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全面小康与农村社会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小康,是党领导全国人民确立的宏伟奋斗目标。在实现总体小康的基础上建设全面小康,关键是提高社会公平程度,以公平保证和促进效率。现阶段应以建立农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制度为当务之急,这既是落实农民宪法权利,实现社会公平的迫切要求,也是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有效扩大内需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社会保障被确认为公民的法定权利始自十九世纪末的德国。随着人权思想的兴盛,社会保障权由普通法权跃升为普遍人权和宪法上的公民基本权,成为各国宪法规范的对象。随之产生的社会保障权宪法规范,对于推动公民社会保障权的有效行使、保护和实现,有重大的促进功能。社会保障权宪法规范在中国法制史上的产生和演变较之他国更为曲折反复,现行宪法中有关社会保障的规范存在多种缺陷,使得社会保障权在我国尚未真正成为公民的宪定基本权利。应通过修宪或释宪的方式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权宪法规范,俾使社会保障权获得宪法的强力保障,并成为社会保障事业与社会保障法制进一步发展的根据和助推器。  相似文献   

3.
作为宪法权利的社会保障权--基于文本与判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钟会兵 《学术论坛》2005,(10):118-123
社会保障权是否为宪法权利存在争议.从宪法文本考察,世界多数宪法规定社会保障权是宪法权利,其方式有三或直接规定为宪法权利;或规定提供社会保障是国家的基本义务;或规定社会保障制度.虽然有的国家在宪法中未作规定,但通过司法判例确认并维护社会保障权;具有普适性的国际人权法、专门性国家条约、区域性国家条约也都承认社会保障权是基本人权.确证社会保障权的宪法权利性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对于解决我们面临的严峻的社会保障也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社会保障权实现中的国家义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逻辑、规范和实践上分析,国家义务是社会保障权实现的法定的具有根本性地位的义务.而国家义务又体现为立法、行政和司法等具体国家机关义务.至于各个国家机关的义务是否具有无选择性,则由社会保障权的内部构造和国家政治制度来决定.对于社会保障权而言,国家负有尊重、保护和实现的义务,使得社会保障权变得可实用、可获取、可接受和可调适.并且,国家应当视社会保障权的内容,决定自己的义务是"渐进性"的抑或"即刻性"的.  相似文献   

5.
张姝 《人文杂志》2013,(6):120-125
考察分析社会保障权从应有权利向法定权利、现实权利转化的方式、过程及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与作用,应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社会矛盾分析方法为理论指导。社会保障权首先是一种道德性权利,其正当性根源存在于人类社会生产关系,人的需要是权利得以产生的最终动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由生产方式决定的社会阶级结构直接影响社会保障权以国际人权、宪法、具体权利的方式得以确认的进程。社会保障法规范经由监督管理机制、资金运行机制得以具体实施,当权利行使受阻时还应有完善的法律救济机制作保障。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保障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社会保障权的定义进行了批判分析,然后对社会保障的内涵予以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将社会保障权定义为:社会成员(或公民)在面临威胁其生存的社会风险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保障和社会服务,使之维持生存并达到相当水准的生活的权利。社会保障权的特点是:权利主体的平等性,义务主体的特定性,手段性,内容的综合性,受制约性,不可转让性,兼具财产权利与人身权利性。补充保障不是社会保障权的内容。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社会保障权予以分类。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欠发达地区,旨在科技脱贫的政府农业科技供给与农民致富路径选择之间存在一定错位,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相当一部分农民因社会保障权发展不足,从而对于有相对较高成本和风险的科技脱贫路径缺乏选择动力。农民社会保障权利发展对于科技脱贫具有不可忽视的驱动效应。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农村建设政策昭示着农民主体性不断凸显,农民社会保障权中蕴含的三种"人像"促使农民主体性的生成与发展.然而,从现实的角度考察,第三种"人像"下的农民社会保障权与农民的主体性共同缺失.为了找寻"丢失"的农民社会保障权,应当促进社会保障法上的农民社会保障权的立法实现,从而使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美好蓝图在渐进的路径下铺展.  相似文献   

