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1、协同学告诉我们,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只靠内生机制的封闭作用,不与外参量发生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只能导致系统的“熵”增大——系统越混乱。因此,必须把系统外参量引入系统内部,当外参量达到某一阀值时,系统才能从无序达到有序,从有序达到新的有序;但是,当外参量继续增大超过某种限度时,系统便从有序走向混沌。因此,系  相似文献   

2.
系统的开放性是联盟成长演化的重要条件。输入足够的负熵流是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的必要条件。针对来自于企业技术联盟的内部和外部的正熵流,设计相应的负熵流控制机制,有利于企业技术联盟在熵流控制过程中改善自身管理状况,获取负熵流,提高联盟绩效。  相似文献   

3.
在耗散结构理论和自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对20多年来我国企业的劳动力配置方式进行了演化分析,认为我国的企业劳动力配置方式是从依靠低级有序的国有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到由依靠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组成的无序企业劳动力市场的演化过程,它将有可能自组织发展到依靠高级有序的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和企业外部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4.
论国际石油经济系统中的混沌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国际油价的超常震荡是一种微观有序而宏观无序的复杂现象,它受制于系统的复杂结构和内部的奇怪吸引作用并使国际石油经济系统长期处于秩序与混沌的边缘.  相似文献   

5.
由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I.Prigogine)所创立的“耗散结构论”(Dissipatric Structure)是继一般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之后产生的一门新兴系统理论。它揭示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条件和机制,把系统科学提高到研究系统发展与演化的阶段。这理论现已作为一种“耗散结构概念方法论”应用于许多学科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心理系统特征的分析,认为心理系统与耗散结构系统呈同态性,心理系统具有形成耗散结构系统的条件。因此,以耗散结构理论为方法论,对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具有着变革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复杂性科学是在系统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跨学科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复杂系统,重点探索宏观领域的复杂性及其演化等问题.从系统复杂性的视角看,语言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非线性的、适应性自组织复杂系统;汉语"的"字结构的产生表明,新的语言结构生成的性质为涌现,主要通过语言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合作、竞争,从有序到无序再到有序的相互转换而实现;同时,推动语言结构生成演化的源动力蕴藏于结构之中的遗传基因,表现为上下层级结构分形的关系;复杂性科学对现代语言学研究有重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耗散结构论作为一种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从系统论角度看,创新是思维活动从无序逐渐向有序的演化,进而突变、升华的过程,与耗散结构的形成规律相似。因此,根据耗散结构的产生机制分析秘书工作的创新思维特征,有利于启发创新型秘书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对于秘书教学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语言的产生如同生物的诞生,经历了由无序到有序、无机至有机的演变;语言的演化和发展也与生物的进化相同,经音变、自然选择、隔离等机制,发展成既有门、纲、目、属,又有生态位,庞大复杂的语言生物网络。语言产生和演化的生物学比较分析进一步证实语言是一个活生生的物体。  相似文献   

9.
达成耗散结构状态是系统有序发展的前提。科技园区企业创新系统的内部熵流可被分为职能关系熵、资源整合熵、人力激励熵、过程控制熵四种类型,这四种熵的持续累积会导致熵增效应的产生,致使系统呈现出走向无序的倾向。系统应当从外部环境引入负熵流并达到临界条件方能减少内部的正熵、促使系统向有序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学认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人试图从单一案例的认识过程或者科学认识系统进化等方面进行探索。笔者认为,作为当代科学成果之一的自组织理论为科学认识进化的内在机制提供了一个再认识的模式。本文就此作一点探讨,就教于诸位学者。一非平衡自组织理论是一个由系统科学研究发展起来,包括许多门类,诸如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突变论等在内的科学群。各种非平衡自组织理论尽管背景和对象有很大差别,但它们都试图解决一个普遍性的系统演化的条件和机制问题。也就是说它研究系统怎样从混沌无序的初始状态向稳定有序的终态的演化过程和规律,并力  相似文献   

11.
耗散结构理论与市场经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是否会导致经济系统的无序状态,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文以耗散结构理论为基础,利用自组织理论的方法,从一个新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按着耗散结构理论的要求,一个系统只要具备一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便会通过其内在的运行机制,自发地从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演化,经济系统的运行和发展,也同样如此。本文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就经济系统的有序化问题,从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设立和形成,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正> 所谓耗散结构主要是研究开放系统如何由混沌向有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它是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在外界条件变化下达到某一特定阈值时,量变可能引起质变,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能量和物质,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状态.就是说一个系统形成耗散结构必须具有三个基本条件:(一)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系统;(二)系统必须处于远离平衡态;(三)系统内部各要素之  相似文献   

