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黑龙江省食品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已初步形成。但同发达国家和发达省份相比,农产品深加工行业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如食品工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较小,食品加工业技术水平较低,产品品种少、档次低、品牌杂,行业标准不健全等。因此,应采取龙头带动、外引内联、集团发展、品牌经营、政策支持等对策,促进农产品深加工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部边疆,是国家重点林区。冬季冰雪旅游和夏季避暑旅游是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两张王牌,而林区是主要阵地。发展林区旅游可以采取政府主导下的三位一体的绿色旅游发展模式。具体为: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行业组织的中介作用,促进林区旅游企业的健康发展;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绿色旅游,培育绿色理念、推行绿色标准、实行绿色开发、生产绿色产品并倡导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3.
技术创新能极大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发达国家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都极为重视企业技术创新。黑龙江省大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科学发展能力逐步增强,专利制度和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完善和发展,具有技术创新的坚实基础。不过也存在科技投入低、创新意识淡薄、科技人才水平有待提高等难点和问题,黑龙江省必须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大力发展企业技术创新,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张霆军 《学术交流》2007,(6):117-119
作为与中国接壤的俄罗斯,油气储量及生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因此,利用与俄接壤的地缘优势,开展对俄能源合作,发挥两国经济的互补性,这是我国解决能源短缺,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而黑龙江作为开展对俄合作的前沿,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协调国家相关部门,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通过建立对俄能源合作支持体系、实施对俄油气资源合作开发区域多元化战略等渠道,充分开展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合作,这不仅是解决大庆油田减产造成的黑龙江省石化产业原料日益短缺问题的需要,更是黑龙江省实现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依托石化产业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运用战略地位和行动评估矩阵SPACE方法,通过确定量化指标,能够更加准确地对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战略选择和定位。依据SPACE评估矩阵,黑龙江省信息产业处于稳定而缓慢发展的市场,适于采取保守型战略方向。生物技术产业有一定吸引力,适于采取进攻战略。新材料技术产业和能源技术产业适于采取竞争战略。航天航空产业则适于采取保守战略。  相似文献   

6.
对重点行业税收负担研究是加强税源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黑龙江省建筑安装、房地产开发等六个重点行业税负进行历史情况、行业税负、地区税负以及行业核算重要财务指标比较,发现不同地区、不同税款征收方式、不同企业间税负不均衡现象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行业税负升多降少,同一行业核定征收企业税负高于查账征收企业,同一行业不同地区税收负担不均衡。鉴于此,应加强对房地产开发、建筑安装、交通运输企业的税收管理,堵塞漏洞,强化金融企业代扣代缴环节,从而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财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行业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技术开发与创新、探索高校新的发展模式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中国行业学院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行业学院的数量不断增多,类型多样化,实践成效也越来越突出.未来在推动行业学院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要发挥政府的指导与协调功能,完善行业学院运行的内外部机制,加强行业学院的内涵建设,不断推动中国行业学院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科技队伍结构调整和人才分流对策研究”课题组黑龙江省科技队伍结构调整和人才分流的对策研究“黑龙江省科技队伍结构调整和人才分流对策研究”课题组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后,省委、省政府对我省的科技体制改革十分重视,相继采取...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杰 《学术交流》2005,(1):95-98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禀赋,更不能缺少社会资源潜力的开发利用。加快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应立足资源禀赋,采取以下战略措施:加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高资源利用率;适应消费需求,加快绿色食品市场营销力度;健全和完善绿色食品技术支撑体系;挖掘资源潜力,降低绿色食品生产成本;推进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国际化制度体系的建立;加快绿色食品科研成果转化步伐等。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服务业区域竞争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服务业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经之路,由于黑龙江省各地服务业发展水平不同,必须针对区域服务业竞争力水平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结合黑龙江省2004年统计数据选取适当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发现,黑龙江省服务业竞争力总体得分差异较大,各区域不同因子得分各具优势。依据竞争力及其因子得分高低分为四类,针对处于不同发展水平和类型的区域,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晚近以来人们对于事物之间的“交互世界”作为一种“实存”进行了哲学认定。对于事物之间的交互关系的把握 ,是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学科分野之所在。文学作品与文学传统之间的“文本间交互性” ,文学主体与文学传统之间的“主体间交互性”具有意义生成性 ,文学作品或文学主体并不以其自身而拥有全部意义 ,其意义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到与文学传统之间的交互关系中去界定。  相似文献   

12.
李绍群 《学术交流》2007,(10):134-136
现代汉语"名1 (的) 名2"定中结构的隐喻具有创造性,表现在从不同的事物中发现共同的东西、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特征并确立符号与事物之间的现实的联系及跨越时空等的限制等。"名1 (的) 名2"定中结构隐喻的运作机制主要有概念范畴之间的映射和语义泛化。  相似文献   

