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廷富 《阴山学刊》2006,19(1):28-34
西门庆的心理呈现出复杂、矛盾的特征。在将封建的伦理道德、纲常律令踩在脚下的同时,他又不能完全摆脱传统观念的羁绊。具体表现在他对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五个方面——家庭、权势、宗教、性和金钱的态度和观念上。他的家庭观念主要表现为他对女性贞节和子嗣的双重心态;在权势心态上自信与自卑交织;他的宗教观是实用主义为中心,更重视金钱的作用和个人的力量;在性领域表现为畸形的占有心理和焦虑、软弱心理并存;在钱财意识上,他贪财但不吝财,对金钱有着不同于传统的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浩瀚渊博,但主要指的是儒家道德,"仁"是儒家道德思想和道德学说中的核心概念。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基本内容主要是通过道德规范表现出来,其基本思想是天下为公、为政以德、德教为先、修身为本等,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具有历史悠久、良莠杂陈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时,中国各地教案迭起,民教纠纷不断发生,引发强烈的政治冲突;西方传教士热衷在中国办学,传播宗教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与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四书五经大相径庭,引发文化教育上的冲突;民间涌现反洋教宣传,抨击基督教为"异端邪说",表现出中国传统儒学与基督教两种异质文化在观念形态上的冲突.这些冲突之所以出现,与19世纪基督教的传教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有直接关系,更与基督教教义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天然差异、基督教的侵略性、中国民众保护传统文化的民族意识等有深刻关系.这些冲突的客观结果是促进了中西文化的融合,改变了民众的传统观念,也促进了基督教内部爱国自立运动的兴起乃至中国基督教自身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两性关系的描写主要有男尊女卑型、伪"女强男弱"型和爱情亲情统一型.男尊女卑型的两性关系反映了传统伦理文化心理仍然囚禁和束缚着一部分女性的头脑;伪"女强男弱"型的两性关系是由于对西方女权主义的误读而表现出来的扭曲的两性关系,实际上是对"男尊女卑"型两性关系的惩罚,它同样会使女性变成"弱"者;而爱情亲情统一型的两性关系对处理爱情和婚姻关系则具有范型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两性关系是人类社会各种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几千年以前人与人关系的大变局即由伙伴关系到统治关系,就是从两性关系的变化开始的。这种变化可以说是全局性的和结构性的。封建社会丈夫对妻子的绝对权力发展为制度性的一夫多妻制这样一个两性关系的结构性毒瘤,极大地恶化与毒化着家庭亲情关系,也影响到全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一夫多妻制这个两性关系毒瘤的顽强生命力,表现为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期一些男性的心理结构积淀"妻妾情结",也表现为近现代社会父权夫权政权对人的身体的支配、控制、占有,以及婚姻生活中对男人和女人的双重道德标准。新旧世纪之交以来,在全球化与商业化语境中,又出现了以否定女性人格尊严为前提的权力、金钱、性的交换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新的跨国的不平等的以女性身体物化为特征的两性关系。鉴此,通向两性和谐乃至社会和谐之路,在于每一个女人与男人的主体性人格的成长,在于对自我人格独立与尊严的守护。  相似文献   

6.
五千年中华文明积淀下来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处理当代家庭问题中有重要价值,但伴随现代家庭结构的转变、家庭矛盾的凸显,我们需要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对传统家庭伦理道德进行现代性的思考,这种思考主要基于一种将带有关怀特征的传统家庭伦理与正义伦理融合的家庭伦理构建新视角,为解决新的历史时期出现的家庭问题提供路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以伦理道德为价值取向的,其主要表现为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的“人性说”提升了道德准则的权威性;宋明理学强调了道德规范的绝对权威。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价值取向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产生了极为广泛深远的影响,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有其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邱绍雄 《云梦学刊》2002,23(4):36-39
《金瓶梅》中的商人与官吏之间有的是迫害与被迫害的关系,有的是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但更普遍的是一种金钱买卖关系。官吏以政治权力的不公正使用换取商人的钱财美色,商人用钱财美色购买官吏的政治权力以谋取商业上的暴利和商业之外的社会特权。《金瓶梅》中商人与官吏的金钱买卖关系基本上表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特点,表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商人与官吏买卖关系形成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9.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若干特点(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锦贵 《阴山学刊》2002,15(3):43-48
中国传统文化特点有很多,除了学界普遍认同的诸如"天人合一"、"和为贵"之类的特点外,最富个性的特点则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崇尚伦理道德的人际关系、重视政务的价值取向、推尊入世的处世哲学、强调统一的政治理念和光宗耀祖的功名思想.  相似文献   

