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很多家庭被急功近利的心态所裹挟、绑架,出现了"反生活教育"的趋势。只要孩子成绩好,肯上学,其他都不重要。现在,生活技能越来越不被重视,很多家庭正在失去"妈妈的味道"。当一个人讨厌家务、讨厌生活,他的人格会健康吗?我们不重视这些,不传承这些,生活会幸福吗?家庭教育应当直面这些问题。家庭教育的天然优势是亲情联结和情感培育,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及三代人的关系都有巨大的影响力。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感言  相似文献   

2.
正道德操守与诚悫敦厚应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进器组训、风气、习俗品德、行为,是一个家庭代际传承的规矩和纲常。无论《颜氏家训》还是《曾国藩家书》等种种"家训",莫不以"重德修身"为肯綮。呆呆接力式的恪守组训,便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道德和审美风范。揆诸当下,一些富二代为啃老而不瞻前,不顾后;多少人因为担心"惹火烧身"而不路见不平,甚至  相似文献   

3.
综合 《家庭科技》2013,(3):19-19
"压力大,未解决!"女人们似乎更有资格把这句话吼出来。一不小心就太强势了,一不小心就太没事业心了,一不小心就健康受损了,一不小心就顾不到家庭了……职场和生活腹背受敌的日子让这个时代的职业女性多少面临相同的窘境。而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职场哲学并不是对每个人都适用,对那些无论表面还是内心都还很正常,却偏偏身处于飞速运转的工作环境里的女性  相似文献   

4.
一位家庭主妇说:家庭消费是个无底洞,有多少钱就能花多少钱。省钱是低、中收入家庭的重要聚财  相似文献   

5.
在许多人眼里,"知识分子边缘化"的命题不免有几分吊诡. 这个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至理哲言,"知识改变命运"不断为世人的实践经验所证实进而被普遍信奉.现实中,多少个家庭为培养一个"知识分子"而借贷举债、不惜血本,多少个工作岗位前赫然贴着非本科生甚至非硕士非博士不用的告示.毋庸置疑的是,目前,中国主流社会,撑起其脊柱、驱动其车轮的是知识分子.若说我们的社会知识的价值日益彰显,知识人的社会地位愈来愈为人们所推崇,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蔚成风气,恐不是虚言.  相似文献   

6.
听说儿子考试了,回到家,我立马问他:"说!多少分?""83分。"儿子低声说。我很生气:"这么低!你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讲?作业有没有完成?"儿子辩解道:"金杰才40分呢!刘小路才刚刚及格!低干80分的有20多人………‘你怎么这么不求上进!老是和落后的人比,你就不能向先进看齐?"我火了,大声吼道。儿子趴在桌上,委屈地哭起来。老公脾气温和些,拍拍儿子肩膀,重复那些说了不知道多少遍的话:"儿子  相似文献   

7.
不老     
正有好几位朋友都这么说:"没见着阁下的时候,总以为阁下有80多岁了。敢情阁下并不老。"是的,虽是将奔四十的人了,我倒还不老。因为对事轻淡,我心中不大藏着计划,做事也无须耍手段,所以我能笑、爱笑;天真的笑多少让人显得年轻一些。我悲观,但是不愿老声老气地悲观,  相似文献   

8.
匆匆中一晃又是一年。大家过得还好么?站在新年的门口,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一样的打算,但是我们更有必要来关注自身的健康,只因"有健康才有明天"。生命其实是一串数字,健康就是排在最前方的"1",事业、财富、婚姻、  相似文献   

