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时代新一波人工智能(AI)浪潮来势汹涌,冲击、调适乃至颠覆和重塑着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架构与演进轨迹。从本质上看,AI是人类智慧发展的一种新的技术表现形式,与人类发展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若偏离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轨道,AI就会迷失方向、耗竭内生动力;若人类忽视AI,人类文明进步的节奏会滞缓,甚至可能发生方向性的偏离。用AI的"条件预设——结果推演"逻辑可证明,毋庸担忧AI的发展会超越人类和驾驭社会,二者未来必然会呈现出协同共进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7,(10):18-24
人工智能(AI)时代已经到来,国家高度重视AI发展,AI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性需求。分析意识的起源及其本质就可以看出,类脑智能技术将是下一次革命性进展的突破口,因而我们在发展AI时应强调人文主义道路而非物理主义道路,通过给未来的机器"立心"而让现在的人类"定心",以此面对AI发展的不确定性。在AI的普及教育上,笔者通过分析自我意识与学习之间的联系,并结合多年的教育经验提出,AI教育最终要低龄化,并且要全民普及。  相似文献   

3.
儒家的"人禽之辨",是中国传统儒家为人类文明确立的一个底线标准,其具体的内容与要求可以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调整,但其中所蕴含的肯定人文与人道的基本哲学精神,具有恒久的价值。当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机器人——机器的人化与人的机器化,将会越来越与我们"自然人"构成一种密不可分的新"人机"关系,人类的伦理道德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儒家"人禽之辨"的古老伦理戒律对于广义的机器人而言,是否有效?我们将如何才能守住人类的文明底线?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年来人工智能(AI)的惊人进步,AI是否具有意识以及如何构建有意识的AI系统越来越受到学界和公众的关注。要回答这类问题,我们仍然需要或者必须从意识理论中去寻找灵感和答案。立足AI意识问题的当前背景,我们考察了加扎尼加在《意识本能:揭秘脑是如何形成心智的》中提出的意识学说。透过脑异常这个窗口,加扎尼加得到了意识现象学的两个重要论断:意识与体验内容不同并且是可以分开的;意识首先是一种感受。为此,他提出了一个关于意识神经机制的模块—层级架构的主张,并用“开水冒泡”隐喻来形象地说明他的意识观。根据这一思路,构建有意识的AI系统需要我们在底层逻辑上辨明“意识”与“智能”的差异和关系,否则,我们就会在AI系统是否有意识以及AI是否会造成对人类的生存性威胁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上产生困扰。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常见,人们不断充实对人工智能的理论研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韦康博编纂的《人工智能》(现代出版社2016年版),为读者展现了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该书共八章,第一章是对人工智能历史的探讨,认为这是一门极具挑战性质的AI科学,第二章是对当下人工智能发  相似文献   

6.
不具备主体性的人工智能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人工智能艺术家何以可能的前提是人工智能能够拥有自我意识。目前的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事实上还是一种人类主体性参与的创作方式以及“人在环内”的人机交互模式,其意向性依然是人类在把控,并没有离开人类主体性的参与,即自我意识的投射。但科学发展的趋势似乎给我们展示了越来越大的可能性,让人们对那个“奇点”的到来充满着想象。自我意识始于反思,“涌现”是复杂系统在一定的组织层次上出现的新特性。有研究进展表明,自指结构的实现以及复杂系统的因果涌现很可能让人工智能产生自我意识,从而成为人工智能艺术家何以可能的关键技术路径。从人工智能存在形态的分析出发,可以大致梳理出人工智能艺术家的三种可能的形态进路:拟人无具身形态、拟人+具身形态和蜂群AI(集合AI)形态。而人工智能艺术家何以可能的系统构建可从动机——人工智能为何需要艺术,沿袭与变化——人工智能审美活动可能如何进行,创造性——人工智能艺术家的身份要件等三方面来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也愈来愈进步。自从1946年在美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后,人类社会便开始进入了“高科技时代”。特别是在今天,高科技的开发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并迅速产业化这一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并作出积极反应呢?尤其处在科技竞争前沿阵地的高等教育,更应该认真面对和研究对策。本文将对此作些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小冰"写诗"事件开始,人类的确正在走向人工智能诗学时代,旧的文艺学、旧的狭义诗学在不久的将来将不得不重新书写。在诗歌主体重置的话题方面,人工智能写诗软件抹消了诗人这一诗歌创作主体,同时随之抹去了诗歌创作环节。在小冰"写诗"事件中,不存在诗歌创作主体的新旧替换,存在的是科技对诗歌创作主体的扼杀。在诗人消失的地方,出现的是非文学性质的主体如计算机程序员或软件用户。小冰"写诗"事件在文艺学层面所造成的诗人之死具有一种崭新的意义,它既动摇了文艺学整体的基础,预示着人工智能诗学的诞生,又成为人类自身之存在本质在今天发生新旧蜕变的命运启示,人类或将从此步入后人类时代。在后人类时代,人凭借人工智能技术获得对世界的崭新感觉,在新的世界感觉中,人的命运只能是从旧人蜕变为新人。  相似文献   

