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河北省许多城市的道路绿化建设存在无视环境与资源的需求以及忽视道路绿化景观文化设计等问题,本文对此展开分析,结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提出符合“两型社会”理念的道路绿化景观塑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体制机制建设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汉城市圈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对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典型示范意义。本文从武汉城市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面临的主要困难出发,按照“两型社会”的内在要求,结合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着重探讨了武汉城市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体制机制的主要思路和基本内容,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城市"建设,是我国建设"两型社会"的核心和主链条。本文通过剖析"两型城市"建设的经济运行模式,进行了"两型城市"建设的框架设计;从建设内核、基本设计、行动策略及运行机制四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城市科学规划与引导、大力发展"两型产业"、新型城市化道路及改革创新等"两型城市"建设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解决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带来的资源供给不足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必然选择.在企业经营模式上,要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要求,就必须转变传统的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营模式,建立绿色营销模式.通过绿色营销模式,实现"两型"社会的发展要求.以消费者为价值取向的企业主导型绿色营销模式,是契合"两型"社会发展要求的一种营销选择与完备形态.  相似文献   

5.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中国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共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复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此时,正值百年难遇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相似文献   

6.
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和工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是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才能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根本。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公认的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之必然趋势。同时,在资源日趋紧张、环境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中央政府批准设置了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当下城市群政府管理体制存在一些问题不适应"两型社会"建设的新要求,为此,城市群管理体制创新对"两型社会"建设的回应路径应是: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以行政区划调整来提供空间,逐步走向城市群行政一体化,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为组织保障,有效的利益整合与共同治理。  相似文献   

8.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 友好型社会”,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环境友好”的涵义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说,环境友  相似文献   

9.
处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内的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个城市群同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绿色发展的先行试验区,具有低碳绿色发展的共同需求。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低碳"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又具有区域合作的迫切性,需要加强区域低碳合作提升竞争力。同时,长江中游城市群内三个"小圈"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似,没有明显的梯度性,属于互补型的共赢合作,应重点在制度、产业、技术、交通、生活消费等方面加强沟通与合作。  相似文献   

10.
陈宏  张静 《河南社会科学》2011,19(4):133-136
怎样建设好中原经济区,这是一个新的实践性很强的重大课题,涉及方方面面。本组专题的文章涉及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两型社会"建设和农地规模化经营问题。前者利用1999—2009年河南省资源、经济和环境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南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后者运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特别是农地规模化经营中的政府与市场的理论,辅以发达国家的农地规模化实践检验,对中原经济区建设乃至我国农地规模化经营问题进行了研究。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期望有更多的学者能加入理论研究中来,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怎样建设好中原经济区,这是一个新的实践性很强的重大课题,涉及方方面面。本组专题的文章涉及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两型社会"建设和农地规模化经营问题。前者利用1999-2009年河南省资源、经济和环境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南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后者运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特别是农地规模化经营中的政府与市场的理论,辅以发达国家的农地规模化实践检验,对中原经济区建设乃至我国农地规模化经营问题进行了研究。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期望有更多的学者能加入理论研究中来,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福建应立足于资源短缺和环境容量有限这两大特征,综合运用财税政策,科学规划国土空间区域功能,加强环境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发展新型能源,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并从制度创新方面,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然资源利用的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要求.为了能够对国家、地区或部门资源利用效率总体状况进行监测和综合评价,本文对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6)提出的综合表征节约型社会的节约指数进行改进,提出了资源绩效指数(RPI),并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自然资源利用的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4.
田文富 《理论界》2006,(9):158-159
当代环境伦理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在价值上存在着一致性。立足科学发展和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际,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整合环境伦理的各个流派,实现环境伦理的观念和理论创新,突出其应用性和实践性,构建中国环境伦理体系,为和谐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环境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随后,2008年11月,省委、省政府适时地作出了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决策.在全省形成以武汉为龙头、长江经济带为主轴、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两轮的"两圈一带、双轮驱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至此,湖北17个市州(区)的经济发展蓝图全部纳入其中,标志着区域发展战略覆盖到全省,湖北发展进入区域协调共进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6.
“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北农业发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两型社会”建设是党和政府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所确立的一种重要方略。面对我国人口压力大、资源存量少、人均占有水平低的基本现状,农业发展必须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道路。作者以农业大省——湖北省为例,在分析“两型社会”建设与农业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湖北农业资源和农业环境在“两型农业”发展中所遇到的巨大压力,并就此提出了加快湖北“两型农业”发展的系列对策,为推动湖北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福建省两型社会建设取得良好的进展与成效,但离建成两型社会差距仍然很大。要从教育宣传、转变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发展绿色产业、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抓好考核监督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提升两型社会法规政策执行效果等诸多方面努力,以加快福建省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两型社会”视野下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中央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在新的历史起点、新一轮改革开放大背景下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国家着眼东中西联动,布点深圳、浦东、滨海等东部试验区,重庆、成都等西部试验区后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布局,它既是实现湖南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和富民强省的重大历史机遇,同时又使司法机关服务党和国家建设大局面临了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经济和环境全球化的必然反映,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大矛盾使然,这就决定了社会发展模式进行根本性转变的内在必然性。从当前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的首要任务是尽快建立一个资源节约型社会。从长期看,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撑体系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汨 《云梦学刊》2009,30(1):79-81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要充分发挥循环经济的价值,必须建设相应的政策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