10.
雷冬海 《理论界》2004,(1):78-79
90年代初以来,我国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主要目标。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将逐渐摆脱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引发经济领域的一场革命;而且也意味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伦理道德体系将面临冲击和挑战,伦理道德领域的观念分化、碰撞和重组将不可避免。在此形势下,一些专家学者纷纷提出各自的道德重建方案。其中有的认为个人主义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价值观,主张将其作为建构我国新的伦理道德体系的基石。这一观点不仅引起了学术界的一系列争论,有的争论至今尚未平息,而且在现实生活中,近几年来个人主义思潮已经给我国的思…  相似文献   

11.
王锦贵 《阴山学刊》2002,15(4):38-41
中国传统文化特点有很多,除了学界普遍认同的诸如"天人合一"、"和为贵"之类的特点外,最富个性特点的则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崇尚伦理道德的人际关系,重视政务的价值取向,推尊入世的处世哲学,强调统一的政治理念和光宗耀祖的功名思想.  相似文献   

12.
曾国藩家庭伦理道德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国藩的家庭伦理道德主要体现于读书、修身、家庭教育三方面。在读书上,他要求子女要勤奋,要有志、有识、有恒;在修身上,他主张慎独、克己、敬恕、谦虚;在家庭教育方面,提倡勤俭持家、孝悌友仁爱。  相似文献   

13.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儒家伦理道德体系又有其自身的理论局限性在人格修养上,儒家伦理道德注重士人、君子和圣人理想人格的培养,而对普通民众的道德关注不够,因此缺乏普适性;在伦理道德体系上,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宗法制导致私德发达,而公德缺弱;在性质上,儒家伦理道德因其注重个体的内在修养而忽视对他人的德性要求,因而是一种自我范导的道德,而不是相互范导的道德.  相似文献   

14.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儒家伦理道德体系又有其自身的理论局限性:在人格修养上,儒家伦理道德注重士人、君子和圣人理想人格的培养,而对普通民众的道德关注不够,因此缺乏普适性;在伦理道德体系上,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宗法制导致私德发达,而公德缺弱;在性质上,儒家伦理道德因其注重个体的内在修养而忽视对他人的德性要求,因而是一种自我范导的道德,而不是相互范导的道德。  相似文献   

15.
刘会 《理论界》2012,(5):7-10
毛泽东借鉴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伦理道德和德化教育的特点,结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出一整套极具有中国特色的关于思想道德的实践哲学理论,补充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伦理道德个体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不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回族传统道德文化的形成融入了儒家传统思想中的伦理道德观和本民族的传统道德思想,但最主要的渊源当为伊斯兰教伦理道德观。伊斯兰教伦理道德对回族传统道德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它表现在回族传统道德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伦理道德和生态道德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推进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转型,并在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转型实践中不断寻求创新与发展,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势在必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转型,必须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转型进程中,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结合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培育和确立新的现代伦理观念,建立健全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的道德规范,使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转型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  相似文献   

18.
因为男性传统的强大历史记忆,当代中国女性作家普遍是以"受害者"的哲学姿态书写女性深渊感受的,抗辩男性传统构成女性写作的重要心理动机。在现代价值意识和时代精神鼓舞下,当下的女性写作表现出激情式写作特点,带有明显的放纵、偏执、自恋等写作倾向。因抗辩意识过度强烈,作家们的"激情"并未升华到美学层次,而只停留在情绪层面。女性写作的抗辩式书写有其历史必然性与时代意义,然而如不能在自然-情感-社会-文化的综合中把握两性关系,不能在作家个体-女性经验-人类普遍意识的深刻对话中建立起女性表达的根据,女性文学很难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试论转型期中国农民社会心理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艳 《兰州学刊》2004,(3):192-194
传统中国农民由于受小农经济、封建传统礼俗等的制约和影响 ,其社会心理表现出乡土性、保守性、封闭性、趋利性等特点。经过二十几年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实践 ,中国农民无论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在潜移默化地转型。在这个过程中 ,制度创新、利益驱动以及知识信息革命等是促使农民心理嬗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理论和实践表明,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伦理道德文化。这种积淀深厚、传承久远的伦理道德文化,讲究道德修养,推崇忠信仁义。反对不忠不义之举。而深受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浸润的中国古典小说,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