法难,经过"科玄之争",反对"全盘西化论"和对"中国本位文化"的回应,形成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文化。由历史经验得出: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综合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9.
印玲 《东方论坛》2009,(6):22-26
青岛的城市文化具有滨海文化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特点,这一特点固然缘于1898年青岛开埠后西方殖民文化的传入,但是其定型则要归因于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主权之后。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半期到三十年代中后期,一方面由于开埠以来西方文化的影响,一方面中国人已经开始在青岛的城市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从而使青岛在公众娱乐、文学美术、教育与科技以及建筑文化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个引进西方文化的高潮。与前一时期不同的是,这些外来文化元素已走入了青岛居民的生活之中,并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青岛滨海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陈独秀与杜亚泉的东西文化论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和杜亚泉作为发生于20世纪初那场东西文化论争的核心人物,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价值观,论争的核心在于如何对待西方文化和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针对杜氏提出的调和论与统整说,陈氏做了详尽的批驳,提出只有德、赛两先生才能救治中国的黑暗.如何结合当时的语境及20世纪的中国现实对两人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而不是简单贴标签式的裁判,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中国思想界兴起了一股社会主义思潮,其兴起有深刻的历史原因。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经济、政治、信仰灾难的深渊,资本主义的吸引力在危机中日益沉沦;几乎同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却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创造了"孤岛繁荣"的奇迹,社会主义的魅力迅速彰显;在危机的打击下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华经济掠夺,日本则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危机徒然增加。这三者构成了三十年代初社会主义思潮兴起的直接诱因。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50年代国内就真实性问题和形象思维问题展开激烈的论争,《文艺报》积极介入论争。在真实性问题的论争中,《文艺报》通过译介苏俄文章为国内论争找到关于真实性理论的合法权威根据,进一步使国内认可真实性问题。在形象思维问题的论争中,《文艺报》通过构筑知识背景,引导国内的论争朝着五十年代文学规范的路子上发展。20世纪50年代《文艺报》通过传播苏俄文学、文论对真实性问题和形象思维问题论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试论休闲对于城市发展的文化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休闲文化就是使人回归人的本性、使人成为人的休闲活动及其要素的总和,它具有三重结构和三种基本特征。休闲文化包含的主要内容有 :恰当的休闲观念,普遍认同的休闲价值,自觉遵循的生活方式和政府决策的休闲导向。休闲文化对城市发展的价值与意义,既表现在对城市的物质形态的影响上,更深刻地体现在城市的精神层面上。休闲文化最基本的价值在于它能改变城市形象,让城市更宜居,使城市更具创新活力,并提升生活品质和城市境界。如果说休闲的经济价值是休闲城市发展的外驱力和催化剂,那么,休闲的文化价值就是城市发展的原动力和 DNA。  相似文献   

14.
15.
国民政府缺乏权威的合法性基础,主体政治文化缺乏整合力,是三十年代文学群体亚政治文化性产生的历史缘由。亚政治文化性是这一时期文学群体的普遍特征,依据有三:文学群体背离权力主体文化,政治取向多样化;文学群体参与意识强化,参与类型多元化;文学群体拒绝文化整合,宗派色彩多极化。  相似文献   

16.
要:中国的文化创造在民族振兴、国家尊严、历史传承、人性光辉的维度上被重新思考。当前我国文化发展还存在着如下问题:对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主流文化发展理念不够明晰;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缺乏有效措施支持民间文化发展。当今世界,部分发达国家在文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如高度重视文化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塑造全民认同的核心价值,形成文化发展的主导理念;用多方位的艺术手段强化主流价值,以影响不同国度和文化背景的受众;等等。基于此,给我国文化发展带来了很严峻的挑战:文化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民众更高的文化需求与文化发展多样性、丰富性不够之间的矛盾;意识形态与消费主义矛盾;形成高端文化市场的历史要求与政策不配套之间的矛盾,文化发展的国际化趋势与民族文化传统的弘扬之间的矛盾,文化发展的开放性要求与国家文化安全之间的关系,等等。为此需要我们从调整认识,指导思想、政策研究、文化理念等方面加以改进,并以此为前提,重新认定文化的地位、作用:文化与其他在国家发展中同等重要;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保障;是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纽带;是增强国力提升竞争力的引擎;是与国际交往和人类共同价值行动的价值源泉;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调适剂”。从而进一步确定文化发展的目标:确定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本体地位;打造主旋律文化发展更大平台;保护开发非盈利的民族文化遗产;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位置;制定政策为民间文化活动与文化事业创造条件;规划提升发展文化产业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7.
2014年6月召开的美国共产党三十大抵制了以往党内长期存在的右倾路线,是21世纪以来美共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此后,美共不断稳步向前发展,着力于加强、改进党的自身建设,革新、发展党的基本思想,批判、抵制极端右翼势力,关注、评析拜登内政外交,参与、推动进步社会运动,为促进美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美国持续的系统性危机、美国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振兴,为美共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但是,美共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美国社会存在的障碍性因素制约着美共的发展。展望未来,美共的影响力会进一步提升,自身力量及其所开展的斗争实践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但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自身的状况,其对美国主流政治的影响也须被理性期待。  相似文献   

18.
文化批评的意义与局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批评的兴起有多方面的原因,其存在的合理性与现实价值显而易见。但是,作为一种批评方法,文化批评不过是为文学批评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而任何窗口都是有局限的,文化批评也必然会遮蔽一些东西。当下流行的文化批评因审美尺度的缺席而走向非文学化,并导致批评与创作的亲缘关系的解体。因此,文化批评的自我检讨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作为洪深代表作《农村三部曲》之一的《青龙潭》,由于极左思想的影响长久以来一直处于被贬抑的地位,不能和前两部相提并论。但实际上《青龙潭》深刻揭示了中国农村落后的根源,是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的镜像写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历史考察,回顾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上的论争,对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