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翔 《浙江社会科学》2015,(1):145-146,156
或许可以下这样一个判断:20世纪所有的问题与困惑都在20世纪的文学之中。当然这一切有待评论者去论证。由蒋承勇与武跃速教授等共同撰写的《20世纪西方文学主题研究》就作出了这样的尝试。该论著研究的对象是20世纪的西方文学,但并非是"文学史"的研究,不是对文学流派和具体作家作品的考察,也不是拘泥于特定批评方法的"演武场",而是带着明确的问题意识,聚焦20世纪西方文学的六大主题领域:存  相似文献   

2.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都以"为谁教"、"教什么"、"如何教"为研究主题,前者以追求教育的"艺术"为目标,后者以追求教育的"实用价值"为目标.当今世界与中国的教育学仍然没有真正走出以"为谁教"、"教什么"、"如何教"为主题和以追求教育的"艺术"和"实用价值"为目标的历史围栏.未来教育学将以"为谁发展教育"、"发展什么教育"、"如何发展教育"为主题,以追求教育的"科学发展"为目标.教育学将通过主题与目标的转换而走向科学化,我国教育学将可能率先通过主题与目标的转换而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和回答"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问题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的群众观。这一群众观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南方谈话,是第一阶段,形成了以"一切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绳"为核心、以"改革"为主题的群众观;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召开,是第二阶段,形成了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核心、以"执政"为主题的群众观;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召开,是第三阶段,形成了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发展"为主题的群众观;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是第四阶段,正在形成以"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为核心、以"圆梦"为主题的群众观。  相似文献   

4.
伦理规范的"客观性"论证被普遍认为是其合法性与合理性论证的基础,并成为伦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对作为社会的和制度性实在的伦理规范之"客观性"的分析,与对作为实践性要求的伦理规范的"规范性"特征分析,表明关于"客观性"的论证并不能解决"规范性问题",不能是关于伦理规范"基础"的根本性论证。因此,关于伦理规范基础的研究主题应该发生一种转换,从以"客观性"为中心的研究转向以"规范性"为中心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是胡锦涛同志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时亲自倡导,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全国第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毕节试验区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统筹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不断深化改革,大胆探索试验,初步开辟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环境统筹协调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一书以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为主题,以作为"大写的逻辑"的《资本论》为突破口,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辩证法、科学观、社会观和历史观,以及发展观、科学社会主义等做出了新的理解和阐释,从而大大推动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它启示我们,当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根本在于基础理论的研究,关键在于问题意识的自觉;重点在于对经典文本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接合"是当代文化研究中最具生产性的概念之一。与其说"接合理论"是从拉克劳、墨菲到霍尔等人所力图建构的一种理论范式,不如将其视为探索文化研究接合实践的一种情境化介入。论文以"接合理论"为主题,考察并梳理其理论发展谱系,着力思考"接合理论"在文化研究理论旅行中的"翻译"与跨语境转换问题,为文化研究的本土化实践与有效介入提供一个新的论述空间。在中国当代社会历史结构之中,文化研究形成了特定的问题场域与发展形态,而接合理论及其实践则为阐释"中国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5,(5):33-39
欲把"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研究引向深入,以达成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目的,确立"问题"研究的"主体自觉"和"方法论自觉"至为重要。为此,必须对这样的问题作出细致而深入的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还是"唯有马克思而没有恩格斯的"?"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研究,以"诚"以"信"以"敬"还是"主观化""庸俗化"?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还是"世界观"?"马克思-恩格斯问题","我们的"还是"马克思恩格斯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人"和无产阶级为立场,以"人的解放"为主题,以实现"人的解放"的生产实践活动为主线,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实践活动,实现了由"生产逻辑"向"资本逻辑"的逻辑转变,揭示了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现实力量和现实路径,指出无产阶级只有消灭自身才能实现"人类的解放",从而实现了主观与客观、哲学与现实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与立场之间存在一种辩证法。  相似文献   

10.
失语的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文阁 《河北学刊》2004,24(2):28-31
一 应不应该研究"SARS"(亦称"非典"),应不应该就"SARS"这样一个历史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个问题对于医学家、生物学家不是问题,对于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也不成为问题,但对于哲学家特别是对于以服务于生活为己任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而言,它的确成为了问题.这反映了这一学科目前的存在状况.  相似文献   

