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真假曹操     
曹操在历史上的形象不算太好,客气的说法是“奸雄”,不客气的就是“奸臣”,甚至“奸贼”。但鲁迅先生说他是英雄。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相似文献   

2.
周海婴  晓舟 《领导文萃》2006,(5):128-131
父亲鲁迅母亲告诉我,我是她和父亲避孕失败的产物——母亲觉得当时的环境很危险、很不安定,所以一直没要孩子。母亲在1929年生我的时候,已是高龄产妇,拖了很长时间没生下来,医生问父亲保大人还是保孩子,父亲回答是大人,没想到大人孩子都留了下来。我的名字是父亲给取的,“先取一个名字,‘海婴’吧。‘海婴’,上海生的孩子,他长大了,愿意用也可以,不愿意用再改再换都可以”。从这点来看,父亲很民主,就是这么一个婴儿,他也很尊重我将来的自主选择。或许是由于政治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父亲的形象都被塑造为“横眉冷对”。的确,鲁迅是爱憎分明的,…  相似文献   

3.
钱雯 《决策》2011,(8):95-95
一个不惮在一切方面与自己为敌的人,如鲁迅,也不免有思想和意识打盹的时候,其结果,是在朦胧中,看见“一篇好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清醒的金钱观 其实,鲁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以我们大多数人的学识,很难下结论,他永远都是在变化着的。对于鲁迅的认识,我们以前只是看了鲁迅勇猛的、刚毅的一面。而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则被人们所忽视,对于一个普通的人来说,首先面对的就是生存,我们从鲁迅的只言片语中直接或间接地说到金钱的问题。那么鲁迅的经济来源是什么?对于金钱这个问题,鲁迅是如何看待的呢?  相似文献   

5.
黄团元 《领导文萃》2009,(12):73-77
70多年来,虽然有过多位中国籍作家得到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然而揭晓时总是花落别家。鲁迅:“谁也不配拿赏金”1927年,瑞典科学探险家斯文·赫定在中国考察期间,曾经对刘半农说,他想提名鲁迅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知道鲁迅的脾气,便托与鲁迅关系更好的台静农告诉鲁迅。  相似文献   

6.
鲁迅,被称为文化之旗手,国家之脊梁,其思想深邃,文化积累丰富。鲁迅通过其文学作品塑造的形象家喻户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文化的不断结合,鲁迅文化也逐步与经济挂钩,尤其是与旅游行业的联系最为密切。本文以鲁迅文化中的自然文化元素、人物文化元素及精神文化元素为切入点,以绍兴县妙业纺织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就鲁迅文化元素在绍兴纺织产业内容设计、视觉包装、生产、营销方面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故事     
王宏宇 《决策探索》2004,(12):82-82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一生勤奋好学.十分惜时。少年时在三味书屋读书.因为家境所困,清早要料理家务.有一次上课迟到了,被老师批评,为记取教训.在书桌右角上刻一“早”字,自此再也没迟到过.  相似文献   

8.
鲁迅善观察,有句名言,“人一阔脸就变”。由鲁迅先生名言,启发笔者观察,结果发现官一当,不仅脸会变,什么都会变,只是变化的时间过程长短不一而已。当然也不是所有当官的都是官一当就会变,但变者多多,只是变的程度有差异罢了。  相似文献   

9.
《领导文萃》2008,(10):71-75
“鲁迅在外面的作用大”1931年10月,鲁迅向左联文委书记冯雪峰以及茅盾打听中央苏区和毛泽东的情况,极为佩服朱毛在第二次反“围剿”斗争中的战绩,因为他们把国民党反动派“吓坏了”。1932年秋,在冯雪峰等人的陪同下,鲁迅曾在家中两次会见陈赓。  相似文献   

10.
在文化人的书斋里,鲁迅被作为了一个供奉的对象,他有时候被当作一种文化符码,各种各样的文化人用它把自己贴牌成为批判者、战斗者的形象。以笔为武器,进行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这是有责任的文化人的担当,作为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应该在独立的立场上向这个时代发言。在这方面,鲁迅无疑是一个杰出的楷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冷面热肠,刚柔并用,基于一种深沉的大爱,鲁迅以峻急和冷酷的锋芒,表示对一切社会暗面的“决不饶恕”。王国维的“独立精神,自由思想”,鲁迅的“横眉冷对,俯首甘为”,确立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谱系与人格…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作品是否过时、该不该退出教材?争论烽烟正炽,双方各说各理。可对于鲁迅到底留下了什么、我们该继承什么,却关注不多。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鲁迅所处的环境与今天大不同,可那些因袭既久的陋习、遮蔽心灵的积尘、戕贼人性的弱点,并未完全荡除、消逝。翻阅鲁迅先生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戏曲舞台上把曹操处理成白脸奸贼,但作为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曹操的形象却要光辉得多。许多人用美妙的语言称赞过他:西晋史学家陈寿说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唐太宗李世民称他为“哲人”;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13.
按照鲁迅先生的观点,汉魏六朝是中国文学走向自觉的一个时期。鲁迅先生主要是就纯文学而言的,其实中国的应用文研究也是在这一时期走向自觉的。六朝的应用文研究不仅在当时发挥了重要的社会作用,而且对后世的应用文写作与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我们仍可从这一时期的应用文理论中获取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秦德君 《决策》2004,(11):55-56
从人类社会产生了公共事务,出现了公共权力以后。就有了一个公共权威“公共形象”的问题,但只是到了“现代性”的背景下,这种“公共形象”才具有了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意义,才具有了更为深广的理性内容。  相似文献   

15.
张涛甫 《决策》2011,(2):76-77
敏感问题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损害一个官员的形象,也能成就一个官员的形象。善于与记者过招的官员,会获得媒体的馈赠。  相似文献   

16.
文化形象名片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说其“古老”,是因为文化形象原本就是文化图腾的演化延续,是地方特征的文化表达;说其“新鲜”,是因为近来在一些有心人的刻意雕塑下,各地的文化形象越来越清晰化、格式化、市场化、工具化。  相似文献   

17.
鲁迅杂文,是中职语文教材的精品之作。本文浅析了鲁迅杂文的特点、文学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探讨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地教授鲁迅杂文。  相似文献   

18.
李瑞娜 《科学咨询》2023,(10):215-217
鲁迅的作品是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一书的重点内容。作为新文化的先驱者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鲁迅的经典著作《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开端和成熟的标志,在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和深远的意义。鲁迅的生平和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资源。本文从课程思政的教育视角出发,探讨了鲁迅及其作品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马英九现象:政治形象与领导力 在台湾政治人物中,一个公认的事实是,马英九的领导力稍差.但他的清廉形象对他领导力作了强有力的补充。舆论认为:马英九要执掌全台大政或许力有未逮,但这为人们所“宽容”,因为马英九有着台湾政坛难得一见的“清廉”,人称“不沾锅”。  相似文献   

20.
领导形象是指领导者在其领导活动中,在下属和公众心目中留下的综合印象以及得到的总体评价,是一个领导干部综合素质、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等内在品质的集中体现。领导形象是领导者在人民群众面前公开树立的一面旗帜,是其有效实施领导行为的“无形资产”。江泽民同志曾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群众中树立什么形象,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探索和实践新时期如何塑造领导形象,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领导者应该强化形象意识,高度重视良好形象的塑造。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五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