9.
李长健  李伟 《北方论丛》2006,(5):136-140
社会保障权是一种基本的和谐人权,一种选择性社会权利,一种接受权亦即积极人权。应然逻辑从平等生存权、人的尊严、平等发展权三个维度要求国家必须保护农民社会保障权,实然逻辑要求国家建构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为基础,以司法为手段的农民社会保障权法律保护体系。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下,充分考量中国农民的现实特征,从共同体道德原则与人权哲学角度,构建对农民权利保护的全新理念以及维护农民社会保障权益的制度安排,以期为破解我国“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思索。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讲,制度安排是贫困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制度创新又对缓解和消除贫困有着决定性作用。面对贫困地区和人口的制度缺陷成为当前制约反贫困行动的最大瓶颈,必须树立制度创新观念,从政府职能调整、经济体制改革、教育卫生制度落实、法律制度制定等方面不断建设和完善反贫困制度体系,加速中国反贫困进程。  相似文献   

11.
试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社会保障主体构架是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农村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集体、家庭和非营利组织。政府重视、健全管理体制、强调整体规划与资源整合、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和完善法规体系是建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论社会保障对社会公平的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就是社会公平,也是社会保障追求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虽然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树立社会公平的价值理念和政策取向,要弥补社会保障制度的漏洞和缺陷。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而且还要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发展慈善事业。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社会公平的进一步实现,也才能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社会保障系统的定性分析 ,指出由于社会保障的改革处于滞后状态 ,加上各地的很多不规范做法 ,使原来已有缺陷的社会保障系统更加不能适应需要。因此 ,我国的社会保障系统实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 ,我国的社会保障系统如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呢 ?本文提出了六大思路 ,即把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扩大到所有的劳动者 ,建立规范的社会保障属地管理等  相似文献   

14.
张玮 《东岳论丛》2002,23(3):56-61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立法的缺陷影响了综合治理的功效。把综合治理作为政策实施而不是法律实施是造成立法缺陷的主要原因。综合治理应当从政策实施为主向法律实施为主转变。法律实施必然要求建立健全综合治理法律制度 ,而其中心问题是综合治理的专门法律实施体制与群防群治体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社会道德是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重要前提,支持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社会保障制度道德支持的主要原则是公开原则和行善原则。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道德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为促进了公平道德、行善道德以及责任道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社会政策的演进及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慧珠 《东岳论丛》2007,28(1):49-62
建国以来,中国的社会政策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农村社会政策相比城市社会政策而言基本上是零散及低水准的。改革开放以前30年,中国农村社会政策在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女性解放、农村公共卫生、农村社会救济制度尤其是“五保”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低水准、低成本、广覆盖、依托集体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政策的进展主要在农村扶贫政策、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农村义务教育政策、新型合作医疗政策以及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等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但是,中国现阶段农村社会政策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行动主体的缺失、实施程序的缺乏、公共财政投入比例过小、城乡二元化现象加重、农民自我保障现象严重等等。从总体上讲,农村社会政策的缺失,必定会降低中国民众总体的生活质量,抑制农村的内需拉动,妨碍和谐社会及新农村的建设,加剧城乡之间的差距和社会排斥。如何才能建立起系统、规范及有效的中国农村社会政策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确立社会公正、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理念,增大农村的公共投入,明确农村社会政策的主体及各自的功能,加强农村社会政策的体系化与制度化的建设,构建合理的投入结构,选择合适的项目,确定近期的可行性目标。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人道主义是一种突出人的尊严和内在目的性的价值观,它经历了从消极到积极的变迁;人道主义价值借助公平原则、需求原则作用于社会保障权,需求原则具有相对于公平原则的优先性;在社会保障领域,国家正在把原先由它独自承担的责任转移给公民社会,即各种私人部门和公民自愿性团体,但国家权力仍然是实现社会保障制度人道主义价值的基石。  相似文献   

18.
政治、经济因素导致了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的现状,也因此分立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文章通过分析这种状况的深层原因,强调社会分层与保障对城镇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康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的社会道德建设,将成为我国社会建设与发展中日益凸显的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之一。因之,立足于农村经济、乡土文化和农民的特性,构建农村社会公德建设机制,则是伦理学理应担当的使命。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保障是执政党的社会基础和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社会保障程度反映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也体现公平正义程度.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很不相称,与社会需要和人民群众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当前社会保障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改革管理体制,制订社会保障发展战略;改革财政体制,加大政府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加快社会保障立法,改革相关制度;把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切实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