9.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已经来袭,人工智能技术正推动人类进入“AI+”时代,其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智能化技术支持。文章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立德树人”工作的新发展,结合当代大学生沉浸式、读图式、云端式等实际需要和思政教育工作的智能化、泛在性、个性化等特征要求,立足“AI+思政教育”的内涵建设和时代意义,以智慧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立德树人”教育新模式,提出在AI技术加持下通过完善“生态链”、构建“基础层”、研发“应用层”、加强“数字化”、用好“双刃剑”等应对策略,促进“AI+思政教育”形成全新的智能化发展体系,以满足高校学生成长成才发展的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用计算机模拟人类实际科学推理的思维过程成为可能。于是,在计算机人工智能与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交叉点上形成了“人类问题求解”理论。同时,又在计算机人工智能与逻辑研究的交叉点形成了适用于计算机的新颖逻辑理论及算法。计算机人工智能(AI)研究虽化分为两派,但无论哪一派,在对于思维的计算机模拟研究,包括机器学习和机器实现方面的研究,都为逻辑和科学方法论带来革命性变化和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会不会成为第二个主体是一个要靠实践但又不能完全等待实践来解决的问题。人工智能问题上的悲观主义者认为人永远是惟一的主体,人工智能会思维不存在理论上的障碍,它终将成为第二个主体。它是否会危害人类,取决于人类对它的态度:人类若固守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就必然会排斥它、否定它,它就会成为弗朗肯斯坦的怪物①;若承认它的主体性,尊重它的感受和需要,就会进入两种主体共生共荣、快速进化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2017年5月,在中国浙江乌镇,谷歌公司旗下的人工智能机器人"阿尔法围棋"(AlphaGo)与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围棋世界冠军柯洁对战,以3∶0的总比分获胜.这是在2016年AlphaGo与韩国围棋选手李世石对战之后,又一次战胜人类围棋高手,引起了全世界特别是中国人的广泛关注.人们既为技术的进步而欢呼雀跃,也对机器人战胜人类感到隐隐不安,唯恐科幻小说中"机器人统治人类"的情节成为可怕的现实.  相似文献   

13.
<正>由一部感人的动画短片找到一个探索未来养老之道的崭新视角,即把AI机器人用于养老助老服务领域中。老龄化叠加少子化,以及智能养老政策的陆续出台,促使智能养老的发展成为必然,未来的AI养老机器人将具备智能陪伴、健康监护等多项功能,可以满足老年人全方位的服务需求。然而,AI养老机器人也存在一些可预见的问题和挑战,如信息安全性问题、成本问题、操作性问题、伦理问题等,有待深度探究。  相似文献   

14.
哲学社会科学的诗性使其走出了与自然科学不同的方法论路线。人工智能以技术和方法的革命实现思维和诗性的革命。智能置顶开启了人类反思的二级范式。人类理性创造了算法黑箱,但无法解释黑箱,而黑箱方法又解放了理性。传统哲学的主客二元之争在智能新主体诞生中获得弥合。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第四范式"带来了哲学社会科学方法的"透明计算"。  相似文献   