13.
逻辑与怀疑--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存之 《求是学刊》2004,31(5):46-51
“可说的东西”和“不可说的东西”是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为思想的表达划的界限 ,逻辑与怀疑同构其中。实在论、遵从逻辑语法的语言记号、记号的指谓前提是构造《逻辑哲学论》的脚手架 ,但它们因对哲学与日常生活的非现实性而表达着《逻辑哲学论》的怀疑 ,《逻辑哲学论》所内涵的怀疑及对不可说的东西的承诺决定了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的主题 ,从而成为维特根斯坦整个哲学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 30年代海德格尔思想经历的转折 (转向 )是论题域的重大改变 ,即从“回到形而上学基础”向“克服形而上学”的转向。它从“物之纯真”和“人之诗意栖居”两个方面敞开 ,形成了两大主题 :其一 ,在现代技术的展现中 ,思考“物的纯真”如何被剥夺 ;其二 ,寻求在一种诗意的“言说”与“栖居”中 ,切近并守护“物之纯真”。克服形而上学的问题 ,既是克服形而上学的现实 (作为形而上学之展现的现代技术 ) ,同时也是克服形而上学的思想文化 (哲学 )。“克服形而上学”关涉着更本源的“真” ,是海德格尔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喧哗中对“思之本源”的探寻。  相似文献   

15.
Critically adopting concepts drawn from Anglophone consumption and material culture studies, including the "cultural biography of things," the article addresses the history of Soviet things in the last three decades of the USSR in terms of a sociology of everyday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6.
谢永康 《求是学刊》2007,34(2):51-55
阿多尔诺在其关于形而上学的课程中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解读,对于理解否定的辩证法具有重要意义。在阿多尔诺看来,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形而上学家,因为只是在他那里抽象概念与感性世界间的关系才第一次得到自觉、认真的对待。这种关系本身就表明了形而上学内在的辩证结构。亚里士多德提出“这个”、“质料”等概念,试图使非概念的领域概念化。而这类概念恰恰昭示着非概念物的不可消逝性,从而成为非概念物的踪迹。这些踪迹的存在表明了形而上学的不完整性,并将形而上学的问题引向了形而上学之外。阿多尔诺认为亚里士多德在形式与质料、特殊与普遍的关系中意识到了中介问题,但由于其对主体反思的完全陌生,这种中介只是一种“中庸”,而非辩证的中介。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包含的非同一物的踪迹对于阿多尔诺反思近代形而上学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徐东日 《求是学刊》2007,34(3):140-144
李德懋是一位崇经溯古、注重实际和实用的朝鲜朝后期的博学之士,他力求以“博”、“约”去克服朱子学末流的“偏”、“弊”,同时善于运用“训诂”、“考证”等考证学治学方法,破除迷古偏见,从而开创了朝鲜古书辨伪的新风。  相似文献   

18.
The term "political Islam" sounds strange to people who are not familiar with Muhammad's teaching: how can a religion be political? To a Muslim—for whom religion is inseparable from politics, the state, and from all spheres of a person's life—this formula seems equally strange, but for a different reason entirely. After all, in Islam there is no division into secular power and spiritual power; in fact, the Church as an institution does not even exist. The Christian formula "Render therefore unto Caesar the things which are Caesar's; and unto God the things that are God's" [Matthew 22:21] is unacceptable to Islam; and the Muslim rulers, beginning with the caliphs, have embodied both spiritual and secular power at the same time. From a Muslim standpoint, Islam's political influence is a natural phenomenon.  相似文献   

19.
胡舒云 《求是学刊》2003,30(2):104-109
"九品官人法"通常被称为九品中正制,此外还有诸多异名、别称.名称是对事物的称谓,是区别事物彼此的符号,名称的随意称呼,无疑会造成认识上的偏颇、混乱以至对话的困难.九品官人法研究中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而学界对此却重视不够,学界少数学者就此问题展开过讨论,亦未达成共识,甚至造成了新的混乱,有些观点也很值得商榷.经过考辨,文章认为"九品官人法"是曹魏时期陈群创立的选士制度的全称,"九品"是其简称.而"九品中正制"等称谓,是后世学者随意为不变的历史所更定之名,破坏了该制度"名"与"实"的对应关系,妨碍了人们对这一制度本来面目的认识.因此,笔者主张应废弃"九品中正制"等异名、别称,循"九品官人法"之"名"而责其"实",以摈弃成见,重新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20.
姚鹤鸣 《学习与探索》2004,1(2):100-104
文艺的技术化毫无疑问与传统的文艺观相悖,但从另一个方面观察,它又能够促使文艺的发展,促使文艺功用目的的真正实现.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不是截然对立的两物.网络文学正是这两物矛盾对立统一在崭新时代的产物,它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体现了真正的"创作自由",拓展了创作的空间,为多种艺术样式的融合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