13.
促进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发展,不仅要根据理论要求的逻辑完美性修改假设,更为重要的是,要根据空间经济发展的现实修改模型的假设条件。由此,在研究上突破了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单一生产要素流动假设的局限性,认为企业家与普通劳动者在地区间都可以流动,并且,普通劳动者在行业间也可以自由流动。与新经济地理学可解的经典模型——自由企业家模型相比,新的可解中心-外围模型丰富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结论,发展了新的理论观点:突破点与持续点的大小比较存在三种关系。随着贸易自由度的变化,产业空间结构的演化除了棒棒均衡的结果外,不仅可能出现内部非对称结构为稳定均衡的情形,也可能出现内部非对称结构与中心-外围结构稳定均衡共存的情形,而不仅仅是对称结构与中心-外围结构稳定均衡共存的情形;随着贸易自由度的提高,工业品支出份额的增加,工业品间替代弹性的降低,会引起产业空间的稳定结构由对称结构向非对称结构转化;一旦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的“黑洞条件”得到满足,则产业空间的稳定结构只能是内部非对称结构或中心-外围结构,而不仅仅是中心-外围的稳态结构。  相似文献   

14.
战略网络是一种新型组织方式,它的形成机理、演化过程都表现出显著的白组织性。认为战略网络符合耗散结构的条件,是一个无需外界特定指令而能白行产生、自我适应和自我复制,从无序走向有序的系统,并针对3G战略网络的形成,对战略网络的白组织特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5.
“悟性思维”过程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思维的混沌动力学角度对悟性思维的运演过程进行探讨。提出“悟性思维”本质上是大脑思维系统内部诸思维因素的某种合目的的、超越常规的、随机的思维自组织现象这一观点, 并进一步对悟性思维的动力因素、运演原则和运演过程进行分析,认为“悟性思维”的运演过程是根据思维因子自身的自洽性原则, 由单个思维因子发展为思维强子、复合强子,最后因其思维系统内部随机涨落的突然放大而产生新的有序思维运动形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语言变化规律常常呈现出无序—有序—无序这样的变化发展过程。语言的无序状态是绝对的,而有序则是相对的。这种无序与有序状态构成社会语言系统的“内稳态”。无序和有序是社会语言的非规范和规范的语言现象长期磨合,相互依存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时间有长有短,其中还有地域的差别,过程的结果是语言词汇发生了变异,词汇的发音也起了变化。本文试图通过对“大月氏”词汇的微观音变的个案考察,揭示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微观变化。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合作系统广泛存在,这也促使了对合作系统的研究。目前社会能源问题越来越成为国家、区域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区域能源合作系统的演化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区域能源合作系统由无序到初步合作再到无序再到强合作,呈现出螺旋式运动轨迹。区域能源合作系统的合作演化过程不是简单的路径演化,而是在路径演化的过程中伴有离散性的多路径选择,而区域能源合作系统正是在这种不断的选择中演进的。  相似文献   

18.
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基于系统科学, 运用协同学理论和CRITIC赋权方法构建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度测量方法, 对中国1993—2012年的统计数据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科技成果的数量与应用、小学升初中的升学率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是影响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和经济增长子系统有序度的主要因素;基础教育子系统的有序度整体上要高于经济增长子系统, 高等教育子系统的有序度相对最低, 而2003年以来3个子系统的有序度都呈现稳步提高趋势;教育经济复杂系统实现了从无序到有序发展、协调发展的转变, 但目前协调度仍然很低。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伴随着急剧的社会结构转型,我国新的社会身份和社会认同群体也随之产生,在网络中的政治表达和利益维护活动增多,在这些网络讨论的集群内部,参与者会自发形成一定的秩序,推动事件的进行。本研究利用自组织理论作为分析框架,选取"南京梧桐树事件"的微博维权集群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网络集群参与者之间从无序到有序的互动过程、整个系统的演变规律及其与外界的互动机制,由此总结出网络集群中的自组织特征,从而相对准确地把握虚拟社区系统的发展、演化阶段,为更好地理解互联网的社会功能起到借鉴作用,也为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群体事件的预防工作提供理论和策略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旅游目的地生态系统的熵增现象和耗散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熵增原理,揭示了自然界物质能量转化的趋向总是自发地从能量集中转向能量分散,从有序趋向无序的退化。当今的旅游目的地生态系统也存在着熵增现象。鉴于旅游目的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多成分、多变量、具有耗散机构的开放系统,此无序状态并非无可救药。通过从自然界、社会管理各部门和信息舆论引入负熵流,使之在旅游目的地生态系统内部流通、转化、做功,并以各种形式消耗散失,可以降低系统的总熵,使系统设法处于有序状态,并保持其相对稳定性。因此,在实施旅游目的地的管理时,应该正确理解该环境下的熵增现象,以耗散结构原理为指导,克服组织的混乱,把握系统趋向有序运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