15.
人工智能的各项新成果正在让人们的生活变得容易,方便和舒适在增加,享受也越来越多。就人类的新机遇而言,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正大量地应用于生活之中。人工智能得到更大发展之后,劳动的新形态与享受更多的现实中,包含着应该如何处理劳动与享受的关系的新问题,这也是人类将会受到的新的挑战。劳动与享受的关系表现为:首先,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不会因为人工智能发展而改变;其次,人工智能时代的享受增加,但它仍然是劳动的回报,跟随劳动而来;再次,有劳动才有享受,享受来自劳动。最重要的是享受美好生活的目标也要以劳动来创造。  相似文献   

16.
从现代机器二次革命的结果看,能量自动化机器终结了"手工"时代,把人类物质生产力从人身生物性限制下解放出来,带来体力活动的平等时代;当今人工智能所引发的机器智能自动化,则将终结"脑工"时代,把人类精神生产力也从人身(人脑)生物性限制下解放出来,带来智力活动的平等时代,并将消除精神劳动与物质劳动的分工;扬弃资本,每个人所固有的生物性体力、智力,将会从必然王国转移到自由王国中全面、自由发展,人的生物性本质将得到合乎人性的自由实现。引入与"手工"相对的"脑工"一词,有助于消除有关人工智能的宗教式玄想和不必要恐惧,为人工智能科学发展、合理应用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3月,世界级科技大会(IBM)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除了展示目前世界上最小的电子计算机——容纳近100万个晶体管、大小与粗盐粒相仿、运算能力等同于上世纪90年代的x86位计算机,还预测改变人类未来生活的5项新技术,分别是加密锚和区块链技术、格密码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显微镜技术、"零偏见"人工智能技术及量子计算机技术。这5项黑科技将怎样改变人类生活呢?让我们来逐一解读。  相似文献   

18.
论人工智能科学诞生的逻辑背景王建芳人工智能科学的诞生同其他许多自然科学相似,既需要一定的思想基础,又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在对人工智能科学诞生行程的历史回顾中,我们会清楚地看到,人们对于它的构想与实践,与逻辑科学的演化与发展密切相关。一些逻辑学家为...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字通讯技术、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和人工(超)智能等新兴科技的影响日趋深入,我们已不可避免地处身于后人类时代/AI时代的境遇之中,自古以来以人为主体与主题的文学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尽管人的文学被机器人文学全面取代的"人的文学的终结"还远未到来,但潜在的文学终结的趋势在吁请着我们对于人的文学的坚守。虽然在后人类时代/AI时代,人文主义将不可逆转地走向后人文主义,但后人文主义既不是反人文主义,也不是人文主义的终结,它标示的是"人"的观念的重要转变,是对于人的价值和意义的重新定位和人类文化秩序的新的建构。在这样的新的"后学"语境中,文学研究仍将以开放、包容的理论姿态去观照与人的存在相关的文学艺术及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20.
陈巍 《学术月刊》2023,(6):16-27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社会机器人正坚定地从虚构走向现实。随着复杂的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遍,社会机器人的开发亟需妥善处理机器人、人类和情境的关系。当前,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正在努力解决人类如何感知并与这些智能体互动,以及人脑在多大程度上将智能机器纳入人类社会环境等问题。人类与机器人互动的最新发现、当前挑战和未来方向呈现出跨学科视角的复杂性,并逐渐衍生出人机互动与社会认知的互惠约束问题,具体涉及人机互动的拟人化以及第二人称特征。相关思考酝酿出人机互动的社会神经科学框架。该框架聚焦拟人化人机互动在非言语交流上的多维空间与特征相似性,并借助第二人称神经科学范式比较了人-人互动和人-机互动的神经机制。机器他心的未来仍有待整合来自认知计算神经科学、社会神经科学、心理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学等不同但互补的研究领域的发现,从而重塑社会机器人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潜力和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