11.
要创建中国共产党,就必须具备其赖以创党的客观历史条件.为解决"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历史主题,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为创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三大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思潮勃兴中脱颖而出,为创建中国共产党营造了社会舆论基础;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创建中国共产党构筑了工人阶级的阶级基础;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目的、指导思想和"以俄为师",为创建中国共产党解决了"怎样建党"的根本问题.这样看待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内在关联,有助于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双重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尊道贵德 尚和养生——青海贵德旅游形象定位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旅游形象定位是区域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核心内容,目前贵德旅游形象主题不明晰,存在以自然地理特征、资源形象、产品形象作为旅游主题形象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梳理贵德地脉、文脉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道贵德,尚和养生"的旅游主题形象定位。在旅游主题形象上,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旅游分区、不同客群对主题形象进行了演绎:近、中期以"天下黄河贵德清,高原江南养生城"的文化营销形象开拓贵德旅游客源市场;以"黄河清,中华兴"、"黄河源头的贵德古城"、"青海湖畔的温泉小镇"、"七彩丹霞、轩辕后土"分别作为清清黄河、贵德古城、温泉小镇、七彩峰丛地质公园等旅游分区的形象。  相似文献   

13.
人学研究的新视角与"以人为本"人学观的新开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学术界的人学研究伴随着3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已经成长为哲学研究的一门显学和当代哲学的主题形态.在今天,我国人学研究已经形成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新视角和核心理念,以"以人为本"为人学观的全新的人学研究.这些研究在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困境,并为人学的进一步发展指出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2006年4月17日,一场由刘平教授发起及其与包弼德教授共同主持的历史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对话在哈佛燕京图书馆会议室举行。该对话围绕着当代中国历史学的发展、历史人类学的由来、中国历史人类学状况以及台湾的人类学研究等主题展开。而关于"什么是历史人类学"的问题,更是汇聚了来自多方的不同声音。这样的交流和交锋,对于中国当前以及今后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有着可以预期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隐喻是构成悲剧的关键成分,决定着一出悲剧的情节发展和情感升格,表征主题的隐喻意象则明晰化了隐喻的这一重要作用.以某一意象为主隐喻的隐喻系统反映了其所表征主题的语言内部结构.以此为观照,考察学界长期争论的<哈姆雷特>主题归属问题,通过分析"悲"主题的"疾病"意象主隐喻系统和"仇"次主题的"狩猎"意象主隐喻系统,分析<哈姆雷特>主题误读的原因,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哈姆雷特>主题的悲剧性本质.  相似文献   

16.
正韩剑锋博士近作《裕民、齐民、新民——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版)在仔细爬梳、认真研究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以"裕民、齐民、新民"为主题,以形成发展、思想基础、主要内容、当代价值的逻辑为序,展现了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全貌,为孙中山思想研究开拓了新天地。一、全面解答了孙中山为什么提出民生主义思想的问题。作者从思想渊源入手,阐述了中国传统均平思想、约翰·穆勒和亨利·乔治的改良主义思想、马克  相似文献   

17.
"这次危机"是2010年2月在加拿大约克大学举行的2010年度历史唯物主义年会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下,西方左派学者从研究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史入手,反思了2007年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建构了以剩余价值实现和货币需求为核心的问题域和以资本的结构性危机观念为核心的研究方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更新。在此基础上,西方左派学者以发展马克思的经验分析方法为突破口,复兴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从资本主义危机的向度分析美国、欧盟、东欧、中国、南非、拉丁美洲等历史原型的共时性存在,提出了研究世界历史发展的偶然性的内在机制的论题;其二,重新阐释马克思的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论内涵,提出了内部和外部的辩证法模式,开辟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8.
"当代散文"研究,就是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相对理性而准确地重估其基本成就与不足.在"当代散文"研究中应该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明确"当代散文"的讨论边界;确立整体与系统的史学观念;建构以"现代散文"为参照系的"当代散文"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9.
李丽丽 《理论界》2010,(1):120-122
"救国"问题是近代社会的主题。天主教在近代中国被称为"帝国主义先锋队"。徐宗泽(1886-1947)是近代重要的中国天主教学者之一。徐氏从天主教教义层面一方面为天主教作辩护,一方面则致力于唤醒教友的爱国意识。本文以"救国"为主题,整理不同时期他关于救国问题的论述。笔者尝试系统地勾勒出他所构建的救国观:首先由人的"现世暂福"证国家之重要性,其次以"家"喻"国"辩"爱国心志",最后则提出"抗战"乃天主"预见预许"的公义之战。  相似文献   

20.
公羽 《东岳论丛》2006,27(6):250-251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中心、鲁东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和河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8月21日至23日在山东烟台举行,国内外8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提交论文60多篇.会议以"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为研讨主题,在这个主题下,围绕民族主义思潮的概念定义、学理渊源、发展脉络、层次类型、思想内涵、个案对象、价值评判、研究方法以及民族主义与其他思潮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会议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