9.
真正的道德家就象两片树叶、两个人一样,既不完全相同,也不完全不同。有多少个出色的道德家就有多少种道德,有多少种道德就有多少种定义,如“意识说”、“行为说”、“规范说”等。即便定义的表述相似,若细加体味,其隐意也许大大不同。如:同是把道德作为“各种规范的总和”,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由婴孩到少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竞争意识会从不自觉到部分自觉再到完全自觉.但是,有了完全自觉的竞争意识,还需要每个人培养和提高竞争力.那么,现代家庭的竞争力有哪些呢? 一、要有健康的身体.过去说,身体是革命的资本,这是有道理的,身体不健康,长年有病,怎能很好地革命?现在应该说,身体是生活和工作的资本,有了好身体,才能好好地生活和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中国人眼里,家是最温暖的港湾。中国人的生活理想不像西方那样在"彼岸",而在"此岸",在"家里"。家不只是一个"窝",而要一家人围坐在熊熊燃烧的"精神炉灶"旁。所以,年夜饭和春节请客吃饭就是"家"最重要的仪式。但当下春节有一个普遍现象:多数家庭都是50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认为,作为活的伦理世界的人类社会存在着"神的规律"与"人的规律"。个体的人应当从服务于家庭精神的状态向服务于民族精神的状态转化。"法权状态"中个体的伦理行为既不仅仅趋向于"家庭精神",亦不局限于趋向"民族精神",而是通过遵循"正义"行为实现一切个体原子的实在本质,来趋向于作为世界主宰的"普遍精神"。趋向于"家庭精神"一趋向于"民族精神"一趋向于"普遍精神"便成为社会中个体的人成就"道德自我"的三个环节和步骤。  相似文献   

13.
《家庭科技》2011,(3):35-35
“吃肉不利于健康”、“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患者应该少吃肉”的说法目前甚为流行。很多人把各种慢性病高发归结为吃“大鱼大肉”,这一说法,过于笼统且并不准确,吃多少肉类为“大”?又有多少人能吃到“大”?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越来越关注。尽管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48年就对健康内涵进行阐述: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应该是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但要说多少人已对此有深刻理解并付诸实施,估计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5.
正著名作家冰心曾说过:"人老不可怕,可怕的是心老。"这话说得的确有道理,调查表明,"常留童心,常存童趣"对身心健康有一定帮助。乐观不愁是得以延年的秘诀之一。一些童心未泯的老年人不但精神愉悦、生活充满乐趣,而且身体非常健康。另外,实践证明老人是可以"童化"的。人的一生如四季轮回,童年和老年有很多相似点。"童化"老年就是推迟心理老化,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林然 《家庭科技》2009,(5):30-30
人到老年,往往认为已是黄昏日暮没啥意思,甚至有"晚间脱了鞋,不知明早醒不醒"的悲观想法,于是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敷衍态度,这是不科学的观念. 有人对世界上的一些长寿者做了调查,发现许多老寿星除了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外,绝大多数是夫妻和睦、白头偕老.日本曾对离婚者做过统计,这些人比家庭生活美满的人平均寿命要短.  相似文献   

17.
"剩余价值"概念的适用性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剩余价值"概念有两种含义,但以第一种含义"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为常见.剩余价值的生产并非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在原始社会末期以后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都一直存在.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人生价值大小及国家财力强弱的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18.
翟嘉洁 《家庭科技》2007,(12):30-31
白花油、风油精、平安油与万金油是不少家庭药箱必备的四大"护宅天王".可是当偶感风寒,或跌打损伤、蚊虫叮咬时,很多人却不知道该请哪位"天王"出山.其实,每位"天王"都有其独当一面的地方,要请动它们出山,先要摸清它们各自的"独门绝活".  相似文献   

19.
"饱和"一词系化学术语,将精盐加入水中,当它不 能再溶解时,叫做"饱和"。"心理饱和"则是指心理的承 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 心理饱和现象在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有个美国 商人去印第安人居住地旅游,他见那里的编织草帽很 漂亮,于是问道:"买一顶多少钱?"对方回答:"10元。" "如果我买100顶同样的草帽呢?"每顶20元。"为什么  相似文献   

20.
当今时代,要想知道有多少人在奔走四方,又有多少人生活在他乡都市,只要看一看多如牛毛的房屋租赁中介就知道了。因为流动人员的增加,房屋出租就成了都市里的一道风景。我打工攒足第一笔钱后,便做起了别具一格的房屋租赁生意——不只是出租房屋,而且出租一个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